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7100000054

第54章 网络媒体的宏观管理(6)

二、互联网信息流通中的政府控制

互联网在把无数信息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同时也可能使虚拟空间陷入混乱无序,依靠冲浪者们的自律和自我教育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有效。网络出现后的一系列新的传播特点和尚未界定边界的网络传播权利使许多原有的法律束手无策。在互联网的发展中,政府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是互联网的发起者和管理者,还应当是互联网发展的促进者。政府有责任净化网络内容,保障网络安全,增加民众上网机会,使这一新兴媒体得到蓬勃发展。

1.政府作为互联网的发起者和管理者

在大众传播的发展历程中,政府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互联网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也不例外。最先出现的互联网是美国国防部在1968年开发的一个电脑网络,目的在于加强其遍布全球的基地之间的联系。但网络思潮深入人心还是从1992年克林顿与戈尔的竞选活动开始的,当时他们的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说辞逐渐进入公众的脑海。从1993年入主白宫开始,克林顿政府开始了一系列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努力,力图使全美的每个公民最终都能进入这一新的网络。英、德等发达国家争相效法,相继提出了发展本国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生怕落后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世界各国的政府几乎都迅速行动起来,根据新的形势调整或制定发展策略。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建设宽带光纤和其他基础设施、培训专门人才和鼓励市民上网的努力中。

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政府承担了建设主干计算机网的工作。这样,政府在提供启动资金、制定全国性的条例和通用标准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1994年,中国提出了“三金工程”计划,即以“金关”(外资专用信息网)、“金卡”(电子货币)、“金桥”(国家公用经济信息网)三大项目为中心,在3至5年内建成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首府及500个城市的公用数据网,在2010年前后发展成为宽带网,最终成为中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至2010年,数千万中国人将连接“金桥”金融网,携带“金桥”智能卡,并通过配有芯片的“金税”系统直接将卡里的税款划进政府账户。

目前,技术上对网络的硬性控制暂时还没有跟上,并不意味着互联网是自由主义的乐园。权力组织缺乏管理经验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管理能力。互联网可能暂时削弱了控制力量,但硬性的控制将会以同样大的科技手段实现。目前,上网公司有权切断用户的线路,软件的设置可以确保用户接触网上广告,BBS也处在不断的监控之下。事实上,对互联网信息流通的控制是无所不在的,所不同的只是隐藏和明显、软性和硬性的区别罢了。一个显著的例子是,1999年俄罗斯开始要求互联网服务商安装监控设备,这使安全部门现在不需要法庭命令就可以监督互联网通讯。

美国学者苏斯曼在其主笔的2000年新闻自由调查报告《互联网和新闻自由2000》中指出,政府可以利用以下方式进行互联网的信息审查:制定详细的互联网执照颁发规定和管理规定,在网络上贯彻现有的限制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法律,通过控制服务器过滤互联网内容,或者在信息发布后审查其被认为是不可接收的电子内容。

根据苏斯曼的报告,全球2/3的国家在管理互联网时沿用已有的对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的管理法规。苏斯曼引用一个法国监测机构的估计说,目前有45个国家以保护公众免受颠覆思潮侵害或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理由限制对互联网的进入。从2002年6月起,美国FBI的探员已经开始在互联网巡视、搜索。

2.监控互联网的实践和争论

在网络出现之后,一系列新的传播特点和尚未界定边界的网络传播权利,使许多原有的法律束手无策。规范互联网的论题在美国、德国、中国、新加坡、法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引起热烈的争论。这场争论事实上是在言论自由的支持者和相信应当采取信息审查的人们之间展开,焦点逐渐集中在“引起反感的内容”,如淫秽。各国都开始立法管理互联网其内容及其使用。

1995年9月美国知识产权工作组公布了一份题为《知识产权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修改版权法、扩大复制和发表的概念、将计算机内存中的暂存视为复制、确认可以有无物质载体或载体不转移的作品发行。报告中还建议扩大刑事制裁,对故意复制或发行作品、复制价值超过5000美元的作为犯罪处理。

尽管是否应该监控互联网的争论还在继续,还有人反对管制互联网,但事实上无论哪个国家都对互联网进行了或明或暗监管。

新浪网2001年4月18日报道,美国国会发布报告称,美国政府一直以来违背自己的网络政策,暗中对政府网站的访问者的网上行为进行跟踪。这份报告审查了16个政府代理机构,发现政府网站不顾对收集访问者的个人信息的严格规定使用Cookies跟踪记录访问者的浏览和购物习惯。报告还列举了一些使用跟踪技术的服务政府网站,这些网站管理人员被政府赋予了特殊的访问权限。美参议院的政府事务委员会主席弗雷德·汤普森(Fred Thompson)声称,国会计划通过立法成立一专门委员会来监督政府的这些行为。国会的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政府网站使用了跟踪设施。其中包括能源部,交通部,教育部和内务部,国家航空航天部也在其中。而根据政府的政策,只有在有特殊需要和得到部门领导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跟踪。报告称,交通部有23个网站其中包括3个授权网站,GSA有15个,能源部有11个,财政部有6个,教育部有4个站点同样的网站违反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国家航空航天部承认有3个站点收集个人信息,但实际的数目可能更多。

