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入世后相关规则的推行和法律的修改,谷永江认为,“WTO的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形成了默契”。关于建立和谐社会,有以下标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分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为我们建立和谐社会提出了目标,指明了方向,但是实现每一项都是非常艰巨的,我们不可掉以轻心,也不能把现在取得的成就抛掉。国外文化理念和观念会伴随着入世逐渐涌入国内市场,这“一方面适应了人们的多元化文化消费要求,另一方面也会对我们的民族文化传统有潜在的影响,这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带来了新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方面具有经验、技术、资金方面的优势,而且熟悉市场规则和市场运作方式。我们虽然具有文化资源和主场作战的优势,但我们文化生产经营单位要在短期内变劣势为优势,使优势更优,壮大和发展自己,困难是相当大的”。
文化部市场司副司长刘玉珠同志作为中方代表团成员,曾多次参加我国加入WTO有关会谈。在谈到入世给文化产业带来的影响时,刘玉珠说:“我国对文化事业的管理主要依靠政策号召和行政措施,而缺少用法制手段引导、保障文化建设和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入世将促进文化法制里没的进程”同时,入世对中国文化产业带来的很重要的影响就是,在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出台和更有针对性的调整上,迈出了有力的一步。逐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国际化发展思路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逐渐成为决策共识,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政策,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注入,鼓励各种形式的投资方式,也逐渐成为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新桂林”:文化产业的山水情结——范周对话张秀隆
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文化创意产业参考》杂志社总编辑
张秀隆:时为广西桂林市市长高端对话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
桂林市市长张秀隆对于文化产业的态度是明朗的。他清晰的思路,颇有创新的举措和为人的直率常给人深刻的印象。在风景如画的桂林城,本刊总编辑范周就文化产业与桂林发展的新机遇,与桂林市长张秀隆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探讨,整个过程始终充满着思想的碰撞。在对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桂林城的迁徙飞跃上,双方因为思路的不谋而合而充满了融洽。张秀隆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用文化的发展来推动城市的发展。
翻开谷歌地图,从空中鸟瞰,可以看到桂林临江而生的美。携一水漓江的空灵而美绝古今,一城因水而灵魂芬芳;漓江,依一城秀美的风华而享誉中外,一水因城而韵味悠长。这个城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千多年前。
张秀隆:桂林的历史悠久。公元前111年建城的桂林,而今已走过两千多年的岁月。厚重的历史给桂林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在桂林,漓江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漓江穿城而过,因此对于漓江的保护成为重要议题。既要保护桂林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又要加快发展的步伐,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让社会变得更和谐——这一认知对于桂林城来说,弥足珍贵。
范周:正如市长所言,桂林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历史名城。这座被誉为世界级的旅游名城,不但风光如画引人入胜,近年迅猛的发展更令人惊叹。漓江,从来都与桂林这个城市休戚相关、生息相连。她是这个城市的精髓,也是这个城市发展变迁的最好见证。我记得德国前总统卡斯滕斯游览漓江后,赞道:“清澈的漓江,秀丽的山峰,葱郁的田野,这些都可以看到你们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使桂林避免了现代经济带来的污染。”
2007年的夏天,“向西发展”,成为桂林媒体中频率出现最高的一个词。透过这个词,一个与保护漓江息息相关的决策已经明晰,那就是“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
张秀隆:再造一个新桂林是适宜桂林发展需要的选择,也是国家赋予的责任和要求。“保护漓江,发展临桂,再造一个新桂林”的战略规划,为桂林确立了总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建设新区、疏解老城,组团发展、重点向西,优化布局、完善功能,为产业发展拓宽空间,给经济发展提供依托,建设现代化的山水宜居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
建设一个集公共事业文化、文化创意产业、文化生态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文化商业中心,具体包括桂林山水画展中心、文化广场、文化行政和服务中心、桂林电影城、艺术品展示与交流一条街、创意设计产业基地、文化服务机构、桂林大剧院、山水实景演出基地、大型购物中心等项目的新城,成为名城桂林的目标。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将把新城打造成桂林文化CBD、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市民游人的共享乐园和桂林旅游的文化地标。
范周:“再造一个新桂林”的发展思路令人震撼。在桂林的新城建设中,对已有的文化老城要合理地保护,同时,又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发。文化力量的注入,文化意识的改变,是桂林城提升的关键。作为旅游名城,桂林应该为这些自然景观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
桂林很美,是一颗明珠。明珠的光彩,在于其山水。“甲天下”的青山绿水,是桂林最珍贵的资源。因此,保护好青山绿水,是桂林发展最根本的底线,同时也是最大的挑战。
张秀隆:漓江是桂林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清澈的漓江边,多一个企业,就多了一份污染的危险。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看来似乎是一对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即桂林工业如何布局,直接关系到桂林市今后的发展与出路。桂林是一座历史名城,如何把现代文化与历史文化结合起来,把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延续桂林两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的同时,寻找创新的发展思路是桂林一直在思考的。
范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已经在桂林的许多大型实景演出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文化产业通过整合当地文化资源,精心策划,打造了桂林文化发展的新名片。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并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民间文化与桂林实景旅游的结合创造出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桂林的文化产业正在履行“日常生活文化化,民间文化产业化,传统产业生活化”的发展思路。
漓江是世界的漓江,避开漓江,是为了以更积极的态度守望和保护这条母亲河。桂林是广西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发展临桂新区,再造一个新桂林,正是一种发展上的创新。
