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档案
出品:中央电视台1982年
片长:26分钟
编导:李绍武、王桂华
导演简介
李绍武,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一级导演。196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同年分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任新闻记者、纪录片编导、电视剧导演,后到电视剧制作中心任导演。主要作品有: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天神不怪罪的人》、《井冈抒怀》、《这山这水这森林》、《岳安林和他的妻子》等。
内容简介
本片记录了雕塑家刘焕章经过十年“文革”的动荡之后,倍加珍惜艺术创作的机会。他“没完没了,没日没夜,劈树桩、凿石头……”,妻子虽然时有怨言,却还是默默地支持他;女儿也似乎从小就懂得父亲对自己创作的艺术品的珍爱,所以小心翼翼,免得碰坏父亲无处不在的作品。影片通过对刘焕章日常工作与生活片断的拍摄,表现出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影片分析
一、历史地位
中国电视纪录片起步于1958年,之后的十年中其创作题材以记录当时的重大事件为主,其表现形式是简单的“新闻报道”型,基本上是新闻纪录电影的延续。“十年动乱”期间,电视纪录片在题材的典型性、特写镜头的运用等创作技巧上较前一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局限于主题先行、手法僵化,从而缺少艺术感染力。
直到20世纪80年代,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开始关注民族以及历史等重大题材,并随之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如中日联合摄制的《丝绸之路》(15集,1981年播出)、《话说长江》(25集,1983年播出),中央电视台摄制的《话说运河》(35集,1986年播出)等,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开始走向繁荣的标志。这些以丝绸之路、长江、运河等为题材的纪录片,更多关注的是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和社会群体,在充分展现历史厚重感的同时,却忽略了个体存在的意义。
然而,就在这种宏大叙事的背景下,1982年由中央电视台摄制的电视纪录片《雕塑家刘焕章》的播出,在当时的电视界产生了非凡的影响。这部报告文学式的电视纪录片,以雕塑家刘焕章这样一个人为记录对象,再现了刘焕章为了艺术追求“没完没了,没日没夜,劈树桩、凿石头……”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环境。影片从始至终彰显出作者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对普遍人性的呼唤,这是一种文化意识的觉醒,并为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整体上由宏大叙事向个人话语的转变开了先河。
二、声画关系
电视语言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画面和声音造型,传递信息。而且是以“看”为主,以“听”为辅,声画一体,声画同步。早期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基本上是采用画面+解说+音乐的表现形式,其中解说词发挥着主导作用,观众更多是通过“听”来获得信息,而画面的信息量相对较少,《雕塑家刘焕章》亦如此。如影片的开头:
画面
1.(刘焕章)手握铁钎凿石头特写
2.(刘焕章)面部特写
3.(刘焕章手持)斧头砍木头特写“有人说他是石匠,有人说他是木匠,
4.(刘焕章)面部特写然而他不做家具,也不砌墙。是啊,他
5.(刘焕章)手握铁钎凿石头特写从少年时代起就和石头、木头打交道。
6.(刘焕章)面部特写起初大概是因为好玩,后来却成了他
7.(刘焕章手持)斧头砍木头特写拆不开,放不下,棒打不回头的爱好和
8.(刘焕章)面部特写职业了。”
9.(刘焕章)手握铁钎凿石头特写
(音乐起,出片名)
解说词
“有人说他是石匠,有人说他是木匠,然而他不做家具,也不砌墙。是啊,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和石头、木头打交道。起初大概是因为好玩,后来却成了他拆不开,放不下,棒打不回头的爱好和职业了。”
这组34秒钟的画面用了9个短镜头(特写镜头)剪接,其中“面部特写”出现四次、“手握铁钎凿石头特写”出现三次、“斧头砍木头特写”出现两次。画面内容比较单一,画面重复使用较多,提供给观众“看”的信息量较少。
《雕塑家刘焕章》在解说上用了男女声交替配音,解说词写得也极具文学色彩,就像是一篇完整的报告文学,并且在叙述人称上也体现出文学作品的叙述特点,分别用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比如用第三人称“他”来介绍刘焕章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在表现他的心理活动时又使用了第一人称“我”:我“总不能关在家里闭门造车,有时候也出去走走……也发生误会,有人认为我不是神经不正常,就是脑子有问题,为什么老是盯着别人看。”同样在他的妻子介绍女儿的时候也用了第一人称:可“我们这个孩子从来没有碰坏他爸爸的任何一件作品。”而在影片的结尾有一段解说词却用了第二人称:“假如你要找刘焕章的家那太容易了,只要记住胡同就行,因为他家的窗户外面总堆放着那么多怪里怪气的大树桩。那他在不在家呢,你听……”(凿石头的同期声)。
一般来说,使用解说词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在“电视画面表现不了或表现不好的时候使用解说词。如果电视画面可以表现,并且能够充分表现的地方,应该尽量发挥画面的作用,没有必要非得使用解说。”①
片中这种文学式的解说词,比较讲究语言的润色,叙事也较完整,如果舍弃画面,观众也同样能够“听”出来刘焕章是何许人也,只是没有看到他长的什么模样。因此,声音元素的作用超过了画面的影响力,解说词在本片中占据了主导作用。
《雕塑家刘焕章》作为早期中国电视纪录片中人物纪录片的成功之作,无论是在画面的拍摄上,还是声音的运用上,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创作手法的局限,比如说声画错位、忽视现场同期声的使用等,片头字幕后的第一个画面:(俯拍、全景、推至中景)院子中刘焕章在工作,观众看到他在凿、在敲,却听不到敲打的声音,而且,影片从始至终刘焕章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
但本片的可贵之处却在于编导已经开始对声画对位的组合方式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如开头与结尾处的凿石头的现场同期声的运用,比较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刘焕章进行艺术创作时的现场感。现场的共同体验是电视纪实语言的特征之一,也是其魅力所在。这种探索与尝试为后来中国电视纪实语言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王更新)
参考书目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何苏六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注释:①《电视解说词写作》,徐舫州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