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道具的分类
影视道具是指在影视作品中与场景、剧情、人物有关联的一切物件。
道具一词,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在许多佛经著作中都提到这个词,如《菩萨戒经》中指道具为“资生顺道之具”,即指工具或杂物的意思。
道具在现代社会中可以说是戏剧和影视艺术的专用名词了。
道具在生活中就是指一切器物和用具。这些器物、用具可以分类为:家具、文具、农具、茶具、餐具、战争用具、交通工具以及装饰器物等。纵观各种类的器物、用具都有其各不相同的价值特点,主要表现为:(1)使用价值,即道具的功能特点。床供人睡觉,餐桌用来吃饭,车、船、飞机是交通工具,电话、手机是通讯工具,花瓶供插花,手镯是一种饰物……(2)工艺技术价值,如木器、家具的木工技术,漆工的涂刷技术,制造陶瓷用品的陶瓷工艺等。(3)审美价值,物件的形体、色彩、线条、质感等都构成造型形式,给人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
道具在电影或电视剧创作中是一种重要的造型手段,它的作用举足轻重,它的分类与价值有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性。
道具包括的种类五花八门,花样繁多,体积大小相差甚远,如战场上的飞机、大炮、坦克、导弹,室内的衣柜、组合柜等。小型的一只花瓶、一把扇子、一枚戒指、一朵花等。因而,人们常常习惯于把道具分为大道具和小道具,这是从大小、体积上来划分的,但是这种划分不够科学、确切,难于区分其类型和说明其功能。
一般按道具的功能和特点分为两大类:
1.陈设道具
陈设道具泛指根据剧情需要布置和陈设在室内和室外场景中的各种物件和用具。这是影视片中主要的,包括范围很广的一类道具。室内环境中的桌、椅、床、柜、台、箱等大件的家具及其他物品如钟、壶、瓶、镜框、茶具等小器皿、小摆设。室外场景中一切可以移动的物品,如车、船、飞机等,又如商店门外悬挂的匾额、牌匾、市招以及各种广告、招贴画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在陈设道具之大类中,有一种属于装饰性的道具,如室内的挂毯、字画、窗帘、画框、帷幔等,室外悬挂的旗帜、灯笼,过去年代街道上的招牌、幌子,各种行业、交通的标志等,又如婚礼、节日时的张灯结彩等。
在过去的年代,还有一种市招道具,在店铺、商店悬挂或张贴的幌子或牌匾,是各类店铺很有特色的标志,如膏药店门口悬挂的一串串膏药形状的木牌和纸做的膏药,鞋店门外挂的一只布做的大鞋等。市招还包括软(用布制作)、硬(用木板、纸板制作)不同的类似广告的招牌。
2.戏用道具
戏用道具是指在影视片中与故事情节、人物行为动作有直接关联的道具。
例如,戏中人物手持的皮包、手杖、雨伞、玩具、手枪等,也有人把小的戏用道具称为随身道具。
如电影《樱》中建华母亲送给她收养的日本姑娘光子的母亲留作纪念的银手镯。
美国电影《等到天黑》中毒品贩子用来传送和隐藏毒品的漂亮玩具娃娃。
前苏联影片《雁南飞》中男主人公临上前线送给未婚妻维拉尼卡的玩具小松鼠等都是影片中重要的戏用道具。
以上几个例子中有的道具还不仅仅是一般的随身道具,而是与影片的情节主线紧密相连,为剧情发展穿针引线,并多次出现,为揭示主题、刻画人物服务的。这种担负着特殊使命的道具,有一个特殊名称叫做贯串道具。
第二节影视道具的价值
道具是电影、电视剧的重要造型手段,在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容低估。
道具运用得好、处理得恰当,就能使场景气氛浓郁、时代感强、人物性格鲜明、主题思想深化,能起到说明性、抒情性和烘托性的作用。
一、道具要烘托环境的时代气息
时代感和时代特征在影视作品的环境造型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必须明确无误地体现出来,环境空间的特征主要靠构成空间的景、物来体现。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不同时代大小道具的样式、造型、陈设的方式以及使用的材料等都与特定时代的建筑形式分不开。相比较而言,道具随时代的变迁有明显的变化,而作为建筑环境的景则变化缓慢、不明显。
装饰性道具也随时代的不同有明确的不同样式和特色,展现出不同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风貌。
