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档案
国别:美国
年代:2002年
制作:狗咬狗电影(Dog Eat Dog Films)
片长:115分钟
导演:迈克尔·摩尔(Michael Moore)
导演简介
迈克尔·摩尔,1954年4月23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弗林特的一个爱尔兰家庭。在学生时代,他就积极从事报刊、杂志编辑职务,他在密歇根州立大学弗林特分校中途辍学后,曾在杂志社、电视台等单位任职,在从事纪录片工作之前已经是一个有名的杂志写手。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通用汽车公司全面衰败,其总裁罗杰·史密斯宣布将设在摩尔故乡弗林特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工厂关闭。这一决定造成包括摩尔家人在内的当地30000多名工人失业。在这种情况下,摩尔毅然决定来拍摄一部纪录片,反映身边发生的一切。这部名为《罗杰和我》的影片前期拍摄历时三年之久,摩尔进行了大量采访,并跟踪记录了许多失业工人的悲惨遭遇,充分反映了通用汽车公司无情的经营策略导致大批民众流离失所的状况。1989年,影片推出后,在北美地区引起了轰动。
1999年4月20日,发生在科伦拜恩高中的学生持枪杀人案件,引起了摩尔的很大兴趣。他从这一事件入手,历时三年,制作了影片《科伦拜恩的保龄》。这部影片再次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并且成为了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纪录片。这部影片不仅获得了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也成为了自1956年以来唯一进入戛纳竞赛单元的纪录片,并且获得了“戛纳55周年特别奖”。同时,该片还在国际纪录片协会(IDA)史上最佳纪录片的评选活动中排在第一位,可见它影响力之巨。
2004年,摩尔再次推出了影片《华氏9·11》,这部以著名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及其后续事件为核心的纪录片,对以布什为首的美国政府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和辛辣的讽刺。影片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摩尔是一个少有的明星纪录片工作者。他的纪录片杂糅了各种不同的制作方式,嬉笑怒骂,引人注目。加上他的影片观点明确清晰,具有较强的导向性,不仅可看性极高,社会反响及后续影响力也不容忽视。
内容简介
影片以科伦拜恩学生持枪杀人事件为中心,探讨为何美国持枪杀人案远远多于别国。摩尔首先采访了他故乡的民兵,大家都说,武装是为了自卫。但这里的民兵之所以出名却是因为出过两名爆炸犯。他们用自制的炸药炸毁了一幢大楼,导致多人死亡。
在科伦拜恩事件的发生地,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里多镇,有一个炸弹制造厂,厂里工人的孩子很多就在科伦拜恩高中上学。摩尔采访了一名工厂的领导。摩尔询问,父亲在炸弹制造厂上班和孩子选择暴力有什么关系?
接下来,伴着Louis Armstrong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摩尔回顾了二战后美国对外暴力史。这暴力是时间意义上的。而在空间上,除了炸弹制造厂之外,北美空军司令部也在里多镇附近。每个月,制造厂都将一枚炸弹经由里多镇运往空军基地,途中就会经过科伦拜恩高中。
1999年4月20日,这天一早,美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最大规模的一次空袭。一小时后,科伦拜恩事件发生。这起事件有12名学生、1名老师被害,数十人受伤。行凶者在杀人后开枪自尽。
是什么令孩子变得可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摇滚重金属、暴力电影、暴力游戏。但别的国家的青少年也做同样的事情,他们为何不持枪杀人呢?这是不是美国的历史传统?摩尔借动画回顾了从美国建国开始的国内暴力史。当代的美国的对外政策无疑仍是在宣扬着暴力,而国内各种媒体的报道依然在加强着美国人的恐惧和不安定感,加强着种族隔阂。而邻国加拿大则完全不同,人们甚至不锁门。这里的人们没有被电视灌输恐惧,社会福利、医疗保险制度保证了各阶层的生活所需。
又一起枪击事件在摩尔的家乡发生了,凶手和受害者都只是6岁的小孩。行凶孩子的母亲为了生存参与了政府的福利计划,她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布什的政府不关心穷人,9·11以后,社会福利更被集体的恐慌所替代。
最后,摩尔着手做了两件实事,他先是同两名科伦拜恩事件的受害者制止了K百货继续销售子弹,接着又采访了美国步枪协会会长希斯顿。
影片分析
一、个人化纪录片
从最早的《罗杰和我》(1989)开始,迈克尔·摩尔的纪录片就已经具备了其独有的特点。摩尔影片的基本模式并不特别,就是一般专题类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基本模式。这包括:利用影像或其他资料叙述主体事件的始末,就当事人及相关人士进行采访,实地调查,通过解说以及资料的编辑进行有效的、具有引导性的分析,以拍摄者的身份对事件的后续发展进行适当的干预等。
