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500000017

第17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时期新闻人才成长规律探析(4)

郭超人总结自身在采访过程中调查研究所起到的作用时说:“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数十年中,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社会调查和专题调查,占去了我的大量时间。有些调查成果成了公开报道,有些调查成果形成了内参稿件,有些调查虽无具体成果,但对我认识社会、把握时代产生了极为有益的作用。我越来越相信,对于一个记者来说,调查研究不仅是产生新闻报道的有效措施,更重要的是加速自己成长的根本途径。”从50年代开始对西藏农奴进行的历时十年的考察,60年代随登山队攀上珠穆朗玛峰、“文化大革命”的《安康调查》,70年代的《万里神州驯水记》等,都凝结着郭超人的社会调查。他没有坐在办公室里道听途说,而是身体力行,亲自到实践的第一线去调查研究,采集第一手的资料,写出真实可信的通讯。正因为他一丝不苟的调查研究,才成就了郭超人现在的成功,这也是他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宝。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南振中深记着这条准则,他也是这么做的。他力求做到每一条新闻都能真实地传递给受众,让他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真实、可靠的信息。有一次,他看到一则美国发现特大蝴蝶的消息稿,说这只蝴蝶的翅膀有1米多长,像一架直升机,但他并没有轻易相信,为此他还专门请教了中国科学院的昆虫专家。他了解到,蝴蝶属于昆虫纲鳞翅目,大蝴蝶展翅后最大的也不会超过28厘米,这是由蝴蝶的身体构造特征决定的。据此,昆虫家断言,这种大蝴蝶在地球上根本就不存在。后来经过查证,这则稿件是从一张小报上摘抄的。所以,南振中一直主张要亲身到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去,多做调查,亲眼证实消息的真实性。

新闻工作的基本过程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是采写新闻;到群众中去,是传播新闻。传播新闻,不只是传播信息,新闻还具有引导舆论、教育群众的责任。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记者“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也就是说,当群众的先生,就要先当群众的学生。不向群众学习,就了解不到事物的真相,就采写不出受群众欢迎的新闻作品。

四、具有深厚的知识素养

新闻工作综合性强,包罗万象,需要具备丰厚渊博的知识,要见多识广。记者要成为杂家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邓拓从小就喜欢古典文学名著,升入高中,他选择了文史班。他的读书范围可分为两种:一是中国古代典章专著以及有关名著。这些知识的积累,使他在以后的杂文和随笔写作中能得心应手。另外一种便是上学时期所读的进步刊物。当时正值军阀混战,“五卅”运动兴起,学生运动蓬勃兴起,那时邓拓热情洋溢,追求真理,渴望新知,经常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进步书刊,如《新青年》、《新潮》、《晨报副刊》等,以了解最新动态,并时常发表言论,参加论战。1939年,他一升入上海光华大学,便一头扎进图书馆,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经济学和哲学名著,以及马克思主义著作,畅游于知识的海洋,广泛吸取文化知识。1935年10月,邓拓就以邓云特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社会经济长期停滞的考察》一文,开始了他经济历史问题的研究,他还在1937年撰写了专著《中国救荒史》。渊博的知识不仅使他在中国经济史方面卓有成就,而且他还是我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是著名的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被称为“党内才子”。

甘惜分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粗通中国史和世界史,要借助辞典读懂古汉语,以便阅读中国古代名著;此外还要读一些世界名著和伟大人物传记,通过一个人物了解那个时代,要开阔眼界,不要鼠目寸光。新闻记者从事的是一项崇高伟大的事业,它不是简单的文字匠,而应该是社会活动家和政治观察家。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有自己的优势,同时也不要忘记向老同志多学习,多研究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要精通业务、学会用最简练的笔法写出最新的事态发展,还要学会写犀利的政论文。要注意培养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对于具有独立见解的人不要视为异己,他们是国家的精英。甘老曾写下一副对联:“写真事,说真话,讲真理;传民情,达民意,呼民声。”这是对他自己新闻生涯的生动写照,也表达了对青年记者的殷切期望。