家具是道具中,特别在室内环境的陈设道具中是最主要的物件。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个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集出在特定环境内形成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尤其在现存的很多明清家具中,更典型地体现出了所具有的极其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甸甸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历史的发展延续过程中,各类器物、用具也有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轨迹,形成不同的、各具风格异彩的独特形象,反映出当时的政治面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产发展、观念意识、审美情趣等。研究这些对于从事影视道具设计有很实际的意义,尤其对于涉及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更为重要。
构成器物和用具的不同形象特征,主要是它的造型、色彩、材料、样式以及这些家具的组合关系。
例如,家具中最常见的桌子和椅子。在我国两晋、南北朝以前的时期,是没有椅子的,人们席地而坐,因而,用以摆放茶点和食具的都是很低矮的案或几以及俎(祭祀时放祭品的小矮桌)。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许多场景都是这种道具的陈设。到了隋、唐、五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年代,家具的形制有了明显变革,在种类和形式方面有了新发展。
由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方式已逐渐普及,并保留两种习惯同时并存的情况,也就是高低家具并用的局面。出现了诸如圈形扶手椅、靠背椅、长凳、腰圆凳、束腰形圆凳、长桌、方桌等,这些在描绘唐代贵族生活的图卷中都可找到根据。如南唐画家顾闳中画的《韩熙载夜宴图》及敦煌壁画中就可以看到这种家具的样式。
明代家具是我国家具史上别具特色的家具样式,是前所未有的高峰。在造型、制作技术、功能、尺度等方面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
仅仅就椅子的品种和式样来看就极其丰富多彩。例如,双套环卡子方凳、罗锅长方凳、梅花墩、瓜墩等,椅子有梳背扶手椅、玫瑰扶手椅、四出头扶手椅、圆后背交椅、屏式带托泥宝座、圈椅、官帽椅等,不胜枚举。
从以上列举的点滴例子就可以看出不同的历史时代家具的变更和特色,主要表现在样式、品种、材料、制作技术和造型、色彩等构成元素的变化上。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屋建筑在使用和功能的多样化、在家具的陈设和布置上也形成不同的时代特色。例如明代,成套家具的概念已形成,配合建筑空间以及厅堂、卧室、书斋的功能而划分。“布置的方法,通常多以对称形式,如一桌设两椅或四凳为一组。陈设也有根据房间面积大小和使用要求采取均衡布列或灵活设置的”。
历史影片尤其古代题材影视作品的景物造型如何把握并体现出时代特征是美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如历史片的形式感问题,历史时代的特征与景物造型设计的关系,历史人物的地位、社会活动、性格特征、精神面貌与景物设计的关系以及古人的审美习惯反映在景物造型上的特色等,都是涉及造型设计的重要方面。
但是,道具的设计要通过形象的、色彩的、材料质感上的来具体掌握,并要制作出体现时代风采特色的东西来。因此,资料的掌握就是第一位的依据,直接的、间接的、形象的、文字的都是必不可少的,否则会搞得不伦不类,闹出很不严肃的笑话来。
电影《华佗与曹操》是反映1700多年前的历史戏,美术师陈绍勉在谈到景物形象设计问题时说:“具体的每堂景,努力做到景有所据,都能找到形象或文学资料的出处。资料是古代生活的重要依据。比如曹府,史书上称曹操比较节俭。《魏书》中对他的宫室起居有更具体描述——‘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褥取温,无有缘饰。’还说卞夫人‘性约俭,不尚华丽,无文绣珠玉,器皆黑漆’,所以邺城里的曹府,不是金碧辉煌的宫室。但邺城原是袁绍的老巢,曹操承袭了世家大族袁绍的宅第,也不会有寒酸相。它的空间布局,应该有豪门深宅的气派,但不妨陈旧,剥落的黑柱、漫漶的粉壁、补纳的深帷、简略的陈设。”设计者又考虑到曹府是战争运筹帷幄之地,又是文学大本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因此,在景物设计的原则和具体落实上:“邺城曹府应该是质朴、典雅、空间深邃、线条粗犷、色调素净(甚至只有黑白两色的交响),陈设兼顾战争动荡的岁月和文章儒雅的风流。在曹操出现的主要场景,我们都处理出现大幅的帛画《军阵图》和《地形图》,出现大量的竹简帛书”。
