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300000020

第20章 电影与虚构:虚构性电影的性质(2)

二、电影观众与虚构

以上分析表明,“虚构性”不是电影再现形式自身的属性。相反,它是一种关系性质——即在电影文本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获得的属性。人们对影片的态度就属于关系属性。我们说一部影片是“通俗的”,或“成功的”,或“有影响力的”,都是在指某种关系属性。比如说“这部影片是通俗的”,意思就是有很多人欣赏它。这类属性取决于某种共同体(社会或各种亚群体)的普遍态度,而不是某一个个体的态度。

那么,“虚构性”取决于某个共同体的普遍态度吗?拉普兰克和庞塔里斯(J.Laplanche&J.B.Pontalis)等人断言,只有观众才能建构影片的叙事,除此之外不存在叙事,当然也不存在虚构。麦茨的说法更为极端:影片的虚构不仅是观众建构的,而且是观众在观看中的自我叙事。回到“小孩用弹弓打飞机”的例子。持上面两种观点的理论家会认为,文本本身没有虚构什么,是观众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造成了“虚构”的印象。按照这种说法,我们可以合理地得出结论:观众认为这是一部纪录片,同时他们自己把它虚构为一部虚构电影。事实并非如此。观看这部录像作品时,观众的反映是大笑而不是害怕、担忧——显然,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在看一部空难的纪录片,他们清楚这是电影的噱头。这和观看魔术表演一样,观众会使劲琢磨魔术师怎么从帽子里抓出一只兔子,可他们并不“虚构”兔子原本就在帽子里。

应该注意区分涉及电影作品的各种关系属性。电影的“虚构性”与电影的“通俗性”、“大众性”等是完全不同的关系属性,而麦茨等人及后精神分析学影响下的视觉文化理论的学者们往往混淆了这一点,认为所有问题都只能通过文化的约定性来解释。如果“虚构”是由社会中观众的接受决定的,它就将成为一个历史的概念。“这部恐怖片在什么时候是流行的、时尚的?”这个问题是有意义的,因为“流行”、“时尚”等性质必然是历史性的,与某个时代、文化背景等等相联系。一部在20世纪30年代“时尚的”恐怖片,在今天可能不具有流行性或时尚性。但是,“这部恐怖片在什么时候是虚构的”,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虚构性”并不是时尚性、大众性那样的社会历史概念。

也就是说,电影观众需要把握虚构的内容,而不是自己进行虚构——如果观众相信银幕上的人物和事件是由他们自己创造的,他们就不会再花钱上电影院。

一部影片不是在其接受过程中,而是在其创作过程中获得虚构性的,这本来是普通观众的常识。然而当代理论家们通过“意图谬误”得出了作者意图无法支配文本的结论,进而宣布“作者死了”。在这种思路之下,电影创作者及其创作行为的作用被排斥在理论之外。

三、电影创作者与虚构

本文赞成的一种观点是,一部影片的虚构性来自于它的创作者所进行的一种活动,即一种“创造虚构”(making fiction)的行为。这种活动的产品是公众可以获得的一种对象,这些对象在被观众接触之前,已经假定了观众能够并且应该用对待虚构作品的方式来对待它们——这就是虚构性电影的“文本”。“创造虚构”不仅仅包括剧作、表演、摄影、剪辑等制作影片的行为,即它不仅仅是对各种电影表现形式的“使用”,前面已经论证过,以这种方式不足以区分纪录片和虚构性影片。“创造虚构”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电影制作者对电影表现形式的“虚构使用”,这种使用的目的是实现特定的“意图”,可以称之为“虚构性意图”(fictive intention)。

1.电影制作者的意图:虚构与谎言

从创作的意图来区分虚构电影和非虚构电影,比通过电影作品本身或观众的反映来完成这一区分,更有效也更符合常识。我把这种定义虚构电影的方式称为创作者的“意图论”。但我认为,意图论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可能被表述为不同的说法,但其内容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创作虚构电影就是“制造谎言”,好莱坞制片厂是“谎言加工厂”等等。这些说法作为比喻无伤大雅,但深一追究,就会让我们感到有问题。