五、具有深入实际、深入生活、贴近百姓的工作作风

记者报道的对象是各行各业群众的实际生活。记者的天然弱点是一般不直接参加各行各业群众改革和建设的实际生活,要采写报道,就得采访实际参加工作的群众。

范敬宜提倡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实际中去寻找答案,转变自己的思想感情。不深入群众就不能了解真实的情况,许多认识只有到实际中去,才能得到正确的解决,因为实际生活是最能教育人的。范敬宜1969年插队时,去了一个非常穷困的山村。他问那儿的老队长:“这么个穷地方,怎么才能变化?”老队长说:“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大包干。”他当时大吃一惊,心想这个人觉悟怎么这么低。当时正猛批“三自一包”,大讲阶级斗争。于是他对那个公社的社长说:“这儿的人思想觉悟很低,要好好教育。”社长只是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可十年以后,事实证明那位老队长的想法是正确的,因为农民是第一线的实践者,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

范敬宜曾在基层工作过20多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回到《辽宁日报》,昔日的同事感到范敬宜与过去判若两人,原来华丽的文风变得朴实、平易而深刻。他还照常下田间,访农家,一篇篇反映农村实际生活的稿件相继出台。凡读过范敬宜文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他的文章短小精炼,语言生动简洁,绝无空话、套话,既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故作玄虚的文字。他的一篇篇时评、短论、杂感,无不源自生活,其观察之细,剖析之精,感悟之深,情意之诚,令人读之不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读了《敬宜笔记》后,作了这样的评语:“没有半句假话、大话、空话、废话和套话!”还称他的文章达到了“四真之境”,即“真实、真切、真诚、真挚”。范敬宜对文风的追求是,感人之处在平易之中。只有平易,才能近人;只有近人,才能感人。他说:“好的记者应该是这样的:绚丽的生活感染了你,而你通过自己的笔写出富有感染力的新闻作品去感染受众。”

一个记者不仅要和采访对象交朋友,而且还要真正关心你所采访的人物,要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郭梅尼的采访对象,都成了她的好朋友。不仅是她采访过的人,有些她没采访过的青年朋友也常到她家找她,她的桌子上常常堆满了青年朋友的来信。他们有的亲切地叫她“妈妈”,有的把她当成亲人和知心朋友,和她谈学习、婚姻、恋爱上遇到的问题,请她帮助解决困难。在采写通讯《曹雁的追求》时,郭梅尼和曹雁谈了许多自己所采访过的残疾人的先进事迹,鼓励她,帮助她。曹雁很快消除了拘谨,把郭梅尼当亲人一样讲了很多知心话。除了别的报纸上报道过的曹雁每天坚持拄着双拐到北京图书馆去看书自学的事外,郭梅尼还了解到她在一个小学当义务辅导员;郭梅尼又冒着鹅毛大雪跟着一起去曹雁的一个孤儿学生家里。由此,郭梅尼对曹雁的品德有了更加深切的了解,写出来的稿件也就生动、细致、感人。稿件登出后,郭梅尼又向各方面写信,反映曹雁的情况,帮助曹雁入了团,帮助她找到了工作。

六、具有永不满足的创新精神

新闻工作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工作,要想成为名记者,必须具有挑战精神和创新竞争意识。著名报人邹韬奋总结自己的新闻工作经验时,强调指出:“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精神。”

穆青为了破除传统写作的“八股”套式、讲大话、说官腔、放空话等群众厌烦的文章形式,大胆提出了“散文式新闻”、“视觉新闻”、“实录性新闻”,被新闻界称之为“新闻三论”。在《穆青新闻作品研讨文集》中,有人评价穆青的新闻作品始终闪动着散文的“魂”和“韵”,以真情感人,以文采取胜。《雁翎队》是穆青第一篇用散文手法写新闻的尝试,开头是这样的:“——鱼儿,游开吧,我们的船要去作战了。——雁啊,飞去吧,我们的枪要去射杀敌人了。……”这篇清新的文章,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这是穆青始料不及的。读者的一篇评论写道:“《雁翎队》是一首俊逸的小诗,一泓明净的秋水,一弯淡淡的新月,一支抒情的曲子。它笔调柔和,文辞优美,将激烈的厮杀赋予神话般的传奇色彩,引人遐思。”穆青由此豁然开朗,认识到文无定法,新闻可以借鉴使用文学手法。《雁翎队》还被列入大学新闻系教材和散文名篇。《雁翎队》开了个好头,穆青后来又写出了诸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名篇。

