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700000004

第4章 影视剧本是叙事和造型的结合(2)

用画面设计去写影视剧本,在西方被称作“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其含意是指:编剧应当在构思剧本形象时就考虑到摄影机,即从摄影机镜头中看到未来的图像。这可能会被有些人斥为“越俎代庖”,也就是说编剧侵犯了导演的职责范围。可是,许多经典性的理论著作,不是已经向电影剧作者们强调了“必须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使他所想到的任何东西,都能像表现在银幕上的一系列形象那样地浮现在他的脑海”,那么编剧的构思又怎能离开摄影机的“眼睛”呢?既然剧作者以塑造电影形象为己任,着力地要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动作,以及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等等,而摄影机恰恰又可以通过多角度、多景别、多位移、多空间、多时态的造型形式,使人物和环境得到不同寻常的、富于动作性的感染力的揭示,以造成电影独具的艺术魅力,那么,电影剧作者在构思时又怎能不考虑到摄影机的巨大创造力并充分地加以运用呢?所以,让摄影机的位置在剧作构思时就得以确定,决不是什么“越俎代庖”,而是电影编剧的“职责所在”。否则,他将失去多少有力的电影语言和电影表现手段呀!国外许多电影艺术大师已经充分认识到将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的重要性。苏联著名电影导演罗姆说:“今天电影正在经历着这样一个阶段——‘摄影机的位置’在剧本构思中就应当加以确定,并用体现这一构思所必需的电影剧作手段在剧本中表现出来。”法国电影编剧罗勃-格里叶也说:“构思一个电影故事……实际上就是构思这个故事的各种形象,包括与形象有关的各种细节,其中不仅包括人物的动作和环境,同时还包括摄影机的位置和运动,以及场景的剪辑。”当然,必须说明,我们所说的摄影机参与剧作,并非是要剧作者在他的剧本里充塞一些“特写”、“全景”、“推、拉、摇、移”之类的电影术语;不是从技术上,而是从艺术上,即用“艺术家的视角”具体而可以感觉到地体现在剧本构思之中。

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最常见的是,剧作者在构思时已经考虑到景别和构图的变化。如美国影片《金色池塘》中老教授诺曼摘草莓的段落,在剧本中是这样写的:诺曼沿着村道走来,寻找着草莓。他仍然提着两个空桶。诺曼转身离开了村道。

