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5300000032

第32章 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现状与发展对策(2)

造成电视民生新闻新闻含量缺失的原因很多,包括新闻同质化竞争激烈、新闻市场爪分殆尽,新闻从业人员素质不高、采访制作新闻的水平有限,商业化趋势影响到新闻制作的基本理念,以至于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出现偏差等等。市场竞争的结果一方面使新闻市场越来越细分,另一方面也使某些本来属于独家拥有的竞争手段普遍被克隆。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电视民生新闻内容生产的竞争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正如童兵教授描述的都市报的现状一样,过去机关报、晚报、专业报、产业报很少涉及而都市报独来独往的一些报道领域,现在却纷纷插足。都市报比较擅长的民生新闻、公共新闻、舆论监督等领域以及硬新闻软做的方法,现在也已风光不再。

电视民生新闻所面临的境况也是这样,陆晔教授经过对《南京零距离》的内容分析,指出其节目中显露出的新闻选择标准上的一些随意性,和对一些新闻事件的价值判断与表现的不稳定性,恰恰体现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媒介在走向市场逻辑、记者在关注受众消费需求的过程中,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缺失所造成的局限与困境。这一切都导致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受损”,内容生产乏力,发展后劲不足。

3.人文价值的缺陷

电视民生新闻人文价值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报道内容缺少人文气息,新闻价值判断过于冷漠与生硬、报道方式以及对待报道对象的态度缺乏人文关怀等方面。一些传统新闻中的冷漠无情、讥讽报道对象的行为在民生新闻报道中时有体现,导致民生新闻内容庸俗化、娱乐化现象严重。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化、商业化的发展环境冲击从业人员的心理,使之将新闻业的职业理念与人文精神束之高阁。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传媒商业化气息日渐浓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媒介的监督功能、认知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为了吸引观众而过分追逐原生态、收视率,张扬娱乐化,甚至在新闻节目中也出现了利用商业策略、广告效应获取观众的注意力,从而取代了新闻媒介对社会大众的人文关怀、品德培养、心灵净化等等功能。媒介商业化使传播内容更多的是为了消费而生产,而不是为了公民而传播。就象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一样,传播技术发展推动了新闻生产的标准化,却使生产者失去了创新的个性,内容生产成了机械的批量复制,产品必然会成为没有人性的生硬作品。市场损害了明智而理性的辩论。市场导向的媒介所产制的信息是简单化的、个性化的、去情境化的,强调动作而不是过程,强调直观而不是抽象,诉诸刻板印象而不是人类的复杂性。这是将信息当作商品加工所产生的副产品。

另外,传播技术的广泛运用也使民生新闻的新闻报道过于注重传播形式与传播技巧,过分追求所谓的原生态,而忽视了对于传播内容的精心安排,也忽略了对于观众利益的尊重。在解读重大新闻事件或新闻事件的深度挖掘过程中,依赖于传播技术而不是传播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与剖析,追逐新、奇、特等刺激性事件以及盲目的轰动效应。正如童兵教授所言:电视新闻制作部门在改进信息内容上使劲不够,而在传媒技术和技巧上则苦下功夫,致使这些部门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传播手段越来越精致,而信息内容却日益苍白,越来越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电视民生新闻在这方面有着深刻的教训,在SNG直播车与DV摄像机等高科技设备的武装之下,报道的时效性大大增强,然而,分析这些高科技装备所报道的内容发现,并不是每一次报道都完全是有深度、有价值、有人性的内容,在“还原生活的真实”的原则之下,一些SNG直播报道以及DV状态中的原生态报道不加剪辑地播出市民生活百态,一方面损害了节目或画面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使一些不适于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播出的内容毫无遮挡地传播出去,媒体完全丧失了把关人的职责,值得从业人员反省。

