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600000015

第15章 偷自行车的人

影片档案

出品:意大利P.D.S.影片公司1948年

类型:黑白片

片长:90分钟

编剧:西柴烈·柴伐梯尼、维多里奥·德·西卡

导演:维多里奥·德·西卡

摄影:卡洛·蒙托里

主演:朗培尔托·马齐奥拉尼饰安东·里奇

安左·斯塔尤拉饰布鲁诺

本片获1949年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最佳外国影片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影片奖。

导演简介

德·西卡1902年生于意大利,早年致力于表演,在20世纪20年代是一位相当受欢迎的舞台偶像与歌星。德·西卡辉煌的电影生涯横跨半个多世纪,不仅执导了36部电影,而且还主演过150多部影片,而他作为导演取得的成就无疑远远超越他作为演员所获得的。

1942年,其执导的《孩子看着我们》是德·西卡导演生涯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影片,被认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先驱之作。这部影片是德·西卡与编剧柴伐梯尼合作的开始。随后他们合作生产了两部伟大的作品——《擦鞋童》和《偷自行车的人》。《擦鞋童》获得了奥斯卡特别奖,《偷自行车的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经典之作,也是德·西卡享誉最隆的一部作品,该片再次为德·西卡带来了奥斯卡特别奖。1952年的《温别尔托·D》同样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代表作之一。

20世纪60年代以后,德·西卡转向拍摄由大明星主演的商业片和娱乐片,导演事业也进入低谷,创作的一系列作品明显缺乏灵感和打动人的内涵。70年代初,德·西卡的创作又闪现出一丝余晖。1970年的《芬奇·康蒂尼斯的花园》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73年,他拍出了讲述意大利劳动妇女在男权社会中初尝自由滋味的《短暂假期》。

在拍完最后一部作品《出航》之后,德·西卡于1974年11月13日与世长辞。

剧情简介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罗马,百废待兴。失业已达两年之久的安东·里奇获得一份张贴广告的工作,但有个附带条件:必须有自己的自行车。妻子用家中不多的物品典当来的钱赎回自行车。

第二天,安东领了任务,专心在街头巷尾张贴广告。突然,一个小伙子骑上他的自行车飞奔而去,安东最终没有追上。向警察局申诉,也没有结果。次日清晨,安东父子及朋友去旧车市场寻找,也一无所获。安东和年幼的儿子继续坚持寻找自行车。在街上,安东看到偷自行车的小伙子,却没有追上。

心烦意乱的安东因为儿子的一句抱怨而打了他一巴掌。为了安抚儿子,安东请儿子去餐馆吃饭。在偏僻的居民区,安东父子意外地又撞上偷车贼,并揪住他,但是周围的居民却为他开脱,这时偷车贼又倒地抽搐起来。面对困境,安东父子只有知难而退。

附近的体育场正在举行比赛,场外全是观众留下的自行车。绝望使安东生出一个念头,他急速地跨上一辆自行车飞奔而去。但是立即被车主发现,又被过路的人抓住拉下来。人们对他又打又骂,布鲁诺死命抱住父亲,为他捡起被打掉的帽子。车主最后放了安东。安东握着儿子的手,越走越远,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影片分析

一、新现实主义风格

本片编剧柴伐梯尼素有新现实主义电影理论奠基人之称,他在那篇有“新现实主义美学纲领”之誉的《对电影艺术的几点看法》一文中,谈到自己的“创作活动是以一定的道德观点和社会观点为基础”,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也“尽可能加进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所以《偷自行车的人》是作者自觉站在先进的社会立场上,对当时意大利社会结构进行的批判。本片符合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几个原则。

不管影片批判的深度和力量大小如何,它接触到意大利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失业。而这部影片就是从这里开始体现出新现实主义的第一条原则——反映意大利社会现实。体现的第二条原则是影片反映了普通意大利人(工人安东)的日常生活(丢失及寻找自行车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情)。第三是它的纪实风格。这部影片在拍摄方法上追求最大限度的真实感,全部采用街头实景,没有一场戏是在摄影棚的布景中拍摄的,把安东的悲剧和发生悲剧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真实可信。第四,影片中没有一个是明星或职业演员,扮演安东·里奇的马齐奥拉尼是工厂的工人,是导演在挑选过上百人之后从一长队带孩子来应征的人中间一眼看中的。布鲁诺的扮演者是导演从看热闹的人群中偶然发现的一个“古怪的孩子,他的脸圆圆的,有一个与众不同的鼻子和一双大大的富于表情的眼睛。这就是斯塔尤拉”(德·西卡回忆录)。扮演安东·里奇妻子的卡莱尔则是一位新闻记者。第五,不给观众答案,让观众自己去想象人物的出路。影片结尾让我们看到安东父子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他们该怎么办?观众只能带着问题、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电影院。这里没有英雄,只有普通人;没有离奇曲折的故事,只有日常的、琐屑的小事;没有虚构,只有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这就是典型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实践。

