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100000126

第126章 晚清变通旗制及其对满族社会文化的影响(1)

常书红

八旗制度是清代满族集权统治的重要手段,也是满族最基本的社会制度。然而近代以来,随着清王朝的声威在不列颠的枪炮面前扫地以尽,满族“二百年控制汉族之雄风”,亦“扫地以尽”,清政府为应付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不得不陆续采取一些步骤,对原来的统治体系包括八旗制度进行调整和变革。而八旗制度的变通,必然引起满族社会文化的深刻变化。

一、清政府变通八旗制度的原因

清政府变通八旗制度,始于庚子事件之后。而变通旗制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乃是由当时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因素综合促成的。

(一)“兵民分离”体系发生动摇

清代统治者推行旗、民分治政策的主要依据,是儒学伦理本位下与“崇文贱武”观念相适应的“兵民分离”体系。正是凭借这一社会体系,满族从关外移植过来的奴隶制形态的八旗组织,得以与中原原生封建形态的“四民”社会顺利对接,并巧妙地铆合在一起。

但鸦片战争后,民族日危,国人开始对传统的价值观念进行检讨和反思,并对儒学所倡导的“崇文贱武”观念提出了批判。如魏源在1842年所著的《圣武记》一书中便写道,“以贵文贱武之俗,而望其高气尚力乎?提、镇、抚标,各食粮而身倚市,出应武而归刺绣,尚望其披坚执锐乎?”随着“崇文贱武”观念的褪色,尚武思想应时而兴,兵的社会价值得到迅速提升,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和庚子事件前后,在兵魂与国魂共振的时代背景下,尚武思想风行朝野,“兵”的角色地位空前凸显。梁启超是较早将“兵魂”与“国魂”相系结的人,1899年,他在一篇题为《中国魂安在乎?》的文章中,对二者关系作了如下论述,“今日所最要者,则制造中国魂是也。中国魂者何?兵魂是也。有有魂之兵,斯为有魂之国。夫所谓爱国心与自爱心,则兵之魂也”。不久,在日本倒幕派军国观的影响下,这种以兵立国的思想进一步被发展为“军国民主义”,“兵为国之本”几乎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尚武思想的张扬和“兵魂”的重塑,势必使兵民分离体系发生动摇。时论甚至以为,中国积弱千年,究其原因,终在于文武分途,重文轻武,即“一坏于分兵民为二等,再坏于分文武为两途,三坏于重文轻武之积习”,故为今之计,首先就要打破兵民分离的社会格局,以弘扬尚武精神。作为“兵民分离”与满、汉畛域的合成物,“旗、民分治”格局自然也将随着兵民分离体系的动摇而发生动摇。

(二)清政府整顿旗兵之无效与八旗兵的极度弩惰腐败

应该说,太平天国革命以后,清廷从未放弃过整顿八旗兵的努力,但效果始终不能如人所愿。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廷便企图借洋务运动之机,让旗兵在军事近代化之旅中抢占先机。于是在京营挑选旗兵万名,组成神机营,放弃骑射,改习洋枪洋操。但此举显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传甲午之秋神机营出兵时,长髯老者与垂髫少年杂列其间,而且着装多不合身,散漫无纪,蹲踞道旁,不愿前进,目睹者感慨之余,口占一诗讽曰:“相逢多下海(京师称髯为“下海”),此去莫登山”。无怪乎刚毅入值枢廷后,曾奏请将每旗壮丁加以操练,而光绪的回复是:“汝习闻旧论,不知八旗之兵今日已无可练习者”。