二、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内容的改进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危机并非危言耸听,来自西方的案例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反思的素材。美国芝加哥Insite媒介研究公司的一次全国性调查发现,几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不再收看任何本地电视新闻报道,其中以年轻人为最多,达到了40%,几乎一半的人不再关心他们在收看哪个电视台的节目。Insite总裁Scott Tallal表示:公众对于本地电视新闻的态度达到了危险的极点。Pew研究中心2000年6月的一份关于民众与新闻界的研究报告显示,只有56%的美国人有规律地收看本地电视新闻,而1993年的数据是77%。Insite的调查列举了观众流失的几个方面的原因:有一些观众流向了有线新闻网和互联网,因为大多数电视台反反复复报道同样的事件;提供毫无差异的故事情节;新闻追求刺激,报道内容太耸人听闻;对于民众需要了解的问题却没有足够的报道。News Lab的执行主任Deborah Potter指出:事故新闻、火灾、犯罪新闻占据了太多的时间,因为这些新闻采集加工成本低廉、制作方便,尽管有观众不断告知电视台这些话题对他们的生活没有多少相关性。芝加哥太阳报的电视评论员Phil Rosenthell认为:“25年来电视新闻已经变得新闻愈来愈少而娱乐愈来愈多,人们就很容易选择观看娱乐秀而不是新闻”。

Insite的调查报告最后给出了一个本地观众观看电视新闻的偏好清单:宣称接受其调查的观众中63%的人认为他们观看一个电视节目的动力在于这样的理念:多更新少重复;正面与负面消息平衡协调;报道真正的本地事务;更多严肃与尊重;报道全天的新闻,报道领域完全涉及本区域等。目前我国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问题与上述美国地方电视台的情况比较相似,如果不加以改进,其景象将会是观众的愤然离去。有研究者提出电视新闻改革的两种思路:一是扩大外延,包括增加新闻节目,增加新闻性栏目,扩大报道领域和报道内容,丰富新闻报道的品种、样式和手法;二是优化内涵,提高消息类节目的有效信息含量和信息含金量,拉近新闻节目同实际生活和人民群众的距离,提高新闻性栏目的针对性、监督性和建设性等等。这样的思路为我们思考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内容的改进策略提供了参考。

1.深度挖掘与品质锻造

电视民生新闻的深度挖掘主要是增强报道的深度,也就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增加深入分析事件原因、寻求解决办法、预示发展趋势的过程。增强报道深度的主要途径在于深度报道,深度报道是指对新闻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向的报道方法。在以往的新闻报道中,深度报道主要应用于时政报道、舆论监督以及重大社会新闻事件的报道上。目前的状况是,社会变革引起社会环境的改变,城市化进程导致市民阶层的崛起,社会问题与矛盾突出,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信息需求使得民生新闻再也不能仅仅局限于趣闻轶事、市井生活、家长里短等等平淡的信息层面。在对《都市一时间》的观众调查中可以发现,观众对节目的改进意见主要集中在:“多为百姓排忧解难”(59.5%)和“增加报道深度”(47.5%)上,其次是“加大重大事件报道力度”(35%)。由此可以看出,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旁观者式的新闻消遣,更多的是对社会生存环境的解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读、对社会生活疑难现象的解惑。英国学者阿伯克龙比将西方学术界对于电视观众的研究总结为三个阶段:效果阶段、使用与满足阶段、解码阶段(decoding,译者按:即接收分析reception analysis研究)。

在目前的第三阶段,对应于电视传播者的编码过程,观众收看电视的行为被看作是一个解码的过程,也就是观众从电视节目中寻求意义与价值的过程。观众对节目所包含的意义与价值的追寻正说明了电视新闻媒介努力的方向在于新闻内容品质的提升。这一点,美国电视新闻媒介的经验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在美国德克萨斯的奥斯汀收视率第一名的KVUE-TV频道,一条骚乱新闻是否播报,取决于该事件的社会意义或者政治意义,而不像过去那样,单纯取决于“血腥的新闻才是好新闻”的原则。一个犯罪新闻如果想要在KVUE-TV播出,它必须至少要满足五条重要标准之一:需要采取行动吗?对安全会不会造成直接威胁?会不会对儿童造成威胁?这场犯罪是否有很大的社会影响?此新闻对于预防犯罪发生是否有正面影响?

