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700000024

第24章 视觉的情节(1)

第一节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什么是叙事艺术的情节?历史上许多名家曾对它下过定义。

最早给情节下定义的人,当属被恩格斯誉为“最博学的人”,也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美学理论家的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他在《诗学》一书中,十分强调情节在悲剧中的重要性。他说:“情节乃悲剧的基础,有似悲剧的灵魂。”他又说:“……整个悲剧艺术包含‘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六个成分里,最重要的是情节……”

亚里士多德的话,无疑是强调了情节在悲剧中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

正因为他如此看重情节,因此,他在《诗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谈情节,如:“……情节,即事件的安排。”而且情节必须“完整”。那么,什么是完整呢?他解释说:“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地上承某事者,但无它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所以结构完美的布局不能随便起讫,而必须遵照此处所说的方式。”

有人指责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认为作品中的人物应该有他的“前史”和“后史”,因此,上场前应“上承他事”,下场后也应有“它事继其后”。其实,我以为这个指责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亚里士多德在这里谈的是悲剧中情节的完整性,而不是在谈生活的完整性。

关于情节的定义,与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不尽一致的是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他对情节的看法被广大文艺工作者认同并经常引用。他说:“文学的第三个要素是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我们通常把高尔基给情节下的这个定义简化为: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如将亚里士多德和高尔基对情节的解释相比较,其差别是很明显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是悲剧的第一要素,而高尔基认为情节是文学的第三要素(注:高尔基认为,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第二要素是主题,第三要素是情节。请参阅高尔基《文学论文选》中《和青年作家谈话》一文)。问题似乎还不在于将情节排在第一位还是第三位,问题在于,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情节是“基础”,是“灵魂”,而高尔基则认为,情节是由性格决定的,或者说,性格决定情节的发展。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认识上的巨大差异,其原因是容易搞清楚的。亚里士多德虽处在希腊文化的发达时期,他又是个最博学的人,但他还是要受到历史的局限。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那个年代里,科学还不发达,主宰世界的不是人,而是命运,因此人的地位是低下的。这可以从古希腊悲剧中得到反映。人往往要受到命运的控制。所以,亚里士多德不把“性格”放在悲剧艺术的首位,这是可以理解的。

而高尔基认为情节是人物在人与人的发展关系中的必然结果这一点,却可以在所有优秀的艺术作品中得到印证。

比如,在影片《牧马人》中,摆在主人公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他的父亲——一个香港的大资本家乘回国之际要把他带走;另一条是他继续留在村里和他相爱的妻子、孩子生活下去。主人公的人物关系当然就是他的父亲、妻子和孩子了。何去何从?应由主人公的性格来决定。结果,拥有百万家产的父亲非但没能带走他的亲生儿子,反而从中受到了教育。

又如,在影片《沙鸥》中,女主人公沙鸥屡遭挫折,自己受伤,丈夫又因运动事业而牺牲,摆在她面前的有两条路(或者说,可以有两条截然不同的情节发展线),一条是垂头丧气,中途而止;另一条则是,自己的身体条件不行了,但还要去教育下一代。她终于实现了自己一生的愿望,让自己亲手培养的徒弟获得了世界女排冠军。显然,决定按照第二条情节线索发展的还是沙鸥的人物性格。

可见,在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性格决定情节发展,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这样一个道理。当然,在那些胡编乱造的“情节戏”里,恰恰相反,我们所看到的正是脱离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而编造出来的“情节”。

所以,在亚里士多德和高尔基给情节所下的定义里,我们认为高尔基的定义更为正确。

其实,在高尔基之前的18世纪,也就是在亚里士多德给“情节”下定义约两千年后,一位杰出的启蒙运动思想家,也就是著名的经典之作《拉奥孔》的作者莱辛,也已提出和高尔基相似,而与亚里士多德不同的“情节”主张。他说:“诗人(莱辛用‘诗’指一般文学——作者注)之喜欢选择这个事件而不喜欢选择另外的事件,是由纯粹的事实、时间和地点决定的呢,还是由能使事实变得更真实的人物性格决定的呢?如果决定于人物的性格,那么诗人究竟可以离开历史的真实多远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对那一切与人物性格无关的事实,他愿意离开多远就离开多远。只有性格对他来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的职责就是加强这些性格,以最明确地表现这些性格。”

莱辛用十分强调的口吻指出:与人物性格无关的事实愿意离开多远就离开多远。比如,我们上面所举的例子,牧马人随他父亲去香港的事实,沙鸥一蹶不振的事实,愿意离开多远就让它们离开多远,因为,只有性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作家的职责就是加强和明确表现这种性格。因此,牧马人只有一种可能,继续留在村子里,而沙鸥也只有一种可能,悉心培养自己的下一代去圆自己的冠军梦。