从影片来看,曹府的景物设计与人物是贴切而协调的,又无不处处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而这种特征是既符合历史真实又是根据剧情要求取得的,而不会如有的文章中指出的:汉代的戏中人物不是席地坐而坐上靠背椅,点上蜡烛,手捧线装书,穿明式蟒袍,耍大刀之类毫无历史常识的谬误。
在影视片中特定的庆典、礼仪等的场面往往最能展现时代气氛和社会面貌,如皇帝登基大典、寿典以及刑场的行刑场面,如电影《谭嗣同》中斩谭嗣同的刑场、《垂帘听政》中梓宫回銮等场面,这其中道具对于气氛的形成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垂帘听政》反映的1861年同治皇帝登基大典的盛况,是在故宫太和殿广场布置的场景。美术师按《大清会典图》的资料设计、制作了近五百件皇家卤簿,如各种旗帜、伞、扇、罩、盖、钺、幢、金瓜、斧等,千余名身穿红色礼仪服的仪仗队员举着各式卤簿排列在广场中,鼓乐齐鸣,犹如当年的登基盛典场面。
影视作品中不乏景同情异或者是情同景异的剧情和场景的变化,景的变化就包括时代的变迁和改朝换代。场景中道具在造型、色彩、样式以及陈设和布置上的变更和人物服装式样、色彩的变化在体现时代变迁上起着关键的作用。
现代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场景环境同样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面对千姿百态、变化多端的现实生活,通过市貌变换,抓住时代特征并非轻而易举、随手可得的。这就需要美术师对现实生活进行观察、比较,捕捉到最典型的、有特色的、有代表性的景物,体现在银幕或屏幕上,让观众感觉到时代脉搏的跳动。
电影《亚马哈鱼档》是反映20世纪80年代广州城市风貌的影片。为了体现时代特色,在道具设计上,美术师抓住了社会面貌的新旧交替变化的“变”上,有老式的没变的,有新旧共存的,有正在变的等,在内景的设计上同样遵循这一原则。“在内景设计上,我们也根据戏的需要,运用这种对比手法。如阿龙小阁楼内,在零乱堆放的破旧用具中竟安放着一套漂亮的防火板电镀茶几和折叠椅。女主人公珠珠家,更强调古老与新潮不协调的对比。在古老的青砖屋内,酸枝木的家具依然是古老传统的布局。但是,一批现代化电器设备:电冰箱、落地扇、电饭锅已经掺进了古老的家具之中。香港的美女挂历在观世音旁边也占了一个位置。在落满灰尘、早已停摆的老式挂钟边,一台新颖的石英钟正在滴答地走着。在墙上挂着一张拍于30年代人物穿着古板的黑白照片,它的下面,挂着穿着入时的青年男女在风景区游览的彩色照片。以上这些安排,也同样是为了在新与旧的鲜明对比中,增加时代感”。
一部优秀影片,必须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道具有在这方面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道具的“生命力”
在影视片中,要发挥道具的抒情作用,就要给道具注入活力,就是要赋予道具以感情内涵,使原本物质的、无生命的道具与人物性格、心理状态、内心情绪交织在一起变成有生命力的艺术形象,起到“见物思情”、“以物写人”的作用。
银幕形象要刻画人物性格,传达人物的情感和心理活动,以情动人,并非唯一地要依靠演员本身的演技、表情和动作,要创造银幕视听形象、刻画人物,首先是表演,但也要充分发挥银幕、屏幕的多种造型手段:环境、道具、服装、光、色彩、声音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影视创作,不应把它看做是独唱音乐会,而应作为一部交响乐对待,由一个大型的交响乐队演奏,根据乐曲的需要,在服从总体演出的前提下,在某段落、某种乐器可以提到首位,甚至发挥到最大限度。
“电影艺术的经验一再证明,物质环境的僵死的自然、无生命的物质,在银幕上可以同演员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一样富于表现力和具有美学价值”。
道具之所以能表达情绪、表达精神氛围并具有美学价值是因为它与人有联系,也就是说沾带着人气,才能在影视作品反映生活、刻画人物时成为无声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