登陆注册
9668500000020

第20章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综述(3)

三、产学研相结合,新闻传播教育师资力量逐步壮大,新闻教育与新闻实践脱节的现象有所改观

新闻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与业界的联合以提高教学和科研的前瞻性、培养人才的适用性,日益受到各个新闻教学机构的重视。产学研结合“目前主要有几种做法,一是在各主要新闻媒体单位建设学生实习基地,二是接受各媒体单位人员进修学习,三是合作举办各种类型的专题培训班或研讨班,四是共同实施有关的科研项目,以及合作从事科研成果的效益转化等等”。

在建设师资队伍方面,国内知名高校的新闻学院已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除自己培养和适时引进以外,还有两种模式格外突出,一是聘请高端人才,如《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出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人民日报》原社长、第六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出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出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原社长赵凯出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二是高校新闻专业教师到相关新闻媒体去挂职锻炼。

近两年,中国传媒大学启动了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项目,由人事处等职能部门与各学院、单位共同负责,目的是丰富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专业实践的青年教师人选由学院确定,到人事处办理相关手续。实践期间其关系仍属学校,由学校进行管理;其日常考勤及考核由实践单位负责,并由实践单位人事部门对其做出评价意见,确定考核等次。专业实践结束后,实践单位将其考核等资料移交学校人事处存档。这一项目使青年教师能深入传媒第一线,了解业界最新的发展动态,扩大专业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力。

四、新闻传播教育资金投入加大,教学实验设备得以及时配置和更新

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新闻传播教学平台的建设强调“多功能、跨媒体、可扩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室、网络实验室、激光照排室、数字流媒体编辑室等在各高校陆续建立起来,代表性的有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为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了传播技术数字化、新闻媒体产业化及新闻教育专业化三者的有机结合。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于2003年6月成立,中心对原电视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影视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等相关实验教学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行重新调整和分配。中心目前拥有约7000建筑平方米的视听中心大楼、约2.4万建筑平方米的实验教学楼以及东配楼广播电视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场所。具体分为:

(1)广播实验教学体系:包括语言录音实验室、广播直播实验室、广播非线编实验室、音频非线编实验室、音乐录音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承担16门实验课程,主要覆盖广播电视编辑、录音、音乐学、播音、新闻学、传播学、媒体创意等专业的学生;

(2)电视实验教学体系:包括摄影基础实验室、电视对编实验室、视频非线编实验室、演播室、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承担11门实验课程,主要面对电视与新闻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新闻学、摄影、音像编辑出版学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同时也面向艺术类等专业开设实验课程;

(3)新媒体实验室教学体系:包括新媒体应用实验室,主要研究网络媒体、移动流媒体等新兴传播媒介。目前承担4门实验课程,覆盖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同时面向全校部分专业开设多媒体教学实验公选课。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建成以后,形成既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的多个专业实验室共同发展的局面。可以为新闻类专业、影视艺术类专业、播音主持类专业等35个专业方向的学生提供科研、实验教学、实习场地。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开展播音主持、新闻采访、音乐录音、电视摄像、后期编辑、演播室导播、多媒体网络在线等各方面的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实验教学中心部分实验室还向全校师生全天候开放,实现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整体效益。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是中国内地高校同类学科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现代化实验教学中心。截止到2006年,武汉大学已建成摄影实验室、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广播节目制作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四个教学实验室,下设报刊编辑室、动画设计室、数字传播室、专业演播厅、广播编辑室、录音室、电视编辑室、网络控制室、摄影棚、数码摄影工作室、多媒体机房、形体训练室等,总面积达到1026平方米。同时进行了千兆局域网配套装备设施、现代教学设备、常规实验仪器更新换代及配置先进仪器设备的建设工作。目前该中心拥有的设备总值超过600万元,各类仪器设备近600台套。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武汉大学在实验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梯形”结构的复合型实践(实验)教学体系,即以课堂实验为基础、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为提高、专业大实习为创新的梯形结构体系。在课堂实验教学中探索出符合学科特点的基础实验、综合(含设计性)实验相结合的复合型实验教学内容,改进了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完善了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因材施教的实验教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教学特色。

五、新闻传播职业教育受到普遍关注

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正规的、系统的学院教育,二是对在职新闻工作者进行继续教育。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上通常是一次性的,即注重工作以前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在技术进步及全球传播的背景下,在职人员系统地参加脱产、半脱产学习已渐渐成为新闻单位的共识。英国、日本、美国等都具有完备的新闻职业教育体系,我国新闻传播职业教育目前以单位组织的各类专题式短期培训或与高校合办进修班为主要形式,还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六、新闻传播教育走向国际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扩大新闻传播教育和科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国际性新闻传播人才是“十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中国新闻教育以中西结合、应用为主起步,以实现国际化为最终归宿”。所谓国际化人才就是要有国际视野,关心和了解国际形势及其发展,具有国际交往能力的人。

