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了解故事和情节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情节中所包含的因素。
·了解编剧是如何选择情节的。
·了解中心情节线的几种表现形态。
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一文中说,“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1]那么,对于戏剧作者来说情节又是什么呢?它是作者构思人物形象,揭示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通过具体事件塑造人物性格,表现戏剧冲突,体现剧作主题思想。它既包括剧作的内容又是剧作的表现形式。
广播剧是戏剧的一种。无论是剧作的情节内容,还是作者所运用的艺术手段,都具有戏剧的表现特点。但是,因为广播剧是听觉的戏剧,在安排情节时又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本章试图从广播剧的情节安排方面进行讲述。
第一节 情节所包含的因素
编写剧本需要“故事、情节、主题——这是最基本的东西”[2]。但有些人常把故事说成是情节,或者把故事同情节一起说,其实故事与情节并不是一个概念。那么故事与情节的区别又在什么地方呢?E.M.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一书中说,“我们已经把故事解释为:叙述若干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列起来的事件。一段情节也是对若干事件的叙述,但这里强调的是因果关系。‘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这是一个故事。‘国王死了,然后王后由于哀伤过度也死了’,这是一个情节。时间的顺序还是保留了,但因果关系的比重更大。再如‘王后死了,没有人知道她的死因,后来发现她是由于过度哀痛国王而逝世的’,这是一段包含有未知因素的情节,是一种可以大大发展的形式。它拉长了时间上的顺序,而它和故事之间的区别已达到了最大的限度。从王后之死这件事来讲,假如在一个故事中,我们问:‘死了以后呢?’假如在一段情节中,我们问:‘为什么死的?’这是小说的两个方面之间的基本区别。”[3]
那么,戏剧的故事和情节有什么区别呢?它们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编剧方面来说,故事的意思应该是剧情的概述。我们举个例子,比如大型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的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的北京城。女工刘慧芳面对两个追求者,一个是车间副主任宋大成,一个是来厂劳动的大学毕业生王沪生。
王沪生的父亲王子涛是著名学者,于“文革”初期被抓,下落不明,母亲病发身亡。姐姐王亚茹是医生,在未婚夫罗刚去干校后,生下一女,取名罗丹。罗刚突然深夜回京,带走女儿,留条告知他已被通缉,生还无望。亚茹发疯似的去寻找罗刚和女儿。
慧芳由同情萌发爱情,和沪生结婚。慧芳拣到了一个女婴,取名刘小芳,不久,又生了儿子王东东。无可奈何的宋大成和刘的好友徐月娟结婚,但夫妻缺少感情。
1978年,罗刚出狱。王亚茹得知女儿失踪,遂与罗刚决裂。这时,王子涛平反回家,亚茹怂恿弟弟和大学时的恋人肖竹心重叙旧情,并对刘小芳百般挑剔,致使慧芳与沪生离婚。偶然间,罗刚了解到小芳的身世,小芳正是他当年失散的女儿罗丹,但他不忍要回女儿。沪生感情的天平摇摆在前妻和旧友之间。肖竹心虽然深爱沪生,但不愿伤害慧芳,含泪远走异国他乡。
一波三折,慧芳因车祸而瘫痪。她要把小芳交还给亲生父母,并拒绝了沪生重归于好的要求,静静地关上了刘家小院的大门。
这就是《渴望》中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国外的大型室内连续剧《诽谤》、《卞卡》、《女奴》风靡中国电视屏幕时,一种强烈的渴望开始在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的一群年轻人心中涌动:为什么我们不能拍一部反映世态人情的大型室内剧呢?中心副主任郑晓龙找了几位编故事的行家,聚在一起讨论。
“大姑娘要结婚,捡了个孩子,这不就出戏了么。”郑万隆出了个点子,一下子找到了牵引观众的“故事核”。郑晓龙说:“我在《读者文摘》中看过一篇小文,好像叫《母亲的情怀》,讲一个文化不高的母亲,与一个知识分子的丈夫离婚后,为把聋子儿子培养成有知识的人,天天替儿子听课,回来再教儿子。”