甲午战败后,编练新军成为朝廷急务。利用这一机会,清廷又一次进行了重振八旗雄风的努力:1898年12月,荣禄奏准编成“武卫军”,分前、后、左、中、右五支,其中中军由京旗抽调组成。次年2月21日,在敦促各省将军督抚奏报练兵情形的上谕中又特意强调,“至各省驻防生齿日繁,闲散中不乏精壮之士,并著各将军等各就本处情形挑选若干,教练成营,以资捍卫,所需饷银,应与各该省督抚藩司妥筹协拨,奏明办理,用副朝廷讲求武备谆谆诰诫之意”。可惜,从当时清政府的总体财政状况来看,显然无力为编练旗军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户部银库每次藏银至多不过1100万,各省藩司、粮道两库藏银更是微不足道,即使在号称天下财富之区的苏州,所藏也不过百万。而且,诚如西方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在这个庞大的帝国,财政资源素来在“此来彼往短线条的补给线”上流动。例如,维持京营八旗的700万两银子取自全国52个不同的用项,新疆满族士兵粮饷在辛亥革命前则由7个省筹划供给,这样的财政体系进一步影响了清政府进行财政动员的能力。

故而,谕虽下,各地限于经费,大多敷衍塞责,虚应故事,结果是有名无实。例如,在东北,由于难以筹到必要的经费用以另练旗丁,只能用已有的盛京八营权且充数。在广东,据寿荫上奏覆称,由于“库储匮乏”,“捐借俱穷”,凭借现有饷力,单单要维持旧存及新募各军已是捉襟见肘,所以确实无法多练旗兵,最多也只能在原有1000余名的基础上凑足2000名而已。在成都,同样鉴于“饷项难筹”,仅编练一营,以旗兵400名组成。京旗练兵的无效则在1900年暴露无遗。当装备精良的八国联军兵临城下,受命御敌的八旗兵丁手中所持的武器,主要还是一些老式枪炮,甚至是“刀和鞘子都锈在一起”的枪炮,加之他们大多无心恋战,或未战先逃,或一战即溃,煌煌京师,顷刻间沦入他手。而京城陷落后,八旗官兵“匪惟不战,亦且四出劫夺”,如此行径,相对于其“干城”、“腹心”的身份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其实,八旗兵在庚子之役中的表现并非偶然。在清末,各旗营往往“政以贿成,上下视为常例;兵皆困象,战守均无可言。以相沿习惯之风,成积重难返之势”。就连某些身膺驻防统帅的将军、都统都无心料理旗务,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例如,从小生长京师,身系世族,曾为国史纂修的麟趾及在黑龙江任都统三十年的阿勒浑,竟然都对咸同年间太平军和捻军反清起义的一段史事懵然无知。福州旗营将军常恩是另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他的爱好除鸦片、女色外,尤喜斗蟋蟀及养猫养狗。他所养蟋蟀,均雇有专人调护;所用烟枪,竟然以京剧名角的名字来命名;从他家大堂到内寝以及花园亭榭中,猫狗成群,甚至这位“常将军”出门,轿中也总有两只狗伴随左右。上行下效,将军尚且如此,佐领、参领益觉武备之事于己无关痛痒,纷纷肆其侵渔,以售卖旗缺、克扣兵士粮饷为能事。他们很少提到带兵打仗的事情,而谈到提笼架鸟、登台唱戏之类的话题时倒是津津乐道。老舍先生曾在《正红旗下》一书中塑造了一个身为佐领的“亲家爹”,在被问及是否会骑马射箭时,“他的回答是咳嗽了一阵,而后马上又说起养鸟的技术来”,对清末旗官的刻画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至于旗兵的作为,更是无可称道。就拿前锋、护军这样入供守卫,出备扈从的重要角色来说,到清末已然是“值班则老弱充数,衣帽敝破,器械残缺,包揽替代,出缺不报,冒蚀饷干”,种种弊端,难以枚举,其余各营情况更是不言而喻。而本已衰朽的旗兵为鸦片所浸淫,益发疲敝。光宣之际,各地驻防旗营鸦片的盛行令清政府大伤脑筋。据奏称,成都驻防旗兵吸食鸦片者达到十之一二,福州驻防习染者更多至十之六七,绥远驻防情况尤为严重,不仅旗兵十人九癖,即旗官而言,在右卫仅有的八名中无嗜好者竟然只有一人。上述种种迹象表明,八旗军已然病入膏肓,无药可治了。

