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上海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必然带来的是全民健身的热潮。特别是2001—2005年间,上海体育产业随着体育功能的拓展、市民健身热潮的兴起,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据资料显示,美国体育产业产值超过2500亿美元,其中50%以上来自于体育服务业。体育界相关人士已经意识到:“体育消费的结构已经转向了以家庭和个人为主体——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让越来越多的上海家庭主动在健身上消费。”孙雯指出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上海一系列顶级体育赛事拓宽了上海市民的视野,让上海人拥有了全新的生活理念、健康理念。”目前,赋予体育本体的不仅仅是学校学生们的必修课、弄堂里年轻人喜爱的运动游戏、老年人打发闲暇时间的项目,它已经成为“健康生活”的代名词。健身器材走进寻常百姓家,完善配套的体育设施使上海人的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充满激情。
目前,上海市有体育场馆1.4万多家,已经建成健身苑、点4000多个,上海健身设施总面积已达239万平方米,经营性健身场所6000家;上海体育人口已超过45%,即差不多每2个人中就有1个经常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娱乐、进行专项训练或从事其他体育事业。孙雯说:“全民健身的热情是上海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再一次掀起全民健身的高潮;体育给人带来的是健康的、快乐的境界,全民健身和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上海应该抓住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的历史机遇,使上海体育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带动全民健身的新高潮。孙雯透过这种全民健身的“气候”,看到了健康的生活理念必然造就良好的生活品质。体育,提升了整座城市的品位,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搜罗文化基因
体育产业是健康产业、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更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在体育产业方面发展的良好态势其实是整个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缩影。文化创意产业一直被公认为增强城市和国家竞争力的经济驱动力,它是知识和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它不仅将各地区、国家、民族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综合效益,还在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着脍炙人口的精神产品。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方面,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最早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此可见,上海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育最早的城市。
同时,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品牌结合起来是世界各国的普遍作法,城市品牌是城市巨大的无形资产。随着城市全球化的发展,“创意城市”已经提上日程,被世界很多地区视为打造品牌的最好标签。孙雯认为,上海已经形成了一个城市品牌,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个性的城市精神。通过借鉴国内国外的成功经验,把宝贵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创意资源,以地方魅力迎接全球化挑战,合力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力争使“创意上海”成为向世界展示上海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和城市创新活力的亮丽名片,从而打造崭新的城市名片,这是打造“创意上海”的良好途径。
追根溯源,隐藏在“创意上海”这个城市品牌背后的是上海这座城市根深蒂固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上海给予上海人的情愫是一种精神、一种气质,这些都源于上海这座城市具有极富个性的城市精神,底蕴深厚的海派文化。上海有着属于自己独特魅力的“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这种文化展现的是中西并存、中外合璧的文化魅力,是西方文化和传统江南文化的融合。而这种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酝酿着这个城市的城市精神。上海的城市精神是上海的一张名片,而且不仅是一张国内通行的名片,也是一张走向国际的名片。上海真正的魅力不在于它华丽的外表,而在于它具有内在独特的魅力,这种城市的魅力表现在上海强有力的吸引力和国际化的潜质。“向世界展示魅力”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向世界展示魅力”不仅仅是展示上海自身的魅力,而且也是展示中国的魅力;“向世界展示魅力”不是上海向世界炫耀自己,而是真诚地以向世界学习的态度来展示上海人努力的成果。孙雯认为上海已经不单纯代表上海这座城市的品牌:上海不是上海的上海,上海是中国的上海。
打造“创意上海”的城市名片
孙雯形容上海的城市精神是激情的、包容的、时尚的、现代的。上海海派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创造者是上海人民,而在这里居住的上海人已经不是我们定义上的上海本土市民了,上海人在国际化大都市的人潮中,不再是一个具体的概念,他们来自各个地方,所有的人在这里被融化,上海现在已经是一个移民城市。上海人有着“男子汉”的拼搏气势,也有着“女人味”的小资情调,刚柔并济的谐和交融,让上海这座城市更具有人情味。可爱的上海人秉承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理念,向世界展示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向着“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迈进。
即将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都将与上海这座城市“亲密接触”,上海城市精神、奥运精神、世博精神,这三种精神将互相碰撞,产生“化学反应”,聚合成一种更具魅力的城市品牌,一种更个性的文化基因。
孙雯是这样描述奥运精神的:“奥运精神不仅仅是争夺冠军,真正的奥运精神是一种向上的、永不放弃的战斗精神,坚持的精神。它会让我们视野更开阔,信息得到更多的交流,奥运会的理念不仅仅是竞技的东西,还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她还指出这一精神和上海的城市精神有着共通的节点,“上海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城市,有竞争就有进步,这和奥运精神是一致的,要学会在竞争面前充满激情,永不退缩。”作为奥运会的协办城市上海来说,奥运会带来的“后奥运时代”也是不可忽视的。奥运会将提升上海的城市文明、环境保护等其他方面的改进,奥运会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竞技体育带来的美丽、精彩,更重要的是整个城市的人文气息,激发整个全民健身的热潮,因为,体育能够减轻人们的压力,给人带来欢乐,更多的是一种身心上的健康特质。奥运会是体育盛会,世博会是经济的盛会,它们都是国际性的盛会,孙雯把这两个国际盛会的交流归结为是文化的交流,是文化的碰撞。也许正因为是上海这种“海派文化”的包容气度,使它能够在各个方面显现出超前、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搜罗上海独有的文化基因,打造“创意上海”的城市名片。体育是“创意上海”的一张标签,它已经是上海一个新的城市品牌,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正以“海纳百川”的气派走向世界,接受着一个又一个挑战。体育不仅仅是竞技,它已经成为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已经深深融入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中。
当创意产业成为一种潮流——访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何增强
赵莹
何增强:上海创意产业中心秘书长。上海创意产业中心是经上海市经济委员会、上海市社团局批准设立,从事推动上海创意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以“创意产业化,产业创意化”为愿景推进上海创意产业发展。
记者:您是怎样看待创意产业的?
