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800000008

第8章 国际艺术品贸易的定义及简史(7)

(九)1929~1936年,艺术品市场崩溃之后美国富豪的大肆购买

在1929~1936年,由于经济大危机,欧洲的法国、德国的艺术品市场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英国的传统艺术品市场也出现了萧条,艺术品的价格下跌了很多,法国、德国、英国对艺术品的购买力大大地被削弱。而与此同时,在大西洋的对岸,美国由于推行了新政,经济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垄断资产阶级仍然具有强大的购买力。于是美国的富人纷纷趁着市场萧条时低价入市,大肆购买艺术品。

美国人购买艺术品的首选地是在被称为“早期大师作品贸易中心”的伦敦。最有名的是伦敦画商约瑟夫·杜维恩(Joseph Duveen),他与当时的美国财阀J.P.摩根(J.P.Morgan)、亨利·弗里克(Henry Clay Frick)、保罗·梅隆(Paul Mellon)等建立了密切的商业关系。杜维恩是当时有名的画商,他在1926年期间在市场上用41万美元的价格从韦恩斯坦公司购买了伦勃朗的作品《制表人》(Watchmaker),用300万美元从罗伯特·本森公司购买了120件收藏品,然后不断转卖给美国财阀。在1929年,杜维恩以97万美元的价格将拉斐尔的《圣母子》(The Small Cowper Madonna)卖给了安德鲁·梅隆(Andrew Mellon)。

1936年,杜维恩来到华盛顿租下了一间办公室,在里面放满了早期大师的作品,然后把钥匙交给那些美国财阀朋友,自己出去度假去了。几个月以后,梅隆付给他2100万美元,向他购买了55件早期大师的杰作。很多这些杰作,目前都存放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美术馆。同时,杜维恩也花大价钱聘请著名的美国艺术评论家伯纳德·贝伦森(Bernard Berenson)评论自己收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英国政府颁布了征收遗产税的法律,迫使不少英国富人在世时就把自己的收藏品卖出去,为杜维恩提供了不少的廉价货源。

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另外的几个著名的经营与美国财阀艺术品买卖的商人包括:纽约的M.Knoedler股份有限公司的查尔斯·汉歇尔(Charles Henschel),巴黎的杰曼·沙里曼(Germain Seligmann)等。

另外的一个对杜维恩等商人和美国的财阀有利的事情是当时的新生的苏联政权经济上的困境。在当时有名的普希金美术馆,前苏联政府曾经阻止了一批艺术品的成交,原因是每幅画的单价只有6500~50000美元,实在是太低。但是早期大师的杰作还是源源不断地流出苏联。1931年,安德鲁·梅隆花了160~170万美元从M.HKnoedler股份有限公司手中购买了拉斐尔的《阿尔巴圣母》(The Alba Madonna)。而这幅画最初是俄国的沙皇亚历山大的儿子尼古拉在1836年以1.4万英镑的价格从一个伦敦的荷兰银行家手中买下来的。

在1928~1933年期间,苏联政府因为经济上的困难,为了换取硬通货,通过德国做中介,卖了一大批俄国时期收藏的早期大师的杰作。在1931年,斯特罗加诺夫宫的全部艺术品被苏联政府经过德国卖给了美国人,但是仅获取了61万美元。苏联政府通过卖艺术品换得了大约7200万美元的硬通货。但是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苏联急于换汇,艺术品的价格被严重地低估了,现在这批艺术品的价值大约为21.9亿美元。

1933年希特勒上台,苏联政府与美国交易的中介被中断了,使得收藏家巴恩斯(Albert Barnes)博士收购一批法国印象主义画派作品的计划泡汤了。

在美国人向苏联政府购买了大量的艺术品之后,艺术商人克里斯蒂安·布灵顿(Christian Brinton),联合纽约的布鲁克林博物馆,开始在纽约展销俄罗斯的前卫艺术,德雷尔(Dreier)与艺术家曼·雷、杜尚一起建立了美国现代艺术巡回展(Societe Anonyme)。苏联政府也开始参加德国柏林凡迪门画廊(Van Diemen Gallery)的艺术展览,并在其中展览了马列维奇、盖柏、亚历山大·阿契彭科的艺术品。这是苏联回到欧洲主流艺术圈的开端。

