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100000058

第58章 “谱系”与“建构”:中国近世清代学术史论述(2)

三、“国朝学术凡三变”:皮锡瑞与王国维的阶段论

现今学术界多以清初、乾嘉、晚清三段论清代学术,考其渊源,则与皮锡瑞、王国维二位先生之影响密不可分。

皮锡瑞《经学历史》第十部分《经学复盛时代》论曰:

国朝经学凡三变。国初,汉学方萌芽,皆以宋学为根柢,不分门户,各取所长,是为汉、宋兼采之学。乾隆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鲜。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理。是为专门汉学。嘉、道以后,又由许、郑之学导源而上,《易》宗虞氏以求孟义,《书》宗伏生、欧阳、夏侯,《诗》宗鲁、齐、韩三家,《春秋》宗《公》、《穀》二传。汉十四博士今文说,自魏、晋沦亡千余年,至今日而复明。实能述伏、董之遗文,寻武、宣之绝轨。是为西汉今文之学。

皮锡瑞将清代学术以“国初”、“乾嘉”、“嘉道以后”为断限,并分别对应“汉宋兼采之学”、“专门汉学”与“西汉今文经学”。显然,皮锡瑞此处是以所谓“经学”为线索的,这也切合“经学历史”的题旨。皮锡瑞作为今文学家,颇具深刻的经世情怀,他倡言:

本汉人治经之法,求汉人致用之方,如《禹贡》治河、《洪范》察变之类,两汉人才之盛必有复见于今日者,何至疑圣经为无用以孔教为可废哉!

皮锡瑞之后,以三段论述清代学术者为王国维。

1920年,王国维在为沈曾植七十寿辰写的祝词中称:

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顺康之世,天造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丧乱之后,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求之经史,得其本原,一扫明代苟且破碎之习,而实学以兴。雍乾以后,纪纲既张,天下大定,士大夫得肆意稽古,不复视为经世之具,而经史小学专门之业兴焉。道咸以降,涂辙稍变,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务为前人所不为。虽承乾嘉专门之学,然亦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志。故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

王先生认为清初为“致用之学”,乾嘉为“专门之学”,晚清则“涂辙稍变”,“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对这三个阶段的学术特点,王先生分别断之曰“大”、“精”、“新”。王国维又于有清一代的学者中专门推崇顾炎武、戴震、钱大昕:

窃于其间得开创者三人焉:曰崑山顾先生,曰休宁戴先生,曰嘉定钱先生。国初之学,创于亭林;乾嘉之学,创于东原、竹汀;道咸以降之学,乃二派之合而稍偏至者,其开创者仍当于二派中求之焉。盖尝论之,亭林之学,经世之学也,以经世为体,以经史为用。东原、竹汀之学,经史之学也,以经史为体,而其所得往往裨于经世。盖一为开国时之学,一为全盛时之学,其途术不同,亦时势使之然也。

王国维先生认为顾炎武是以经世为体、经史为用,戴震、钱大昕则是以经史为体,但“所得往往有裨益于经世。”他以“经史”和“经世”为线索思量清代学术,并注意把握“时势”,从影响学术发展的时代因缘来认识学术的流转,其述道咸以后之新学曰:

道咸以降学者,尚承乾嘉之风,然其时政治、风俗已渐变于昔,国势亦稍稍不振。士大夫有忧之而不知所出,乃或托于先秦、西汉之学,以图变革一切,然颇不循国初及乾嘉诸老为学成法。其所陈夫古者,不必尽如古人之真;而其所以切今者,亦未必适中当世之弊。其言可以情感,而不能尽以理究。如龚璱人、魏默深之俦,其学在道咸后虽不逮国初、乾嘉二派之盛,然为此二派之所不能摄,其逸而出此者,亦时势使之然也。

此处王国维认为晚清今文经学兴起的背景乃因“政治、风俗已渐变于昔”,士人出于忧世的心境而“托于先秦、西汉之学”,“以图变革一切”,同样,“亦时势使之然也。”

皮锡瑞、王国维二位先生的三阶段划分对于论清代学术史具有提纲挈领的功效。但事实上,清代学术绝不可能界限如此分明。从吴派到皖派是一个发展过程,而从乾嘉汉学到晚清的西汉今文经学实际上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降至20世纪30年代,钱穆先生也指出了晚清今文经学与吴派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

庄氏为学,既不屑于考据,故不能如乾嘉之笃实,又不能效宋明先儒寻求义理于语言文字之表,而徒牵缀古经籍以为说,又往往比附以汉儒之迂怪,故其学乃有苏州惠氏好诞之风而益肆。

何氏“三科九旨”不见传文,而刘氏(按:此指刘逢禄)信之,则以家法师说之论为辨,此焦里堂所讥为“据守”之学也。常州公羊学之渊源于苏州惠氏家法之论,此等处最显。

遗憾的是,现今学者大多倾向以阶段论来论清代学术流变,对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精密考证。不过,此种风气当前略有改观,如北京师范大学史革新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罗检秋先生关于晚清汉学问题的研究就打破了以往讲汉学讲到乾嘉即戛然而止的状况,而李细珠先生关于晚清经世之学传统资源的考察也旨在沟通道咸以降与乾嘉时期之历史。

四、“科学”说:梁启超与胡适的清学方法论

继章太炎、刘师培之后,清代学术史研究领域的又一位大师乃梁启超。

相对于章太炎、刘师培二人论学偏重考察外在政治因素的影响,梁启超论学更重视揭示社会思潮与学术的互动。在《清代学术概论》中,他写到:

