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4900000020

第20章 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具体案例(8)

第四节 对2000年台海问题相关报道

一、新闻背景

2000年是台湾政治版图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由于李登辉长期扶植“台独”势力,导致岛内台独势力膨胀。在这一年的“总统”选举中,李登辉推出当时社会舆论不佳、长期笼罩在“李登辉阴影”中的连战代表国民党参选,极力打击民望甚高的宋楚瑜,迫使宋以“独立候选人”身份自行参选,国民党内部发生严重分裂。另一方面,在选举最后阶段,李登辉的部分亲信人马公开投入陈水扁阵营,“弃连保扁”传言在基层广泛扩散,一部分国民党势力将选票投给陈水扁。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以497.77万张选票,39.3%的得票率,击败国民党候选人和其他独立参选人,当选“总统”。

陈水扁上台执政既有国民党内讧的因素,也有深刻的美国因素,2000年3月选举前后美国一些人多次发表支持“台独”的言论,也是民进党当局获胜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0年3月31日,宋楚瑜凭借在“总统”选举中所赢取的466万张选票,正式宣布成立以“人民第一”为宗旨的亲民党,并逐步发展为国民党、民进党之外的台湾第三大党。

2000年5月20日,陈水扁就职。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表示:“只要中共无意对台动武,本人保证在任期之内,不会宣布独立,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与国统会的问题。”他称:“海峡两岸人民源自于相同的血缘、文化和历史背景。”“双方的领导人一定有足够的智能和创意,秉持民主对等的原则,在既有的基础之上,以善意营造合作的条件,共同来处理未来‘一个中国’的问题。”

陈水扁上台后,标榜建立跨党派“全民政府”,先是委任国民党人唐飞担任“行政院长”。但唐飞就职后,由于其身处民进党和“总统府”夹缝中,经常受到民进党质疑与谴责。同时,国民党对唐飞也没有宽待。10月3日,唐飞被迫向陈水扁提出辞呈,陈水扁转而任命民进党人张俊雄接任“行政院长”。

受台湾政局不稳影响,台湾经济在2000年走入低迷。5月20日陈水扁就职当天,台北股市便下跌近300点,跌破9000点大关;7月23日,台湾发生八掌溪事件,台湾当局处理危机不力,受到台湾各界普遍质疑。2000年全年,台湾股价指数跌幅47.7%。

对陈水扁的当选,大陆对其态度是“听其言、观其行”。但是由于陈水扁一直是激进“台独”的主张者和坚定支持者,伴随其当选,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更加复杂多变的时期。

二、报道关键词

2000年,《纽约时报》涉台报道共262篇,《华盛顿邮报》涉台报道共199篇。从标题分布看,2000年美国媒体台海问题报道的新闻标题集中在3到5月份,足见陈水扁当选是对两岸关系的巨大震动。

涉及台湾的关键词是“下台”(ousted)。在2000年3月18日的选举中,陈水扁的民进党侥幸赢得选举,取代国民党上台执政。国民党50年的执政宣告中止,政党轮替在台湾的发生,不仅改变了台湾的政治生态,也波及两岸未来关系的走向。

涉及美国的关键词是“改变”(change)。美国对陈水扁上台虽然有预料,但是陈水扁上台后的政策走向是否会刺激大陆,同时把美国拉下水,就像1995年和1996年,李登辉把美国拉下水一样,这才是美国担心的。美国特使汉弥尔顿在台湾大选后到访台湾,表示美国不仅接受选举结果而且对陈水扁充满期待。

涉及大陆的关键词是“警告”(warning)。新闻标题里多次出现“警告”两个字,说明大陆对陈水扁并不认可。由于陈水扁来自民进党,他的施政理念必然要反映民进党的纲领,这与坚持统一、反对“台独”的连战、宋楚瑜两位候选人截然不同。在选举前,大陆通过朱镕基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警告”台湾民众不要选择“台独”,暗批陈水扁。选举结果揭晓后,大陆“警告”陈水扁,要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三、内容分析

2000年3月18日,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国民党结束在台湾50年的统治,这是2000年台海两岸最大的新闻事件,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美国媒体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大选前,为陈水扁造势

2000年1月31日,《纽约时报》在《台湾反对党候选人不会将中国引入独立争论》的文章中,正面报道陈水扁关于未来两岸关系的表态,烘托陈水扁耳目一新的个人形象。人们熟知的是,国民党候选人提出“反对台湾独立”的竞选纲领,理所当然,了无新意,最多是对多年来观点的重申。但对台湾地区的反对党候选人陈水扁来说,他提出不会搞“台独”就有新意,因为陈水扁来自民进党,民进党的纲领就是“台独”,美国媒体据此把陈水扁包装为一个灵活、务实的候选人。文章说:

Taiwan's main opposition candidate said today that if elected president,he would not push for Taiwan's formal independence from China or try to enshrine Taiwan's separate status in an amendment to its Constitution.

