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6600000028

第28章 悬念(1)

在影视作品中,特别是情节片中,悬念是构建情节、推动剧情发展的最具魅力并被频繁使用的元素之一。作为编导,应该学会掌握和运用这一元素,并能熟练地驾驭它,使之在创作和构思时能有效地为己所用。

一、悬念片与悬念机制

一位资深的美国剧作家路特说:“只要安全一受到威胁,悬念就开始。在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十部影片中,有六部用死亡的危险作为戏剧动力。”由此足以证明:悬念是构建情节最有活力、最具张力、最富魅力的艺术元素。

什么是悬念?我国辞书《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对“悬念”含义的阐释为“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家和导演为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悬念,以加强作品的思想、艺术感染力”。从以上阐释可以看出,悬念是以创作主体与接受客体的需要以及相互作用为基本条件构成的。

如果从宏观视野来审视,悬念是文艺创作的构成元素之一。如果从电影、电视这个特定领域来考察,悬念则是编剧和导演安排情节、结构故事、刻画人物,用以吸引观众、引起观赏兴趣的手段之一。总之,悬念不是目的,它只是情节的构成元素和重要的表现手段。

所谓悬念,主要是指编剧和导演利用观众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前景的关切与期待心理,在剧中设置悬而未决的矛盾现象,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并急切期待解决的后果,以便吸引和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与观赏兴趣,诱导观众迅速进入剧情,以达到饱和状态的欣赏效果,在接受中获得审美的享受。

作为类型片模式的悬念片,悬念的建立与构成则是在电影本文与观众遭遇之时实现的。如从宽泛的接受背景去审视,悬念应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动因,一种观赏主体与叙事客体处于融合状态时强烈的期待心理。如果用简约的语言来概括,也可以说是观众对剧情发展中不可预测的结果的一种心理期待。

我们对悬念机制的研讨,主要是指对它的构建、功能、作用以及相互关系的研讨。

在不同风格的影片中,悬念机制的确立及其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惊险片、侦破片、警匪片,常以尖锐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不断带来的“危机”,或“突然转折”带来的异常情势等,作为构建悬念的重要契机,给观赏者情绪上以强烈的刺激,令人紧张、恐惧、激动、惊悸,以引起观赏者的兴趣。而在言情片中,悬念则是由激情引起和期待维持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曾经引用过他拍摄的影片《轻浮的德行》中的一段戏来证明这一观点。他说影片中有一个小故事非常有趣,约翰向洛丽塔求婚,她没有直接回答,而只是说了句:“半夜12点我会在家里打电话给你。”接下来的镜头是一块手表,时针指向24点。这块表是电话局女话务员的,她正在看一本书,这时她的接线桌上亮起了一盏小灯。话务员将一个插头塞进去接通电话,准备重新看书,却不由自主地拿起听筒放到自己的耳朵旁,把书放下,她开始兴致勃勃地偷听电话里的谈话。这对男女在电话中谈论结婚的事,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在接线员身上担负着这样一个悬念:打电话的那个女的会同意嫁给接电话的那个男人吗?直到那个女的说“是”,接线员才松了口气。她的悬念(期待感)结束了。这里和恐惧、惊悸无关,悬念是由激情引起和期待维持的。

在一般情况下,具有悬念的场面总是影视作品中的精彩之处或精华所在,所以运用悬念的得失,常常成为影响一部影视作品成败的关键。

悬念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是相当宽泛的。比如事业的成败、工作的得失、爱情的悲欢、生活的顺逆、亲人的聚散、家庭的安危、生命的存亡等,均可构成悬念的契机。一般来说,如果道德、善行、好人一旦陷入困境,受到恶人的诋毁、攻击、诽谤、中伤、威胁、陷害,遇到危险、面临困境、遭受灾难,就会唤起观众的同情,为其前途、安全和命运担忧,这样悬念便立即产生。事实上我们看到的许多类型片的故事情节,大都要靠悬念来维持和支撑。

悬念作为构成剧作情节的元素来说,是一个统一体,但其内部机制又是多样的。而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对悬念的阐释则有他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悬念在于要给观众提供一些为剧中人尚不知道的信息;剧中人对许多事情不知道,观众却知道,因此每当观众猜测‘结局如何’时,戏剧效果的张力也就产生了。”在希区柯克拍摄的悬念片中,基本上都是运用这一原理,这也是希区柯克的悬念观。

如果将悬念机制加以区分的话,大致可以见诸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为希区柯克所擅长运用的悬念机制。即让观众知道剧中当事人不知道的事情,比如他(她)将要遇到危险,甚至已经大祸临头,也就是当事人处在明处,而在暗处却有人预谋要加害于他。对于此种危机与险情,当事人却被蒙在鼓里,一无所知,更无思想、行动上的准备和防范措施,但观众已然知晓有人在暗中加害于他,以及他所面临的危险。这样,观众就会为剧中当事人的安全和命运担心,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心情,期待他能解除危机,摆脱困境,从危难中脱身,获得安全。

