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300000046

第46章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家庭功能变迁原因重释——兼论家庭信息功能变化对大众传媒的要求(2)

一、族长与宗族成员变成理事长与理事、普通公民

以燕翼围为例,以前的大家长制正以另外的形式留在人们的意识中,这就是理事制。赖镜珊是村民小组的组长、燕翼围自治委员会的负责人。这个负责人是公选出来的大家认为办事公正的人,这些职务是没有收入的。他的主要收入来自从事农业劳动。赖镜珊的主要职责是和另一个负责人一起看守围门,收取门票费,然后将这笔钱用来修缮围屋。燕翼围会定期召开户主大会,在会上赖镜珊要汇报这个时期围屋的财政情况,每个年度财政收支要公开一次,资金使用途径完全透明。这样的做法他们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了。

关西围的徐显良更加纯粹地扮演着“家长”的角色,不仅调解纠纷,也担任“舆论领袖”。赖镜珊和徐显良所处的位置,正像是过去宗族的“家长”一样。虽然“理事”和“负责人”是选出来的,可是围民选的仍然是过去的家长。他们的确觉得这些人最可信赖。

这种家长制与传统形式之间的不同还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的家长制是通过宗族序列自然产生,今天的理事制则通过现代民主投票的方式确立,这种投票,以合法的方式对传统的家长制同时起着挑战和维护的作用。人们在心理上对家长制的留恋,可以看出是受到了围屋这种集体居住形式的感召,只要还住在围屋里,就希望有人“做主”。但是投票制的采用,则可以看做是现代社会秩序对传统秩序的冲击。

二、围屋公共利益与各家庭户的经济利益共存

以徐显良家为例,他有两份收入,一份是他在围屋“管理经济”,也就是收门票,围屋给他开的“工资”(提成),一份是他自己经营旅馆所得。两份收入不能混淆,徐显良的经营收入当然也不会分给同围屋的亲戚。门票收入的其他部分是围屋的“公款”,用做维修围屋等使用,公私之间的账目算得非常清楚。

再以徐显福家为例,徐显福想拿打工的钱修缮围屋。虽然围屋是公共财产,虽然徐显福是西昌围的嫡系,但是徐显福却没有权力、没有理由也没有可能要求全围屋的人集资修缮围屋,他只能自己掏腰包。徐显福说以前老围里也设过功德箱,希望大家一起捐钱来修围屋,但没有人来组织,围民的心不齐,最后不了了之。正像徐显良赚了钱没有人能跟他分享一样,徐显福花了钱,也没人跟他分担。

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清楚地看到,虽然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围屋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主体。围屋的公共利益得到保护,个人的私利也得到保护。

90年代开始的打工潮席卷了赣南围屋并把一部分客家农民带到了广东,加剧了家庭人际关系松散化的进程。围屋农民离开世代居住的围屋外出打工,不但在事实上成为一个“孤零零”的个人,几年的打工生涯也使得他们自己做主的意识得以强化。市场经济将人们之间的关系打散,既然每个人都能为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做主,小家庭的信息功能自然得到提升。

三、亲戚变成经济竞争对手

家庭经济功能的提升所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促使家庭开始担负信息功能。这里说的开始担负信息功能,主要是指某些信息特别是经济利益攸关的信息,开始只能在家庭内部传播,围民们不再愿意拿到围屋门口去共享。但另一方面,每个人又都希望从外部得到更多的信息,搞好自己家庭的经济,这就涉及另一半的信息功能:从外界获取信息的功能。

以徐显福叔叔的女婿郑民胜家为例。郑民胜的经济状况显然比较宽裕,他的家庭收入靠经营木工生意。这种生意的客源主要来自附近的农村,人头熟有消息,生意才会好。这种信息,他显然是没有告诉徐显福的;而徐显福关于深圳打工的事情,也并没有完全与郑民胜共享。在经济利益面前,围屋之间、亲戚之间的信息渠道受阻,围屋的信息功能随着经济功能的下移变得越来越弱。

对信息功能变化及大众传媒角色的讨论

围屋中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是与集体居住模式相适应的。同一宗族、不同家庭的围屋居民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生活在一起,信息交流的场所就是围屋的门口。围屋里的人有一个传统的生活习惯,吃饭的时候,端着碗走到那里,去听一听和说一说今天有什么新闻。围民们关于婚丧嫁娶、农耕、经商、打工的消息大部分都从那里获得。更主要的是,集体经济使得围内各个家庭的经济利益维系在一起,个人在交换信息时就没有什么避讳。