The statements by Chen Shui-bian,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s candidate,marked his strongest effort yet to assure nervous voters in Taiwan that his election would not provoke a crisis with China. And his remarks came after new warnings on the issue from the mainland.

China considers Taiwan,the headquarters of the Nationalists since their defeat in the civil war in 1949,to be an errant province and has repeatedly threatened a military attack if it moves toward formal independence.

Mr. Chen announced his policy on relations with China at a news conference in Taipei. He is one of three main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in the March elections that will be closely watched in Beijing and Washington.

译文:

台湾主要的反对党候选人今天说,如果当选“总统”,他不会推动台湾的法理台独,或者通过修改宪法改变台湾分裂的现状。

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的这一声明标志着他向紧张的担心他的当选会激怒中国的选民作的最大努力。他的表态是在中国发出新的警告后表示的。

中国视1949年内战失败的国民党总部所在的台湾为其一个省份,并不断地发出如果正式独立就会进行军事打击的警告。

陈水扁在台北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明他的对话政策。他是在3月份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受北京和华盛顿高度关注的三个主要候选人之一。

在2000年的台湾大选中,美国媒体似乎格外“关照”陈水扁,对他的活动报道相对比较多。2000年2月23日的《纽约时报》在《台湾的大选,中国的未来》的文章中提到“在台北边一个小镇的竞选集会上,陈水扁以西方选民熟悉的‘福利、教育、住房、交通’问题开场,他几乎没有提到与中国的关系。但是他的支持者多是北京不熟悉的由从1948年被中国共产党打败赶到台湾的国民党而来的倒戈者。”

3月9日的《纽约时报》在第10版刊文《一些台湾选民警惕中国的中伤》,进一步包装了陈水扁的形象。用“凡是中国憎恶的,就是台湾选民喜欢的”来将陈水扁和其他候选人区别开来:

With Taiwan's presidential election only 10 days away,China has uncorked its vitriol on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candidate,Chen Shui-bian,calling him a separatist and a silver-tongued liar. To hear Mr. Chen tell it,Beijing is doing him a favor.

“We have a precedent here,”he said in an interview during a campaign swing that took him from Taipei to this southern port city. “The person China hates,Taiwan voters love.”

When Beijing fired missiles into the ocean near Taiwan before the 1996 election,hoping to scare people away from President Lee Teng-hui,they responded by re-electing him in a landslide. Mr. Chen,who is viewed as less acceptable to Beijing than either of his two main rivals,said China's latest barrage of threats would play to his advantage as well by raising the hackles of voters.

But Chen Shui-bian is not Lee Teng-hui,and this is not 1996.

译文:

离台湾“总统”大选仅剩十天,中国流露出对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的恶毒言语,称他为分裂主义者和巧舌的骗子。而据陈水扁说中国帮了他一个忙。

“我们有先例。”他在一次从台北到南部港口城市的竞选演说时说,“凡是中国憎恶的,就是台湾人喜爱的”。

1996年大选前,北京向台湾附近的海面发射导弹,希望吓唬台湾人远离李登辉,结果他们的反应却是,他们将投票给了李登辉。相比其他两个候选人,陈水扁更不被大陆接受,他说中国最近的威胁性猛烈攻击对他拉拢选票起到帮助的作用。

但是陈水扁不是李登辉,当然2000年也不是1996年。

2.大选后,赞颂台湾“民主”,美化陈水扁

2000年3月18日,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陈水扁侥幸当选,国民党黯然在野。美国媒体认为这是继1996年直选以来,台湾“民主”政治新的跨越,所以不遗余力地赞美陈水扁,为“民主”喝彩。

2000年3月19日和20日,《纽约时报》以“台湾的决定”为专题,刊登7篇文章,鼓吹陈水扁的当选标志着“台湾新民主的第一次权力转移”、“台湾民主改革上了一个新台阶”。仅在3月19日,该报就刊出4篇文章,其中1篇从大陆角度、1篇从台湾民众角度、2篇从国民党角度出发,分析陈水扁当选的影响。3月20日,该报刊登《台湾的政治地震》的文章,替陈水扁的当选叫好,“结束了50年的国民党的统治,反对党候选人陈水扁就任新‘总统’,这件事让台湾民主改革上了一个新台阶。”

《华盛顿邮报》则更加毫不掩饰地对台湾“民主”唱赞歌,称之为“新纪元”。3月19日,《华盛顿邮报》刊文《台湾的成功故事》,大肆吹捧台湾的“民主”。文章说:“华盛顿必须欢迎陈水扁的胜利,因为它代表了自由和公正的民主选举,美国应该和他的新‘政府’合作”。

