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3000000016

第16章 真题解析(7)

(3)艺术乃是再现与表现之统一

我认为,再现侧重强调艺术之真,表现强调艺术之美。但艺术本是真善美的统一,是表现和再现的融合。卢卡契提出艺术本质是现实的反映,并且是能动的反映,它具有艺术家本身的主观成分,的确如此,艺术家正因为其主体与生活邂逅的火光点燃了艺术激情。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是再现和表现的合体,艺术创作也必须将二者结合。“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既有万籁俱寂一点声的写照,又融入作者空灵的心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既有花落鸟飞人流泪的实景,更彰显作者悲恸的感情。诗歌如此,其他艺术形式亦如此。

【点评】

这篇文章的结构很鲜明,逻辑很清晰,在论证上也引用了大量的文艺理论家的观点。但缺陷也很明显,只停留于堆砌别人的观点,而缺少了深入的分析。

本文分别从再现与表现两方面用名人名言做论据,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艺术创作应该结合二者方可。但是这篇文章最大的问题在于太过于死板,而且对于艺术创作的问题分析不够。

【参考答案2】

“咏物”与“咏怀”——论艺术的再现与表现

关于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之关系,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统一性

如刘熙载所认为的艺术作品是“咏物”的“咏怀”统一,从总体上讲艺术应该是再现与表现,主观与客观,心与物的统一。

A.“咏怀”之中有“咏物”

亦即表现之中有再现。如我国古典浪漫主义巨著《西游记》中的火眼金睛、善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不过是猴子与聪明人的结合;憨态可掬、好吃懒做的猪八戒不过是猪与懒汉的结合;而所谓的“天庭”则更是人间帝王宫殿的翻版,只是拆去了围墙多了些缭绕的云雾而已,而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与诸位仙臣间鲜明的等级分划,则更是对人间封建社会封建秩序的直接映射。可见,艺术家的创作想象也不是空穴来风的,往往是在“亲知亲见”“体察入微”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创造艺术典型。

B.“咏物”之中有“咏怀”

“按实肖像易,凭虚构象难。”艺术之所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就在于融入了艺术家的主观创造。“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鲁迅先生这段话除了是对有“考据癖”的闲人们的反击,同时更说明了艺术家的主观选择在艺术创造活动中的重要性。正是因为鲁迅先生对客观生活杰出的观察力和主观上卓越的创造力,才使得他笔下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华老栓等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同时又具有对国民性凝练的概括性,从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显然,脱离了艺术家对现实素材的整理,加工和典型化,脱离了艺术家主观观念,情感的倾注,是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的。

总之,完全没有表现的再现只是对客观现实的机械复制,算不得艺术;完全没有再现只有表现的艺术是脱离现实的不存在的,因此,大体上艺术应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咏物”与“咏怀”的统一。

(2)侧重性

由于不同艺术部门的艺术语言,艺术特点各有差异,又导致不同艺术门类对艺术的再现和表现各有侧重。如音乐、舞蹈等表情艺术,由于音符的音响,舞姿的肢体动作等艺术语言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所以它们更侧重于主观感情的抒发,即更侧重于“咏怀”。而戏剧、影视、动画、古典主义绘画则因其影像的直观性而更长于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因此更侧重于“咏物”。因此,对于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问题,不可机械地以一概之。

(3)流变性

日本美学家今道友信认为,再现与表现在中西文艺史上呈逆向发展趋势。西方艺术是从再现向表现流变,中国则反之。纵观历史,自西方后印象主义的诞生,以象征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领先的现代主义思潮便逐渐将重客观再现的模仿论请下了神坛。而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战乱和屈辱,迫使中国的艺术家们打开视野,借鉴西方,强调“洋为中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重“神似”、轻“形似”地强调“气韵生动”的山水写意画出现在古代的中国,而重观念、轻技巧的行为艺术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得出结论,即艺术的表现与再现在整体统一的基础上,又具有各门类的侧重性和东西方的流变性。

【点评】

这篇文章,开门见山,思路清晰,结构分明,论述得当。在说完了再现和表现的关系之后,还能够拓展开来说门类艺术对再现和表现之侧重不同,以及中西文艺发展史上再现和表现之间的逆向运动,这是很不错的。