王朔说:“让好人好到家,又倒霉到家,就有戏。”
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编起故事来。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特殊的、充满戏剧变化的时期。这20年间,人们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念、伦理关系统统被打乱,又一次一次地重新确定和组合,出现了一幕幕人间悲喜剧。于是从北京城里两个截然不同的普通家庭展开,围绕着丢孩子、找孩子、养孩子、还孩子的情节主线,展开了人际关系的纠葛,表现了世间的人情冷暖和恩怨情仇。故事有了,轮到选择主人公了,众口一词,她是一位人见人爱的东方女性,在她身上集中国传统美德之大成,同时,她也经受了中国人所经历的所有痛苦,这样,《渴望》中那个最能打动人的形象“刘慧芳”呼之欲出。“东方女性的丈夫是酸酸的知识分子。”王朔出主意。
“东方女性还应该有个恶大姑子和默默的追求者。”于是,王沪生、王亚茹、宋大成、肖竹心的雏形也有了。故事告诉人们什么呢?“应该反映这一代中年人20年的基本生活:生、死、爱。他们经历了十年的动乱,也经历了改革开放,他们是社会的脊梁。”
“人们渴望真、善、美,这世界需要多一点爱,多一点关心,多一点帮助。”
“经过动荡岁月,老百姓对生活仍抱有希望,要把人们内心的希望都写出来。”[4]
通过以上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渴望》剧中的故事、情节、主题、人物、地点、时间等剧作的元素。故事和情节的最大不同之处是:情节是包括故事在内的大概念;而故事只是情节的一种具体形式。如果全剧的经过或一幕的经过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叙述的,那么原来的故事便完整地用作情节,称作“故事性情节”。有时戏剧的经过恰与事件发生的顺序相反或打乱了故事的顺序。洪深先生曾说:“同一个故事可以编成好几个不同的情节的——舞台上有效果,必须情节好;戏剧有价值,必须故事好。”我们在写剧本时,要选择好故事,然后把故事进行取舍、增补,经过加工重新安排,强调它的因果关系,使之成为情节。
在详细谈情节之前,我们先谈一下情境。因为编写剧本的奥秘在于寻找引人入胜的情境,所谓情节构思就是把某些特定的性格放入某个特定的情境之中。什么是情境?情境包括:(1)自然环境,即人物所处的某个具体的空间和当时的时间。(2)社会环境,指人物所处的某种社会场合和社会气氛。(3)事件的情势,即事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时人物所面临的局面。通常来说,一个人做一件事,只可能处于某个十分具体的情境之中,绝不可能在既是这样又是那样的情境下。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所采取的行动是极不相同的。比如,当火车马上就要开走的时候,你与送你的朋友之间的谈话内容和方式都会与坐在家中的沙发上喝着茶聊天大不一样,这是很好理解的。
在剧作中,所有的情境都是由剧作者预先设想并制定下来的。情境选择、设计得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人物行为的内容和方式,也就直接关系到人物性格塑造的成败。
英国女博士凯脱·戈登曾经做过一项很有趣的试验,她模拟了24个场面,让她的学生进行比较,以鉴别哪些是真正的戏剧情境。其中有两个例子是这样的:
(1)一个男子陷在峭壁下的泥沙里,正在慢慢地沉下去,四周无人,求援无门,他难免一死。
戈登的结论是,这一场景虽然既可怜又可怕,但并不是一个戏剧性的情境。
(2)在前面的场景中,再加上一些条件:此人的兄弟手拿一根长绳,站在峭壁上对他说,如果他肯讲出一个重要的秘密,就可以救他的性命。
戈登认为这个场面是有戏剧性的,因为增加的那些条件已经构成了一个戏剧情境。那么增加的条件包含哪些主要因素呢?(1)一定的人物关系:泥沙中的男子与峭壁上的兄弟既是亲人,又有着利害冲突,是激烈争夺的对手。(2)一个重要的事件:两人之中其中一个人得知了一个重要的秘密。(3)一个特定的环境:两人的争斗是在一个足以致人死命的险峻的峭壁上展开的。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正是构成一个戏剧情境的主要条件。
通过对戏剧情境的解释之后,我们再来看情节中的因素。
一、事件是情节的起点