说谎也许是一种虚构。但是,说谎意味着说话人通过虚构隐瞒、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我明明没有读过这本书,却告诉你我读过了,这个谎言意在掩盖我对这本书的无知。因此,“说谎”总是用一种东西来掩盖另一种(往往是真实的)东西。但电影的“创造虚构”是一种公开的、坦率的行为,它不仅不试图隐瞒虚构的目的,反而要求电影观众知道那是虚构,了解那是虚构,因为这是欣赏虚构电影的前提。《星球大战》的观众并不是受到“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的欺骗性宣传而观看电影的,相反在电影公映之前,大量的宣传都在渲染和强化制作者如何“创造虚构”的行为。同样,我们去看《埃维塔》,并不是因为受骗上当以为会看到真正的贝隆夫人,而是为了看扮演她的麦当娜。一部使用数字技术的电影,如《泰坦尼克号》和《精灵鼠小弟》,往往会将虚拟技术作为“卖点”而大加宣传。

一方面,我们承认“创造虚构”与纪录片“记录真实”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立的;但另一方面,如何解释这种对立,同时又避开“说谎”的矛盾?一些理论家因此引入了“创作者意图”的概念。这个概念使我们有可能把“虚构”放到一个交流性行为的语境中来讨论,而不是简单地断定某一对象或行为的真假。

2.“交流行为”

将电影的虚构作为一种“交流性行为”,不仅仅是指制片——发行——放映这类电影运作机制。哲学家格利高里·居里认为,“虚构”在本质上就是交流性的:仅仅为满足自己编造想象性故事而拒绝交流,这样的活动产生的是“幻觉”,而不是“虚构”。居里主要用格莱斯(P.Grice)的交流理论来说明这一点。

假设我对你说:“我是一个演员。”在什么意义上,我对这句话的表达能够成为一种交流行为?语言学家马上会说,这需要你理解我的语言,即理解这个句子的意义。的确如此,如果是一只鹦鹉说出这个句子,就没有任何交流行为发生,因为鹦鹉在发出那些音节的时候并不理解它指的是什么。但这还不够。如果你是一个能够理解这句话的正常人,而我是一个正在学说话的婴儿,我仅仅因为喜欢自己发出的声音而说出这个句子,在你我之间同样没有任何交流行为发生,哪怕你知道我说出的句子的字面意义。在这个例子中,说出这个句子的行为缺少交流意图。因此,虽然你懂得“我是一个演员”这个句子的“意义”,但你无法推断我——作为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说出它的意图,因而无法做出适当的反应,交流就无法完成。

意识到电影虚构的交流属性,它就不再是直接的真假问题,而首先是交流是否有效的问题。但是,“交流性行为”并不能说明虚构电影的特殊性。非虚构电影同样应该被放在这个框架之下进行说明。现在的问题是,电影的“虚构”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交流行为,它与我们的日常交流有何区别或联系?

同类推荐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电影编剧学

    电影编剧学

    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想向读者介绍写作影视剧本必须具备的一些知识。通过这本书,我想告诉读者,写影视剧本不同于写小说,或写舞台剧本。尽管无论是小说,还是舞台剧本,或是影视剧本,它们都包含主题、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要素,但影视剧本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说:一是,因为影视是造型和叙事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强烈的造型意识,要学会用镜头去讲故事;二是,因为影视是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掌握视听语言,要学会用声画结合的方式去讲故事;三是,因为影视是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因此写影视剧本的人必须具备影视的时空结构意识,要学会用时空的变化去结构剧本。
  •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印章、玺印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热门推荐
  • 民工修仙记

    民工修仙记

    我是个民工,但我也有梦想。那就是:“宇宙有多大?我想去看看。”
  • 孕妇静瑜伽

    孕妇静瑜伽

    本书为孕妇设计了许多瑜伽伸展动作和呼吸法,也提供孕妇情绪调节与平衡的建议,并给出了孕妇孕期食谱,让准妈妈们好吃又健康。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本书以著名翻译家杨苡的视角,对杨宪益先生的一生进行回看,既是杨苡女士作为妹妹对兄长的怀念,又是同为翻译家的杨苡女士对同行、战友的怀念。书中大量收录了杨宪益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书信,是了解杨宪益先生的重要参考书籍。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心如明镜的爱国者,一个默默无闻的斗士,一个被遗忘、被时代湮没了的寂寞老人,他的躯体虽已远去,但灵魂却驻足人心。也许被时代所遗忘,待时他却开创了一个名为杨宪益的时代,他的伟大值得我们一生铭记于心。
  • 姒水流年:腹黑总裁爱上我