这类悬念机制的操作与运用,在我国影视作品中亦属常见。

例如,观众看到敌人撤退时在树林中布设地雷,他们走后,我军指挥员带领战士进入布雷区。此时观众早已从前面的影像中看到树林中已被敌人遍布地雷,但我军指挥员和战士却毫无所知,所以他们每前进一步,观众都会为其安全担心,暗中祈祷他们不要进入雷区和踏上地雷。

又如,歹徒欲加害某人,将一枚炸弹置于糕点盒内,派人送至某人家里,恰巧某人不在,仆人接过糕点盒将其放在屋中桌上,孩子看到后,欲吃糕点,于是上前去解糕点盒的绳子,这时,观众因为早已知道糕点盒内有炸弹,就会为孩子的生命安危担忧,有的人看到此处甚至会惊叫起来。这是因为悬念的张力对观众的精神刺激太强烈了。

这种悬念机制不仅现在经常被编导者加以运用,而且早在古典戏剧中就曾多次出现过。比如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以此种悬念机制来维系、支撑和推动情节发展的。

在《罗》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却因家族之间的世仇而无法结合,由此构成了该剧的情节主线。家仇成了罗、朱二人之间爱情的最大障碍,他们只能在暗中热恋而不敢告知家人。朱家因不了解内情,将朱丽叶许配给他人。至此矛盾激化,朱丽叶誓死不从,为了抗婚,她听从神父献计,服用药物假死,以等待罗密欧前来搭救。神父写信派人送交罗密欧告知内情,让他速来搭救。送信人在途中出了差错,罗未收到书信,对朱丽叶为抗婚服药假死一事毫无所知。后来,当他听到朱丽叶的死讯后,立即赶到墓前,当他看到朱丽叶的遗体后,痛不欲生。但观众早已知道朱丽叶并非真死,但罗密欧并不知晓,于是他在绝望中服毒为朱丽叶殉情。在悬念的制约下,观众无不为罗密欧的生死担心、着急,希望他不要服毒殉情,要耐心等待朱丽叶的苏醒。可是罗密欧不知道内情,他服毒了,而观众知道内情,所以才为他担心、焦急,最后更为他的殉情感到惋惜;当朱丽叶醒来时,她看到的却是罗密欧已为自己服毒殉情,她更加痛不欲生,这时,观众又开始为朱丽叶的命运担忧。朱丽叶在绝望中服毒自杀,随罗密欧而去,从而引发了一场人间的悲剧。由此悬念消解,让观众陷入深深的思索,达到对人生哲理的升华。

《罗》剧虽非惊险样式作品,但对悬念机制的运用却同出此理。只是悬念是由激情引起和期待人物命运不可预测的结果的心理压力而维持的。

这种让观众知道剧中当事人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悬念机制,不仅在许多戏剧和影视作品中被人经常仿效和运用,而且久用不衰,永不过时。只是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在运用此种悬念机制时,更加巧妙和富于变化,能够营造出非同寻常的更凸显其导演个性的复杂情境,所以悬念效应更为出奇制胜和具有魅力。

例如,希区柯克早在1954年导演的影片《电话谋杀案》,进述的只不过是一个极为普通的情杀兼图财害命的故事,但是经过他的演绎和操作处理之后,则成了一部悬念丛生、令人惊心动魄和极具观赏性的影片。

影片《电话谋杀案》讲述的是网球运动员汤姆因经济拮据,又发现他有钱的妻子另有别恋,害怕她弃他而去,于是萌发了杀妻谋财的念头。经过周密策划,汤姆雇佣杀手来执行他的阴谋,并将执行过程中的细节对杀手作了详细的交代。这一切观众都了解得一清二楚,而妻子却被蒙在鼓里,丝毫没有察觉,更无戒备。这时,观众必然要为妻子的安全和命运担心,期待她能避开这场灾难,能够摆脱死神的袭击,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阴谋按照事先的策划在悄悄地进行。杀手按照约定的时间11点,提前8分钟赶到妻子的住处,并在事先约好的第五级楼梯的地毯下拿到为他准备好的开门钥匙。他用钥匙打开房门,走到窗前,看了一下手表,距离11点尚有3分钟,于是他躲到窗帘背后,等待电话铃声。