在崇尚“自由与民主”的美国,许多网民和新闻媒体反对对互联网进行监管,而且抨击其他国家管制互联网的行为。然而,“9·11”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观点。“9·11”使美国人认为互联网不安全。

据美国有线新闻网(CNN)2002年9月10日发表的文章说,在“9·11”之前,美国联邦政府所属机构大多认为互联网安全无虞,因此把它作为存储公共文件的图书馆以及彼此迅速联系的通讯工具,但现在行政当局意识到,恐怖份子也在利用互联网,并掌握了同样的技术。据2002年一项由皮由互联网和美国生活项目所做的研究发现,“69%的美国人认为,为了使资料不会落入恐怖分子之手,政府可以为所欲为,甚至即使公众将因此丧失自己所需的资料也没有关系”。据这项研究,2/3的美国人说,政府应该被赋予广泛的权力,来决定应该把何种信息发布到网站;如果是出于打击恐怖活动的需要,他们对美国政府审查互联网网站的做法并不担心。

在遭受“9·11”恐怖袭击一年之后,美国政府和一些私人网站已将一些涉及化学工厂和化学制品、军事基地和其他类似的敏感资料从互联网上删除。即使是那些在以前极力强调公众对政府信息有知情权的人士现在也认为,如果对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有帮助的话,可以将某些信息从网上删除。

但公民自由团体和政府监督机构的人士争辩说,尽管他们理解一些资料应该从互联网上清除,但他们担忧这种“清除”无人监督,而且移除一些公共信息将使公众利益受损。争执双方其实并无根本分歧,问题的焦点是,如何在信息资料的公共使用和安全之间作出平衡。

美国人对允许官方限制某些网上信息的容忍度与允许当局窥探电子邮件活动的容忍度是不同的。不到半数的美国人认为,政府没有权力监视私人的电子邮件和互联网通讯活动。如果当局打击恐怖主义的政策导致政府监视公民的网上活动的话,很多美国人就表现出非常担心。这个调查发现,在对待网民的网上活动和网民可获悉何种网上信息方面,“9·11”事件所留下的创伤对人们的看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3.制定符合实际的传播控制策略

控制和自由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是不可分割的。但是这里的控制策略的制定,必须结合网络传播的实际情况,不能沿用对传统媒体的控制办法。

互联网的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和低成本化为网上“噪音”传播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网络传播的突破地域、时间、信息量界限等特点无疑是为网络传播的控制增加了难度。对于传统的大众媒体,国家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控制媒体的立场,保证其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但对于网络媒体来说,这种有形的控制手段很难奏效,一方面每天网络信息在大规模的更新流动,另一方面每天又会有大量的新网站出现,国家根本无法实现全面监控,而对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国家欲实施审批登记或经济控制的方法也不具有现实性。

目前对网络新闻传播,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控制策略:

(1)加强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

这是一种硬性控制手段。目前,世界各国的计算机和网络立法才刚刚起步,总体上说来网络法律法规还缺乏经实践检验后修正完善的过程,而且立法的类型还很不全面。

立法毕竟只是形式上的问题,更大的难处在于执法的障碍重重。对因特网信息传播的监控,对违法事实的调查、取证,与国际法律的协调等都是执法部门的新课题。

(2)加强网络道德规范

虽然这只是一种软性的控制手段,但我们以为这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毕竟控制的最高境界是防患于未然。道德与法律一起成为现代社会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社会安定的两大支柱。道德通过舆论、习俗、信念发挥作用,法律通过威慑和惩罚发挥作用。网络作为现代人生存的第二空间理应有自己的一套道德伦理体系。

应该指出的是,网络的道德规范的建设与网络本身的内涵有着天然的契合。网络倡导平等、蔑视霸权,要求互助合作、追求公开公正,这一切为网络道德伦理体系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法律是最昂贵的社会组织工具,它的作用常常产生在事后,这就使得法律失去了人们可以信赖的共同期望,人们不能指望有法律的存在就能随时杜绝违法行为的产生,就使得社会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成本用于实施法律之外的民间保障行为。而道德如亚当·斯密所说:“出自一种对光荣而又崇高的东西的爱,一种对伟大和尊严的爱,一种对自己品质中优点的爱。”道德的实质就是同情心,就是对同胞的爱和对自我利益的克制,这是受个人利益支配的命令,它是主动的,而不是被迫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我们认为道德自律对媒介或对传播者作用要大于法律的作用。因为有了道德,人类社会才变的丰富多彩,才会运转有序,才会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时代主旋律。

4.互联网监控的效益/成本的思考

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对互联网进行监控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监控越是严格,成本就越是高昂。这里的成本是指广义的社会成本。