二、剧作结构

《偷自行车的人》叙事特色首先在于故事的消失。整部影片由一个个互不关联的、偶然的小事或小插曲连缀而成;它们没有因果关系,不起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这就打破了传统的剧作法。影片没有编造现实,它不仅力求保持一系列事件的偶然性和近似逸事性的时序,而且对每个事件的处理都保持了现象的完整性。安东父子在大街小巷奔走,观众也随同他们看到了熙熙攘攘的自行车市场、生意兴隆的女看相人、善于适应环境的乞丐、施舍菜汤的教堂、妓院、贼窝等等。所有这些事件都是可以互换的,看不出任何按照戏剧性范畴安排事件的意图。发生在小偷居住的街区中那场戏很能说明问题。我们甚至没有把握说被主人公追上的那个家伙就是偷车的人,我们也永远不会弄清他的癫痫病发作是真是假。影片就是把这些生活的众生相呈现出来,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判断、得出结论,而不直接灌输思想意图,进行说教。这些事件基本上不是哪个事物的符号,不是哪个必须让我们相信的真理的符号,它们保持着自己的全部具体性、独特性和事实的暧昧。显而易见,事件和人物的描写从未直奔一个社会主题。然而主题体现在这些描写中,相当清晰;由于它是捎带表现出来的,因而更真实可信。

巴赞评论说,“《偷自行车的人》完全不再依靠戏剧性的基本程式,情节不是作为一种本质事先存在于影片之中,它是从先于它存在的叙事过程中引申出来的。它是现实的积分。德·西卡的最大成功就是找到了能够解决观赏性情节与事件过程这对矛盾的电影辩证形式,而其他人至今只是不同程度接近做到这一点。”

三、人物设置

影片中儿子布鲁诺一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影片的神来之笔。通过安东·里奇对待布鲁诺的一系列细节,烘托出安东情绪的变化。开始时,在维多奥市场,安东还鼓励布鲁诺如果找到自行车就好好亲亲他。接着在宝太门躲雨时,安东却为布鲁诺一身泥水而生气。后来在追逐乞丐时,布鲁诺离开父亲,冲着墙壁正要小便,安东竟厉声喝住他,后来安东因为儿子的一句抱怨,而打了儿子一个巴掌。这些细节插进来仿佛有很大的随意性,实则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安东因没有找到自行车而急躁情绪在加剧。

布鲁诺这一角色的设置,还为父亲安东的遭遇增添了伦理的内容,从个人道德层面深化了这场似乎只有社会性的悲剧。如果删去孩子这个角色,故事情节没有变化,还可以照原样概述故事。然而,布鲁诺是这场悲剧洞悉内情的目击者,这样就从伦理层面深化了这出悲剧的意义。影片的处理手法极为巧妙,它几乎回避了妻子这一角色,以便把这场悲剧的个人属性体现在孩子身上。父亲与儿子之间的默契相当微妙,它深入触及了道德生活的基础。孩子对父亲抱有的孩子式的敬重和父亲对这一点的意识赋予影片结尾以浓烈的悲剧色彩。

毫无疑问,孩子在影片中起了多层次和多面向的作用,既涉及故事结构,亦涉及场面调度本身。体现在故事中的这一功能十分明显地反映在对孩子和大人步态的处理上。德·西卡选定这位小演员之前,并没有让他试演,而是让他走一段路。导演希望在大人徐行的步态旁看到孩子疾行的碎步,因为单就这种不和谐中的和谐本身来说,对于理解整个场面调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说《偷自行车的人》是一个父亲和他儿子走在罗马大街上的故事,也未尝不可。孩子不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无论跟在身边,或是相反,因为挨了耳光气呼呼存心落在后面,他的位置绝不是没有意义的。

(王万尧)

参考书目

《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同类推荐
  • 美术史求索录

    美术史求索录

    李福顺先生为现今国内著名之书画家、美术理论家和书画鉴定家,本书为其书画鉴赏方面的文字集稿,可供广大书画艺术爱好者阅读。
  •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

