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经典好莱坞的他者及其自身的主体性
华语电影概念及其研究领域的出现,是出于华语电影自身发展以及中华文化逻辑内在的要求。但是在中西方不同的学术语境中,同一个学术概念却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想象。
我们首先可以试着描绘一下,美国的电影研究是怎样在对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倾情投入的同时,把注意力转移到好莱坞的“他者”,即我们所谓的“华语电影”上来的?在这个注意力转向的过程中,最终的目标是什么?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华语电影这个概念在美国电影研究的版图中是一个相对晚近的“发明”。直到1980年代末期或者1990年代初期,它还不是作为电影学术中的标准词汇而存在。那时有具体的国别电影或者民族电影,比如中国电影、日本电影、印度电影等等,还没有作为研究实体的华语电影概念。华语电影作为电影学术研究的对象出现,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因素在发挥作用。简单地梳理一下电影研究机制的历史,至少可以部分地说明华语电影近年来得以成为一个广为接受的范畴的原因。
电影研究领域自1970年代以来飞速的扩张,受到了后结构主义者(拉康/阿尔都塞)学术的推动。“银幕派”电影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它所宣扬的那种新的电影理论品牌和电影学术研究范式还是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银幕”理论的成功和最后的没落都是因为它无力批评特定的文化想象和文化假设,这些想象与假设淹没在它对电影特性的崇拜和对电影机制的本质化提炼过程中了。用波德维尔的话说,“主体-位置”理论不加思考地将自己呈现为一种普遍性理论,然而,在事实上,它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是相当有限的。当电影研究的专业领域从欧美中心的视角来组织和结构时,像“华语电影”这样的概念就很难获得关键的通行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华语电影作为具体的学术研究对象就是简单地缺席的。例如,在这期间,华语电影被分散成中国电影、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得到深入研究;华语电影作为电影研究格局的一部分获得了热切的关注与研究,因为它们都是作为第一世界电影(好莱坞)的“他者”而存在的。无论是作为整体的中国电影还是经过选择电影导演及其作品都被详细的考察与研究,作为一种另类的表达模式和主体形态,很快对好莱坞及其霸权提出质疑。但是这种研究的努力最终是不成功的,因为“比较”的条件和前提总是被好莱坞规定的经典叙事或者再现模式。以好莱坞电影作为标准,中国电影或者其他民族电影则被建构成相对应的一极或者负面的印象,而好莱坞成形成一种本质性的幻觉。历史的转折点出现在80年代。1980年代以来对电影特性的理论关注,作为一种媒介被作为文化文本的电影历史研究所取代了,换句话说,电影文化研究逐渐取代电影特性研究的中心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主义的话语在电影研究领域重新获得了流行的话语权力,尽管仍然处于学科的边缘。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在西方的电影学术语境中,华语电影研究的兴起是与电影文化研究取代电影美学研究的趋势是密切相关的。西方研究华语电影,主要是想通过电影了解中国。
从华语电影概念的内在逻辑来看,它是华语社会,主要是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电影从分疏走向融合,以中华文化整体的面貌面向世界的内在要求。在汉语中,华语电影的概念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悄悄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变得越来越流行。在许多情况下,它和原来中国电影的概念相重合。因为华语电影不言而喻的包括了原来所指的中国电影(如大陆电影,台湾电影和香港电影)。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它又不同于原来的中国电影,因为华语电影也包括了在好莱坞和新加坡制作的一些中文电影(如《藏龙卧虎》等)。“此时语言已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不禁让人对有关于地理、文化、民族、身份认同及国籍的同构性的简单假设产生了怀疑。”然而,更值得我们进一步追问的是:华语电影概念在此时出现是否有一种必然性?它除了把大陆、台湾和香港以外的中文电影也包括进来以外,是否也给传统的中国电影研究带给了一系列新的视野、方法和观念?
事实上,华语电影概念的出现呼应了一个宏观的历史和时代变迁。因为从八、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潮流已经深刻改变了中国电影的传统格局,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开始进入了一个跨区化的、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整合、互相竞争的新阶段。为了理解新环境下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的性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仅仅把它们作个别的研究已经是不够的了。它要求有一种对于“中国电影”的新概念、新思路,和一种研究“中国电影”的新方法:即把大陆、香港、台湾两岸三地的中国电影联系起来,作一种新的、整合性的思考。这无论对于理解特定背景下的三地本土电影的发展和性质、还是世界背景下的整体华语电影的状态和前途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使我们能在一个更广阔和前瞻性的视野中,来理解两岸三地中国电影目前的性质、发展的趋势、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并把握全球化背景下主流华语电影发展的整体状态。同时,由于这一研究视野呼应了大陆、香港和台湾在政治上走向统一和体制上保持多元化这一进程的特定历史背景,它也起到了通过电影这一重要的文化媒体来透视两岸三地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心理的性质、状态和相互关系的作用。这有助于加强人们对两岸三地之间文化的理解和沟通,把握政治统一和体制多元化的真实前景和含意,并展望其发展。正像好莱坞电影一样,华语电影也不是一个自明的概念。他是特定的体制性要求和电影接受与电影学术地缘政治学的产物;一种需要从各种不同的批评视角进行仔细审查的意识形态观念和建构,应该特别注意如下一些相关话题:比如全球化、华人社会作为全球性地区经济力量的增长、电影批评中曾经遭到质疑却始终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电影观念、国际电影节的迅猛发展,以及一种新的全球性的普世性的电影文化。
这就是华语电影开始作为一个合法的学术范畴和领域出现的时间。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华语国家的电影开始获得各种国际电影节的奖项,导致世界对新的华语电影导演和中国民族电影迅速增长的兴趣。所带来的新变化不仅仅限于批评视阈的扩张或者华语电影作为新兴学术领地的出现。关于华语电影的新兴学术的总体性的批评定位与趋向根本不同于1970年代的民族/国别电影研究。寻找一种好莱坞替代品的这种激进的欲望已经消失了。华语电影彰显了自己积极的差异性。隐藏在将华语电影塑造成学术对象的行为后面的动机是:各种不同的民族电影和电影实践多元共生的信仰。华语电影被认为是值得研究的,正是因为自身独特的差异性,而不是因为简单的二元等级/分级系统,在那里华语电影只是作为占据主导地位的好莱坞电影的负面的镜像反应,不论是经典好莱坞还是后经典好莱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