    姒水流年:腹黑总裁爱上我

    “林姒,你到底爱的是那个苏允风,还是我?”“楚欢,是你的孩子,我与沈却离,没有发生过,任何关系。”她神色疏离而又冰冷,仿佛在说一句与自己毫不相关的话。“楚辞风,十年了。你当真,从来没有爱过我,喜欢过我,哪怕,一点点?”她悲伤的耸起了眉,终于忍不住在转身那一刻,潸然泪下。“情儿,我一直在你身后,但你从来不愿多看我一眼,哪怕,施舍也好。”他苦笑,看着她从为他痴迷,到最后伤了情,一片痴心,终究错付,心痛,却又无可奈何。爱情是永远无法估测的数据,也是让人无法自拔的毒药,又抑或是……甜蜜的致命陷阱。
  • 篮场掌控者

    篮场掌控者

    “只要我站在篮球场上,我就能掌控一切。”——张辰“球队拥有他就拥有了全部,他天生是个征服者,无论是对手还是队友,无论是球员还是球迷。”——帕特-莱利“奥尼尔只要在三秒区内拿球,五个人包夹也无济于事,而那个家伙,整场比赛派五个人围着他都没用。”——菲尔-杰克逊“那个家伙既能防守帕克、吉诺比利,又能防守邓肯,比赛没法打了,联盟应该干点什么。”格雷格-波波维奇“我一定要击败他,否则我永不退役。”科比-布莱恩特“他是我的偶像,对,我的很多技巧都模仿了他。”——勒布朗-詹姆斯
  • 婚上前妻:老婆,回家吧

    婚上前妻:老婆,回家吧

    她本以为四年的婚姻可以换来一点感情和一丝牵绊,可当离婚协议书签上双方名字之后,她才知道,她的婚姻和感情都抵不过他的初恋。当她收好自己的心,开始抽离这段感情,却不曾想,被他一步一步逼近了身边。退无可退,她双手抵在胸前:“我们已经离婚,希望你保持好距离。”某前夫笑的狡黠,长臂一伸,直接把她拉进怀里:“那可以再婚一次,老婆,回家吧。”
  • 守护甜心之未花恋陌

    守护甜心之未花恋陌

    【更新较慢】【自我感觉前后文风有差异所以请挺过去】当你一点点的泯灭于尘埃之时,那是我所有希望都弃我去时。紫色的长发随风飞舞,白色的衣诀翩飞于风中,你凌然而立,带着无限的伤悲许下愿望。猩红的液体滴落,渐渐的将整个视野都染红,可那不是你喜欢的颜色。在这个世间的所有万物都得到重生,芸芸众生,再不见那抹潋艳的紫。倾你所有,换得一世长安。一切终归回到原点。愿你想要的盛世平安。
  • 时光静待微凉

    时光静待微凉

    在大学校园里,这对青梅竹马再次见面。小时候,他们无话不谈。却因为一件事情,两人的感情出现危机。此后来往为零而这次相遇,她们能解开心结,消除误会吗?
  • 超酷谜样殿下千千岁

    超酷谜样殿下千千岁

    这是一个谜之世界。所有都不似外表看起来那么纯真简单,仿佛一切都笼罩在迷雾中,当你不小心揭开一个秘密,随之而来的不是视野明亮,而是更多的秘密涟漪。她们是慕宫的三位宫主殿下,身手和智慧容貌并重,为了躲开唯一亲人的阻止来到岛屿学院-----谜格。这里不得不说很奇妙,让三小妞很汗颜,什么年代了,还能出现公主王子等词汇,这还不算,这个king又是哪里蹦哒出来的?为何……谜格学院在三小妞进驻之时,之后的日子绝对不会平静,调戏美男,恶搞三位Princes,教训花痴,啧啧,三小妞纷纷感叹,还真是得心应手!
  • 狩猎者之末日行者

    狩猎者之末日行者

    在经过黑暗大涅盘后,地球进入怪兽时代..卫青在觉醒者测试后,被检测出身具三系能力,加入觉醒者训练营后,进行三年的训练却迟迟不能觉醒出能力,最终基地认为他是个不能觉醒的人,被当做废物遣返回家。面对生存的压力和心中不朽的梦想,毅然踏上不断变强的道路,再一次猎杀过程中意外救了一个科学怪人,两人达成共同目的,慢慢打造出一座地下堡垒,从此开启了踏上巅峰的道路。王教授理论:所有生物都是向着“人”进化后的失败品,唯独猴子成功了,所以我们是人。当某一天从外太空来了一群“人”时,别惊讶,他们也是“人”,只不过祖先的基因可能是鸟、鱼、虫子等等。当外太空的“人”到达地球要与人类争夺正统时,又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