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700000057

第57章 再创作——电影改编(6)

4.改编经典性的话剧,其难度来自原作的个性魅力

有些评论文章指出,“《茶馆》改编成电影后,人们感到缺了一点原来的‘味儿’。”这种感觉是很值得电影改编者们去思索的。话剧《茶馆》最见作者功力的,莫过于用非戏剧式的叙事性结构展示出旧中国半个世纪的历史画卷,这就造成了《茶馆》虽是话剧,却又以“散”见长的特点。《茶馆》的事件虽不集中,场景却集中,依然保存着浓厚的舞台“味儿”,显示着话剧的个性魅力。故而,改编者如果只抓住“散”的一面,而破坏了这种个性魅力,其“味儿”也就减少、削弱了。

改编者应知,话剧作者写下的每个字都是为话剧这一特定的艺术形式所作。因此,它的内容和它的形式已经结合得十分紧密。这在一篇普通的话剧之作中可能还表现得不那么明显,因而,也还能允许改编者对它施加砍伐。但如《茶馆》、《雷雨》这样的名剧,经过老舍和曹禺精心的艺术安排,它们已在有限的舞台上取得了无限广阔的天地,成为真正的舞台精品,对于这些舞台精品,改编起来,其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难怪有人已得出这样的结论:由经典作品改编成最佳电影的例子似乎极少(不等于没有),然而由二流作品改编成最佳电影的却不乏其例。我以为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七节电影改编理论需要突破

我们原有的一些电影改编理论已经显得不足,需要突破。因为它们已不适应当前电影改编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如不加改变,势必会造成这样一种后果:不是理论指导创作,而是理论阻碍创作。

比如,有一种传统的电影改编理论认为,把一个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剧本,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紧凑的情节,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即要有矛盾、有斗争、有结局。这实际上是一种“戏剧式电影”的理论。应当肯定,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确实已经编出一大批为广大电影观众喜闻乐见的好影片,它也培养了中国电影观众的一种欣赏习惯: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有头有尾的故事。因此,在今后的改编作品中也必然还会有一批“戏剧式电影”出现。可是,我们如果把这一电影改编理论奉为“唯一”的理论,甚至在改编实践中,也不管原作已具有的艺术形式是戏剧的,还是小说的,或是散文的,只是褊狭地认为只有“戏剧式”一种改编样式,甚至随意地去破坏原有的形式,强求它去就范于“戏剧式”这样一种不相适应的形式,其结果必将是完全破坏原作的内容和风格,使改编因不能忠实于原作而遭到失败。

在这种“戏剧式”改编理论的指导下,相应地产生出一整套改编方法。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在把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首先改编者往往要去挑选一部结构紧密、富有戏剧性的中篇小说来改编。因为,这样的小说,既符合他们所需求的结构特点,篇幅的长短也比较适合于一部影片的容量。而如果被改编的是一篇叙事性较强而戏剧性较弱的小说,那么改编者也往往要把小说中作者用叙述口吻所作的侧面描写,一律改为人物的外部行动,并把通过作者叙述出现的一个个场面,删去枝蔓,用情节线索贯穿起来,加强情节的紧张性,这无疑是一种“削足适履”的改编法,怎能谈得上忠实于原作的精神实质呢?

今天,电影艺术工作者已经探求出与原作相适应的种种电影形式。如根据散文体小说《城南旧事》改编的影片,它就不拘泥于要有一个“比较完整紧凑的情节”和“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更谈不上有一个不断激化的矛盾斗争和一个必然的结局。它只有作家感受最深的三个生活侧面(秀贞、小偷和宋妈的生活),串联在一起,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没有首尾一贯的矛盾发展线索,因而也不具备“戏剧式电影”中必需的那种高潮和结局,但它却能做到形散神不散,具有独特的散文艺术风格。又如,日本影片《远山的呼唤》,写民子对耕作从戒备到相爱的心理和感情变化,并不呈现一种“激变”的冲突形式,而犹如实际生活中那样,精细到了在一个镜头和一个镜头之间简直使人难以觉察出来变化的程度,这可以说成是一种“渐变”的艺术。

而“某些小说家的确正好是长于这样一种艺术的:他们把一个性格或者是一种环境的变化阶段表现得那么委婉细致,以致在一页与一页之间简直使人很难觉察出来”(阿契尔语),这种影片的形式又酷似小说的艺术风格。如果我们要求可供改编的作品必须具有一个“激变”的矛盾冲突,那就势必会将一大批具有散文风格和小说风格的文学作品排斥在外。何况,电影恰恰又是十分长于表现“渐变”的冲突和情节的。因为电影的本性要求逼肖生活,要求有较强的生活感。又如,在《天云山传奇》这部影片的改编中,整部影片的构思采用了心理结构的形式,使影片保留和采用了同原小说的内容相一致的结构形式。可以设想,如果这部影片不是采用和小说同样的心理线索式的结构,而像我们过去常做的那样,也去采用戏剧式结构,那么,小说中人物固有的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以及它的风格特色,也将会随之消失无踪。影片《天云山传奇》的导演谢晋自己说过:由于影片采用了与小说同样的结构形式,因而使这部影片保留了原小说中“许多心理结构的东西”。