诺曼在林间穿行。他撞着一根树枝,抬头看看,慌慌张张地后退了几步,站在那里打量着四周。

然后他又继续寻找着草莓。

诺曼在寻找草莓。他撞到一棵小树上,他看看那棵树,惊恐地打量着四周。他朝左右和前后看看,然后绕过小树继续前进。

诺曼在树林里穿行,然后停了步,不知所措地望着前方。他转身继续朝树林深处走去,一面喘着大气。

诺曼来到一棵大榆树前,气喘吁吁,心慌意乱。他望着树上的一个洞,想看看能不能把这棵树当做一个标志,他抬头望着画外的树顶。这棵树一侧的树枝被剪得干干净净。

诺曼垂下头来,忧心忡忡,因为他认不得这是一棵什么树。

诺曼气喘吁吁,惊慌失措地在树林里奔跑。他突然止步,向四面张望。

摄影机仰拍树林。画外传来诺曼喘息的声音。

诺曼上气不接下气地在树林里奔跑,他停在一棵树下,缓口气,又继续奔跑起来。

诺曼气喘吁吁在树林里奔跑。神色慌张,害怕得要命。

诺曼从左边入画,跑到右边一根倒下的木头跟前。他气喘吁吁地在木头上坐下休息,手里仍旧提着两个空桶。惊惶地打量着四周,发现前面有一堆干树枝。他站起来,东张西望,想找一个可以充当路标的东西。影片想通过这场戏,表现老教授垂暮之年的痛苦心情和迷茫惶惑的感觉。但可以设想,若剧作家不通过摄影机的构思,即或仰(如“他抬头望着画外的树顶”),或俯(如“寻找着草莓”),或摇(如“打量着四周”),或推(如“朝树林深处走去”),或跟拍(如“惊慌失措地在树林里奔跑”),或作画面构图的处理(如“诺曼从左边入画,跑到右边一根倒下的木头跟前”)这一系列不同景别、不同构图、不同运动形式的镜头所造成的压迫感、恐怖感和悬念感,以及镜头忽儿从旁观察老教授的行动(如“诺曼沿着村道走来,寻找着草莓”,“他撞着一根树枝”,“诺曼来到一棵大榆树前”等),忽儿参与到老教授的动作中来(如“抬头看看”、“打量着四周”、“不知所措地望着前方”、“他望着树上的一个洞,想看看能不能把这棵树当做一个标志”等等),造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那么,老教授的这种痛苦和惶惑的心情,是不可能像现在的影片那样,在银幕上表现得如此充分的。这说明,电影剧本中描写的一切,只有通过摄影机的角度去进行思考,才是最具体和最准确的。它能够最清楚和生动地表达出剧作家的意图。《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编剧罗勃-格里叶说过:“《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剧本是由我直接写出来的,而且注明了每个镜头中摄影机的运动及取景等。我没有给导演阿仑·雷乃讲故事,我只是逐一描述了镜头的结构。”“逐一描述了镜头的结构”这句话再好不过地说明了什么叫做“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

所谓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当然还应包括剧作者对生活中光影变化的观察和捕捉,别出心裁地将其运用到剧本中去。例如在苏联影片《雁南飞》中有一个轰炸场面。女主人公薇罗尼卡不愿去防空洞,陪伴她的马尔克在恐怖的警报声中企图侮辱她。她反抗,连连打他的耳光。这时候,导演卡拉托卓夫巧妙地将轰炸时出现的闪电般的白光运用到影片里,一个接一个地在他们的脸上掠过,造成一种震动人心的场面,似乎悲剧即将发生。光效的力量在于体现了此时此刻女主人公的不幸。

把摄影机纳入剧作构思,其好处不仅在于它可以决定凡是能进入电影剧作中的素材必须是运动性的造型素材;而且,它确立了一个电影剧作的原则:使得银幕的造型表现成为电影剧作者在用文字表现时最重要的思考形式。

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我国电影工作者的注意。如导演丁荫楠就曾提出“造型先行进入剧作”。他说:“要提醒编剧注意的就是造型与声音的思维,‘造型先行进入剧作’,这是我们常宣传的观点,而这个观点的实质就是,编剧必须具备造型意识。既然是电影编剧,那就要运用电影的思维,而电影的思维就是声音和画面的思维。停留在文学思维、诗的思维,以至于戏剧的思维,都不能完成电影剧本的创作。所谓‘造型是导演的事’,这是一个极为陈旧的论调。不懂造型思维的电影编剧是很没有前途的。”

可能有人要说,电影是完成在银幕上的艺术,电影编剧考虑那么多是否有用呢?我想借用电影编剧叶楠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说:“一个电影编剧对电影的完成是无能为力的。编剧不能规定镜头的位置、视角、运动的方向、运动速度——镜头的轨迹;也不能规定光线——往往起神奇的作用;更不能规定人物的动作,预测出演员的面部神经和细胞运动,等等。所以,电影使很多编剧入迷,又使他们苦恼。

但是,编剧写剧本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他仍然要考虑这一切,考虑有关声画的一切。不但考虑,而且自己应该看到和听到(当然是在想象中)。编剧永远是在想象中制作永远无法让人们看到的电影。”

本书中举过的许多例子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无论是《广岛之恋》,还是《金色池塘》,编剧考虑到了有关声画的一切,而且在写作时,他已经看到和听到了将要出现在银幕上的一切。

还有一种理论认为,编剧写剧本要给导演留有“余地”。似乎编剧写出真正用视觉形象构成的电影剧本,倒会限制了导演创作个性的自由发挥。对此,我想借用弗雷里赫的一段话来做回答:“电影剧本在文学上的完善,丝毫不会侵害影片导演的创作积极性。相反,如果剧作家能够预先确定整部影片的最高任务和总的处理,那就恰恰可以发挥导演的真正的创作,他的个性不仅不会为剧作者的个性所束缚,反而由于和剧作者的意图相融合而彻底呈现出来。”这说明,没有一种艺术创作过程是可以完全分割成为各个彼此独立阶段的。电影编剧应当把电影综合的各种元素纳入剧作构思,为导演提供综合发挥的机会。因为,导演的创作过程,他利用电影表现手段的可能范围,都要取决于编剧所提供的那个银幕形象。如果编剧缺乏对电影诸种表现元素的综合思维的本领,就必然会使写出的东西在银幕形象上显得模糊不清,难以表达,反而会使导演无所适从,限制他创作个性的自由发挥。

