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档案
出品:美国法国1991年
片长:189分钟
编剧:Jim Garrison、Jim Marrs、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
导演:奥利弗·斯通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Kevin Costner)、凯文 ·培根(Kevin Bacon)、汤米·里·琼斯(Tommy Lee Jones)
导演简介
奥利弗·斯通1946年9月15日出生于美国纽约,曾就读于耶鲁大学,但未及毕业便辍学赴越南担任英文教师,1968年服役,在越南参战14个月,退役后就读纽约州立大学影剧系,早在70年代中期,他便以其非凡的编剧和导演才华而享誉好莱坞。早先,奥利弗·斯通担任的大多是编剧的角色。25岁时,他开始自编自导了影片《Sei-zure》(1974)取得了不错的反响。1978年,由他编剧的影片《午夜列车》(《Midnight Express》)登上了奥斯卡的领奖台。从此,奥利弗·斯通成为炙手可热的编剧。80年代他接连或编或导了《Conan the Barbarian》(1982)、《Scarface》(1983)和《龙年》(《The Dragon》,1985)等影片,这些影片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斯通在好莱坞影坛上的地位。1986年在奥利弗·斯通编写了影片《Salvador》的剧本之后,他将工作的中心转到导演事业上。他喜好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其对一些社会、政治问题的独到见解。奥利弗·斯通的影片具有一种自然流畅而又刚毅沉重的特质,各种题材他都能游刃有余地控制,他影片中所展现的丰富情感和巨大的想象空间令观众深为折服。
剧情简介
《刺杀肯尼迪》以新奥尔良检察官吉姆·加里森对刺杀肯尼迪案件提出阴谋论的真实事件为情节,重塑美国精神并为肯尼迪案件提供新的线索,当年在美国上映后引起巨大争议,并勇夺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奖。影片讲述了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得克萨斯州遇刺身亡。刺杀事件发生2小时内,官方逮捕了一个名叫里·哈威·奥斯瓦多的嫌疑犯,1小时后,该嫌疑犯又被一名流氓谋杀,由伊尔·沃沦率领的官方调查团,经过数月的调查,确认里·哈威·奥斯瓦多为唯一的凶手。二十八年后,律师杰姆·加里森发现肯尼迪身中数弹,均来自不同的方向,而这一明显事实,却被当时的官方调查团忽视。影片从新奥尔良检察官吉姆·加里森的角度,全面检讨肯尼迪谋杀案,得出的结论是:肯尼迪是被美国政府的高层人士联合了商人、黑社会分子、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司法局和执法单位等有计划地谋杀而死的。
影片分析
一、叙事方式
《刺杀肯尼迪》之所以引起巨大的争议在于影片中所阐述的肯尼迪事件背后的“阴谋论”,影片结尾字幕“献给所有探询真理的年轻人”让很多人热血沸腾,其实本片只不过是导演奥利弗·斯通对历史事件的个人思考,而他所展开叙事的方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观众随着奥利弗·斯通所铺就的叙事线索,逐渐触摸到那个似有若无的巨大力量。
影片虽是故事片却借用纪录片的形式——真实历史资料片、案情重构片断、推理时的说明性镜头贯穿始终,电影开篇便通过一组资料片重构肯尼迪就职的社会背景,使观众陷入到一种真实的氛围当中,而故事的展开也是真真假假,通过大量史料和证据的铺陈再结合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一步步揭示刺杀肯尼迪的真正凶手——一个人们看不见的美国地下政府,一个美国政府参与的庞大利益集团。奥立弗通过此种方式,让故事完美地缝合在丰富的历史资料之中,将观众引入谜团,从而展开对事件更深刻的思考。
《刺杀肯尼迪》只是一部阐述斯通个人观点的电影,它并非真实的历史,但奥利弗·斯通选择的强有力的叙事方式却能以假乱真,使得观众深陷于真实与虚幻的囹圄之中。他引导观众进入事件当中,如同参与者一般进行思索,比如影片最为人称道的段落——主角在最后法庭高潮戏中长达30多分钟的讲演,奥立弗·斯通大致用了三种机位给观众造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看心理状态:在场者、判断者、共谋者。各种身份看似客观地进入事件,实际上却是一种指向性极强的个人表述。
二、剪辑特点
影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穿梭自如,游刃有余,长达三个小时的片长各色人物不断出场,线索千头万绪,推理却能在如此庞杂的内容中有条不紊地展开。导演以悬念推理的方式来描绘这部政治电影(即政治惊栗片),而剪辑的作用功不可没,它是悬念的催化剂,是真实与虚构的缝合线,是节奏的效果器。鬼斧神工的剪辑促成了影片华丽的影像风格,卓伯棠说是“继《筋疲力尽》后最佳蒙太奇实验”毫不为过。
电影开篇,奥利弗·斯通用快速剪辑展开了肯尼迪就职的历史——艾森豪威尔告别演说与60年代美国真实社会生活组接,接着是肯尼迪以高票获选美国总统,真实历史片断的组接让观众回到过去,黑白与彩色片不断反复冲击着观众的视觉。画面根据音乐节奏为剪辑点,充满律动感。斯通用剪辑与摄影不断强化他的推理分析,让观众感觉是在看一部引人入胜的悬疑侦探片。随着剧情的层层推进,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将刺杀案件变得更为错综复杂,交叉剪辑将三种时空串联在一起,通过光影的组接令时空穿梭非常自如,全片大量采用抽格的特效摄影手法,瞬息间传达的信息量使入目眩。
三、音乐
影片音乐成为重要的叙事线索,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为影片铺设了两个主题:一条线阴暗沉重,预示对真相之探索困难重重,也表现出肯尼迪深处政敌阴谋之下的力不从心;另一条线则显得明亮流畅,是对真理不懈探索的希望之光。比如在起诉克雷·肖败诉的时刻,响起的是后一主题,意味着一种信念和希望的必然。
影片就影像创意和导演叙事功力来说,均属上乘之作,但如此炫目的形式,也给电影配乐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配乐形式显然不符合这部现代意味极浓的政治电影,而过分个人化的风格也会影响影片所苦心经营的真实感,所幸威廉姆斯具备深厚的音乐语言与对影片恰如其分的掌握,一方面他出色完成了影片音乐所要达到的煽动效果,另一方面本片配乐也成为他个人在90年代最有原创色彩的电影配乐。
威廉姆斯以军号乐的格式谱写了约翰·F·肯尼迪的主题,所有评论都认为这段旋律中规中矩,在整部配乐中蕴藏相当丰富的内涵,序曲Prologue威廉姆斯以小号独奏的军乐形式展开,似乎不具备“主题曲”应有的宏大震撼,而终曲Final细微的差别,却带来感觉上极大的差异。威廉姆斯在终曲时以弦乐从阴沉的法国号中拉出十分开阔的视野,营造一种希望和拨云见日的明媚之感。音乐在结尾响起,与电影最后一句话相得益彰,真相需要不断地探索,而它总有浮出水面的一天。
(刘桐)
参考书目
《世界经典影片分析与读解》,潘桦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第1编),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