在电影的表现手段方面,由于电影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也已探求出一些与小说相适应的表现手段,突破了一些旧有的改编理论。比如,过去被认为是电影之“短”的无法表现的心理描写,电影也已找到相应的手段可以表现,这又使改编从因袭现成的程式中摆脱出来。过去的改编理论认为,影片若要表现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只能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加以表现,小说里的心理描写部分,是电影无法胜任的。今天,影片运用“内心时空”的手法,以直接视像去揭示心灵,达到和小说相似的披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我们在第三节中说到过,虽然“这不等于说电影在表现心理领域方面已和小说享有同等的自由”,然而,它毕竟使影片中心理分析的领域有所突破。如前面我们曾经举过的例子,在《天云山传奇》这部影片的结束部分,宋薇重到天云山,耳边响起二十多年前的声音,它体现了宋薇此时此刻反省自己二十多年来走过的人生道路,那种复杂矛盾的内心感情:“它不仅表现出觉醒后的宋薇的愉悦心情,也展示了她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同时,更表明她对新生活的向往。”

影片是运用了声画对位蒙太奇(耳边所响是二十年前的声音,画面所现却是现实中的天云山),以及现实和回忆的组合(宋薇重游天云山的现实动作和宋薇对过去的回忆),形成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强烈对照,达到了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电影艺术冲破传统的外部表现方法,探索出内心直视的艺术手法,无疑增强了电影表现能力,同时也为电影改编创造出能够传达原作精神的艺术手法,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导演谢晋说得好:“我们千万不能保守,这跟写文章一样,语汇多了,下笔就会自如些。手段多了总归有好处。”又如,《小花》、《天云山传奇》这些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还突破了传统的客观叙述方式,保持了原作的主观叙述方式,这是创造性地运用叙事因素的又一个方面。这种主观叙述方式,以“我”为核心,着意于对作品中主人公感情的渲染和抒发,使整部影片带有浓厚的主人公的心理色彩。影片《天云山传奇》便属于一种复杂的主观叙述结构。因为,这部影片虽以宋薇的视角为主,但同时又通过另外两个女性——冯晴岚和周瑜贞的眼睛和思索,从她们各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经过她们观察和思考的一切。这就形成在一部影片之中包含着三个不同角度的主观叙述式的结构。影片用周瑜贞的发现和叙述来引起宋薇的回忆,又以冯晴岚给宋薇写信的方式把冯晴岚的主观叙述融入故事之中,这样,三条主观叙述的线索就巧妙地被纠结在一起了。这种复杂的主观叙述结构方式,可以同时提供给观众几个人物的心境和感受,使影片具有强烈的、浓郁的人物心理色彩。

同类推荐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元杂剧本体论

    元杂剧本体论

    本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戏曲发生、发展、形成、成熟以及元杂剧演出体制、脚色扮演、唱腔声律等方面的专论,通过对元杂剧的发生、发展、生成以及体制、音律、演出等方面的论述,旨在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通过对元杂剧文化与艺术的重新思考,揭示元杂剧艺术及传统文化的内涵,希望能为古代戏曲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并能够成为古典文学、古典音乐爱好者与研究者的参考书目,同时也希望能为广大爱好者与研究者提出一些新的研究空间与思路,从而达到对传统戏曲文化有一个比较深刻与全面的认识
  • 色铅笔的静物手绘

    色铅笔的静物手绘

    飞乐鸟最顶级的画师专门打造的色铅笔精品,适合不同熟练度的画手参考学习。这本《色铅笔的静物手绘》中加入了专门针对静止事物的手绘技法,以及如何把静止的事物画得充满生命感,又惟妙惟肖,还富有古风的味道。比起画移动的事物,其实画静止的事物更难把握,因为移动的事物有轮廓曲线,而静止的事物需要体现生命感来,所以对线条和上色都增加了难度。这本书从线描开始,到具体的素描构图,再到完美的上色,扎扎实实一步一步教你画出有质感的事物,让你真真切切掌握色铅笔的技巧。只要你动动手,轻轻松松就能画出想要的感觉来。
  • 流行音乐之旅

    流行音乐之旅

    音乐与流行、欧美流行音乐之旅、中国流行音乐之旅三大编。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音乐、流行音乐、经典音乐等,其中还有一些经典的音乐赏析,供读者赏析参考。
  • 宝石名鉴