    《泥人与面塑》书中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里的泥人与面塑,从二者的区别说起,详细介绍了泥人与面塑的材料、产地、手工制作等几个方面,还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和代表人物加以介绍,让读者领略这些杰出者的风采
  •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各具特色的陵墓建筑,神庙·教堂·寺庙·塔,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古代公共建筑,现代公共建筑,纪念物,交通设施,校舍、住宅、古都等。
  • 周恩来与抗战戏剧

    周恩来与抗战戏剧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音乐评论和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评价的文章34篇,具体内容包括:“民间锣鼓乐释文”、“重庆音乐创作现状初探”、“游艺民俗”等。
  •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驰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均有高深的造诣,并能融会古今,博采众长,破旧立新,各具面目,成为我国近代艺术史上开创一代新风的典范。这四者中,人们公认他篆刻艺术成就最高,只不过印为小道,到晚年反被他的书画名所掩,他自己也曾说过“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分析了吴昌硕经典印作的技法和创作思想,旨在启发和帮助篆刻爱好者正确认识吴氏印风的演变过程及其艺术精华之所在,把握吴氏印风的本质特征,从而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
热门推荐
  • 鬼神都市

    鬼神都市

    半文盲王治同学,从来看不进课堂书,要看也只看XX书,除了偷看女同学,就剩鬼混等辍学。伪修仙王治道友,八年不打坐,十年不修法,偏偏还是觉得自己无敌天下。懒工人王治同志,胸有大志,脑无本事,每天挣六十,依然随时幻想金钱无数,美女如云。本来,王治哥哥的人生是美好的,是逍遥的。偏偏就有不长眼的大神仙,不让知足常乐的王治大爷享受美满的生活,硬逼着他修炼绝世功法,还甩给他金钱无数,顺便又惹来了美女一群,妖孽一堆。从此,他的身边。不止火辣性感的非主流女汉子,严肃认真的清丽女警,娇俏羞涩的女同学,腼腆清纯的女护士。更有满嘴獠牙的恶鬼,神出鬼没的妖怪,颠倒众生的妖精。王治大仙,你,扛得住么?
  • 万界争霸

    万界争霸

    天才之路,必定艰难坎坷,且看主人公罗天残如何在乱世中踏上世界之最,族长,族长,生了,生了,是个男孩,哈哈哈哈,我罗风总算有儿子了,一定是上天恩赐我罗家,就叫他罗天吧,三年后,这孩子怎么还不会走路啊,莫非……父亲,怎么样了,哎,我孙儿,哎……怎么会是这样呢,天啦,是上天惩罚我吗?四肢经脉尽断,而且……哈哈哈哈,怎么会是这样了,天生残疾,以后你就叫罗天残吧……
  • 本草经集注

    本草经集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少年最爱玩的多重思维游戏:开启你智慧的大脑

    青少年最爱玩的多重思维游戏:开启你智慧的大脑

    本书从多角度启发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智商和情商,里面既有游戏式的名人思维故事,还有充满哲理性的寓言游戏。
  • 修神路之九转通天

    修神路之九转通天

    一个大学高材生在宿舍玩游戏时因电脑爆炸昏迷,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在异界之中,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自己的前世注定今生不会平凡。
  • 握紧你的手,地震算什么

    握紧你的手,地震算什么

    相识三年,相聚一天;相爱一瞬,相思无限;相别九泉,相知不变。
  • 神魔记风云变

    神魔记风云变

    三魂七魄,九星一体。乾坤日月,风云再起。天地万物皆有轮回,世间诸事皆有因果。当柳凡揭开往事尘封面纱时!为了摆脱宿命,开始了他的一段传奇。风起云亦变,一念欲成魔。
  • 武道龙珠

    武道龙珠

    某日,一位少年被朋友拉来玩《龙珠OL》,且看他如何在这场游戏中打败boss,获得美人芳心!
  • 雪花飘在我们心中

    雪花飘在我们心中

    一年前,他们的友情破灭,在风雪白的恨手下,昔日的伙伴都被抹杀,而知道真相的时候只能用命来偿还,二十年后,重生归来,美好的生活在一天突然被打破,这一次又将发生设么样的事情?他们之间的美满生活是否还能继续?她——竟然又死了?之后的强势归来究竟是什么?被抹掉的记忆,背后的操控者究竟是谁?
  • 王俊凯之你是我唯一的爱

    王俊凯之你是我唯一的爱

    爱是一种奇妙的东西,一次偶遇,让他们永生陪伴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