(三)八旗生计的濒临断绝

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的强抢豪劫和八旗俸禄暂停发放,北京旗人普遍面临生计断绝的危机,各家各户纷纷将家中旧物沿街出售。据成全先生回忆,当时仅在护国寺北大街,售物者就达到上千家,其中“尤以满族官员为多”。次年,虽然粮饷恢复,但物价持续偏高,涨落不定,大多旗人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在生存线上挣扎。据文廷式《闻尘偶记》记载,“屯居之旗人,京东、京北一带大半衣食不完,女子至年十三四犹不能有裈,困苦万状……于是横暴者则流为盗贼,无赖者则堕为娼优,比比有之”。极度贫困中,很多旗人将土地和房屋卖与汉人及外国人,还有的甚至被迫冒犯禁令,将子女卖为奴婢。而在各地驻防的旗人困顿情形大致相类。

在畿辅地区,旗地被典卖者,十之七八,尚在旗人手内交租者,大抵十无二三;在绥远,旗人“有朝不谋夕,日只一餐者;有口仅能糊,身无一缕者;有冬只短褐,男妇输服出为乞人者;有生已数儿,辗转图存,终至绝嗣者。若而人者,其色皆菜,无年不荒”;在青州,旗兵“因粮饷缺乏,已将所有物件,变卖糊口,现在无可折变,衣敝履穿,形同乞丐,该处地近海滨,入冬以后,男妇赴乡乞食,死者甚多”;即使在状况较好的东北地区,旗人产业易手现象也非常普遍,据记载,到1890年左右,盖平正白旗屯170户满族农民中已有40户丧失土地,其中30户沦为佃户或雇工,10户依靠乞讨为生,金州、复州、海城等地不少破产农户都逃往松花江和黑龙江省就食垦荒。至20世纪初,奉天“从前旗户皆有地产,今者大抵典兑于人”;吉林旗人“原有产业”,也“半皆转相典售”。迫于生计,向来将外出屯垦视为畏途,避之唯恐不及的旗人转而对此事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1910年,东三省总督锡良奏请迁徙奉天旗人一百户到安图垦荒,结果报名移垦的竟有五千户之多。纵观入关以来满族生计状况的变化,正所谓:“当年紫气指辽东,武帝旌旗在眼中。三百年来一刹那,日云暮矣更途穷”。形势至此,与其令“日暮途穷”的八旗诸众沿袭旧制,坐以待毙,倒不如变通旧法,另谋他术,为之创造新的生机。

(四)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

随着民族主义洪波涌起,无论主张“排满”的革命派,还是呼吁“平满汉”的立宪派包括一些赞同“满汉大同”的满族人士,都不约而同地要求解决满汉问题,而满汉问题的核心,就是由八旗制度导致的满汉权利、义务不平等问题,因此,变通八旗制度,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刻不容缓。

二、从松动旗籍到变通旗制

清政府推行八旗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是实行旗、民分途,满、汉分治,而八旗制度的实施,又离不开旗籍这一必要的载体和媒介。因此,旗籍的松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旗制”的危机及其变通趋势。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八旗制度危机,清政府被迫一步步加大松动旗籍的力度,直至清末宣布裁撤驻防,化旗为民,八旗制度也到了崩溃的边缘。

所谓松动旗籍,盖有两方面的涵义:其一是通过使部分旗人出旗为民,对旗人的数量和范围予以调整;其二是消除旗籍与民籍之间的界限,改变旗人在社会体系中与民人相对待的角色。就实质而言,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因为前者并不一定会直接损害八旗制度的基础,而后者却意味着八旗制度的瓦解。