这时在俱乐部里和朋友聚会的汤姆看了看手表,时针指向10点40分,距离约定时间尚有20分钟,故而他又与朋友交谈起来。

杀手从窗帘背后出来,看了下手表,显然时间已过,他又望了下电话,电话仍然不响,杀手开始着急,以为计划有变,于是向屋门走去。

这时,坐在俱乐部里的汤姆又看了看手表,表上的时针仍然指在10点40分。显然表停了,他周密安排的杀妻计划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差错,他说自己的表停了,向周围的人询问时间。大家纷纷告诉他,有的说11点过3分,有的说11点过1分。这里,编导有意将时间作了延宕和拖延。时间元素对构建悬念、增强悬念的紧张度是极为重要的。这一点导演应牢牢记住。

当他得知和杀手约定的时间已过时,他立即起身去电话间给妻子打电话。他走到电话间,里面正有人在占用电话,时间本来已经晚了,而又有人在占用电话,令人更加着急。这里,观众反而会认同于罪犯,期望他能快点打通电话。这种异常心理是不能用社会学或道德的批判解释通的,只能用心理学去解释。因为悬念对心理的压力太大了,从而盖过和模糊了道德的批判。

这时屋里的杀手刚刚拉开屋门,正欲走出时,桌上的电话铃突然响了起来。杀手握着门的把手回身看了一眼桌上的电话机,在犹豫不决。至此,镜头戛然剪断。杀手是走掉,还是反身回来,观众不得而知,这里导演又安排了一个叠加悬念,令观众悬疑。

此时,妻子屋中的电灯亮了。妻子从里间走到外屋来接电话,她走到桌前,和她平常接电话的习惯一样,背对窗户拿起话筒,这是她丈夫早已预料到的细节,这个位置为杀手勒死妻子创造了有利条件。妻子在接电话,杀手从窗帘后潜出,用丝巾勒住了妻子的脖子,这一切都和事先设计的程序一样,毫无差错。杀手把妻子推倒在桌上,她拼命挣扎,杀手用力勒紧丝巾,此时气氛异常紧张,观众看到此处紧张得几乎透不过气来,都在为妻子的生死担忧。眼看阴谋就要得逞之时,突然出现了意外情况,妻子在垂死挣扎时,忽然从桌上摸到一把剪刀(事先已作交代,是她丈夫为她剪报纸时拿到桌上的),她手握剪刀用力向杀手的后背刺去,杀手猝不及防,反而送掉了性命。情势逆转,局面大变,悬念消解,角色互换,杀人者被杀,被杀者变成了杀人者。既出乎剧中人的意料,也出乎观众的意料。

至此,观众对妻子的担心尽释,新悬念又起,转化为对丈夫的期待,看他如何应付突然事变,收拾残局,如何将杀妻的阴谋继续下去。本来是天衣无缝的杀妻计划,竟然也会出现万一,仿佛计算机的预编程序出了问题,导致后面接二连三地出现程序错乱,可以说悬念迭起,情节越来越吸引观众。导演把气氛收紧、放松、再收紧,使戏越来越精彩。

在运用此种悬念机制时,除了要善于使用时间元素与之相配合外,还要善于使用物件细节来构建和支撑情节的发展。比如《电话谋杀案》中的那把开门的钥匙,同时也是启动情节、引发悬念的不可或缺的物件细节。离开它或抽掉它,整个结构就会散落和塌陷,剧本也无法成立。因此,时间元素和物件细节都是和悬念的构建息息相关的。导演必须给予充分的注意。

第二,与上述悬念机制相反,即对观众保密,让观众和剧中当事人一样都不知道罪犯的阴谋诡计,都被蒙在鼓里,以此引起观众的猜测,观众急切盼望知道罪犯所策划的阴谋真相或设下的圈套和陷阱。在我国传统戏曲和章回小说中,常常运用这类悬念机制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吊起观众或读者的胃口,以吸引他们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同类推荐
  •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

    本书为湖北黄梅戏剧目研究小结,书中涵括了1984到2011年流传于湖北的黄梅戏剧目。
  •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审美与管理视野中的影视传播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美学”的名称是我们沿用了日本人的译语。18世纪以前还没有这一个学科。虽然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都有大量关于美学的论述,但是“美学”这个名称以及“美学”的第一个完整的理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提出来的。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历史光谱与文化地形:跨国语境中的好莱坞和华语电影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石刻与文化艺术。包括大足石刻、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娲皇宫石刻、桂林石刻、佛沟摩崖石刻、鹭峰寨摩崖石刻、子房山摩崖石刻、泰山摩崖石刻、武夷山中摩崖石刻、九日山摩崖石刻、七星岩摩崖石刻、南明山摩崖石刻、云峰山摩崖石刻、天柱山摩崖石刻、黄山摩崖石刻、晋城摩崖石刻等。
热门推荐
  • 卿覆天下