【拓展】

再现与表现,形式与内容,主体和客体,这是我们经常容易混淆的三对概念。形式与内容,往往是说的一个艺术作品自身的构成,可以分成外在符号和内在意义两个层面;再现和表现,往往是说艺术作品的内容是外在自然、社会的模仿还是对人物内心情感的表达;主体和客体,往往是说的人和对象物之间的关系。这三对概念务必搞清,否则以后很多问题会陷入泥潭。

2.舒曼说:“在一个美术家心目中,诗歌却变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简析不同艺术形式在艺术表现上的相通现象。

【解析】

这道题考的是艺术的相通性的问题。即人们在感知文字、图画、声音这些不同的艺术传达媒介时,往往会因为感官经验的触发而将这些不同的感觉联系起来,是为通感,或者又叫联觉体验。答好这道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结合艺术史的例子,并结合题目给予分析。

【参考答案1】

舒曼所说,正阐述了一种在审美直觉领域里的特殊现象——通感。所谓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从而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了“异质同构说”,用主客体的“同构说”来解释、分析了这种“通感”现象的根源和来由,指出一定的形式结构,因为同构感应,引发人们特定的知觉情感,从而具有审美素质。外在对象和内在情感合拍一致,主客协调,物我同一,从而,人在各种对称、比例、均衡、节奏、韵律、秩序、和谐中,产生相互映对符合的知觉感受,便产生美感愉快。“异质同构说”恰好说明了艺术中音乐、诗、画之间的相通关系。

欣赏音乐等听觉艺术时,人们仿佛可以看见生动可视的视觉形象,《礼记·乐记》中就记载着悦耳的歌声好像是一串又圆满又光润的珠子,使人们产生了视觉的形象和触觉的感受。欣赏绘画等视觉艺术时,人们不仅可以产生触觉感受,如感到“冷”、“暖”,还可以产生听觉感受,仿佛从画中静物听到了声音,清人方薰观赏石谷画的《清济贯河图》时,看到画中汹涌澎湃的江水,好像听到了江水波涛翻滚的怒吼声。从这种意义上讲,费尔巴哈甚至认为“画家也是音乐家,因为,他不仅描绘出可见对象物给他的眼睛所造成的印象,而且,也描绘出给他的耳朵所造成的印象;我们不仅观赏其景色,而且,也听到牧人在吹奏,听到泉水在流淌,听到树叶在颤动。”

舞蹈之于书法亦然。观舞姿而进书法,也是一再流传的著名故事:“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从而笔势益振。”这里,舞蹈的特征与音乐一样,它主要也是来自异域少数民族的激烈跳动的胡旋舞,即所谓“纵横跳动”、“旋转如风”,观舞蹈之线条美感,和那书法是否有同构呢?那如走龙蛇、刚圆遒劲具有弹性活力的笔墨线条,那奇险万状、绎智遗形、连绵不断、忽轻忽重的结体、布局,那倏忽之间变化无常、疾风骤雨不可遏制的情态气势,盛唐的草书不正是这纸上的强烈舞蹈么?

宋代文豪苏轼评价王维的艺术作品时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同门类之艺术相通于人之内心,实乃正常现象,这也是艺术奇妙的地方。

【点评】

这篇文章开门见山,直接扣住舒曼的话进行分析,然后点出了通感产生的原因。接着,以音乐和绘画、舞蹈和书法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文的长处在于行文流畅、论证有力、文采丰满。这是值得鼓励的地方。

【参考答案2】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唐诗人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说的是因听到美妙的音乐而想到了千树桃花,这倒与舒曼在题中说的观点不谋而合。我们把这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之间相通的现象称之为“通感”,意味着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互相渗透或者挪移,从而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审美感受。

通感在艺术领域比比皆是。德国浪漫派文学家口里流传着一句:“建筑是凝固着的音乐。”姆尼兹在他的名著《和声与节拍的本性》里称呼音乐是“流动着的建筑”。的确,空间上,建筑的结构布局,高低曲折、错落有致,与随时间流逝的音乐在节奏、和声、旋律上有相似之处。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有没有巴黎建筑群的启示?舒曼的《第三交响曲》有没有科隆大教堂的壮丽宏伟?我觉得有,西方交响乐里恢弘的和声进行与西方建筑的崇高雄壮应当是有着一种同构的气势的,正如柴可夫斯基称赞说:“伟大的音乐家在大教堂绝顶之美的感召下写成的几张谱纸,为后人树立了一座刻画人类深刻内心世界的,犹如大教堂本身一样的不朽丰碑。”

