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8100000001

第1章 代序-坚持文化史研究的正确方向:“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致词

李文海

各位学者、各位朋友: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邀请我参加“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并且给我在会上发言的机会。我和张海鹏同志、郑师渠同志谨代表中国史学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是史学界研究中国近代文化史的重镇。多年以来,他们以文化史的研究为中心和纽带,团聚和组织了一批学识广博、学养深厚、学风严谨的学者,产生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形成了一个以文化史为特色的教学基地,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思想活跃的青年史学人才,为文化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来发起、组织和主办“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可以说占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先机,再加上这么多各个方面的同行们的支持和参与,我相信会议一定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

我对文化史缺乏专门的研究,其实是没有发言权的。但既然来了,总不能光说几句祝贺的话,也要说一点哪怕是粗浅的想法。说什么呢?我倒是常常想这样一个问题:进入近代以来,到今天,160年时间,影响、制约、妨碍我们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思想障碍或者说认识误区,究竟是什么?这里我们不谈制度的、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只谈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以为,最大的障碍,是对待各种文化形态的简单化、绝对化的态度,就是毛主席批评的那种认为“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的形式主义、形而上学态度。

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历史。

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之后,一方面,中国国内的经济关系、政治制度、阶级构成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另一方面,许多在文化类型上与中国完全不同的国家,同中国发生了尖锐的对抗。这种情况反映到文化领域,便造成了在文化问题上激烈的冲突和论争,有中学与西学之争,旧学与新学之争,学校与科举之争,文言与白话之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争等等。有人归纳说,中国近代的文化发展,是在“古、今、中、外”四个字的矛盾冲突中展开的。

当时,摆在中国思想界面前有一系列的问题: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怎样对待西方的外来文化?中国的新文化应该循着什么样的道路来发展?

在上面这些问题上,近代社会长期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文化复古主义,一种是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这两种错误倾向曾经极大地对近代文化发展产生过消极影响。

一部分人主张对西方文化采取坚决拒绝、一概排斥的态度,认为对西方文化的任何吸取都是极端有害的。当然持这种态度的人,情况并不完全一样。其中,有的是政治上的封建顽固派,他们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唯祖宗之法是尊,唯古圣先贤是尚”,闭目塞听,因循守旧,敌视一切新事物,幻想回到闭关锁国的时代,认为接受西方文化就是“以夷变夏”,会造成封建统治的灭顶之灾。有的是一些具有朴素爱国思想但对外国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的下层群众,他们出于强烈的民族感情,走向盲目排外,为了对抗“洋鬼子”的侵略而否定、排斥一切外国传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有一些人则是文化保守主义者,他们认为只有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才是尽善尽美的,这是中国的“国粹”,是“一国精神之所寄”,“为立国之根本源泉”,“国粹存则其国存,国粹亡则其国亡”。不仅如此,他们还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远较欧洲现代文明优良,只有孔子和儒学方可救济欧洲,支配世界,这就是所谓的“东方文化救世论”。

如果把上面的主张称作文化复古主义,那么,与这种主张处于另一极端的则是文化问题上的民族虚无主义。持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观点的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认为中国民族文化只是一堆糟粕,一堆垃圾,绝对的坏,一切皆坏;西方文化则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所以,他们的行为准则,正如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所描述的,“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掊击旧物,唯恐不力。”他们提出“全盘西化”的口号,声称“非彻底和全盘的西化不足以言自存”,中国的出路,就在于彻底抛弃民族文化传统,全部照搬西方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以“极端的崇外”来取得民族的“新生”。