中国政府采取监控的决心是坚定的,措施是严格的。互联网作为新经济的标志,中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积极发展硬件,积极成为“互联网大国”,然而作为言论自由新载体的互联网,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性法规,且建立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约3万人的网络警察部队。在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中国政府选择了社会稳定,这种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不过,对互联网信息流通监控的过分严格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例如,2002年9月Google以及AltaVista被封锁的短短数日,已有不少高校、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外资企业抱怨。由于缺少强大而快捷的搜索引擎,他们的商务或研究工作受到了影响。因此,政府需要在互联网监控的成本与效益之间求得平衡。

同类推荐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在清华谈炒作之道:卖点炮制实战

    本书摈弃卖点炒作庸俗化的负面理解、从卖点炒作的方法、原则、理念、层层分解、剖析、对卖点炒作具有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

    《瞭望之路:中国广播电视新闻改革研究课题报告》课题组于2005年8月出版了《中国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心态录》调查报告之后,又经过了一年多的学习、研究,课题终于完稿,有了一个初步的成果,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将这一成果呈献出来,它肯定会有一些不当之处,甚至错误,但却是我们对理论和实践作了认真思考的成果,是我们真实的见解,可以说课题组的师生,是以一颗对中国广播电视事业无限热爱和赤诚的心来对待这一课题研究的,希望中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能对中国的政治改革起应有的作用。
  •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社会经济学框架与中国现实社会经济问题研究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本研究力求从一个阔的视角探求社会经济学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方法的框架,并且运用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中国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本研究注重探索构建社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框架,注重对中国现实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的分析论证,具有相当的理论深度与实践意义。
热门推荐
  • 业余除灵师

    业余除灵师

    披着灵异皮的清水文,神魔鬼怪都有,大家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
  • 遇见鹿晗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遇见鹿晗是我此生最大的幸运

    一次的偶遇,让她动心,一次又一次的合作让她无法自拔,他也对她动心,可却无法开口,天长地久,会是属于他们的吗
  • 朝暮案

    朝暮案

    古人云: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大燕朝的郡主为了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制造了一场落水意外。没想到阴差阳错给别人做了嫁衣裳——肃毅伯府上的二公子竟要迎娶小门小户一个举人的女儿为妻。简直是岂有此理。但无奈木已成舟。这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的。于是,梁举人的女儿梁蔻娘收拾了自己轻飘飘的妆奁,一顶花轿嫁进了高门。撷蔻记的故事,也从此开始。
  • 刃之魂

    刃之魂

    魂界,是一个与人类世界平行存在的时空,这里的人被叫做魂术师,因为他们都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叫做魂之力。两位高中生,翼辰和月璃由于巧合的原因进入了魂界,变成了两名年轻的魂术师,与在魂界认识的伙伴们一起开始了他们刺激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之旅。
  • 玄武生存日记

    玄武生存日记

    夏鸣只是个普通的大学生,一次数万人的穿越让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只想寻找回到原来世界方法的他,却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渐渐的被脑中所谓的“系统”引上了一条不得不争斗的道路。
  • 楚六小姐逃婚记

    楚六小姐逃婚记

    一朝穿越,她成了天下第一庄的楚家六小姐,这个楚家六小姐一不出门二不交友,天天窝在探云峰打铁试药!本以为平静过日子了,就因一张圣旨成了某男的妃!她不甘愿就逃婚了,逃婚了就算了,还女扮男装在京城晃悠,好吧,一不小心整个皇族将她当成眼中钉肉中刺,人人欲除之而后快!然而喜欢她的人,却暗暗地为她付出所有!风云变幻后,谁才是她的良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梦醒寻宝录

    梦醒寻宝录

    绝大多数的人喜爱宝物,但极少的人会为寻找宝物来谋划并坚定的实施。每一个人的都有宝物,他就在那里,你是否能够找到呢?
  • 斩天枯魂

    斩天枯魂

    一个魔界少年横空出现在龙之大陆,随之掀起了一系列的风暴。一步一个脚印,正当少年风华意气时。突然身份的揭穿,爱人的背叛,他又该何去何从?斩天,斩尽一切阻挡我脚步的,就算是斩天我也不惧怕。枯魂,哪怕倾其所有,我也要挽救你那一缕幽魂。一个全新的玄幻世界,尽在斩天枯魂中!
  • 梦想or现实

    梦想or现实

    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你的梦想是去音乐学院,我只想说因为我叫曲璕梦,我生来就是为了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因为我喜欢黑白键的和弦,喜欢古典,优雅的乐曲。其实总而言之这本书就是要讲现实中的梦想往往和梦想中的现实是不一样的
  • 万古六合

    万古六合

    乱世将起,末法终结。四荒八合,万族林立,强势战神,争霸显圣。争先创世,争一个快,强,准,夺一个朗朗乾坤。如此盛世将谁主沉浮,且看一少年怎样欲与天公试比高。横绝六合,扫空万古。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俱往矣,万古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