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迅速介入,争取主动,抓住引导舆论的最佳时机。在左云矿难中,当地有关职能管理部门的失职在一定程度上使舆论中的消极因素凸显,但中央及省级相关部门的及时介入迅速扭转了局面,争取了主动。5月20日,国家安监局长李毅中亲赴现场,不仅迅速查出瞒报隐情,而且向媒体公布矿井下被困人数的真实数字,并组织推动大规模的救援活动,舆论氛围在此形成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新闻的声音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各大媒体均传递出政府积极作为的信息:如新华网5月21日报道《李毅中:加快排水进度核准事故人数》,中国广播网5月22日报道《山西左云矿难被困人数升至57人 第一次排水开始》,《中国法制报道》5月23日报道《山西大同矿难救援现场开始排水》等等,这些正面的报道有力地引导了舆论。按照传播学理论,在突发事件的新闻传播中,最先接受的信息往往对受众的影响最大,如果错过这一最佳时间,等舆论出现较大偏差后再予以引导则会事倍功半。舆论引导的最佳时间应该限制在问题刚刚浮出水面还没有形成热点之前,在这一时间里,舆论还处于萌芽状态,其倾向性也不很明显,如果加以引导将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突发事件中,政府部门如何迅速介入,并通过媒体的报道引导受众,是维护政府部门形象的重要课题。
第三,加强处置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以积极的作为影响舆论。在左云矿难发生两天后,即2006年5月20日政府设立了由六个工作小组组成的抢险指挥部,现场指挥救援等工作,27日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国家多个部委及部门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事故背后存在的渎职、官煤勾结、钱权交易等腐败行为进行更深入、更详细的调查。这些工作组的成立,很好地保证了救援、善后、追查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些政府的积极作为成为媒体报道的主要信息材料,通过媒体连续的报道,一种持续不断的正面的信息流不断作用于公众,冲淡了负面信息带给公众的阴影,潜移默化地引导舆论。所以说,政府行为作为一种社会管理行为,它本身也是新闻舆论导向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左云矿难作为一个突发事件,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表示我们政府部门在新的新闻舆论背景下,即在新闻舆论监督行为强化情况下的成熟。
第四,深入调查,严格执法,赢得信心,有效引导舆论。左云矿难的背后有着资源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火工品管理、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有着官煤勾结的腐败问题,政府在面对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情况时,毫不手软,深入展开调查,严格执法,依法刑事拘留19名责任者,并对负有责任的乡、县干部做出了处理,向人民群众作出了交代。公众看到责任人受到了应有的惩处,心中的阴影被信心所取代,这种态度的转化是舆论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的关键的社会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再好的新闻声音,也是徒劳无益,甚至会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强烈的副作用。如何在突发事件中建立这个社会基础,左云矿难处理作出了令人欣慰的示范。左云矿难是个灾难事件,它有较强的负面影响,但是在舆论上最终产生了正面影响,这不仅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功劳,更本质的是政府合理行为的作用。
第五,领导表态,情真意切,真诚的态度赢得正面舆论。左云矿难发生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时任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对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5·18”透水事故作出了重要批示:要求进一步加大抢险工作力度,加快排水进度,抢救被困人员,严肃依法查处事故,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国家安监局长李毅中的讲话态度鲜明,直指时弊,他怒斥矿主“草菅人命”,对这些黑心矿主决不心慈手软,必须严厉打击,绳之以法;对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和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绝不能放过,严肃查处,重典治乱;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没有真正落实的县乡和企业,必须坚决纠正。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要求全力以赴科学搜救井下被困人员,哪怕有一分的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党和政府的领导人言辞恳切,传递出了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真诚态度与坚定的决心,这些成为新闻报道的亮点,受众被这样负责的讲话所打动,舆论导向的主动权被政府部门牢牢地抓住了。
“左云矿难”事件深刻地说明了在突发事件中,政府行为对公共舆论的引导作用。政府行为的质量是公众评价政府的主要标准,也是舆论导向的重要指标,政府行为质量高,事件就能够得到比较合理的解决,公众的心态会趋于平和和理性,舆论导向也容易朝着有利问题解决的正确方向,反之,政府行为质量不高,既无助于事件的解决,还可能导致负面舆论的产生。另外,政府行为一定要公开透明,一味地隐瞒导致的不是舆论的消失而是激起更大范围的舆论,而且小道消息就会盛传,反而会增加舆论引导的难度,最终将损害政府的形象。在政府行为与传媒引导两者关系上,政府行为是主要的,而传媒及时的引导则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及引导
谣言是在人群中传播的虚假的或似是而非的信息。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与一定的社会情景、公众的心理状态、认识水平有密切关系,往往当人们处于恐惧和不安状态时、当社会处于重大变革或发生危机时、在缺乏可靠信息的情况下,谣言最容易产生和传播。公共事件是关系公众利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其典型形态为突发公共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也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伴随着公共事件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往往会产生各种谣言。谣言的蔓延特别是波及范围很广的恶意谣言,它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扰乱社会的公共秩序,甚至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稳定。而对谣言处理不当,可能会适得其反,更增加人们的恐慌,影响公共事件的解决,丧失社会信任和政府信誉。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性的社会转型时期,由这一特殊时期所带来的特有的变化和问题,加之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等多种因素的渗透,客观上都成了谣言的诱因,因而社会转型期也成为谣言发生和传播的高发期。一旦公共事件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谣言往往随之而来并发生“化学反应”,如处置不当,很可能成为影响公众认知和事件治理的强烈“噪音”和干扰源。能否做好应对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工作,既关系着公众知情权的保障、公共事件的有效治理,更考量着党委政府的公信力、社会生活秩序和国家政权稳定。