摩尔的独特之处在于,首先,有别于一般深度报道的专题片,他的影片带有极强的个人化色彩和略嫌偏颇的主观性表达。并且,无论涉及的是何种题材,摩尔本人的幽默、嘲讽、玩世不恭的态度都充分地体现在影片的解说词和他本人的行为中。摩尔更是将这种态度带入了摆拍的影像实践,例如本片中回顾美国本土暴力历史的段落,摩尔为了突出美国人生活在“恐惧”中,就将美国历史上的几乎所有事件的深层原因都归之于“白人的恐惧”。虽然这一段落中夸张的解说词和动画效果消解了其表达的严肃性,但其对于理解和分析的引导却不容忽视。
其次,虽然摩尔每一部纪录片都是以一个中心事件作为出发点的,但其所叙述的内容却相互重叠,例如在《科伦拜恩的保龄》的结尾部分,因为一起儿童枪击事件,摩尔再次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弗林特,在这一段落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罗杰和我》一片的影子。摩尔再次将通用公司的政策失败,美国的经济谎言同这起枪击事件建立起联系。而在其后一部作品《华氏9·11》中,则部分地重复了本片中关于美国对外暴力政策的讨论。2007年,摩尔推出了新作《病人》讨论美国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在本片已经凸显。比如,在关于加拿大医疗保险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实地调查中,以及儿童枪击事件后关于孩子的母亲所享受的社会福利的调查中都有所呈现。
其实,无论摩尔所选择的新闻事件是怎么样的,其影片的讨论和分析都必然将观众引向对美国政府的政策问题的认识。摩尔自己曾经说过:“我所有的片子都有一个长期的目标,一个短期的目标。这个电影(《华氏9·11》)的短期使命就是把布什赶出白宫。长期的目标是我自《罗杰与我》一片以来一贯的目标:我们国家不公平的、非民主的经济制度不改变,我的片子所揭露的问题就将继续存在。我不想让我的片子成为一块小邦迪贴,我要解决更大的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民主的经济制度。”①
二、结构和衔接
作为有史以来票房最好的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摩尔本人的玩世不恭、诙谐嘲讽的表达方式以及他鲜明的立场和观点当然是影片最为吸引人的地方。但这同影片的结构方式,以及各部分之间流畅的衔接也是分不开的。
全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从开头到第20分钟左右是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摩尔通过自己的实践和采访部分展现了美国的“枪”文化。从20分钟到95分钟是影片的第二部分,其核心是关于科伦拜恩事件的调查、思考和分析、证明。最后的20分钟是影片的结尾部分,这一部分中,摩尔对科伦拜恩事件的后续发展进行了适当的干预。
作为影片的核心部分,影片的第二大部分,又可以分成几个小段落。20~28分介绍了科伦拜恩高中所处的暴力环境,包括时间和空间两部分。无论时空,暴力的来源都是政府。28到33分,是科伦拜恩事件过程的展现。33~42分,是事件后各种人以及政府的反应。42~50分,是事件原因的初步探寻,以摩尔和一位受害者家长互问“到底是为什么?”并回答“我不知道”结束。50~68分,摩尔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将原因归于美国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恐惧”和“暴力意识”,这来源于历史、政府、媒体、社会制度、种族差异等各个方面,68~80分,摩尔在加拿大调查,证明自己的观点。80~95分,又一起儿童枪击事件再次从侧面证明了摩尔的观点和理论。这些段落,除了事件过程展现用了5分钟外,其他在摩尔提出自己观点前的部分,基本都在10分钟左右。从50到80分,摩尔用了30分钟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并进行证明。这个段落构成了全片最中心的部分。
其实,摩尔的段落划分方式,很接近于好莱坞传统的类型片。影片的前后各二十分钟分别起到三段式故事片结构的建置和收尾功能,中间部分则相当于其中的对抗阶段。这样的段落划分泾渭分明、清晰简洁,很易于观众接受,在节奏上也比较舒服。而从对第二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其间各段落之间的衔接也在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的引导下步步推进,很容易带动和引导观众,各段落的时间长度、节奏把握,也使影片重点更加突出,既加强了可看性又增添了说服力。
三、声画和剪辑
摩尔的剪辑十分注重声画之间的配合和段落间的对比。这是一种有意识制造矛盾或观点的剪辑,是具有引导性和说服力的。比如,影片第25分钟,伴着Louis Armstron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摩尔回顾了二战后美国对外暴力史。这是一个绝妙的对于美国国际政策的讽刺,这首歌曲,同时也是影片的片尾曲(片尾为翻唱版本),加强了全片的讽刺意味。
又如,33分钟,希斯顿在主持大会,受害者父亲在发言,摩尔将两个不同时间、地点的发言剪到了一起,加强了双方的对立感;43分钟,摩尔又将采访曼森和反对曼森的演讲剪辑到一起。摩尔总是喜欢将观念相左的发言或访谈进行交叉剪辑,这种剪辑加强了双方的对立,也让影片看起来更为激烈,增强了可看性的同时,也刺激观众在摩尔给定的影像和语言环境中进行思考。
(戴宇新)
注释:①摩尔:《我的片子不是块小邦迪贴》,《新闻周刊》2004年7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