同类推荐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紫砂壶的收藏和鉴赏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其市场情况也较为复杂。为了便于初学者对紫砂壶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编者编写了这本《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对紫砂壶的起源、发展、工艺、造型、装饰、鉴别、购买、收藏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近来颇受关注的现代紫砂陶艺和紫砂雅玩、实用器皿等,予以全面详细的介绍。本书体例清晰,分类明确,非常便于阅读和查找。同时,书中配用了数百幅精美的相关图片,使读者既能快速地感性认识紫砂壶,又能够由此深入了解其深层次的知识。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本书,切实受益。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元曲鉴赏

    元曲鉴赏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热门推荐
  • 惊世特工妃:柔媚大小姐

    惊世特工妃:柔媚大小姐

    她,是如猫一样、柔媚智慧的女子,一场突如其来的阴谋车祸导致她香消玉殒。睁眼醒来,却到了架空王朝,一次一次的被陷害、被刺杀,让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国安局特工绝地反击,看她如何躲避追杀、戏弄美男、破解阴谋、平定江山、笑看江湖……番外文案(古言情读者群:470362398,欢迎入群。)一场太空意外,她遇上了万众瞩目的他们,不知是倒霉的开始还是倾世纠缠的命运折磨她拼命逃离,他们拼命追逐他说:这一世我先找到了你,必不会再退让半分他望着曾经属于自己的她投入了“他”的怀抱,心痛欲裂:上一世,他伤了她,这一世就换他来守护她吧。迷离的身世,诡异的时空,将会带着他们和她走向怎样的人生?
  • 那些年风吹走的

    那些年风吹走的

    那些太早被风吹走的夏天,那些太匆匆流走的华年。我放你如鸟儿般自由飞去,独留我轻轻追忆你那最美的容颜!我盼你在幸福中老去,纵然再相聚时你我已相顾无言!风起时若你的青丝飘起,请记得,那是我对你,最深的思念!作者交流QQ群:524467113
  • 秋暮霞传奇白衣镇

    秋暮霞传奇白衣镇

    深秋,日暮,晚霞。秋暮霞,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他的身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又背负着怎样的命运呢?一人一剑,仗剑天涯。踏遍千山寻幽处,遨游四海探迷踪
  • 寂灭邪神

    寂灭邪神

    吾本一狂生,只手遮苍天……修炼一途,本是夺天地造化,有人修行是夺天地元气,有人修炼是夺草木之精,至于沈贯,则是掠夺天下修士精元,性命,魂魄,气运修行,踏着亿万骸骨,登上不朽王座。一个坠入轮回之人,却意外进入另一个世界,附身在落魄的商人之子身上,而这一刻开始,整个天下便陷入到了黑暗与疯狂当中,一场波澜壮阔,疯狂邪恶的掠夺修炼之途,将徐徐展开……(前三章可以直接跳过,如果喜欢本书,可以给个收藏,风寒拜谢。本书保证是纯粹的黑暗文,约吗?)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两个世界的你我——白丁

    两个世界的你我——白丁

    我是如此幸运的遇到了另一个世界的你,我坚信终我一生的是和你的白头偕老。
  • 在异世界的不悠闲日子

    在异世界的不悠闲日子

    来到异世界成为一个富二代过着混吃等死的生活,蛮不错的。然而我运气不咋滴,摊上大事儿了,因为我长得萌嘛……唉!
  • TFBOYS之与神秘少女的爱恋

    TFBOYS之与神秘少女的爱恋

    神秘的少女,神秘的身份。扑朔迷离。tfboys的三小只们,有一一为她们倾倒。一个神秘少女和tfboys神奇爱恋就此拉开序幕。
  • 混沌修身诀

    混沌修身诀

    主人公夏凡遭人陷害,大难不死觉醒混沌灵骨,凭借《混沌修身诀》一路披荆斩棘,手刃仇敌,一路勇往直前,打破人生桎梏,终成大道!天问邀请
  • 契灵人

    契灵人

    当你拥有了街机里拳皇人物的武力...你会做什么?当你拥有了动漫里食神小当家的厨艺技能...你会做什么?当你拥有了武侠小说里主角那种飞檐走壁的轻功时...你会做什么?你会说别扯了,快醒醒,别做梦了。我会说,这不是梦,是真实存在的,只要你付出你的鲜血和他们签订契约成为契灵人,这一切就都会成为现实...那么你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