美国批判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认为:在这个“事实的年代”,信息往往支配了人们的注意力,并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吸收能力。然而,人们需要的不只是信息,他们需要的和他们感受到需要的,是一种心智品质,这种品质可帮助他们利用信息增进理性,从而使他们能看清世事,以及或许就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事情的清晰的全貌。电视公司的商业考虑意味着任何将新闻作为一种严肃内容与其他娱乐节目区别对待的行为至少在某种层面上受到了挑战。然而,从地方新闻工作人员将新闻包装成与其他类型的流行电视节目不同的产品方式中,新闻的文化资本清晰可见。

有研究者发现,在历届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中,“揭露性”负面新闻报道占有绝对优势。但是这并不表明普利策奖对现实社会完全持否定态度,相反,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标准显示了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即自由意志、社会责任感、民众知情权、信用、监督权、社会正义与同情心等。一方面,负面报道通过严肃尖锐的揭露与抨击,来促使社会作出一定的改革;另一方面,这些报道在社会功能上也起到了缓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减压阀”的作用。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社会功能中也应当包含上述成份,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国情的差别,还有一个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差别,但是,这并不是妨碍我们电视民生新闻提升品质、增加深度的主观愿望。中西方新闻的职业理念与价值判断标准是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这种相似之处就在于对于真正的新闻以及新闻价值的永恒追寻,这一点绝对不应该被我们的民生新闻从业人员忽略。况且,人为限制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将有碍于目前的“小民生”向具有一定“国计”内涵的“大民生”新闻的转变。

同类推荐
  •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精典教育)

    本书以自然教育法的原著版本为基础,参阅了近年来自然教育法的多种国内译本,介绍了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书中介绍了自然教育法的宗旨,并对自然教育法中涉及的众多领域做了介绍,描述了数学、外语、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游戏学习方法,对孩子的感官能力、思维动力、动手能力、品德素质的培养都提供了训练方法及操作原则。
  •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本书对《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报道特点、标题、版式、发行、广告、人才、文化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全景展现了《环球时报》的积极探索和丰硕成果,揭示出其成功的秘笈。本书指出,在国内国际新的传播环境下,《环球时报》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本书观点鲜明、逻辑严谨、材料着实、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新闻学、传播学、叙事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加以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书可为传媒从业者提供借鉴,也可为传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参考。
  •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做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能获得学生的满意和认可,将成为学校最大的财富。如何做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每个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每个老师都希望的,学校的课程很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等,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我们真正都能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欢迎吗?本书将教会教师们怎么样靠自己的才能和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喜欢和尊重,让每一个教师都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在牛津和哈佛求学

    近年来,与世界名校相关的书籍确实出了不少,但是本书与众不同的是作者从她在牛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亲身经历出发,结合高等教育的经典理论,向读者道出了高等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在阐述牛津和哈佛这类名校严谨的培训制度和优越的学术环境的同时,作者也指出了当今世界各地高等院校的通病和共同面临的困境。本书不仅能使读者切身感受到海外求学的细节和经历,而且还会引发他们对高教领域内诸多遭受忽略、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的思考。
  •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2014年厦门文化改革发展蓝皮书

    本书反映了2013年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概貌,收入了厦门市宣传文化系统组织的调研成果和其它相关的工作成果,为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厦门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情况提供较为详细、全面的信息,为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平台,为厦门市委、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服务。本书涵盖了2013年度厦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工作的主要任务,反映了厦门市2013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提出推动厦门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对于推动厦门乃至福建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热门推荐
  • 我姐姐不是我的姐姐

    我姐姐不是我的姐姐

    十年前,宝藏横空出世,一将军发现宝藏后,将其宝藏位置画成地图,地图分成四份地图碎片,将军把其地图碎片赠其四个部下。后来有人财迷心窍,密谋把将军杀害,在那场屠杀中,一小孩侥幸逃过一劫。后来他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的风云。
  • 大魔帝君

    大魔帝君

    心有大魔,铁血帝位,以杀止杀。逆我之人,立死跪亦死!
  • 御界人

    御界人

    一栋三层小楼里,住着一群来自异世界的租客和一位拥有各式能力的青年房东,这一切的诡异现状都关于一道门,然而这只是个开始。新人新书,希望大家点击收藏,谢谢
  • 离殇,晨光熹微