张秀隆:的确,桂林的文化产业发展也需要用一种创意性的思路进行统领。而实现新区基础设施与老城区一体化、城市功能基本完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人口集聚初具规模的“新桂林”目标,正是我们一直致力的。目前桂林也正在由主要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以及管理创新转变。
范周:怎样才能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生动形象地展示给旅游者,是许多旅游城市面临的困惑,桂林在这一方面开拓出了一条成功的模式。旅游不仅仅是人们到大自然山水中去寻求美的感受和精神愉悦,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潜在的文化交流活动需要。同时还应该全面、立体来营销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给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文化新城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文化社区,而应该与桂林的城市扩张联系在一起,目标是建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新的城市中心,与现在的桂林市区形成呼应。
张秀隆:是的,桂林的老城和新城在产业的选择上不同,作为举世瞩目的山水名城,保护好桂林赖以生存的山水环境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桂林市在建设新区的同时,对老城山水进行全面的提升改造,把老城空间让位于旅游服务业和商贸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与山水文化体验之都相呼应的商贸旅游休闲区。老城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主,新城则要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工业产业聚集、关联产业配套发展的现代工业基地,同时充分发挥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机场路、万福路、321国道等在这里并汇的交通优势,适应工业基地建设和发展以及大城市对大物流的要求,培育现代物流业、生产服务业的新经济增长点。而为了让城市和谐有序,融洽自然,老城和新城之间用文化产业园进行衔接,以公共产品和文化体系联合纵横发展,形成一个过渡带。
范周:这正像是一个“哑铃型”的战略部署。在桂林区域内,文化产业的现代工业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形成自然的过渡,桂林城的发展也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潜力。如果将目光再放开一些,发展临桂新区,再造一个新桂林,对桂林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区、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国际国内多区域合作,构建具有重要地位的平台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与区域合作相配套的城市构架体系,能够很好地应对国际文化产业的转移,也更适宜培育新型的业态模式。
作为以文化的名义和根基发展的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是保证文化产业顺利、健康、持续发展最可靠、最高效、最具有生命力的法宝。
范周:自然界经过漫长的时光才造就桂林山水,现在,桂林要把握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只争朝夕,造一座适合投资创业的产业新城。要实现桂林文化产业的跨越式起飞,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最关键的是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在文化产业的学科资源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山水名城桂林建立文化产业的研究基地,可以发挥大学与城市的双重优势,在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研发与培训上,碰撞出新的火花。
张秀隆:这个提议很好。桂林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的支撑,而对于如何与经济和旅游结合,则要找准切入点,找到突破口。我也期待与中国传媒大学在文化产业方面有更深层次的合作。
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名城,在区位上,是泛北部湾和湄公河次区域旅游门户城市,处于泛北部湾和泛珠三角经济区的重叠区,同时处于中国—东盟贸易区紧密联系区域和广西工业“一轴两廊”布局中的重要位置。去年,桂林按照自治区“保护漓江、发展新区、再造一个新桂林”的要求,制定了“开发西部,优化中部,提升东部,适度发展南北部”的发展思路,从而为桂林这座名城开辟出新的发展空间。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与统筹运行,将使桂林绽放新的华彩。
(整理:齐骥)
重塑传统:划时代的行走——范周对话陈启涛
齐骥
陈启涛:安徽省蚌埠市市长
范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文化创意产业参考》杂志社总编辑
文化产业是城市现代化竞争力的标识,更是城市文化根基的体现,是城市的旗帜所在。无论是塑造城市灵魂,培植城市竞争力,发掘城市的个性,还是塑造城市形象,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城市经济的腾飞。在这场颇为激烈的经济对决中,不仅要以战略的眼光凝练出独具魅力的城市文化,还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特征,以深邃的观念赋予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生生不息的哲学内涵。
一个城市能否成为文化创新活力最旺、文化产业竞争力最强、文化权利的市民享受度最高的城市,是社会和谐、城市进步的评价指标。文化产业以科学发展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观两大核心观念,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绘制城市发展的和谐愿景。文化名城在新一轮的发展中,如何利用文化资源,重塑传统,迈出划时代的升级步伐?在中部腹地文化名城蚌埠,本刊总编辑范周与安徽省蚌埠市市长陈启涛就文化资源的产业路径进行了交谈,陈启涛给出了意味深长的回答。
花鼓灯:“东方芭蕾”舞动中的崛起
陈启涛自信地将“弘扬花鼓灯”提上日程,这一举动,颇为大手笔,同时也体现出蚌埠市“保护花鼓灯原生形态,实现优质基因活体传承”的梦想照进现实。蚌埠人为花鼓灯所做的努力是明显的,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并没有像许多优秀的文化一样,随时间而消亡。
陈启涛:花鼓灯是安徽省蚌埠市的文化资源之一。缘起于宋代的花鼓灯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盛行于淮河流域,是一种融舞蹈、锣鼓、灯歌、小戏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周恩来总理赞誉花鼓灯为‘东方芭蕾’”。作为汉民族创造的、保存最完整的民间歌舞艺术,花鼓灯具有中国民间歌舞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和独特价值,第四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第一场比赛中获得冠军的正是蚌埠花鼓灯。
范周:蚌埠滨临淮河,人杰地灵。双墩遗址、禹墟遗址、垓下古战场、汤和墓等景区景点,无不展示了淮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巨大魅力。作为皖北中心城市,蚌埠市的人文气息十分浓厚,久有赏玩灵璧奇石、玉器、古玩、字画及盆景等艺术的传统。目前,蚌埠市拥有众多风格各异、阅历丰富的奇石、玉器、古玩、字画及盆景等艺术的爱好者和收藏家,其藏品、作品在省内外各种文化节、博览会等活动中屡获大奖。文化产业在蚌埠市方兴未艾,潜力巨大。看了花鼓灯之后,我们感受得到蚌埠市委、市政府和文化部门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倾斜,从保护到传承,再到传承中的不断创新和推广,政府对于传统艺术是别具匠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