这两种错误倾向,并没有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而销声匿迹,可以说是阴魂不散,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下,常常会以不同的形式重新冒出来,搅乱我们新文化建设的方向。大家也许都还记得,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以电视政论片《河殇》为代表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潮曾经喧嚣一时。当时的报刊上,充斥着形容和描述我们祖国和民族“丑陋”、“愚昧”的文章。有的说,“积淀在我们民族血管里的”只是“奴性”,缺乏创造力,安于现状,畏怯斗争,逃避现实,“成为整个民族的人格”;也有的说:中国传统文化只是一堆糟粕和垃圾,这种“千年不死的劣根”“早就该后继无人”,加以“整体地打破”和“全面否定”。至于中国文化的出路,那就是“全面地、彻底地向西方学习”,“应当全方位开放或者叫全盘西化”,“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道德所有全部的东西”,“包括政治体制、所有制”。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则认为西方文化已经破产,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方向就是“儒学的复兴”。有人竭力提倡所谓“儒化中国”,甚至拾古人的唾余,重新鼓吹把“儒教”定为“国教”。有的人在“复兴儒学”的背后,其实是包含着某种政治图谋的,如有人就公开撰文说:“儒学理应取代马列主义,恢复其在历史上固有的崇高地位,成为当今中国代表中华民族生命与民族精神的正统思想。”甚至还说:“中国的政治秩序依儒家文化统治为合法,不依儒家文化统治为不合法。”持这种意见的当然只是极少数人,但在当前沸沸扬扬的所谓“国学热”中,有些现象也值得我们做冷静的思考。大约一个多月以前,有一家大报在二版头条登了一篇文章,是介绍一个中学怎么开展国学教育的。题目中有这么八个字,一个叫做“无孔不入”,一个叫做“儒化校园”。“儒化校园”自然是“儒化中国”的具体化。“儒化中国”,我们北师大有位教授曾经专门写过文章,进行过讨论,我是很赞成这位教授的意见的。“无孔不入”,就是说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孔老夫子的东西,我没有亲眼看到,不知道是怎样个“无孔不入”法?想象一下,大概有点像“文革”时期的“红海洋”那样吧,难道这样就能弘扬中华文化吗?据2007年6月27日《北京青年报》报道:郑州市某个学校印了10万本《弟子规》送给市内小学。26日上午,该校校长在一所小学举行赠书仪式,面对5000本书,当场“向国学下跪”,希望孩子以此“振兴国学”云云。说实在话,在幼儿园教“三字经”,让小学生去读经,甚至三、四岁幼童读四书、五经,是不是我们文化的建设方向?是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的正确态度?我是抱怀疑态度的。

我非常赞成我们的前辈学者张岱年先生的一句话。他说: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是可以分析的,都是应当加以分析的。因为它们都有精华和糟粕,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长处和不足。事实确实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但对传统文化要有全面认识,它同样存在着精华和糟粕,只有采取辩证的、分析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够使它同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从而使之更好地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想,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采取这样的态度,对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只说了一点个人的意见,不知道对不对?请大家指教和批评。

谢谢大家!

[作者简介:李文海,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乐器

    中国古代乐器

    古人认为声音是圣洁的,音乐可以洁净人的思想、灵魂,创作和谐的音乐就是要和谐地使用“八音”,所谓“八音”就是指分别由青铜、石头、陶器、木头、竹子、蚕丝、葫芦和皮革制成的金、石、土、木、竹、丝、匏、革八类乐器。中国古人是按照乐器制作的材质来区分不同的乐器,正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凝聚了无数古人卓越智慧的乐器,在历史的深处。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中国地名灯谜解析

    中国地名灯谜解析

    本书收入以地名为谜底的灯谜两千七百多条,既有省、市、县等行政区划地名,也有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等地名。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历史进入21世纪,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文化”和“创意”的结合萌生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
热门推荐
  • 余生请你多指教

    余生请你多指教

    “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我自己的女人我不宠难道要让别人来替我宠?”他是她凭空冒出来的未婚夫,用真心将她一步步引入爱“你要和我坐么”她看着被他赶跑的同桌,懵懂的问道“你想要我和你...做吗?”他带着深一层的含义回答,满肚子坏水
  • 飞扬跋扈的青春