(十)1932~1939年,纽约、伦敦、巴黎和柏林艺术品市场的复苏

在1932年以后,欧洲各国的经济有所恢复,尤其是1934年后,欧洲各国的货币对美元有所升值,美国的购买力有所削弱,伦敦、巴黎和柏林的艺术品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复苏。但这一时期的市场再也没有达到1929年以前的高点。

在这一时期,比较大的事件是在各地举办的一系列的艺术展览。

法国的艺术家在1932年举办了巴黎的柏提画廊(Galeries Georges Petit)大型展览,在苏黎世有名的苏黎世美术馆(Kunsthaus)举办展览。毕加索1934年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系列的展览。1939年,美国著名的艺术商人阿尔弗雷德·巴尔(Alfred Barr)用2.8万美元从巴黎的杰曼·沙里曼(Germain Seligmann)手里购买了毕加索作品《快乐的女人》(Demoiselles),收藏家杜赛(Jacques Doucet)用25000~30000法郎收购了毕加索本人的另外一批作品。但是从1937年起,希特勒的纳粹集团开始迫害现代艺术,并在德国举办了一系列的堕落艺术(Entartete Kunst)的巡回展览,标志着欧洲艺术品市场复苏的中断。接下来欧洲进入了大战时期。

(十一)1943~1962年,纽约、伦敦、巴黎艺术品市场的恢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的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纽约的艺术品市场一枝独秀地发展起来。美国富豪佩姬·古根汉海姆(Peggy Guggenheim)趁着各国的战争,大量低价收购欧洲的艺术品。诸如美国艺术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史提尔(Clyfford Still)、罗伯特·马瑟韦尔(Robert Motherwell),欧洲艺术家皮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莱热(Leger)等人的艺术品,均被古根汉海姆收藏。现在有一个佩吉·古根汉海姆美术馆(Peggy Guggenheim Collection),在当时他的画廊叫“Art of this Centurys Gallery”,里面买卖的艺术品标志着国际艺术品市场的最高水准。

“二战”后,巴黎和伦敦的艺术品市场有所恢复,但由于战后英国的经济困难,纽约继续保持了全球艺术贸易中心的地位。而巴黎则经历了一个快速的恢复时期,爱蒙·马特(Aime Maeght)、伯格费昂(Heinz Berggruen)、法兰西画廊(Galerie de France)是当时最有名的几家画商。整个20世纪50年代,法国商人的年投资回报高达19.28%,但是在经历了一个持续的增长之后,在1962年法国艺术品市场出现了崩溃和深幅的下滑。

(十二)1962年以后的纽约和伦敦的艺术品市场

1962年以后,纽约的艺术品市场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苏富比和帕克-波纳(Parke-Bernet)是市场上两大主要的艺术商。1964年苏富比兼并了帕克-波纳,成为北美市场的垄断者,然后迅速扩充了它在印象派和现代派美术方面的力量。法国蒙马特(Montmartre)的艺术画廊也进入到了纽约。

在这一时期,伦敦的艺术品市场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莱斯利·沃丁顿(Leslie Waddington)、马乐伯画廊是伦敦的两家主要的画廊,尤其是马乐伯画廊,逐渐把自己发展成为了一个顶级的艺术商,先后在纽约、列支敦士登、苏黎世、罗马、东京、蒙特利尔等地建立了自己的分支机构,成为国际顶级的艺术商。

到了1971~1973年期间,西方国家的货币体系出现了动荡,股票市场的年回报率下降到了5.82%的水平,而通货膨胀、英镑贬值、利率上升带来了更大的损失;相比之下,艺术品的保值功能更好,因而许多的资金转向了艺术品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回落以后,纽约和伦敦的艺术品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在这一时期,伦敦逐渐发展成为早期大师作品、亚洲古代作品、18世纪英国和法国的艺术品、维多利亚时期的艺术品的全球交易中心。而美国则成为法国19~20世纪作品、南美20世纪作品、印象主义、后期印象主义及当代艺术品的交易中心。