中国内地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已探索出五条有效途径:一是与国外新闻院校联合办学,使学生获得赴国外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同时也接受国外学生来我国学习;二是引进相关的国外经典教材,推行双语教学;三是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或做访问学者;四是引进国外师资;五是参与或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建院伊始就非常注重与国际接轨,联合建立了“清华—路透联合新闻研究室”、“清华—奥美公共形象研究室”、“清华—拜尔公共健康与媒体研究室”、“清华—日本经济新闻社日经媒体研究室”等等。同时设置了一批国际奖学金,如《南华早报》奖学金、路透社奖学金、韩国KBS电视台奖学金、法国杜孟奖学金等。本科学生有机会到海外修一门课程,然后再回到清华取得学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每年还招收一定数量的国际学生,目前有来自日本、韩国、阿根廷、澳大利亚、英国、缅甸、菲律宾等国家的近40名外国留学生。

中国教育部在2001年制定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并且建议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

新闻传播专业双语教学对师资要求很高,目前在中国高校正处于初始阶段。

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与美、英、德、法、日等国建立了多种项目的互派学生及教师的项目,每年都与各高校合作选派优秀的教师出国做访问学者。各高校也纷纷开展与国外相关大学的联合培养事宜。在2005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建院五十周年的庆典上,来自世界各地的50多所高校参加了庆祝活动,可谓盛况空前。

会上签署了国际新闻教育界的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这个文件描述了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修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

2008年4月15日上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正式恢复成立,并聘任首批1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研究会导师。恢复成立后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将秉承历史传统,在开展新闻史论研究的同时,努力关照社会现实,以学术研究服务于新闻人才的培养。研究会除了举办专题研究、主题年会等学术活动外,还将借助一年一度的“北京论坛”,加强与全世界范围内的学者、专家的联络和沟通,提升合作、交流的规格与水平。

邓小平早在1983年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我们要把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效地结合起来,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之下,使我国新闻传播工作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高速发展过程中,教育市场化趋势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具体如下:

1.新闻传播专业发展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内涵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原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原主任委员何梓华在2006年5月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研讨会上指出,新闻学类专业点“超常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有的学校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就挂牌招生。其直接后果就是新闻专业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而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另外,一些院系为了追求“规模效益”,战线拉得过长,成人教育、自考、函授和研究生进修班的招生数量,甚至超过正规本科生的数量,而师资力量又缺乏,势必分散精力,降低教学质量,出现只注重“招”而忽视“教”的不良倾向。

2.新闻专业毕业生总体供大于求,但个别专业方向又急需人才

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控制在:报纸约为2000多种,期刊杂志8000多种,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座。近年来,我国的新闻媒体基本上是继续贯彻“控制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的方针,数量上不会有很大的发展,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对能从事一般记者和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量已接近饱和。为了进一步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和专业深度,新闻媒体在招聘人才方面倾向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同时为了满足受众多方面的需求,希望新闻院校培养既懂新闻业务知识,又能掌握另一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财经报道、国际新闻报道等专业人才。

3.新闻院校布局不够合理,发展不够平衡

从中国内地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点的分布看,东部较强,较集中;西部较弱,较分散。各个教学机构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实验条件、科研水平等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由于历史人文等原因,西部的教育观念相对滞后,基本上沿用的仍是传统的报纸新闻学的理念,对现代新闻传播理论缺乏相应的吸纳,教学内容封闭性较强,社会实践活动少,不能很好地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对当代最新科技成果在新闻实践领域中的应用少有介绍,现有教学硬件设备老化,致使教学环境与当代社会科技发展状况脱节。

4.新闻学科教育与传播学科教育的界限模糊

新闻学与传播学既相互紧密联系,又有相对独立的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目标。准确地说,新闻学人才培养的定位就是为新闻单位培养新闻记者、新闻编辑和相关新闻从业人员。传播学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广告、公共关系、出版学和媒体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都属于传播学的范畴。不同的培养方向决定了不同的专业价值观,公共利益取向与商业利益取向存在着内在的冲突。

除上述四点之外,我国新闻教育还存在很多其他问题,各高校正在不断探索改进措施,本书将在最后一章“我国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研究”中展开详细论述。

同类推荐
  •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根据作者四十多年会务文书起草、审核、制发经验而写成,全书按照文稿在会议中的地位、作用设计全书框架结构,分为五章:主题性会议文书、辅助性会议文书、记录性会议文书、礼仪性会议文书、服务性会议文书。《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系统介绍了会议文书的规范写法、常用结构和可借鉴的最新例文,例文多为2008年以后市、县区、乡镇和社区、企业、院所会议使用的文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 ??
  •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

    发展性教育是作者在全国最早提出的十分重要的教育思想,“十年探索,十年实践”,发展性教育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而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在“注重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发展得更好”和“学校的一切为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办学理念,把重庆一中办成了全国一流的名校。本书正是对发展性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的系统整理,对中国现代教育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本书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悦读MOOK(第十二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窗边的孩子

    窗边的孩子

    本书的目的是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对北京市初中生电子游戏使用问题(成瘾和偏爱暴力游戏)的影响过程和方式,从而使家长、学校和社会管理部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初中生和其他年龄段的孩子出现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并对预防其它心理和行为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论文运用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作为分析框架,并提出了家庭环境对电子游戏使用问题影响的“下旋螺旋模式”,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热门推荐
  • 冤家路窄