在谈完什么是情节之后,还有必要来谈谈什么是“故事”,因为人们常把“故事”和“情节”混为一谈。因此,区别一下情节和故事,对我们进一步认识什么是情节很有好处。

有些人常把故事和情节连在一起用,叫“故事情节”,其实,故事是故事,情节是情节。爱·摩·福斯特在他所著的《小说面面观》中是这样区分的:(故事)它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情节同样要叙述事件,只不过特别强调因果关系罢了。如“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便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虽然情节中也有时间顺序,但却被因果关系所掩盖。又例如“王后死了,原因不详,后来才发现她是因国王去世而悲伤过度致死的”,这也是情节,不过带点神秘色彩而已。这种形式还可以再加以发展。这句话不仅没涉及时间顺序,而且尽量不同故事连在一起。对于王后已死这件事,如果我们再问:“以后呢?”便是故事。要是问:“什么原因?”则是情节。概括地说,福斯特认为:按照时间顺序来叙述事件的叫“故事”;而强调了事件中因果关系的则是“情节”。

福斯特对于故事的理解,是和华莱士·马丁的说法一致的,他说:“对于热拉·若奈特来说,‘故事’由顺时次序(Chronological Order)之中的那些尚未被形诸语言的材料所组成。”

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和福斯特的相同,认为故事和情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说:“不管诗人是自编情节还是采用流传下来的故事,都要善于处理。”他向我们清楚地指出:故事是流传下来的,而情节是作家自编的,显然这是两个概念。

如果以上我们只是引用了理论上的一些说法,那么,故事和情节的不同之处,更表现在一些知名的作家在创作时是怎样将故事变为情节的。

例如鲁迅先生的名著《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其中的“狂人”是谁?其实并非小说中所描写的“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也不曾“赴某地候补”。据鲁迅先生的兄弟周遐寿回忆说:这人乃是鲁迅的表兄弟,我们姑且称他为刘四,向在西北游幕,忽然说同事要谋害他,逃到北京来躲避,可是没有用。他告诉鲁迅他们怎样的追踪他,住在西河洞客栈里,听见楼上的客人深夜橐橐行走,知道是他们的埋伏,赶紧要求换房间,一进去就听到隔壁什么哺哺的声音,原来也是他们的人,在暗示给他知道,已经到处都布置好,他再也插翅难逃了。鲁迅留他住在会馆,清早就来敲窗门,问他为什么这样早,答说今天要去杀了,怎么不早起来,声音十分凄惨。午前带他去看医生,车上看见背枪站岗的巡警,突然出警,面无人色。据说他那眼神非常可怕,充满了恐怖,阴森森的显出狂人的特色,就是常人临死也没有的。鲁迅给他找妥人护送回乡,这病后来就好了。原来小说《狂人日记》来源于鲁迅先生亲身经历过的一段极普通的事,一个“迫害狂”的病人,后来好了。但鲁迅先生却从这一极为平常的生活事件中生发出一篇巨著,他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生活里的病人是“迫害狂”,而小说里的狂人则是受封建礼教的代表人物赵贵翁一伙的迫害而发狂的。于是,鲁迅先生从一件普通生活事件中发掘出它的内涵:封建礼教吃人。

类似《狂人日记》的创作经过,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一些伟大的作家往往从生活中见到某件普通的事,或是听到某个故事,萌发出含有情节的构思,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名著。

例如,普希金的《黑桃皇后》来自生活中的一个故事。年轻的高利曾公爵告诉普希金,有一次他打牌输了,向他的祖母纳塔利雅·彼得罗夫娜·高利曾娜公爵夫人要钱。钱,祖母没有给他,却拿出了三张牌,那是圣才尔曼在巴黎教她的。“去试一下吧”,祖母说。孙儿照着去打牌,把输掉的钱都翻了回来。普希金从这个故事里发掘出深刻的东西。工兵赫尔曼听到他的同事说,他的祖母伯爵夫人有一手绝招能连续猜中三张牌。赫尔曼为了知道这是三张什么牌,便以极大的耐心去接近伯爵夫人的养女,使他得以混入伯爵夫人的房间。他强迫伯爵夫人说出三张牌,却把她给吓死了。赫尔曼心情懊丧。可是,伯爵夫人突然显灵,并告诉他这三张牌是三、七、爱司。他去赌了,赢了一笔大数目;第二次去赌,赢了更大的一笔钱。第三次,他下了更大的赌注,可是,他押的牌不是A,而是黑桃皇后。赫尔曼疯了,他不能回答任何问题,只会非常快地念叨:“三、七、爱司!三、七、皇后!……”普希金从在交际场中听来的一个故事中提炼出一个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悲剧性情节,“它揭示了那种具有毁灭性的有毒的黄金的威力,暴露了金钱社会里那些玩弄人的命运,像天命一样不可思议不可制服的力量。”