    离殇,晨光熹微

    高三那天,她第一次遇见了他,仿佛中毒一般,沉沦至死。她为了他,放弃自己的梦想,硬读金融学专业!大学毕业,她成为他的贴身秘书,付出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直到她被他背叛,他被她所伤,分道扬镳。她发誓成为金子一样的女人,让他后悔,他发誓让她一生只能活在尘埃里!这一生,就纠缠至死吧!
  •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从一大到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典藏

    本书回顾中国共产党93年的光荣之路,梳理从一大到十八大许多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还原了党史众多扑朔迷离的深度问题,再现了中共众多重大决策过程的争议、观点和转折。但对不少历史故事的表述又体现出趣味性的一面,寓活泼于严肃,相得益彰,给人全然不同的读史感观。历史波澜壮阔,从不枯燥,党史也是如此。本书深入浅出,以史鉴今,担当未来,记录历史风云变幻的瞬间。常读党史,重读党史,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 妖王殿下,我要抱抱

    妖王殿下,我要抱抱

    时隔多年,她坐在门槛上,叨念着:“我……高中还没毕业就嫁了人……大学还没上就生了娃……刚读上大二就有了第二个……”男人从屋里走出来,猛将她打横抱起:“娘子啊,你整日在这念什么呢?赶紧给我生个女儿吧。”她苦笑望天:“你……至少让我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再说啊……”
  • 尸情人意

    尸情人意

    这是一个关于僵尸与人类的故事,僵尸有情,人有意,跨越世俗的爱情,照样可以存在。他要抵抗同类追杀,她要抵抗同类敌视。当他们联手拯救这个即将被僵尸大军入侵的世界,经历过生死的他们,能否最终在一起?“不,我重新、庄重的介绍一下。他是穆易,就是我梦魂深处呼喊着要追随一辈子的人。”“我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可是跟她在一块的时候,我竟喜欢上了那种感觉。”
  • 仙剑奇侠之剑奴传奇

    仙剑奇侠之剑奴传奇

    蜀山多剑侠,斩妖除魔,伏魔卫道。首任掌门赵云图在蜀山立锁妖塔。锁妖塔侧,独孤剑冢。剑冢门人世代替蜀山派镇守。水云涧似闲云野鹤,不问世事,问道只问己心,从不过问天下大事。道然门自拟正道魁首,虽行事无忌,但为天下公。每代总有杰出门人,为天下苍生战,战不惜死。慈航仙宗,门人均是绝代佳人,心怀慈悲仗剑诛魔。历代弟子因循师长教导,皆怀莫测心机。即使未曾为祸,也叫人讳莫如深。靖源寺,佛门重地。天下佛徒共尊之,每遇仙孽,魔难,必身先士卒,普渡苍生。女娲祠,何为正,何为邪?天地之道,人伦之属。杀该杀之徒,救可救之人。毕生宿命便是守护女娲石,不为幽都获取。情天,恨海,万厄门,修极不休全。性格偏执,至死不渝。
  • 相门嫡医

    相门嫡医

    她本是相门嫡女却遭姨娘欺凌庶妹夺夫一场大火了结了她悲惨的一生重生十三岁既然上天给了她一次机会那就要为母报仇为自己而活
  • 异界冠军侯

    异界冠军侯

    曾经有一个男人,他十七岁参军十八岁封侯;一生征战从无败绩,他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闪电战和游击战的将领。他有时骄横跋扈、有时率真可爱,他爱兵如子、号令如山,他声色俱厉雷动风行。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和一个‘封狼居胥’的千古佳话让多少神州儿郎前仆后继征战沙场誓死方休无怨无悔。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他像流星一般的飞逝而过。他就是骠骑大将军——冠军侯——霍去病!且看这一世他没有了姨父皇帝的独家专宠也没有了舅舅将军的照顾培养是否还能像前世一样走向人生巅峰成为一代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