市场经济、工业化虽然没有使集体居住模式瓦解,但家庭的经济功能和消费功能外移,使人际关系松散化。表现在,同一宗族的各家各户虽然仍然住在一起,但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亲密无间”。各个家庭在经济上独立,子女独立于父母,同围屋的亲戚之间,更是明算账。因此围屋承担的经济功能中,不得不引入了“契约”的因素,契约的主体就是个人和小家庭。这说明经济功能的主体从围屋移回家庭。这是家庭经济功能的变化,而不是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家庭信息功能发生变化。

我们所说的家庭信息功能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与经济功能相适应,围屋的信息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围门口才是信息的集散地,几乎任何信息都在全围屋的范围内流通和共享。现在,经济利益决定了有些信息只能在围民的小家庭中传播,不能传给外人,如经商和农产品销售的市场信息等。另一方面,同乡的互相介绍和带领虽然仍是围民获取外出打工渠道的主要信息。跟随同乡外出,结果感觉“受骗”(包括与同乡一同被骗、同乡与其他人合谋等多种情况)的情况的出现,使得围民个人和家庭越来越重视独立地从外界获取信息,有的围民觉得“看电视有一点好处就是每年出门不会上别人的当了”。

90年代末开始,以广播为首的大众传播媒介开始在龙南县发挥传播信息的作用,并在农村家庭中逐渐普及开来。1999年开始实施的“村村通”(村村通广播电视)政策,使围民真正意义上接触到大众传媒。然而,面对围屋家庭“独立吸收信息”的需求,大众传媒在这个层面上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尽管有的围民觉得看电视会少上当,但是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没有一位围民能够举出一个例子,说明某个电视节目提供的信息对他是有用的。

这种反差提醒我们,大众媒介在农民生活中担任的角色与农民需要它(或者需要某种渠道)担任的角色之间存在差距。有观点认为:大众媒介进入日常生活,是导致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的分析也试图说明:在观察大众传媒与农民生活的关系的时候,有时不应拘泥于“家庭结构”这个形式,而应该从“家庭功能”这个更贴近日常生活的角度入手。

本文的不足在于:未进一步讨论家庭功能变化有什么影响和意义;对社会转型这一背景的理解也停留在表象,对这一背景的分解有简单化的倾向,削弱了立论的说服力和深度。这是存在的问题,也是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瞿明安:《近代中国少数民族家庭结构及其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29卷(总第143期)。

胡亮:《由传统到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变迁特点及原因分析》,《西北人口》,2003年。

潘允康、〔美〕约翰·罗根、〔美〕边馥琴、〔美〕边燕杰、关颖、卢汉龙:《住房与中国城市的家庭结构——区位学理论思考》,《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6期。

吕德才:《改革中农村家庭结构变动趋向的社区分析——前灌村个案研究之一》。

王跃生:《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立足于冀南地区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江西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和江西省儿童教育心理学研究会联合课题组:《江西老区农村家庭结构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调查报告》,《中学教育教学研究》,1994年。

和少英:《东巴教圣地纳西族的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中甸县白地水甲村的田野调查报告》,《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第17卷。

和少英:《东巴教圣地纳西族的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续)——中甸县白地水甲村的田野调查报告》,《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18卷。

史习舜、郑英杰、金达莱、黄海燕:《福建省畲族的家庭结构和婚姻状况》,《福建医药杂志》,1996年第5期。

赵顺喜:《适应与变迁——工业化冲击下的中国农村家庭结构》,《浙江学刊》,1996年5月。

刘茂松:《论家庭功能及其变迁》,《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2月号。

陈铭卿:《对家庭结构类型的探讨》,《社会科学研究》,1986年第6期。

何德宽:《家庭结构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年第3期。

李双龙:《中国赣南客家农民的媒介接触特征》,《中国赣南客家居民的调查》,2001年3月号。

李双龙:《传播媒介农民的接触行为》,《东京大学社会信息研究所调查研究》,1999年第12期。

李双龙:《中国山区农村的传播生活》,日本武藏大学综合研究所,2000年12月。

万幼楠:《对客家围楼民居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作者工作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同类推荐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热门推荐
  • 独家幸孕:私养小妻一百天

