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400000034

第34章 S(3)

87.舌尖效应(tip-of-the-tongue effect)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5页。]

邓丽君在一首歌里唱到:“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这便是所谓的舌尖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对某事的回忆似乎就在脑际、嘴边呼之欲出,可就是一时想不出说不上来,而且是越急着要把它回忆出来,越是回忆不出,憋得人很难受。例如考生在考场上对某个问题的答案感觉很熟悉,好像明明就在脑际盘旋,但就是想不起来,刚走出考场就一下子什么都想起来了。人们在社交场合也时常发生舌尖效应,比如见到过去的老同学或老朋友,一时怎么也想不起对方的名字,很尴尬。

这种心理现象通常是因情绪紧张所导致,但也与动机强度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效果之间并不是呈线性关系,而是成倒“U”形曲线关系。也就是说,过低和过高的动机水平均不利于活动的效果,而只有当动机保持在中等水平时,才会刺激个体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因此,一个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暂时不去想它,转移注意力,待情绪放松后,它往往会突然闪现在头脑中。

在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有的采访对象面对镜头或话筒,会因为紧张而忘记准备好的谈话内容。其心理机制是,大脑出现了抑制现象,压抑了事先想要说的话。例如,有电视记者到一个有几千员工的大厂去采访,厂长是一位叱咤风云式的人物,也很愿意配合采访。可是当他站到镜头前时,却因紧张而变得语无伦次,早已想好的话也说不出来了,很是难堪。这时记者急中生智,让摄像师暂时关闭镜头,微笑着对他说:“没有关系,再准备一下。”过了一会,采访对象精神放松了许多,再次站在镜头前时言谈自然,对答如流,记者的采访得以顺利完成[牛丽红:《采访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舌尖效应在电视直播类的访谈类节目中也比较常见。像央视的《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谈话类栏目,《开心词典》、《幸运52》等益智类栏目,参与节目的嘉宾或参赛选手有时会因为情绪紧张,或者因突然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而出现舌尖效应,一时想不起来要说的内容。这时候节目主持人可以根据情况对其进行善意的提示,或者以幽默轻松的话题转移其注意力,缓和现场气氛,帮助他们找回记忆线索。(牛新权)

88.时长效应(effect of relative time)

当人处于陌生环境或令人尴尬的情境或焦虑心境时,会常常感觉时间过得比平时慢,这种现象即时长效应。与该效应相反的叫做时短效应(例如当人处于幸福、欢乐的心境时常会感到时间短暂)。

在心理学中称这种对时间的不确切认识为时间错觉。“时间错觉包括对时间的延续性、时间的新近性、时间的系列位置、时距的判断错误等。如有人把仅仅13秒的时间估计为1分钟。个体的情绪态度对时间错觉的影响最为明显,情绪愉快时时间估计偏短,反之偏长。”[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4页。]

中央电视台的《对话》栏目曾在1999年做过一期节目,叫“众说韩寒”。该节目整体给人感觉十分失败。这要归因于当时节目的定位出现偏差、主题混乱以及主持人控场能力的缺失。这样的场面使主角韩寒一直处在因自我保护而激发出的对抗情绪中。事后从韩寒的博客中可以看到,当时他对两位嘉宾及主持人十分不满,由于话不投机以及学者嘉宾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他们冗长难耐的发言,使得韩寒感觉原本只有几分钟的发言好似有半个小时之久。

当然,在采访中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比如记者与嘉宾一见如故,沟通和谐顺畅,越聊越投机,双方都会觉得采访时间过得飞快,即时短效应。在采访活动中假如记者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访、沟通的技巧,对被采访者的心理不甚了解,可能采访过程就会非常尴尬难熬,双方都感觉时间过得比平时慢了,因而很可能就会提前结束采访,不欢而散。(赵蓓蓓)

89.事后聪明效应(hindsight bias effect)

事后聪明效应也被称为“我早就知道效应”,指人们对显而易见的事情或常识往往容易忽视,只有在知道事实之后才想起它的存在,这种效应就是“事后聪明效应”。[〔美〕戴维·迈尔斯著:《社会心理学》,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曾经轰动一时的北京新兴医院的虚假广告,在《瞭望东方周刊》被揭露、报道之后,老百姓特别是受了蒙骗的受众,马上就会意识到这些广告是骗人的。有很多受骗的患者和家属事后说,其实我早就觉得这家医院不太正规,海口夸得那么大,肯定是假的[胡雪柏:《质疑新兴医院“送子神化”》,新华网北京频道,http://www.bjxihua.com/xxtyzt/1.htm,2004年8月9日。]。这就是“事后聪明效应”。