关于松动旗籍的讨论和尝试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的汉军出旗为民。在清代,汉军旗人的身份非常特殊:作为隶于旗籍的汉人,他们执干戈为业,恃钱粮为生,与普通汉人有所不同;同时,作为旗籍中的非满族成分,他们在八旗体系中又远离轴心,而被置于边缘的位置。清初,天下未靖,需要厚集八旗兵力,因而满族统治者将他们严格地圈禁在八旗组织之内,不许擅出他省,仕宦于外者子女不得随侍,亲友不得探问,如果死丧于外,必须返葬于京师。但一旦满族统治地位稳定下来,随着清政府“优养八旗”的压力逐渐增大,令他们脱离旗籍,“东西南北,除伊祖父作宦郡邑之外,许其择便占籍,隶于有司,将学而为士,力而为农,艺而为工,赀而为商,以至或为塾师,为幕客,人自为生”,就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将这些“虽曰旗籍”,而由“辽沈边氓及明之溃军败卒”转化而来的非满族成分从八旗阵营中排除出去,既可以一举两得地消除汉军自身和满洲、蒙古旗人的生计之忧,也不明显破坏八旗体系的完整性,更不影响八旗制度的根本性质。

同类推荐
  •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生肖文化:腾蛇乘雾

    本书研讨了生肖蛇的文化蕴涵,侧重说明人与动物的互动关系,以及该种动物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多方面投影和表现。
  •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

    《荀子学院》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能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那么编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巧夺天工 岩画(文化之美)

    那些埋藏在大地之下的石砖瓦砾、珠宝器物……是记载先人讯息的密码。它们静静地、默默地守候着远古的秘密,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去破译。看人类祖先是如何用粗犷、古朴、自然的方法来描绘、记录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
  •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希腊的神,就是镜子中的我们。读希腊神话,就是读人和人性。全书图文并茂,文风诙谐明快,带您进入希腊神话的奇异世界,让您快速读完希腊神话故事,了解西方传统历史文化,开拓思维想象空间。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墓俑

    本书是以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墓俑为主,结合其他地区墓俑及文献记载,对墓俑做了比较全面的论述。
热门推荐
  • 人类清除计划

    人类清除计划

    这世界对普通人总充满了神秘的面纱,余仁杰和同学因一次聚会走进了人民公园的鬼屋,从此踏上了不一样的人生旅途,神奇的M病毒能让人起死回生,秦始皇两千多年前的不死药是否真的存在?二战希特勒自杀为何没找到其尸首?胡夫金字塔内木乃伊竟然有人工心脏,楼兰古国为何一夜消失,罗布泊中心到底存在着什么?郑和下西洋是否真的遇见美人鱼?月球为何几亿年一直同一面面对着地球?背面到底存在着什么?一切都将等待有缘人解开。
  • 美人难惹

    美人难惹

    她是外人眼里的冰山美人,是人们眼中的异类,整日与尸体为伴。他是所有女生眼里的梦中情人,男人眼中的大神,是艾弗大学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们相遇在一场谋杀现场,她是法医,而他却是协助警局破案的心理师。可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男人在林瑶的眼里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流氓加混蛋。
  • 佛宗道人

    佛宗道人

    “如果给你重生一次的机会,你想转世成什么人?”“我想成为一名二世祖,而且是那种跟的大哥很强势的二世祖,整天酒池肉林、胡吃海喝……”一道闪电劈过。很久很久以后,孙芥光着头穿着道袍对自己孙子说:“来,孙子,爷爷给你讲一讲,我的奋斗。”
  • 道本末路

    道本末路

    校园的风波,都市的风浪,世界的神秘。美女的羁绊,朋友的情义,家人的温暖。在危机四伏的世界中,一场场不为人知的阴谋在纪峰面前缓缓展开,寻亲之路的艰辛与感情的羁绊、人情的冷暖让他变得成熟,古老的传说已经露出神秘的一角,他发现地球不再是那个地球,世界不在是那个世界,要想冲破种种未知的桎浩,必须找到正确的道,正确的路,可是那所谓的路在哪?未知的路,未知的未来,都带着神秘诡异的面纱在等待着纪峰去掀开……
  • 三界快递员11

