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600000071

第71章 雕塑家刘焕章

影片档案

出品:中央电视台1982年

片长:26分钟

编导:李绍武、王桂华

导演简介

李绍武,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导演。196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同年分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任新闻记者、纪录片编导、电视剧导演,后到电视剧制作中心任导演。主要作品有: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天神不怪罪的人》、《井冈抒怀》、《这山这水这森林》、《岳安林和他的妻子》等。

内容简介

本片记录了雕塑家刘焕章经过十年“文革”的动荡之后,倍加珍惜艺术创作的机会。他“没完没了,没日没夜,劈树桩、凿石头……”,妻子虽然时有怨言,却还是默默地支持他;女儿也似乎从小就懂得父亲对自己创作的艺术品的珍爱,所以小心翼翼,免得碰坏父亲无处不在的作品。影片通过对刘焕章日常工作与生活片断的拍摄,表现出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影片分析

一、历史地位

中国电视纪录片起步于1958年,之后的十年中其创作题材以记录当时的重大事件为主,其表现形式是简单的“新闻报道”型,基本上是新闻纪录电影的延续。“十年动乱”期间,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典型性、特写镜头的运用等创作技巧上较前一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局限于主题先行、手法僵化,从而缺少艺术感染力。

直到20世纪80年代,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开始关注民族以及历史等重大题材,并随之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如中日联合摄制的《丝绸之路》(15集,1981年播出)、《话说长江》(25集,1983年播出),中央电视台摄制的《话说运河》(35集,1986年播出)等,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始走向繁荣的标志。这些以丝绸之路、长江、运河等为题材的纪录片,更多关注的是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群体,在充分展现历史厚重感的同时,却忽略了个体存在的意义。

然而,就在这种宏大叙事的背景下,1982年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的播出,在当时的电视界产生了非凡的影响。这部报告文学式的电视纪录片,以雕塑家刘焕章这样一个人为记录对象,再现了刘焕章为了艺术追求“没完没了,没日没夜,劈树桩、凿石头……”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影片从始至终彰显出作者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对普遍人性的呼唤,这是一种文化意识的觉醒,并为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整体上由宏大叙事向个人话语的转变开了先河。

二、声画关系

电视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画面和声音造型,传递信息。而且是以“看”为主,以“听”为辅,声画一体,声画同步。早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基本上是采用画面+解说+音乐的表现形式,其中解说词发挥着主导作用,观众更多是通过“听”来获得信息,而画面的信息量相对较少,《雕塑家刘焕章》亦如此。如影片的开头:

画面

1.(刘焕章)手握铁钎凿石头特写

2.(刘焕章)面部特写

3.(刘焕章手持)斧头砍木头特写“有人说他是石匠,有人说他是木匠,

4.(刘焕章)面部特写然而他不做家具,也不砌墙。是啊,他

5.(刘焕章)手握铁钎凿石头特写从少年时代起就和石头、木头打交道。

6.(刘焕章)面部特写起初大概是因为好玩,后来却成了他

7.(刘焕章手持)斧头砍木头特写拆不开,放不下,棒打不回头的爱好和

8.(刘焕章)面部特写职业了。”

9.(刘焕章)手握铁钎凿石头特写

(音乐起,出片名)

解说词

“有人说他是石匠,有人说他是木匠,然而他不做家具,也不砌墙。是啊,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和石头、木头打交道。起初大概是因为好玩,后来却成了他拆不开,放不下,棒打不回头的爱好和职业了。”

这组34秒钟的画面用了9个短镜头(特写镜头)剪接,其中“面部特写”出现四次、“手握铁钎凿石头特写”出现三次、“斧头砍木头特写”出现两次。画面内容比较单一,画面重复使用较多,提供给观众“看”的信息量较少。

《雕塑家刘焕章》在解说上用了男女声交替配音,解说词写得也极具文学色彩,就像是一篇完整的报告文学,并且在叙述人称上也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叙述特点,分别用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比如用第三人称“他”来介绍刘焕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在表现他的心理活动时又使用了第一人称“我”:我“总不能关在家里闭门造车,有时候也出去走走……也发生误会,有人认为我不是神经不正常,就是脑子有问题,为什么老是盯着别人看。”同样在他的妻子介绍女儿的时候也用了第一人称:可“我们这个孩子从来没有碰坏他爸爸的任何一件作品。”而在影片的结尾有一段解说词却用了第二人称:“假如你要找刘焕章的家那太容易了,只要记住胡同就行,因为他家的窗户外面总堆放着那么多怪里怪气的大树桩。那他在不在家呢,你听……”(凿石头的同期声)。