    卿覆天下

    昏君如何,明君如何,历史在朕的手中,朕想要是明君就是明君,想让谁是佞臣就是佞臣!君庸,是我公孙家辅佐无才;君昏,乃我公孙家进谏无能;君无道,乃我公孙家监督无方。无双挥舞着西潇枪法,时而迅若惊鸿,枪法之快,非常人可寻其锋;时而猛若大虫,招式之霸,虽猛虎不可阻拦;时而力若奔牛,气势之宏,纵万夫而无法匹敌。喜欢本小说以及和即墨一样的新人作者也可以加群546642737
  • 龙吟神天

    龙吟神天

    遂古初开道,阴阳二气合;衍生万物始,谁能得真修……上古大能凝炼万般法则,与天地相抗,开天辟地,神魔辟易,谁能阻之……远去了,新的时代终究到来。一个毫无背景,不知父母是谁,一个无法修行,与天弃之的少年,又如何进入修者之列,又如何独步天下,笑傲神天?
  • 记忆传承:灵瞳

    记忆传承:灵瞳

    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在一次意外的探险中获得一个记忆传承,得到一双灵瞳,从此开始了不平凡的道路。一路走来,遇见无数美女,不论萝莉还是御姐,对他都是另眼相看。看屌丝男如何逆袭,创事业,泡美妞,玩转世间,走上人生巅峰。
  • 彩云下落之时

    彩云下落之时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华夏毒医,一场车祸,一枚戒指,将她带到了异世。她,却又是一个女神的转世,为了赴命运中的千年之约:“这枚龙灵水戒,会引领我到你的身边。”他,身为一个上神,因为药神的预言,等待未婚妻的转世,沉睡千年。千年之后,她和他,又将发生怎样的故事?她,又将怎样,走上巅峰,俯瞰众生?一个约束千年的预言,是否束缚了灵魂?一场等待千年的爱恋,又是否如期上演?命运的齿轮无声无息的转动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绝代校医

    绝代校医

    秦牧特殊的异能,他能靠异能帮助病人祛除病痛,也能使病人病入膏肓。但是这个异能却是他不能练就师门绝技……秦牧能否成为传说中的强者呢?是否能美女环绕呢?我们期待着……
  • 无边无际的早晨:李佩甫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无边无际的早晨:李佩甫中短篇小说自选集

    在肢解过的时间里,世间已已没有了绝对的真实。所谓的真实已是被人的视角篡改过、被人的记忆吞噬过的,那是一些被人们的记忆咀嚼后又被人的思想唾液粘起来的东西:可以说是亦真亦幻哪。文学就是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也可以说,文学是从这个世界里发出的声音。是来自灵魂的声音。很多年了,一直在这个亦真亦幻的世界作活儿,曾期望着能够种出一片“声音”来。天晃晃的,人也晃晃的。怎么说呢,百姓的儿子,想的也多是百姓们想的事体,并不求得到什么。只想认认真真地“种”下去。
  • 联盟之职业高手

    联盟之职业高手

    英雄联盟职业高手周青,仅在北美征战一年便获得“北美第一打野”的荣誉,与原战队解约之后,回到国内认识了一群可爱的玩家,一切重新开始。橘生华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相同的语言,相同的追求,在付出汗水之后,渐渐地,大家一起走向巅峰。(英雄联盟给了我太多的欢乐,虽然现在迫于生计已经不常玩,但我依然热爱着它,于是便有了这本书。我尽量用通俗的语言来给大家描绘出精彩、严谨、欢乐、热血的故事情节。不定时更新,建议养肥
  • 鹿晗之任意依恋

    鹿晗之任意依恋

    一个不起眼的灰姑娘在一次偶然中遇到正当红的大明星鹿晗………………
  •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

    《什么样的教育算成功》从多侧面围绕一个大主题进行阐释。前两章拨开乌云见月明,让我们了解到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最后两章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在领略大师经典教育理念的同时,能及时规避教育中存在的错误;中间几章,则详细介绍了成功教育的九个方面,让家长从多个角度培养自己的孩子:学会生存的技能,拥有乐观的心态、负责的勇气、学习的能力、创造性的思维及投资理财的意识等,不一而足。
  • 小妞减肥,教练爱肉

    小妞减肥,教练爱肉

    “这是大名鼎鼎网络作家大神,尤雾!”“你确定?”某路人甲看眼前的这一坨,嘴角不禁抽搐。几月后,“小诺,恭喜,九十八斤,只是..”尤诺挑眉,看向某腹黑教练,“只是什么?”“只是,胖胖的你抱着舒服,我养你啊。”某坏教练靠近某诺,邪恶地看着尤诺,360度帅到无死角。“养得白白胖胖,好不?”某呆诺瞬间被俘获,傻傻地点头。等等,好像不对劲..“什么!”某教练轻咬尤诺的耳畔,低垂道:“乖”扑哧,把你吃干净。尤诺看着某腹黑教练,这厮难不成要私奔?你是风儿,我是沙..且看腹黑教练如何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