    三界快递员11

    萧尧为了还父亲的酒债,爷爷的赌债,成为了三界镖局一名快递员,给三界众生送货。萧尧的一生也因此变得精彩离奇起来。只要在三界交易所购买东西,都可以由三界镖局的快递员送货上门。萧尧给马妖送过顺产丹,给山神送过铲子,给树妖送过甘露,给各大宗门的天才送过法宝……萧尧因为天赋特殊,从未失败过,从而名声大盛,但萧尧为人处事一直记得萧家的祖训:1、不能打女人,2、不做好人不当英雄,因为好人被人欺负,英雄容易死,3、不做十恶不赦的坏人……9、又便宜就占,不占是王八蛋……
  • 读画闲评

    读画闲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地狱行者传

    地狱行者传

    方云本是一名普通大学生,在创业中被害死后坠入地府,他遇到被阵法所困的仙人、苦修、机缘,一步一步的鬼修之路使他破天劫,斩鬼神,走向巅峰,强势回归人间!
  • 冷血兵王回归都市

    冷血兵王回归都市

    孙浩这次回来是执行刺杀任务,结果要结果,他去收了一群兄弟,想要闯荡去自己的事业。
  • 空间商女之摄政王妃

    空间商女之摄政王妃

    【种田经商+爽文无虐,双强双洁一对一,欢迎跳坑!】※※※她是二十一世纪杀手组织精才绝艳的第一杀手。任务当场,被背叛杀害,本以为身死魂消,再睁眼——一朝穿越,她——成了安家姑娘安蜜儿。家徒四壁,爹爹疼爱,大哥聪慧,小弟活泼。可是这日子依旧不好过——奶奶叔婶不喜,一家生活不胜其烦,娘亲身体更是愈加病弱。※※※好不容易分了家,安蜜儿看这情况,撸起袖子,决定发家致富。空间在手,幸福我有。买山头,种果蔬,做美食,建造古代大商场,明里她是天下第一首富。养孤儿,救能人,建势力,执掌黑暗力量,暗里她是幕后主导推手。且看安蜜儿如何从一代小农女成为一代摄政王妃。※※※【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现代杀手玩转古代,经商赚钱,建造势力,顺便勾搭个强势霸道男的穿越之旅。【小剧场①】某女看着某男道:“为什么一直跟着我?”“……”某男不说话。“被人发现有损我的闺誉。”某女道。“……”某男继续一言不发。“没事的话不要再跟着我了。”某女背对某男,面色略带笑意,声音却冷酷无情。看着某女逐渐走远的身影,某男快速走到女人的面前,继续盯着她不说话。……某女耐心用尽,男人才道:“你说过的话还算数吗?”“什么话?”某男不说话了,双手直接抱住女人的头,嘴唇附上她的额头。【小剧场②】某日,娇娇俏俏的小包子找到自己的三哥:“三哥,我也想找个童养夫。”三哥正在扎马步,一个踉跄,险些跌倒,“乖,这事可以跟你二姐商量,你二姐有办法。”小包子又迈着小步子转身去找二姐,大喊道:“二姐,二姐,你给我找个童养夫。”声音由远及近,正在练剑的二姐用力过度,剑擦着小妹头顶插在了墙上。“呜……呜……”小包子吓得怔在了原地,大哭起来,也不跟二姐说话,转身抽抽噎噎地跑去找大哥。“大…哥…呜呜…大哥,…二姐…二姐…为…了不给我…找童养夫要杀我!!!呜呜…”小包子痛哭流涕地告诉大哥,说道最后是更加愤恨的语气。正在和父亲说话的大哥:“……”在小包子身后的三哥:“……”追着小妹而来的二姐:“……”父亲:“……”【简介无力,仅供参考,本文架空,请勿过度考据,谢谢!】
  • 猎魔诡记

    猎魔诡记

    炼尸豢魔,断命祭火,花女草鬼,山海遗族,黎民九异……在普通的人类世界背后,藏着一个更为神秘的失落世界!猎魔人和妖魔之间世代无法根除的仇恨,在今时今日,仍然在这个世界延续。少年楚迟为追寻身世,卷入其中,游迹于都市乡野,面对无数妖魔诡事,无处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