又如,媒体曾报道揭露的“带头大哥”事件。2006年到2007年中国股市一片红火,有不少市民跃跃欲试,却又苦于经验不足。这时网络上出现了“带头大哥”,他们竭力声称自己有内部消息,能够保证大家买什么赚什么,只要股民给他们百分之多少的提成就行,绝对保证大家稳赚不赔,迅速致富。一时间大家口口相传,“带头大哥”的名声越传越响,同时他们自己的腰包也越来越鼓。可是,许多股民却没有像“带头大哥”所保证的那样发大财,反而赔了老本。事后在接受采访时,许多股民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怀疑这些所谓的“带头人”,“怎么会天上掉馅饼下来”,“我早就知道这些是骗人的把戏”,“让人不经过努力就迅速发财根本不可能是真的”……可在没有揭露之前,他们是跟着“带头大哥”一起走的。经过媒体的披露,受众知道了事情真相之后,才恍然大悟,应了“事后聪明效应”。(赵自然)

90.实验者效应(experimenter effect)

亦称“罗森塔尔效应”、“实验者期待效应”。罗森塔尔(Rosenthal,R.)曾对这种现象做过许多实验研究。他发现,在以人为受试者的许多实验研究中,实验者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实验的结果,实验者预计实验会产生什么结果,实际上就得到什么结果,这就是实验者效应。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实验者修改实验结果或有意识地暗示受试者所致,而只是由于受试者有一种希望按实验者隐蔽的意图给以反应,以博得实验者好感的自然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实验者的任何哪怕是极微妙的非言语活动,如面部表情、手势和说话的口气、声调等,都可成为受试者猜测实验者隐蔽的意图或所期待的反应之线索,从而就依此朝着实验者所期待的方向做出反应或回答。[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1~52页。]

把实验者效应迁移到采访情境中可以理解为“采访者效应”,即采访对象顺着记者的意图说话,以期满足记者的期待。人们在被采访时,由于受到关注,容易出现不同于常态的表现,会去揣摩采访者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回答。例如有记者去采访一个下岗工人,问他生活怎么样的时候(特别是有社区领导在旁边时),他一般的回答是:好着呢,政府很关心,自己能过得去。可是背过身来,对自己的熟人讲的时候,他却说:好什么啊,谁管咱们呢!在这个例子里,采访对象由于受到记者的“注意”,又面对摄像机和话筒,以及记者有意无意的暗示,为了保护自己,一般不敢“胡言乱语”,而是竭力回答记者想要他说的东西,这样采访的结果,很容易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为了防止这种“采访者效应”,记者应当首先在采访中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不要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以免对被访者造成诱导性提问。其次应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采访。如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提到的“勾推法”,就是在新闻采访中先不采访“新闻主角”,而是先采访他们身边的人,以减少“采访者效应”的副作用。另外暗访也是消除这一效应的有效方法。(车玥)

相关实验:

为了验证实验者效应,罗森塔尔设计完成了这样一项实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最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这是因为饲养员对老鼠的认知不同,所以对其饲养和训练的方式及耐心程度就不同,这样造成了最终实验结果的不同。

延伸阅读:

实验者效应也即被试效应。与被试效应相似的心理效应还有“试验室效应”、“他人在场效应”“观众效应”。这几种效应虽然称谓不同,但在有一点上是相似的,即在他人在场的情境中,当被试意识到自己被他人(或观众)关注时,往往会比单个人时表现得更加积极主动(即被试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实验者的或他人的或观众的要求去做),工作效率也更高。其目的都是想给他人一个好的印象。这几种效应对活动既有积极作用,有时也会有消极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与这几种效应的内涵似乎差不多的霍桑效应。新闻传播界有的研究者曾将霍桑效应理解为,在记者采访的情境(类似他人在场)中被采访者较容易表现得比较积极地配合的姿态,其目的在于给记者(和观众)一个好的印象。这种解释可以理解为对霍桑效应的引申义,但它并不是这个效应本身的含义。霍桑效应强调的是相对于物理环境(如噪音、照明等)社会环境(像工人在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对工作的满意度、自我感受到被尊重的程度等)对工人提高工作效率所起的作用更加明显。