    冤家路窄

    真是冤家路窄啊!她奶奶与他爷爷,整天像冤家世仇一样,于是奶奶规定,雷家与云家不来往,不通婚!她是国家日报的首席记者,而他却是特种兵,偏偏她爱上了他,二人偷偷扯了个证,他宠她,疼她,爱她,却因奶奶一直反对甚至以死相逼,不得不偷偷摸摸地相爱。只是,这何时才是个头?
  • 诡冢遗梦

    诡冢遗梦

    她是高冷睿智的女法医她通晓阴阳与阴灵为伴因家族诅咒的秘密,开启一趟穿越神秘之旅。禁地的神秘男子、古老的降头术、离奇碎尸案、消失的婴孩.....前方高能,胆小勿来。
  • 伊人劫

    伊人劫

    伊人百媚笑倾城,半世浮萍红颜劫。他大沅的皇帝——沅子胤,笑面如春,一代明君,却为了她,夺臣妻,毁了英名失了天下。他大沅的王爷——沅子佑,清冷深沉,却为了她弑君谋反夺得天下。他大沅的将军——娄策,一世只为守护她,为了她一次又一次的付出。他沧冀大王——贺兰萧,护她陪她一生。却让整个沧冀做了陪葬。他沂国皇上——公子衍,只为博她一笑,却终不得,遗憾中死去。她——纳颜伊,三朝为后,腹黑回归,负本宫的,只能死------。沅子佑,你不是爱江上吗?那本宫就夺了你的江山。她是三朝帝王的挚爱,为她皆可放弃皇位,且看女主如何在权利阴谋,算计陷害中求得安宁,怎样在红颜之战中得以生存,当爱背负上仇恨,她如何自处...当她腹黑回归,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波...当天下大乱,烈酒饮下,苦的是谁的心,痛的是谁的一生...
  • 流魂

    流魂

    正所谓不作死就不会死,一只弱鸡男主作死之后又不死的他却被各种奇怪的灵魂围绕,徘徊在路口的loli?收殓亡灵的信使?抑或惨死的修女的魂魄?本来空荡荡的房子里愈发的热闹起来,面临着一群软妹的他殊不知他已经被列为了抹杀的目标……
  • 天棱星纹

    天棱星纹

    一个心智过于常人的少年,有时搞怪,有时正义,会为了羁绊舍弃一切,能力超群,身为通灵人的他却背负着一族的仇恨与守护的使命,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谎言的他,接受了神的召唤成为了神之继承者,故事就围绕着他悄然展开......科学怪人降临,通灵人当老师?通往未来的神之路的一切都还是个迷。
  • 一中论道

    一中论道

    张东这样认为,轰轰烈烈十年,胜过碌碌无为百岁,张东对这世界说:“让我与兄弟轰轰烈烈玩上十年,谈一场销魂蚀骨的恋爱,我愿用后世三百生来弥补”
  • 维度之子

    维度之子

    更高维度的存在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超能力?还是藐视你的神?一个人进化的道路只有一条?AP系统的真正意义?关于命运能力的传承?一切未知,等待着揭开的一日。
  • 毁灭焚者

    毁灭焚者

    这是主宰者们的世界,异次元位面平行宇宙。短浅的人与神的生命甚为卑微,孤独的诅咒化成遍地印记踯躅。究竟何时起,渴求屠戮、迷惘自我,因爱刃亲、因恨嗜仇。为何每个存在都逼着我从善良堕落恶魔。我存在的事实究竟为证明何种意义,而又为何种意义一直存在至今未死。孤独的行尸走肉,沧海一粟,渺小的被吞没入一个又一个重要之人离开的恸怵阴影之中。而这种痛楚,又逐渐消融在足以毁灭天地的变态疯狂之内。最后,不得不泯灭体无完肤的自己。无可逆转的极端绝望,我憎恨此世。可是,我不会对自己所做而后悔。我宁愿背负起这一切。只为有尊严的活着,创造崭新的天地。五世承诺,决毋释怀。终极混沌本源之神格灵性。此谓——生命奥义。
  • 农家弃女

    农家弃女

    她堂堂一铁血女特工竟然穿越了!还穿越成一未婚生子还被家人抛弃的女人!罢罢罢,反正她一直是一个人,无所谓,该怎么过怎么过,现在最重要的是赚钱养家养儿子。什么?婶婶想谋她的儿子卖钱?想都别想。
  • 异域神州志

    异域神州志

    魔帝死后,神州万族林立,四大势力各霸一方。虽保持着风平浪静的表象,但在这表象之下,却早已是山雨欲来,洪荒将至……苏晨,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流落江湖,无人问津,谁会去想,这场争霸之战,会与他有什么关系?“我啊,所求不过一座可以遮风挡雨的小窝,与一个不求太好看,只求很好看的老婆,嘿,谁知命运竟给我开了这么大的一场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