一般来说,使用解说词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在“电视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的时候使用解说词。如果电视画面可以表现,并且能够充分表现的地方,应该尽量发挥画面的作用,没有必要非得使用解说。”①

片中这种文学式的解说词,比较讲究语言的润色,叙事也较完整,如果舍弃画面,观众也同样能够“听”出来刘焕章是何许人也,只是没有看到他长的什么模样。因此,声音元素的作用超过了画面的影响力,解说词在本片中占据了主导作用。

《雕塑家刘焕章》作为早期中国电视纪录片中人物纪录片的成功之作,无论是在画面的拍摄上,还是声音的运用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创作手法的局限,比如说声画错位、忽视现场同期声的使用等,片头字幕后的第一个画面:(俯拍、全景、推至中景)院子中刘焕章在工作,观众看到他在凿、在敲,却听不到敲打的声音,而且,影片从始至终刘焕章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但本片的可贵之处却在于编导已经开始对声画对位的组合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如开头与结尾处的凿石头的现场同期声的运用,比较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刘焕章进行艺术创作时的现场感。现场的共同体验是电视纪实语言的特征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这种探索与尝试为后来中国电视纪实语言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王更新)

参考书目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何苏六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注释:①《电视解说词写作》,徐舫州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

同类推荐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 练琴:重回音乐

    练琴:重回音乐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自己作为一名古典吉他演奏者的亲身经历:他从小心怀音乐梦想,在十数年如一日刻苦练琴并体尝演出的成功与失败后,认识到自身的种种局限,忍痛放弃音乐事业,经历多年远离音乐的生活后又重新回归音乐。作者以回忆和现实交替的蒙太奇写作手法,再现了青少年时期的学艺生涯,并以“练琴”二字为核心,贯穿起今日重拾吉他后对练习、表演、乐器、音乐以及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库尔茨作为人文学者的渊博睿智与他的音乐专业知识及体验在书中交相辉映。本书是献给吉他这门既普及又寂寞的音乐艺术的倾心之作,是关于练琴者及其挚爱乐器的动人故事,引发了无数职业音乐人和爱乐者的共鸣。
  •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本书是对电视艺术何以审美化生存的探讨。作者在梳理电视艺术审美历程的基础上,对电视艺术审美化生存所涉及到的几个层面进行学理上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探寻电视艺术的审美形态、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嬗变的轨迹;第二,对电视艺术审美生成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引入电视艺术审美价值的视角,探究其审美化生存的意义;第四,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第五,通过电视艺术的几种主要形态——纪录片、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的现存问题来切实探讨电视艺术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化;第六,从美育与电视艺术的关系角度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化生存。
  • 环境艺术纵横谈

    环境艺术纵横谈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如何经营,环境艺术是什么?本书将为你揭示环境艺术。
  • 怎样听一首名曲

    怎样听一首名曲

    通过“唱片余韵”、“现场回声”、“影像拾韵”和“旅途寻声”四个部分,铺排生活中处处可与音乐相遇的可能,从而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音乐决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需要慧心与之相知,并从中获得教益的精神养料。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处诉说心中块垒的片刻,这个时候,音乐是最好的“庇护所”。
热门推荐
  • 茅山传记之宿世缘

    茅山传记之宿世缘

    本书包罗万象,万灵俱存,人,妖,魔,鬼,灵,神兽,仙,鬼差,道士,都会在本书一一出现。在这分享一个小常识,人死了不一定会变成鬼魂,也许会变成灵魂,鬼魂归阴间,灵魂归冥界,两个阴司被忘川河隔开,各司其职。最早的是阴间,冥界是天界降下洪水涤荡人间时,死人太多了,阴间超负荷了,女娲娘娘就又建立了一个冥界。阴间自然还是阎罗王管,冥界就由酆都大帝管,他们分别掌管了枉死城和酆都城,详情会在书里说的。给自己加油!(*^ω^*)
  • 暗香浮动的午夜迷宫:光明古卷.流光劫