做好应对谣言传播工作有利于维护公众知情权、推动公共事件的有效治理。一个处于公共事件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状态下的社会,通常也处在谣言四起的状态中。谣言的传播,会在很大程度上不真实地呈现整个事件的情境建构,所以谣言本身能够成为整个事件过程中的重要因子,并可能导致事件治理的失效,使其在更深层次上蔓延甚至持续下去。人们对信息的渴求与信息资源的缺乏,导致了谣言传播。因为“先入为主”和谣言的“反复重现”,极易形成某种特定的社会心理环境,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对公共事件的正确认知,从而给政府和社会组织乃至个人的积极应对带来消极影响。及时、准确地披露公共事件信息,防范和制止谣言传播,对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推动公共事件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做好应对谣言传播工作有利于消除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稳定。在公共事件中,谣言的杀伤力不仅表现在对个体的杀伤力上,甚至对整个社会也会造成伤害。因为谣言能够对社会心理、民众情绪产生极大的干扰,影响人们的理性判断能力,从而制造混乱,影响社会稳定。正如奥尔波特等学者所言:“……谣言的散布,一直是重大的社会和心理问题,在危急时刻更是如此,每当社会局势紧张,不实的报道便恶毒地增长……谣言或散布不必要的担忧,或夸大希望,从而使道德遭到破坏,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尤为有害的是,它们传播敌视和仇恨……的有害偏见。”如果谣言是经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其危害性就更不可估量了。如最近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地震后,一些不法人员通过互联网借机造谣,散布虚假信息,甚至危言耸听,扰乱人心,一方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及时进行辟谣,另一方面由公安部门对造谣者依法快速查处,从而消除了人们不必要的猜测,缓释了可能造成的心理不安和心理恐慌,也震慑了潜在的借机造谣者,对保证抗震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和社会秩序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做好应对谣言传播工作有利于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公共事件中的参与谣言制造传播的,既有哗众取宠、无事生非者,也有借机制造混乱、破坏社会安宁者,特别是政治意见向左者往往把公共事件作为实现“谣言战略”的最佳时机,从而使谣言传播呈现出境内与境外互相影响、网上与网下多种渠道并行的情况。如果任由谣言传播或应对谣言失当,都会严重消减党和政府的公信力。特别是那些表面上与公共事件相关,实际上其终极意图在于污蔑党和政府不作为、合法性的谣言,如果被社会大众普遍接受并在社会上广为流传时,可能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带来更为重要的潜在隐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及时有效做好谣言传播的应对工作,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过去,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是人际传播,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口口相传。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但传统的人际传播正在改变,而且人们可以借助电话、短信、网络等手段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谣言传播形态也开始变为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混合。当前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有以下几种:
网络传播。网络技术造就了信息传播自由的特点,信息发布和传输缺乏严格的检查和核实系统,操作方式也越来越简便越来越多样化,这为别有用心的个人或机构通过互联网散布谣言提供了方便。网络已成为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主要载体。谣言在网络上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一是BBS与各类论坛、博客、播客、个人网页等。BBS与各大网站上的各类论坛几乎已经成为众人心目中谣言的集散地了。造谣和传谣的活动往往在上面此起彼伏,一谣未平,一谣又起。然而,并非所有在BBS上和各类论坛上的消息都完全虚假,有相当一部分消息事后被证实是真实的。这就使很多网民面对上面的消息,无法完全将之搁置不理。在将信将疑中,谣言得到了巨大的生命力和传播价值,在网下又通过人际口头传播广为人知。二是电子邮件。电子邮件具有传输快、复制方便,而又带有私人色彩的特点。利用电子邮件的群发功能,可以使一条信息顷刻间到达成千上万的网民。而私人色彩会使电子邮件显得比一般的消息更为真实。在口头传播时代不断出现的连锁谣言,在网络时代化为了连锁电子邮件谣言,从而使谣言泛滥成灾。三是即时通讯工具。即时通讯成为最近十年发展最快的信息交互工具。目前国内用户使用较多的有QQ、MSN等,它们具有相当的个人化程度。即时通讯具有模拟真实社会人际交往的特点,极为接近口头传播,这大大增强了它在人们心目中所传信息的可信度。同时它又具有电子邮件的某些特点,可以在网上方便地复制,在对方离线时留言等,因此,即时通讯工具也成为网络谣言的一个重要传播渠道。四是网络新闻。网络新闻自诞生之日起,就以传播迅速的优势,迅速席卷全球。由于新闻网站往往依赖于网民的自由投稿获得信息,这就造成检验事实真实性的困难,同时更有很多新闻网站在新闻竞争的过程中往往不顾事实,怎么吸引人怎么写,怎么激动人怎么编,还有的将明明已被证明是不真实但颇具吸引力的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转载,利用人们对传统媒体的信任提升点击率,推动了网络新闻谣言的泛滥。此外,一些谣言制造者为使人们相信谣言,在制作环节上采用新闻报道的手法,在形式上力求逼真,甚至盗用媒体的名义;在传播过程中设法令网络媒体乃至传统新闻媒体“中招”,并通过他们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传播平台以新闻形态进行再传播,以增加谣言的可信度。
手机短信传播。截止2007年6月,我国已有6亿多移动电话用户,其覆盖面比任何一种媒体都广泛。手机短信在作为个人通讯方式的同时正在日益充当起大众传播媒介的角色。“随时随地”进行“点对点”的传播特性使手机比传统媒体的权威发布更容易通达一般受众,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在手机拥有者之间构成一个“公共信息圈”。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手机的进一步普及以及手机录音、摄像、上网等功能不断拓展特别是3G手机的发展,其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手机短信传播、手机电视、手机报纸、手机网站与网络传播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传播网络,同时因其私人性、隐匿性等特点,也成为公共事件中谣言传播的一个重要、便捷、有效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