到了20世纪80~90年代,西方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繁荣带来了股票市场的繁荣,年投资回报率高达17.57%,由此全球的艺术品市场也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繁荣。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艺术公司是这一时期在全球占据顶尖地位的公司。这一时期的比较著名的交易有:1990年佳士得在纽约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了凡·高的作品《伽塞医生的肖像》(Portrait of Dr.Gachet);同年苏富比以781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了雷诺阿的经典名作《煎饼磨坊的舞会》(Le Bal au Moulin de la Galette)。

到1987~1988年,美国和英国经历了一次巨大的股灾,但是市场很快就恢复了过来,转而进入了1987~1991年的增长中。艺术品的拍卖价格不断创出新高。1987~1990年,一共出现了23次艺术品拍卖历史上的最高价格,其中,纽约有15次,英国有7次,法国有1次。

到1991年,美国又爆发了一次经济危机,艺术品市场在经历了短暂的下降之后再次进入了繁荣时期,只是在2001年年底有一个短暂回调。这一时期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格主要是发生在对现代派和印象主义作品的拍卖上。但在2002年,伦敦的苏富比以766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了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的作品《无辜者的大屠杀》(The Massacre of the Innocents),则创出了早期艺术大师作品拘束的天价。

进入21世纪以后,纽约继续保持国际现代派艺术和印象主义作品的贸易中心的地位,而英国继续保持早期艺术大师作品的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香港则迅速上升,成为亚洲和东方艺术品的国际贸易中心。

21世纪的国际艺术品市场,全球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有所改变,对早期艺术大师的顶级艺术杰作的需求有所下降,市场在萎缩,而市场对装饰性的艺术品的需求在增加。大众消费者在购买艺术品时,多考虑其欣赏价值,而对于投资方面的考虑,则逐渐有所减少。这反映了艺术品消费的大众时代即将到来。

20世纪20年代以来是西方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画家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艺术家包括: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年),法国画家,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青年时代曾在巴黎装饰美术学校学习,1895年进入巴黎美术学院,师从象征派画家莫奈,并临摹17~18世纪的油画作品。后受后期印象画派的影响,并汲取波斯绘画的精髓和东方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形成“综合的单纯化”的画风,提出“纯粹绘画”的主张。1906年以后的作品,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代表作品有《自画像》、《打开的窗户》、《画家的家族》、《舞蹈之二》、《豪奢之一》、《红色的和谐》、《金鱼》、《铃鼓和奥达利斯库》、《粉红色的裸妇》、《青衣女人》、《红色的大室内》、《悲伤的王》等。

安德烈·德兰(Andre Derain,1880~1954年),法国画家、雕塑家、插图画家,野兽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自1899年与马蒂斯认识以后,德兰便在马蒂斯的鼓励下从事野兽派艺术的探索,也算是创建野兽派的成员之一。但是德兰的革新还没有完全摆脱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窠臼,1904年他创作的《晨光》一画,用的便是点彩派的手法。他企图综合塞尚、凡·高和高更的成就创立自己的画风,1906年他画的《威斯敏斯特桥》和《伦敦桥》是他最成功的两幅作品。后期作品主要是风景画、人物画和裸女及静物画,同时他还制作了大量的书籍插图。代表作品有《戴软帽的自画像》、《柯利罗的山》、《驳船》、《威斯敏斯特桥》、《阳光照在水面的印象》、《舞蹈》、《戴大檐帽的妇人肖像》、《丑角和乐师》等。

莫里斯·德·弗拉芒克(Maurice de Vlaminck,1876~1958年),法国画家、插图画家和作家。与德兰同乡,并受其影响学习绘画,狂热地爱上了色彩。凡·高一直是他所热爱的伟大对象。弗拉芒克的《叼烟斗的人》和《乡间野餐》凭借其奔放洒脱的笔触和自由流动的色彩,表现出凡·高的一些气质。他的艺术始终与北方德国的表现主义保持密切联系。他的画风与德兰的轻巧、柔和不同,而更富于激情和刚毅。代表作品有《舞蹈家》、《德兰肖像》、《夏都的房屋》、《夏都的小船》、《花(色的交响乐)》、《茅屋》等。