同类推荐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 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 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小品入门学习指南

    相声,是曲艺的一种,起源于北京,一般认为在清朝同治年间由民间笑话演变而成,以引人发笑给人愉快为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历史与当代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本文主要是对历史和当代的中国电影进行对比,反思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电影发展走势等。
  • 音乐知识100问

    音乐知识100问

    这是一本通俗的音乐读物,它面对广大的少年和青年音乐爱好者,因此我们尽量写得浅显和易懂,希望通过上面这100个问题,能够对中、外音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世界和中国著名的音乐家、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由此引起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世间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学问,而且非常专业,所谓隔行如隔山也。有的行业看来简单,就凭自己的小聪明去做,结果必然要闹笑话。足见知识是要认真学习的。但是艺术又是相通的,例如京剧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我们从京剧演员的表演中就可以认识中国的音乐、美术、诗歌、舞蹈、杂技和历史;懂得京剧的写意性表演,对中国的写意画认识也会有益处的。
热门推荐
  • TFBOYS势恋

    TFBOYS势恋

    天注定的缘分,三对甜蜜恋人,六个豪门家族-------历经风风雨雨的爱情,他们能守住对方吗?势力的恋情——酸、甜、苦、辣,恩爱的三对能否甜蜜地陪伴对方一辈子呢?
  • 诚斋杂记

    诚斋杂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古今风谣

    古今风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拳皇归来

    拳皇归来

    “拳皇”楚墨在游戏异界穿越归来,发现此时正值《拳皇Online》正式开服的那一天!千年的异界之旅,这刻重回故里,楚墨默然,轻轻摇头苦笑,“这是要让我回来重新玩游戏吗?”于是一个传奇便就此诞生了!他是地下黑拳的王者,实力令人闻风丧胆,胆寒生畏;他是代表华夏国参加奥运会甚至世界级拳击赛事的黑马冠军!他是网文圈大神,他写的《异界拳王日记》好评如潮,席卷全球;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带领华夏队征战拳皇OL世界级赛事的冠军队长!!!Ps:故事有点天马行空,遍地开花,不过主线清晰明朗,新人不易,急求全面支持!点击,推荐,收藏一个都不能少!!!PS:文笔略差,持之以恒,慢慢雕琢,想必有一天能得到您的认可,便是吾之幸哉!
  • 最强都市魔神

    最强都市魔神

    三流大学毕业生秦逸,意外获得机缘造化,修魔也能成神,也能风流人间,屌丝逆袭女神,脚踩高富帅,看他如何畅游莺莺燕燕的花丛,创造传奇人生。
  • 无限之逆转

    无限之逆转

    每一次死亡都意味着新的开始每一次成功都意味着再一次被抹去记忆当我认为在做好事,却不知十三恶魔已经被我亲手一个个放出我……是个罪人……人类的罪人他们欺骗了我,也欺骗了我的灵魂我还能做什么?死亡吧,最好连灵魂也不要留下来十三个位面,十三个恶魔,十三次被用一种理由所利用!我是主角?不,我只是个可怜虫罢了……
  • 一滴水有多深

    一滴水有多深

    著名作家刘醒龙一本关于故乡的大书。有关心灵。有关欲望。有关救赎。诗一样疼痛的情绪。骨血般情感的文字。作为自然,乡村像诗一样美丽。作为人生,乡村像诗一样痛苦。城市是一个被男人宠爱着的少妇。她的骄横、她的媚嗲,都是男人千姿百态想象的后果。乡村是在生活的酸甜苦辣中从年轻一直泡到年迈的母亲。没有乡村,独舞的城市就会成为倚门卖笑的那一类女子。城市是欲望在地理上所能达到的顶点,乡村只是人的家园。乡土并不真正属于乡土中人,它的真正主人是那些远离乡土的城里的读书人。
  • 九极通天

    九极通天

    纵观三界,俯瞰宇内,此生唯我笑傲;九极通天,永生传承,今世独我君临!
  • 天书五代十国传

    天书五代十国传

    依托历史,略有加工,架空虚构,原创自娱。
  •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3)

    世界最具震撼性的战争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