同类推荐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最草根生活

    最草根生活

    本书是一部反映中国平民阶层生存状态的纪实力作。以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为时代大背景,展示了一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经历,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历经动荡曲折,遭遇种种不幸,然而他们处惊不乱,依照自己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世态万象,作为“小人物”艰难而韧性地活在这个巨变的大世界。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 春苑论史

    春苑论史

    本书收集了作者散布在杂志、论文集里的文章。内容涉及中国现代史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人物及著名的历史运动等方面。
热门推荐
  • 女配想静静

    女配想静静

    车祸穿越,既来之则安之,但尼玛竟然穿到书里,还是个连女二女三都算不上的小配角。她自认为没有通天本领在古代活得多姿多彩,欲仙欲死。所以咱远离男主女主,安安稳稳过咱小日子行不。不过boss,咱俩不合适呀,我有喜欢的人了!哦,原来那人是你呀,这可咋整?这是个从弱小小丫鬟逐渐成长,变得强大最终收获爱情!本文女主无金手指。开始弱小,没有远大志向,后期慢慢成长起来,1V1,HE。
  • 守望边际最美星空

    守望边际最美星空

    讲述一个青涩懵懂的少年等待一个来自不同星球的女孩,尽管路途坎坷漫长,可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路途中有喜有悲,少年最终成功等待归来了吗?敬请期待......
  • 法说底线:郭丽律师评点生活案例20例

    法说底线:郭丽律师评点生活案例20例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本书以“法说底线”为线索,用20个生动的案例,阐述作为天地间大写的“人”在生命旅程中应坚守的四个底线,也构成了本书的四个板块:孝敬——守住子女的底线、责任——守住父母的底线、忠诚——守住夫妻的底线,信义——守住朋友的底线。善与恶,只是一念之间、一线之隔,这个线就是底线。作者希望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血的教训,呼吁世人:我们要向坚守生命一样,坚守道德的底线——法律。
  • 邪魅帝王:娘子亲一个

    邪魅帝王:娘子亲一个

    不认识我?他唇角一钩,仰在床上,“娘子,这样总该认识我了吧。”他陪她虐尽天下,她陪他共度年华,谁才是人生赢家……
  • 平凡女的恋爱

    平凡女的恋爱

    乐馨(属于那种要身材没身材要样貌没样貌的丑女),为了一个只见过一面相识已久的网友风杨在酒吧买醉,她来到酒吧独自坐在那里不知喝了多少杯,一杯又一杯的往自己嘴里灌,嘴里大声说风阳,我乐馨虽然没身材没样貌,但我有一颗只为你跳动的心,如果我喜欢你的同时你不喜欢我,请你给我一个机会不久的将来会告诉你,你的选择没有错……这些话刚好被陆子皓听到,心里想着菲儿如果是你对我说这样的话,我听了应该会感觉很幸福……
  • 请带我离开地狱

    请带我离开地狱

    父母离奇的死亡,警局不公平的判决,让两个相依为命的孩子从此走上的复仇之路。是命运的嘲笑还是死神的拥抱,几个在地狱徘徊的孩子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单纯执着的弟弟,成熟稳重的哥哥誓命找出杀害自己父母的凶手。
  • 红杏不乖之夫君别乱来

    红杏不乖之夫君别乱来

    帮派老大重生为古代受气小“孽种”,好不容易熬到长大,第一次离家出走就被诱拐?更可恶的是“人贩”还逼她嫁给他!虽然是个假结婚,可没人告诉他夫君会成魔啊!更离谱的是魔君夫君死不要脸,整天要求大白天和他“运动”?!坑爹啊!夫君,你别乱来啊!
  • 腹黑校草:你的丫头好甜

    腹黑校草:你的丫头好甜

    那一晚,她生气了,说他凭什么可以管她一切,他霸道的吃了她的小嘴,她高兴又气愤,他放下了对她说“我只爱上了你,心里只有你,傻瓜!”她流泪了。
  • 腹黑女的曲折人生

    腹黑女的曲折人生

    当十五年后再见小沁,发现那个杀伐决断的五岁腹黑女居然变成了一个连蟑螂都不敢踩,胆小如鼠的傻白甜?众人分分跌落眼睛,以前那个冷酷的性格哪里去了,居然变成了一个大逗逼?散失了记忆居然会差别怎么大,太可怕……
  • 永动天机之苍穹巅

    永动天机之苍穹巅

    人类生活着的世界,或许并非你所想象的那样......邪魔!几乎所有的位面都有着他们的身影。毁天灭地碎混沌,三皇五帝十二尊。邪魔,涌动。。。。。。诛魔,守护天下苍生也成为了无数强者的任务,责任。万年苍茫强者辈出。当那天地间的五大强者齐聚一堂,会碰撞出怎样的战斗场面?当那九天之外,虚空之中,又存在着什么样的秘密?当那神秘的人物,碰上了五位强者,又会怎样的故事?守护牵挂,战——至——苍——穹——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