同类推荐
  •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华语电影工业:历史流变与跨地合作

    本书学术灵感与成果资源来自“上海国际电影学术论坛”(ShanghaiForumforFilmStudies)承办的“华语电影工业:历史、当代与方法”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分五辑:“电影市场与审查制度”,“历史经验与华语叙述”,“‘唐山’记忆与香港主义”,“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和“华语电影合拍片研究”,对早期中国电影工业发展的历史经验、香港与台湾电影中的在地文化与现代想象,以及当前华语电影合拍片等现象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为读者奉上当前国内外华语电影研究的最新创见。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陇南民间美术研究

    本书稿是一部系统介绍陇南民间美术的学术专著。书稿对陇南民间美术形成的地域文化、艺术类型、形式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主要内容涉及陇南民间刺绣、民间雕塑、民间绘画、民间家具及装饰、民间纸扎造型与装饰、民间社火中的造型与装饰、民间剪纸与皮影、民间建筑装饰、少数民族服饰、民间编织。书稿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货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出现,从最初的天然海贝、布帛等实物货币逐渐发展到金属铸币,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货币。货币既然是商品交换的自然产物,那么最初的货币便应是私人制造的。可是它一旦产生后,制造权就逐渐收归于中央政府,政府控制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权。这种由政府直接控制发行的货币就是“法币”,即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形制、成色、重量的标准本位货币。在金属货币时代早期,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它所代表的价值基本一致,铸币者得不到额外的差价收入。
  • 宝石名鉴

    宝石名鉴

    一本装帧设计高端,同时内容非常基础的宝石书,看完之后,令人赞叹——宝石的芳华,千年累积,经过雕琢,流传百世。关键基础鉴定法、选购秘诀、评选等级、基础知识讲解、如何看宝石鉴定书等,让入门者在选择宝石的时候心中有数。26种宝石,世界分布图,令人目不暇接。
热门推荐
  • 小人君子万户侯

    小人君子万户侯

    好男儿,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生当万户侯,死亦为鬼雄。为君子,当以浩然之气长存。为小人,亦得快意恩仇,睚眦必报!一将功成万骨枯,庸人总被愚人误。小人君子后人定,沙场纵横真丈夫!
  • 太阳照样升起

    太阳照样升起

    刘青是位有有志气的女孩,学习优秀,但她是老年父母的孩子,从她记事起,父母就老了!父母非常爱刘青,刘青也非常爱父母,但父母养刘青非常困难!刘青不忍心看父母吃苦,决定自己养自己!但一次次失败接踵而来,刘青没有低头,看着升起的太阳,依旧开心地笑着
  • 青鸿传

    青鸿传

    盘古身死,青鸿入世,且看他踏破八荒六合!
  • 带爹穿越坑夫婿

    带爹穿越坑夫婿

    二货的爹,文艺范的娘,还有一对不着调的龙凤胎弟妹。喂!那个帅哥给本姑娘站住,快说要不要娶我。某帅哥:快溜吧!这是极品坑啊!
  • 锦书录

    锦书录

    一本书,两行泪,三个人,千朵花,万种情殊。
  • 天风决

    天风决

    ”夜黑风高杀人夜“。叶天,孤身一人,称霸天下,但注定一生无妻。但又创作绝世功法天风决。
  • 大咖

    大咖

    娱乐圈,是万人逐鹿的名利场;也是屠夫肆意的猪羊圈,更是让人沉溺纵情的黄金国。
  • 绝代风华:绝世逍遥洛姑娘

    绝代风华:绝世逍遥洛姑娘

    她,是组织的王牌杀手,冷血无情,手染鲜血,手底下没有一个活口;他,是东华国的废材王爷,绝色无双,废材的面具下隐藏着绝代风华;当异世界两人相遇“喂喂喂,你摸哪呢?”“找穴位啊,不是要解穴么?”当绝代风华的王爷遇上冷血无情的杀手,假山湖旁,美人出浴遭调戏,会是怎样一番风景呢?
  • 极品超能服务生

    极品超能服务生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象棋入门与实战

    象棋入门与实战

    象棋是中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象棋又不仅仅是中国所有,它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如今,象棋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不只是在华人居住的国度和地区才有,洋人也开始迷上了中国象棋。象棋作为开发智力、健康有益的活动,深得广大青少年儿童喜爱,他们已成长为繁荣棋坛的一支浩浩荡荡的生力军。放眼神州大地,不少大中城市已纷纷开设棋校,有的地方还将棋类列入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之中,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发的喜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