何增强:我认为创意是早就存在的,在远古时期,当容器有了花纹,能够体现更多价值的时候,就有了创意。在物品交换的时候,有花纹的价值明显不一样,所以创意不是现代的产物,而是很早就有的。
另外,创意不是大师的专利,创意对每个人都很公平,每个人都有创意。这就说明创意不是可以定量产出的东西,创意是一个人不经意的一种幻想,然后又把这样一种想法和技能转化为可以创造价值的一种技巧。
1996年英国首先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如我刚才所说:实际上创意很早就有,而且大家都很公平,每个人都会有创意,但使它能够产业化,这里面就嵌入了一个知识产权的问题。我们把这样一种技能通过知识产权的产权化和版权化,使它能够批量化地产出,去附加在产品和商品上,体现它的价值性。也就是说,把原来已经有的传统产业区分为原来也早就已有的创意和设计,再把它融合,又注入产业特征的时候,就形成创意产业。英国首先提出创意产业是基于它处在一个工业化和城市化极端发展的前提,因为英国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后,很多的传统产业、加工产业、制造业产业都转移了,基于这样一种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以后的背景,它必然会选择一个不需要资源,又不是以工业、制造业为基础的一个核心产业,因此它的定位是文化创意产业——以版权业、影视、设计、创作为主的产业。这个情形非常符合英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工业化转移以后的能够创造财富和就业的一种模型。
中国是在2000年以后提出创意产业的,我们组织了中国第一届“中国创意产业论坛”。上海在这个时候提出创意产业这个概念,是基于上海这样一种特大型城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当中,急需依托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撑,就是说它的核心的版权、专利或者是这一类的创意文化,为我们强大的、发达的制造业能够做附加值、做提升。同时更多的一些传统产业和制造产业急需要具有创意的这样一种附加值的文化的注入。
此外人才引进以后,有了人才的依托就需要把这个文化形成一种产业,在这样一种需求之下,我们提出创意产业。实际上就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对文化的一种需求,而这类文化产品的市场需求,又激发了这样一个从事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链的出现。
另一方面就是传统的低附加值的制造业需要高附加值的文化的注入和融合。上海是在2005年结合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的前提背景下,提出的“创意产业”,但当时大家对创意产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中国当时对创意产业非常敏感,推进是非常缓慢的。大家不清楚创意产业是什么,它涵盖了什么,对经济贡献如何,以及它最终会是一个什么形态?但是上海牵头推进这个产业的经济部门——上海计经委非常明智,把上海创意产业推进从载体入手,怎么考虑呢?就是这座城市在传统产业提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很多中心城区的工业向开发区转移,向外地转移,比如说纺织转移到苏北去了,化工转移到长三角的其他城市去了。因此转移以后的这些工业厂房的存量,如何为这座城市的经济作贡献,就很现实地摆在政府的面前。这时候西方的新兴的创意产业的兴起,又给中国繁荣的经济带来了活力和导向。因此,把这种新兴的产业注入到被转移后的闲置的工业厂房里面,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
具体说就是我们在2004年底和2005年年初,开始探索把原来转移的制造业的工业厂房进行改造,改造成为现在的创意产业园区,把一些从事于创意的这些机构和人员,集聚到这样的厂房当中来,这种厂房价格比较低廉,处于中心位置,而且因为是厂房,里面空间非常大,进去以后产业链之间相互关联,然后通过艺术家的改造以后,像“798”一样,就成为一个非常有文化氛围的场所。同时吸纳市内高学历人员就业,为当地政府产生一些税收,这么多的综合要素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大家看清楚了,传统产业转移以后的这些闲置厂房,被这样一种新兴的产业注入、利用,这样就找到了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出路。
我们用了大概不到半年多的时间,把一些已经形成这样规模的企业进行整合,然后又推进了这样一批创意园区,一共形成了18家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了一个集聚效应。在当时情况下,更重要的是一种舆论效应,也就是说,大家对创意产业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由一个模糊认识,上升到了让它实实在在产出了,有了具体参照物,大家就容易达成一致了。这就是上海从事创意产业推进的第一步,即把一些原来闲置的工业厂房进行利用改造,然后又去鼓励一批极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意产业,两者之间结合,形成了上海创意产业的一种特色。
第二步就是我们明确了创意产业是什么,它是可以提升制造业,可以改变经济一种增长方式的行业,能造就大量的知识型的就业,是政府鼓励的一种行业。那么,如何推进这个行业的发展?我们就在这个时候成立了上海创意产业中心,就是政府有这样一种想法,我们去帮它实现,形成了这样一个公共的服务平台,来推进这个行业发展。我们形成了以舆论、信息为导向的信息平台,以融资和投资来帮助一些中小企业创业的投资和融资平台,我们又形成了培训平台、教育平台、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展示交易平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