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此语最妙于形容。凡文化发展之国家,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始焉其势甚微,几莫之觉;寝假而涨——涨——涨,而达于满度;过时焉则落,以渐至于衰熄。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在后来写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时,梁启超又将这段话引入,表明梁启超是很赞成这种主张的。这种对“时代思潮”的关注具备宏观的学术视野,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有清一代学术的真实内涵。

早在1904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的《近世之学术》中就写到:

本朝学者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有科学精神,而更辅以分业的组织,惜乎其用不广,而仅寄诸琐碎之考据。

梁启超认为清代学者治学的方法具有“科学精神”,而且是“分业”(即现代学科分类)的,故值得大力表彰。“科学精神”和“分业”正是国门洞开之初西方文化表现最显著的特点。梁启超的这一分析可谓抓住了西方学术的精髓。但是,这一时期,他的主要精力仍然侧重于追求政治上的变革,故对所谓清代之“科学精神”并无深入阐发。

在1920年写作《清代学术概论》时,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科学”与“民主”观念大为流行的时期。梁启超视清代为“中国之文艺复兴”,认为“考证学”具有“科学之精神”。他将“考证学”视为清代学术的“正统派”,并以考证学的发展为标准来梳理所谓“清学”的“生”、“住”、“异”、“灭”。在梁启超看来,清儒的治学方法即具“科学精神”,其言曰:

夫吾固屡言之矣,清儒之治学,纯用归纳法,纯用科学精神。此法此精神,果用何种程序始能表现耶?第一步,必先留心观察事物,觑出某点某点有应特别注意之价值;第二步,既注意于一事项,则凡与此事项同类者或相关者,皆罗列比较以研究;第三步,比较研究的结果,立出自己一种意见;第四步,根据此意见,更从正面、旁面、反面博求证据,证据备则为定说,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凡今世一切科学之成立,皆循此步骤,而清考证家之每立一说,亦必循此步骤也。

同类推荐
  • 中华茶道(第四册)

    中华茶道(第四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2012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报告

    本书通过对上海市电影产业的重点企业、机构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了解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发展个案和特点进行深入剖析,用比较丰富的材料和事实数据,全面概括和描述了上海电影产业在政策制定、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等产业链各方面的详细情况,评述了2011年上海电影产业发展状况。
  •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经历苏联解体、政体更迭与经济震荡的当今俄罗斯文化表现出鲜明而复杂的转型特色,这种特色深刻体现在俄罗斯文学、艺术和传媒的发展进程之中。正因为这样,本书将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此作一描述。内容包括: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学,转型中的俄罗斯艺术,转型中的俄罗斯传媒三方面。
  • 胶东半岛鸟文化

    胶东半岛鸟文化

    城市,可以被称为是一本“可读”的历史。一个城市的文化个性,只能从地域文化的亮点中寻找。胶东文化有着自己的特性和独立性,是一支原生态独立起源的文化,胶东文化偏重于齐文化,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结合得非常紧密。
  •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

    《中国文化博览4》主要章节分为“文学”、“艺术”、“思想家”。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限传功

    无限传功

    周易前世本是孤儿,没想到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异界玄天大陆,从此他修武道,炼神通,无限传功,横扫无敌。
  • 天启之风

    天启之风

    其实,一开始叫我看这本书,我是拒绝的。不能你叫我看,我就去看。咣一下,你们看了是这个样子,内容会比这个更好。这本书是我的第一个作品,写得很用心希望可以得到大家的承认和意见
  • 一朵蓝孑

    一朵蓝孑

    蓝孑是被神下了诅咒的人,母亲失踪,父亲去向不明,故乡被毁,朋友离去。一切的背后似是一张滔天大网,她被迫去异族寻找重生的秘密。一路上,奇遇不断,惊险连连,看她如何在涛浪之中,寻找故事的谜底。
  • 蟹行九州

    蟹行九州

    没有电脑的时代,男人的YY是武侠,有了电脑的时代,男人的YY就是网游!活着已经很辛苦了,还不让YY一下!一个20出头的啃老族宅男,在《九州仙侠传》这个超级大网游中,钓名媛、抢装备、拍马屁、干NPC、横行天下,不为啥就为他的名字叫老醉蟹,是螃蟹就要横着走!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万年约弑羽莲冥

    万年约弑羽莲冥

    亦正亦邪的混沌世界尹邪:“一切尽在我手!”梵天:“命途早已既定!”身负重任的命定之人,穿梭千世的坎坷命途云迹痕:“弑羽——封印!千世轮回,望,我不要忘了你。”沐莲净:“万年之约!”情之如何,如滴石之水,不见其多,不见其强,却不觉间凿开了心房。万年轮回,是开始还是结束!追寻上古,绝世之恋,救世之谋,当如何书写?正邪之扇,迷雾重重,究竟何为真相······
  • 逆战之再世为王

    逆战之再世为王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从地球到宇宙,从宇宙到异界,当灾难来临,流浪星际间,开始了他怎样的孤独之旅呢……
  • 无限之创神纪元

    无限之创神纪元

    灿烂的文明总是能衍生不可思议的力量,当极度发达的文明冲破人类先天的束缚时又会带来什么变化,也许那就是神的时代。王昊因为奇异的变化亲眼见证神的诞生,神明的诞生,巨擎的争锋一切尽在无限之创神纪元。
  • 九幽剑君

    九幽剑君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有长达万里的血色蜈蚣,有顶天立地的古老神魔。古老的强大存在摘星捉月,不朽的大能者弹指遮天。有大能者创造种族,也有大能者开辟世界。高高在上的国主开创古老国度,统治亿万族群。永恒不朽的神灵久居太古神山,神光遍及恒沙世界。在世界的一个很偏僻的小角落,有一个叫做龙渊府的地方,陈幽从这里走出,开始了自己壮阔、辉煌、热血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