    暗香浮动的午夜迷宫:光明古卷.流光劫

    666,是恶魔的诅咒,还是天使的启示?最聪明的侦探,遭遇最完美的圈套。最痴情的男人,遭遇最绝望的爱情。最尖端的科技,遭遇最古老的神话。神秘的金色沙漏,阴森诡异的犀照馆,暗香浮动的异梦。一曲拨动时光琴弦的音乐,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是功成名就,还是自我毁灭?是精神错乱,还是死于非命?不知不觉,这个世界已变得光怪陆离,死去的人再度复活,活着的人却早已死去……去过去,来未来。究竟是福?还是祸?尘埃落定之际,游戏却刚刚开局……
  • 主宰的时空

    主宰的时空

    漫漫人生路,你是否不甘平凡。若回答:“是”那么坚定自己的理想,一路向前,永不放弃吧!看主角周锋在看完一场流星雨后陷入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迎来人生的转折点,因受到女友的分手提议剌激,在夜晚一个人行走在土路上,意外掉进一个上亿年的远古科技洞穴,得到远古智慧生物指导,得到了最先进科技,进行了一次时空、星际的历险。
  • 妖行路

    妖行路

    乱世风云起,江湖了无声。长安贫女许芝萝受人之托,替仙门送去一块玉佩,孰料竟卷入一场仙魔阴谋。曾有花前月下,曾有傲骨铮铮,曾有风华正好……端看如今。
  • 将军令:来,给姐笑一个

    将军令:来,给姐笑一个

    扑倒自己的心上人的步骤有三,一是要死皮赖脸,二是要持之以恒,三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能啵啵就不拉手!东辕国的第一女将军白如画就秉着这三原则追求着一个男人。送上了他爱的书画,送上了他爱的字帖,最终将自己送了出去。某一天,浅清放下了手中的书,看着眼前穿着一身红袍的女子,眼带柔和地说道:“这次又是送什么?”只见女子笑得一脸的灿烂:“我把我自己给送来了。”桃花纷乱一时,你却伴我一世。
  • 九幽神武变

    九幽神武变

    以魔入圣,我道张狂。天有天道天道向上;地有地道地道载物;人有人道人道存识。欲修金刚不灭体,先修识存一念,一念成执,便化入魔道,入魔成圣;不妄我辈张狂。一念曰杀,仇恨而杀;父母之仇,天地之恨;愁苦悲愤之怒而一念杀生。一念曰爱;阴阳相隔之爱;爱而不能厮守之情;因爱恨交织而一念痴狂
  • 梦醒人言花以尽

    梦醒人言花以尽

    梦中,有一把奇异的锁,从小就躲在席惜的梦里,锁的身边总是笼罩着金色的光芒。席惜曾经想去触碰那把锁,却被那炙热的触感弹回现实,坐在床上,冷汗连连。席浠打算安静的过完一生,结果锁竟带她来到一个奇幻的大陆,开始了惊心动魄的可怕生活。一个男人打破了生活的节奏,爱上他后,却知道了和如来的赌约。“真的要这样吗”她喃喃道,手中的剑开始……
  • 天使暂时离开

    天使暂时离开

    一男一女在同一天逃婚然后以外的遇到,渐渐的互相喜欢,但是却因为家族,阴谋,计划,相互的背弃,她无法再承载他给的爱,也无法再给他爱,4个人之间的爱情纠葛最后会以怎样的结局结束?敬请期待<天使暂时离开>,会给各位亲一个完美的结局,一段甜蜜而又有点忧伤的恋情,是谁说爱情只有甜蜜的?有挫折的恋情才更加深刻!!!亲亲们如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的话,可以加我的QQ : 727034292俺的QQ群: 66643038 可以加我的群,大家一起聊哈!本文视频地址: http://***.***/p_72513515.swf
  • 时光说它忘记了

    时光说它忘记了

    是真是假,是梦境是现实?我夏颖儿怎么会这么倒霉学雷锋做好事,抓个小偷还把初吻给献出去了,那个吻我的流氓我和你不共戴天。我的闺蜜的闺蜜宁雪儿和我同时喜欢上了完美情人:江沐阳,友情又该怎样继续呢。我真的喜欢学长还是他呢?
  • 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108影响人类的重大事件

    亘古流传的奇事,战火纷飞的往事,感天动地的情事,震古烁今的大事。要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了解人类这几千年历程的事件而又不有所遗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在编写这本书的时候,编者选取了十四个关键词,围绕这些关键词,选取了108个有代表性的历史重大事件。这些事件不能够代表人类历史的全部,但至少为忙碌的现代人提供了窥豹一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