剧作者在编写剧本时,大都把事件放在开头作为情节的开端。因为事件作为情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往往能够产生矛盾,发展冲突,推动人物行为发展,改变人物关系。《裂缝》的开头事件“就是那个将八号部件用大平板车从一号桥强行通过的方案”。《序幕刚刚拉开》的情节开头是牛大力私自从林场拉走了480根海带桩子回家当柴烧。这些事件都为后面的人物纠葛,进而发展成为矛盾奠定了基础,为“戏剧性这颗种子准备了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气候”。
对于广播剧的作者来说,选择、组织事件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选择不好事件就无法正确、迅速地展开戏剧冲突;对事件缺乏合理的逻辑组织,冲突也就不能保持强有力的发展势头。衡量事件的好坏与否,主要看事件能否引起戏剧冲突的波澜,对剧情发展有推动力量。但是,在情境中,事件是外在的因素,人物之间独特的关系才是内在的因素。编写剧本时,要用某一事件引出戏来,而后“着力写的却是这一事件引起的人物关系的变化、发展,以及它对人物生活道路、生活命运发生的深刻影响”。如广播剧《序幕》以牛大力私运480根海带桩子这个事件作为开头,而后着力表现的却是这件事之后引起的人物关系的变化。由此,情节构成又涉及另一个因素——人物关系。
二、人物关系是情节的重心
剧作者所写的剧本是离不开塑造人物的,而人物在剧中又不是孤立的人,他与其他人物一定要有联系,或是矛盾的,或是同情的,或是反感的,或是一般的相互的关系。这些相互之间的联系就形成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编写剧本就是处理人物之间的关系。
黑格尔认为,特定的人物关系是人物“戏剧性存在的基础”。狄德罗把情境归结为人物关系,他所指的是“家庭关系、职务关系、友敌关系”。除此以外,我们当然还可以列举出其他的人物关系,诸如“是非关系”、“爱情关系”、“同志关系”等。然而,所有这些关系要能够成为具有艺术活力的情境因素,都应该渗透着“性格关系”。所谓“性格关系”,也就是关系双方都应该是有生动个性的人物,他们遇到一起,或者发生性格的撞击,或者是一般的个性的交往,这样产生的性格关系,才真正成为“戏剧性存在的基础”。
一个剧本中有戏或没戏,其实指的也就是有没有戏剧性的问题。“如果我们把戏剧性比作一颗种子,那么人物关系就是培养这颗种子的土壤,而事件则是促使这颗种子发芽生长的气候和水分。”因此说,剧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都是与戏剧性密切相关的。在构思和处理戏剧情节时,不应忽视人物关系,这是戏剧情节的重心,也是戏剧性的主要源泉。
一般来说,剧本中的人物关系有三种类型:(1)冲突型的关系;(2)对比型的关系;(3)并进型的关系。这三种类型的人物关系,主要针对的是主要人物和重要人物而言,不是指群众性的人物。
(一)冲突型的关系
冲突型的关系是指用冲突的方式来展现人物的关系,通过冲突体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例如广播剧《你是共产党员吗?》中有两个人物:一个是刘大山,北方铁路局局长;另一个是他的战友白帆,北方铁路局蓝天分局的局长。剧中的中心事件是围绕着古塔车站出现撞车事故而展开的。这两个人物在对待古塔车站出现的事故上,行动不一致。白帆对待这起事故的表现是包庇古塔车站的站长,隐瞒真情,假报事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丧失原则,造成很坏的影响。刘大山是坚持原则,严肃纪律,有错必纠,揪住不放。他给隐瞒事故的蓝天分局局长白帆记大过一次,撤掉蓝天分局所管辖的古塔车站站长的职务,并通报全局,挽回影响。这两个人物在对待同一事件上由于倾向性和意志等方面都发生了碰撞,形成了两个人物在性格上的不调合的冲突,这种人物关系就是冲突型的人物关系。
又比如:广播剧《一座雕像的诞生》中的欧阳兰与黄益升之间,在对待两个烈士的遗孤的问题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黄益升认为两个孤儿应该由国家抚养,其原因是两个遗孤侵占了他的爱情和幸福,他的内心世界是狭隘、自私的。欧阳兰认为两个遗孤是烈士的后代,她受战友的委托,“照看好”这两个孩子是出于道义、良心和理智,而且孩子们也需要母爱。这两个人物在是否抚养烈士的遗孤的问题上发生了抵触,形成了冲突,结果使两个恋爱多年的恋人分道扬镳。从这个剧目中也可以看出冲突型的关系必须是:双方性格中的思想部分有差异而在行动部分又相互抵触便构成了冲突。这个冲突的形成是由于人物的不同意志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