我们在运用某个心理效应时应当首先正确认识该效应的原意,然后明确你是在哪个层面上使用的,比如是其引申义,还是仅取其某方面的意义。这样才可既保持该效应的科学性又不失呆板,体现其灵活性。

同类推荐
  •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从历年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安全用电应从学生抓起,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学生,可以依靠学生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下册)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研究(下册)

    本书内容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法律制度评估方法、步骤和评估实例等,以及甘肃省防治土地退化法规、政策和机构能力建设评价综述。希望能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行政官员、科研人员以及关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公众了解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提供有益的参考。
  • 胡适讲国学

    胡适讲国学

    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其对国学的通彻见解,让他人恐之不及。《大师讲国学文库:胡适讲国学》全面收录了胡适先生精华的国学理论,结集了多篇胡适先生在国学领域的不同文章,其内容更是涉及诸子百家、文学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学理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热门推荐
  • 珍珠爱上了优乐美

    珍珠爱上了优乐美

    此书的书名叫校草架到,现在这个书名不知道是谁写的!大大我的文笔不好,见谅。如果觉得此书不好看的就请绕道
  • 九宫猎局

    九宫猎局

    多年前,一次失败的卧底任务导致国安特工不幸牺牲,一个惊天秘密就此沉寂。十五年后,神秘杀手制造连环凶杀案,八名死者或死于枪杀,或死于毒药,或被剪刀刺死,或被砌进墙壁……但无一例外,每名死者背后都被写上了一段古典密码。杀戮、欲望、谜题,九宫猎局已经形成,幕后导演正在操控,下一个死去的会是谁?“仇恨是支撑我活下来的唯一力量,过往所承受和经历的,都让我更加明确今天所做的一切。尽管双手沾满鲜血,我却依然坚信自己的哲学:我犯的是法,不是罪。”
  •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塞上论乐谈艺文论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余年来,在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收获丰富,成就显著,《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等文学期刊,《宁夏艺术》《民族艺林》《宁夏群众文艺》《塞上文谈》《宁夏歌声》《民族之歌》等专业性、综合性文艺刊物,以及省、市级报刊学报等发表的文艺作品和具有一定学术性的述评文论成千累万。
  • 来自远方的你

    来自远方的你

    大海还在冲刷着金门的海岸线,海鸥还在大海上觅食和嬉戏,午后的阳光媚媚的照射到沙滩上;在不远处,亭亭玉立着一个少女,她身后是一串稀疏的脚印,伸向远方,海风的吹拂,使少女的心中又泛起了涟漪,思绪回到了在金门的那些美好日子........
  • 半暖轻殇

    半暖轻殇

    再回首,又能否记起那个最熟悉的他?那个夜晚是百草最开心的时刻,她不仅仅打败了李恩秀成了新一代的少女宗师,还获得了一份真挚的爱情...
  • 万古星河祭

    万古星河祭

    在茫茫星河世界,万千宇宙!有一群捉星拿月,气吞山河的强大之能。他们飞天遁地,战尽妖邪!一步之间横挪万里,感悟日月星辰之道。在华夏地球上,一般平凡的小子江长青,拥有了万载前古修士的记忆,是肆无忌惮横向都市,还是追逐上古记忆,重走修士之路。
  • 贵族学园

    贵族学园

    贵族们的生活。
  • 江阴血

    江阴血

    明末,甲申国难,天下崩坏。大明王朝大厦倾覆。亲情,友情,爱情。原本安定温馨的生活都在顷刻间化为乌有。面对血与火的考验--他将何去何从?就让我们随着他去重现那纵使粉身碎骨也不肯屈服的民族绝唱。
  • 穿越之替身交换:大唐依旧

    穿越之替身交换:大唐依旧

    唐的历史,一如春华般绚烂多姿。 但我的大唐却不是真正的大唐。 繁华依旧,美人依旧,大唐依旧,风流亦能依旧。 ............ 一本空白的《大唐依旧》,谁能将它填满? 盛唐的艳,浓烈而饱满。 大唐的美人,才子,风流也极致,清雅同样也极致。 若给你一个机会来重新书写大唐的历史,你,会怎样下笔呢? ............ 天下之象,在于君王。 聚齐“九龙四凤,沧海遗珠”就能改变历史么? 千古秦镜,镜中,却只能圆梦。 故,大唐,也只能依旧。
  • 向往天堂之路

    向往天堂之路

    这是一个勾心斗角的教室,每个人都是自私的,看着一个又一个我在乎的人离我而去,我不禁留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