    宝石名鉴

    一本装帧设计高端,同时内容非常基础的宝石书,看完之后,令人赞叹——宝石的芳华,千年累积,经过雕琢,流传百世。关键基础鉴定法、选购秘诀、评选等级、基础知识讲解、如何看宝石鉴定书等,让入门者在选择宝石的时候心中有数。26种宝石,世界分布图,令人目不暇接。
热门推荐
  • 王源,我们的遇见

    王源,我们的遇见

    宋若汐,父母和王源的父母是非常好的朋友,在5岁那年认识比她大了几个月的王源,8岁那年,她答应要嫁给王源,一起叠了四叶草,二个人青梅竹马,温柔善良,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王源,妹妹宋若琪在她12岁那年由于某些原因被送出了国,一路走来,她和王源经历了许多,有情人,是否终成眷属………………
  • 焚天魂主

    焚天魂主

    韩易以焚天之子自居,外人眼里,他就是小人。和韩易比霸道?韩易乃是睚眦必报!他就是吃人!左手《武经》右手《魂诀》,想吃谁就吃谁。和韩易讲道理?韩易说过,道理是我讲给你听的,在我这里,别跟我讲道理!和韩易比自私?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韩易是佛挡灭佛,天阻焚天!妖魔鬼怪靠边站,美女神兵全归我!人仙魔神佛,任何形体都无法摆脱灵魂束缚,焚天之子韩易,吞噬神兵,霸占美女,以武入道,祭炼《魂诀》,成就万魂之主。
  • 北方的风笛与诅咒的面具

    北方的风笛与诅咒的面具

    2079年,地球停止转动的三年后,世界被分为三大地带,光明,黄昏和黑暗。前半为主人公被流放到黑暗的沙漠地带,与当地住民一同反抗宗教团体的压迫。后半为主人公回归黄昏地带,掌权后面临世界变革与宗教团体的挑衅。
  • 村官没有编外

    村官没有编外

    主人公初入职场,是新新人类,小说中既有对主人公成长过程中,那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有深刻的描写。读者阅读后对生活、工作充满信心,又对处在不同层次的官员们的官场斗争的描写。希望读者从中看到一个不服输,为了希望,而不断奋斗的自己的影子。
  • 超级透视眼

    超级透视眼

    少年叶晨,本是古董店小学徒,可他意外获得了透视眼之后,从此改变人生,风云化龙,不仅玩转赌石,品鉴古董,纵横赌坛,治病救人,而且一步步成为了超级大富豪!
  • 巫仆

    巫仆

    六大弑神血染天,五十三人屠世间。两千巫仆尽问世,一人站在神魔肩。两千零五十九人,加上其所效忠的主人共两千零六十人,却可以让人闻之色变,让神对其忌惮不已,让魔对其自叹不如!他究竟干了什么!让人神魔对其惧怕三分...甚至...可以说恐惧!请继续关注《巫仆》谢谢!
  • 盛夏温澜

    盛夏温澜

    你们也有一段不可磨灭的青葱岁月吧?许是轰轰烈烈,抑或细水流长。我不奢望什么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只希望,我的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你的陪伴。这个夏天,你衣着白衫翩翩而来,我本静如止水的十七岁自此因你,温澜潮生。————————主王俊凯,不喜慎入。本文纯属个人YY娱乐,请勿上升明星本人!
  • 记忆的琥珀

    记忆的琥珀

    “我到底有没有希望?”“如果你再这样,就没有!”......“我会一直追你到七月初,你生日那天!”“六月份的尾巴,他们俩人在一起了!”......“我可喜欢肖筱环了,她为什么就是不跟我在一起呢?”......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这样那样的遗憾。可是生活总是要向前走,不可能抱着遗憾过一生。所以我人生的这个遗憾,我已经把它封存在我十八岁那年,变成生命长河中一颗晶莹剔透的琥珀。即使沧海桑田、岁月变迁,每每回首,它依然在原地,枝叶鲜活、栩栩如生。可它终究已经是过去的事情,可以怀念、可以凭吊,却唯独,不可以念念不忘。
  • 狂龙战帝

    狂龙战帝

    九世为尊,最后一世成道时,被心爱之徒邀月公主所害,一代神尊就此陨落。兄长被杀,族人苟活在苦寒之地,受尽折磨!负我者杀,害我亲人者当诛!吾名苍炎,焚烧太古诸天万域,一世嚣狂,九世霸狂——苍炎狂帝!“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读者群:318841497希望小伙伴们加入进来,你们的加入,是我不断更的动力,谢谢你们!
  • 时光荏苒,我们不散

    时光荏苒,我们不散

    当萌萌的三只不做艺人,开启了平凡的生活,爱上了冷家的三姐妹,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最后的大火到底是谁放的,没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