    独家幸孕:私养小妻一百天

    “嫁给我吧,你这个小妖精,让我迷上你的身体了!”男人将她困在身下,一脸的沉迷。“要我嫁给你,你家里的那个黄脸婆,怎么办呢?”她笑得花枝乱颤。“我会跟她离婚!”他毅然坚决。第二天,他就将离婚协议书砸在了她的头上:“我们离婚!”“老公,你别不要我!”她泪眼模糊的挽留,心里却乐开了花,拿着离婚协议逃之夭夭。她既是他不受宠的妻子,也是狐媚他身边的情妇。他是英俊多金的总裁,拥有情人无数,偏偏对她这个正牌妻子不屑一顾。殊不知,她同时扮演妻子跟情妇两个角色,在他身边玩的不亦乐乎,本以为时间一到,她便会全身而退,再也不见。“女人,我还没玩够,你休想一走了之!”这个男人她惹不起也躲不掉!!
  • 江湖少帅

    江湖少帅

    一入江湖深似海,身披血衣无退路。东方狂龙闯九州,一身傲骨战群雄。一人征战万人随,一统九州杨威名。兄弟数人站两旁,身后万千如虎狼。白天厨房做厨师,凌晨黑夜他称王。
  • 腹黑校花撞上恶魔校草

    腹黑校花撞上恶魔校草

    她们是冷酷无情的杀手,她们是名门望族的千金,她们是第一帮派的帮主。他们是冷血至极的杀手,他们是名门望族的少爷,他们是第二帮派的帮主。四岁那年,她们和他们因为家族原因,去了不同的国家,临走前他们对她们说:等我们回来。好,她们记住了。十六岁那年她们霸气归来,又遇到了他们,会发生什么?
  • 末世即日降临

    末世即日降临

    末世将至,那是人力可以抵挡的灾难,还是根本无从摆脱的宿命?卑微的胡德,他会是划破黑暗的最后一点亮光吗?登上颠顶,是别致的风光,还是无解的尽头?慢热小书《末世即日降临》,用温热之笔,缓缓述说一切。
  • 重生校园:空间之毒手医仙

    重生校园:空间之毒手医仙

    前世被渣男害死,重生回到校园,附赠一身神奇医术;从此空间种药,赌石断玉,赚钱养家,济世救人,这天下苍生,尽在她手!
  • 沉纶异时空

    沉纶异时空

    她,叶雨晴:因为偶然的意外,被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时代。再遇飞轮海。母亲的仇恨,家国的安定,迫使他们联起手来杀强除恶,和一切黑暗势力争斗着。离开皇宫的她们,四位英气逼人,各具风格的帅哥;四位灼人眼球,倾国倾城的美女,这样一个强势的组合将在江湖中掀起怎样的狂风热潮?这是一个古代版的炎亚纶国度,在这个国度里,她们锄强扶弱,快意江湖,孕育着一个个动人心脾的感人事迹,书写着四段酣畅淋漓的爱情故事!
  • 谢霆锋的新剧本鼠女

    谢霆锋的新剧本鼠女

    关于10年撰写26万字《鼠女》的事我是朱婵娟是为谢霆锋写剧本的女孩,《鼠女》26万字用时10年。1999年我发现一个新的男歌手特别帅气、气质温和最重要的是我觉得他的外表可以很快体现内心真诚、善良的感觉,于是为其写剧本。不久男歌手巨红,才知他叫谢霆锋。。《鼠女》不是谢霆锋的生活传记,哥哥的生活我们每天都能在报纸、电视上详细看到,所以我不用再写他曾得过什么奖,或者再把他不好的伤疤重新揭一遍,那很无趣!优美、伤感、凄惨、另类,完全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喜欢!
  • 无敌剑道

    无敌剑道

    不可一世的暴力魔女他敢强吻,高不可攀的天之骄女他敢虏获!修炼资质平庸的秦飞遭强者重伤,大难不死后福至,得传奇剑魂,自此修炼路上再无阻碍,更是奇遇不断,众多极品美女投怀来!逆转而行,是神,还是魔,只在一念之间。剑破九霄云外脚踏诸魔神宗……
  • 恶魔你别碰我

    恶魔你别碰我

    本来失忆的夜楚梦为了逃离陆浩辰的逼迫,来到了樱沐,结识了白晨雨,开始了他们的恋爱故事。
  • 那年花开你已不在

    那年花开你已不在

    在一起犯傻的年纪,我们要彼此珍惜。那些年少时光,你珍惜了吗?他们之间的青春,你经历了吗?面对分离,你害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