1981年穆青提出了“文字、摄影两翼齐飞”。他认为新闻报道中,文字离不开摄影,摄影也离不开文字,两者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文字记者如果懂得摄影业务,那就会如虎添翼;摄影记者如果动手写稿,那就是如鱼得水。在穆青的身体力行和潜移默化影响下,新华社这种风气越来越浓,这也影响着全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983年,穆青提出“学会写视觉新闻”,要写出鲜活、真实的新闻就要到群众的生活中去,采到第一手资料。1989年,他又提出了“多写实录性新闻”的主张,认为采写实录性新闻,会对那些“旧八股”、“新八股”产生强烈的冲击,会对枯燥无味和华而不实的文风产生强烈的冲击。

这一代新闻记者,他们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他们坚守真理与正义,他们具有敏锐的新闻嗅觉,他们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他们勤奋拼搏的精神至今仍然鼓舞着我们。

郭超人在他的《西藏十年间.序》(1984年8月)中写道:“应当承认,历史是极其宽厚地给了我充分的机遇的。如果是一只鹰,头上有可以展翅高飞的蓝天;如果是一匹马,面前是可以纵横驰骋的草原。正当西藏百万农奴和奴隶在不断积聚力量,以挣脱封建农奴制度枷锁的前夕,作为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记者,党把我派到了西藏,让我直接参加了一个古老的民族为完成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所进行的曲折斗争。我以难以压抑的愤懑之情,目睹了勤劳、憨厚的西藏人民是怎样遭受屈辱和苦难的;以后我又以无法形容的喜悦,迎来了百万农奴以摧枯拉朽之势,埋葬农奴制度的暴风骤雨。”

南振中的“新闻发现笔记本”有300多本,就是凭着这种精神,他不仅写了一系列优秀的新闻作品,还获得了中国记者的最高荣誉奖——首届范长江新闻奖,出版了《我是怎样学习当记者》、《与青年记者谈成才》等著作。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是是非非当中,陆诒经历了现代中国的许多重大事件。他十分珍视采访记录和有关资料,当年的采访笔记、几十年发表的文章剪报和各种资料(包括文件、照片),如周恩来的手迹等均完整保存,可以随时查阅。这表现了一名记者的坚强毅力和超越一般的远见。

艾丰多年来主要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和新闻单位的领导工作,不仅采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还进行了新闻、经济、哲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文学方面的写作。他在1961年大学毕业时,还没来得及大展身手,就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艾丰已经38岁了。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艾丰抓住进一步学习的机会,于1978年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成为我国新闻界的首批研究生。艾丰除了所学课程以优良通过外,还选修了第二外语,同时在各种报刊上发表了十万多字的文章,翻译了一本《新闻报道与写作》,出版了《新闻采访方法论》。他对于自己成功的定义是“成功=机遇+拼搏”。

同类推荐
  • 抓住学生的心理

    抓住学生的心理

    教师成长是教育事业一个永恒的话题。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名师,路有多远?有没有捷径?该遵循怎样的规律行进?
  • 泉州湾大讲堂

    泉州湾大讲堂

    内容包括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的“民间信仰与两岸交流”、泉州市副市长陈荣洲的“两岸关系纵横谈”、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鸿阶的“‘三规划两方案’与福建经济发展愿景”、泉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斌的“微博与生活”、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刘莹的“企业用人的素质要求与人才培养”、泉州师范学院原院长黄子杰的“领袖素质——卓越人才应当具备的潜质”、泉州师范学院副院长林华东的“国学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参与两次南极科考的戴聪杰教授的“南极科考和海洋文化”等学术报告。这些报告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科学视野,促动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开阔了学生认识社会的眼界。
  •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酷短信之祝福满堂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媒介与民生: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

    我国当代民生新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广受社会大众喜爱,也是目前学界与业界共同关注与讨论的热点话题。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既是政治民主化、媒介市场化与传播平民化的产物,又是中国新闻媒介“新闻本位”、“受众本位”观念的革新与强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成为新闻媒介与社会环境形成良性互动的一种传播范式。平民化的传播理念与传播方式使民生新闻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以人为本”、“三贴近”的社会政治话语与新闻媒介人文关怀、社会责任的价值认同。
  •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