    飞扬跋扈的青春

    我们心有猛虎,却细嗅蔷薇。每个青春,都藏过啸傲山中的老虎。只因曾心有猛虎,却忘细嗅蔷薇。点一盏灯,等一个人,圆一个梦,讲一个故事——致飞扬跋扈的青春
  • 今夜难为情

    今夜难为情

    怀胎十月,老公却说孩子不是他的!那时。他被家人女人联手出卖,一无所有穷的只剩一个老阿婆。而,她被丈夫好友联手算计,走投无路还带着一个未满百日的胖娃娃。有人说,“你这媳妇娶得好,买一送一。”他好似听不出其中深意,笑的志得意满,“可不是,天仙给我当媳妇,天使成了我闺女。怎么算,都是我赚!”他像是一个谜,永远能带她走向未知的旅程。她说,曾经我的生活里多苦涩,往后有你,甜到忧伤。
  • 师恩之情动天

    师恩之情动天

    人生匆匆,岁月涛涛,总有一份份感动在我们心灵留下倒影,总有一种情愫让人回味无穷,使我们或感觉人生的美好,或感觉希望的永恒,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光华。让我们采撷心灵感动的倒影,编织美好心灵的花环,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温馨的心灵花园吧!心灵是我们的生命之场,演绎着我们人生的酸甜苦辣,只要我们细细品味,就会触摸到真实的内心世界,就会走到心灵之河的彼岸。让我们坚守心灵的真实吧!这样我们才会感觉到人生的深刻内涵;让我们获得心灵的小憩吧!这样我们才会收获那份沉静的感动。
  • 今夜:鬼敲门

    今夜:鬼敲门

    一场诡异的谋杀案打破了小村庄的平静,一次离奇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生活。奇异的梦境、槐树上的飘荡女影、百年前的神秘古事、地底深处的无尽秘密??这些的一切究竟引出了怎样的惊世之谜?它们之间到底又有那些关联?“天呐,我的生活是怎么了!”
  • 岐月

    岐月

    远去的灵魂再度为爱而觉醒,一起编织出新的传奇史诗物语。
  • 最强噬杀系统

    最强噬杀系统

    杀一人是贼,杀万人为雄,杀得天下人是为天帝。前世被自己心爱帝后所背叛,被亿万人围攻而死的盖世天帝碧落九天经过无数年终于在域外仙级系统的帮助下复活在一个贵族少年身上。“多少年啦,朕终于又回来啦!系统,准备好跟朕一起报仇了吗?”“报告陛下,本系统为最强噬杀系统,如果只报仇会侮辱本系统的强大。系统为血而生,请陛下做好杀尽天下人的准备!”“朕的帝剑已经饥···渴·难···耐!前世我苦苦修炼无数年成为无上天帝,本···欲···为天下开永恒太平。可惜却得恶妻背叛被亿万贼人围攻而死,今世我就要屠尽天下乱臣贼子,让他们在我的绝对力量下连同灵魂一起被碾为灰烬!”
  • 生化求生指南

    生化求生指南

    一个十七岁的高中生,他没有超能力,也没有什么奇遇,他只是普通人中的一份子,突如其来的灾难一样是让他措手不及,他只想知道父母家人是否安好,为了活下去他想尽了办法,最终会是什么样的结局等着他呢?
  • Exo之错过你不要介意

    Exo之错过你不要介意

    那个下午下了场大雨,雨层交加着秋天还未吹散的落叶打在那站在雨中苦苦傻笑的女孩,女孩哭了,那是她第一次为了一个人而哭——那个人就是李哲浩。
  • 废材倾天下,魔王心尖宠

    废材倾天下,魔王心尖宠

    她,新世纪的一名普通女大学生,她,冷面罗刹,一朝穿越,且看无父无母的她如何在这个弱肉强食的异世只手翻天。夜黑风高,他讲她箍在怀中:“女人,不许再在外沾花惹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