    本书是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2007年度重点课题“浙江省城市农民工权利发展状况研究——从国家、市场和公民权的关系看”的最终成果。全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 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浙江省农民工的社会权利、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塑造志愿行动的公共空间——一个农民工草根志愿组织的实践逻辑、浙江省农民工的政治权利——以选举权和工会入会权为例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热门推荐
  • 妖决

    妖决

    妖,这个字眼,早已成为陌生的过往。当黑夜降临的那一天,曙光便已不再。。。千年的屈辱历史,当妖屠令再度鸣响之时,王,必将带领我们,走向辉煌的顶峰。
  • 如果,我变成回忆

    如果,我变成回忆

    没有什么故事会完美得像童话,但是最害怕的就是在一切刚刚开始的时候被打破。林启轩,即使现在的你已经不会再记起我了,但是因为有你,让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两年。十八岁这个花一样的年纪,他们经历了最美好最开心的时光,尽管结局已经不完美。
  • 我在爱情的终点等你

    我在爱情的终点等你

    她是万人宠爱的耀眼千金,也是手段狠绝的暗门门主。他是商场大亨,也是她的一生所爱。可是,耀眼的她却遇上有挚爱的他。原以为,他对她温柔有情,但是在挚爱和她的生命之间,他的选择却是:让她去死。当她重生归来,他才发现这张脸竟然让他换牵梦绕,强行囚禁她只为找到她丢失的心,可他们之间的爱情会走到终点么?挚爱又会善罢甘休么?
  • 平凡的她:穿越之人在江湖

    平凡的她:穿越之人在江湖

    穿越到修真世界的她,因渴望自由与爱而不断与命运的牢笼挣扎。但是命运却不断跟她开玩笑,让她一次次洒下输给命运的泪水。爱与不爱,羁绊断是不断?一世的承诺,是爱的承诺,还是会成为她的负担?
  • 重生之花开彼岸

    重生之花开彼岸

    在死前,才知这是妹妹和男朋友的陷阱;就在灵魂差不多被抽出来时,雪依看到了周围长满了一大片鲜红的彼岸花,就在那一瞬间。鲜红的彼岸花越来越白,白光吞噬了她的身体,她的身体慢慢的变成透明,最后消失在一大片鲜红的彼岸花中...上天给了雪依一次重生的机会;虽说是重生,但也不用重生在这个萌萌的千金的身上吧,重生在萌萌的千金身上就算了,但也不用重生在一个比自己小7岁,还是同名不同姓的千金身上吧...终于在一天之内才适应了这个身份,就开始准备计划虐渣男,虐伪白莲,就在准备时,遇见了一只长的比妖孽还妖孽的家伙。从此以后,这只长的比妖孽还妖孽的家伙准备开始追妻的道路上...(本鹿鹿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喜欢)
  • TFBOYS之只为你

    TFBOYS之只为你

    大家好,我是夏佳萱中的夏。这是我的处女作,大家多多支持哦~
  • 卜天遗记

    卜天遗记

    一个趁势而起的英雄少年,一个金戈铁马的乱世纷争,一卷可窥测大陆运势的逆天卷轴,一段横跨十年的血雨腥风……注意上架之前每天不定时三更,上架后定时更新,本文YY,绝不太监
  • 黄金瞳翼

    黄金瞳翼

    一双眼睛,犹如黄金,挖出来如灯一般亮,呆在眼眶,像星星。
  • 冥传

    冥传

    一个平凡人,卷入莫名的纷争,穿越到混乱的武侠时代,遇到同样身份的现代人,是敌是友?如何化险为夷,谱写一段怎样的结局......
  • EXO之穿成系统伤不起

    EXO之穿成系统伤不起

    你,原本是一个千金大小姐,却在继母的陷害下,让周围的人越来越讨厌你,最后把你害死……却不料你穿越到一个和现实世界平行的一个世界,莫名其妙的被说成是平行世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平行世界统领者的女儿?那为什么还要做一个苦逼的系统?什么?还要帮助宿主完成任务?可是——为什么是12个宿主啊!!!外挂读心术又是什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