中国也是如此,不过中国美学的通感更具有形而上的深刻意味。六朝山水画家宗炳曾对着山水画弹琴“欲令众山皆响”,明代画家徐渭的《驴背吟诗图》使人产生驴蹄行进的节奏感,江南园林的曲水回风、依依修竹蕴含着笛曲《姑苏行》的曼步轻行、花木扶疏的生命律动,这种艺术的相通,不仅是感官上的联觉,更是通于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优秀的艺术作品本身可以调动起多种艺术感官达到全面而深刻的审美体验,但若没有深厚的艺术素养,也无法达到朱自清先生所体味的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境界。因此,对于审美主体而言,就需要“空潭泻春,古镜照神”的艺术心灵,用足全身心去体悟,从而直达心灵的愉悦,若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想,像宋祁那样在《玉楼春》中能够体味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趣,便不是难事了吧?

【点评】

本文开头采用了诗词引用法,又紧扣题眼,结尾处再引用诗词,且又点了题,感觉相当飘逸。文章第二段说西方艺术里的通感,第三段说中国艺术里的通感,且重点提出了中国艺术里通感的美学意味。最后提出,通感的发生也需要审美主体具备相应的能力。这篇文章结构紧凑,论述得当,尤其是开头和结尾的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参考答案3】

人类学家理查德·安德森对于艺术做了这样的描述:艺术即“有文化意味的意义,被巧妙地编入了动人且具有美感的媒介。”他进一步解释了“媒介”的作用:“媒介”是“意义”的载体,而这一“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互传达的作用。相同的文化意味能够编排入不同的媒介产生不尽相同的意义。舒曼在此举例证明:“诗歌成了图画,而音乐家则善于把图画用声音体现出来。”这即是在说,各种不同艺术虽然都有独特性质,但也不乏相通之处。

中国传统艺术里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说,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和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王维笔下,诗画相通,情感交融。你读他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仿佛进入了清新悠远、幽静安宁的山水画之中;你赏他的《辋川图》,画面群山环抱、树林掩映、亭台楼榭、古朴端庄。别墅外,云水流肆,偶有舟楫过往,这悠然超尘绝俗的意境不正是“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所表达出来的视像么?正如中国山水画大师黄宾虹所说:“中国艺术本是不无相通的,书与画亦是一本同源,理法一贯,虽音乐、博弈亦有与国画相通之处。”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得妙:“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本书。”朱光潜先生将其诠释为:“人人均有一部字典,但成书的形式则需要情趣和才学。我们的心中均有一种热情和诗意,但表达的形式或许因人而异。”我握起画笔,你拾起音符,无非都是想将胸中的感情表达出来。虽然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但美的感受却是相通的,这种艺术的感悟和艺术的追求亦是相通的,这相通的结果便是,我“听”见了你的画,你“看”见了我的歌。

【点评】

文章短小精干,几无一句废话。全文围绕艺术的相通性来说,论述精辟,字里行间富有艺术美感,值得细细品味。尤其是结尾一句,我很喜欢,你呢?

【拓展】

审美心理学中有不少的关键词,比如通感、移情、净化、共鸣等,都需要做重点关注。

3.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解析】

这道题目考的是艺术接受的主体性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味着读者不同,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不一样。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作品本身是一个充满不定点的召唤结构,二是审美主体有主体性。

当然,还可以深入挖掘一下,仅仅是不同的读者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就不一样么?相同的读者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难道就是固定不变的么?

同类推荐
  • 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本运营

    国有资产管理与资本运营

    国有资产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了解我国国有资产状况,掌握国有资产的存量特征,分析国有资产产权规律,对于强化国有资产经营管理、进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 刑法

    刑法

    本书全面收录了目前复习司法考试必读的刑法科目的法律法规。编排上采取关键标注、考频提示、考点对照、关联索引、对比注释、真题演练、出题点自测的方式进行合理编排。同时,本书对司法考试中重要的涉及修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也及时做了更新。
  • 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金融学基础联考重点、难点及模拟考场

    本书紧扣2010年金融联考大纲,并结合最新的金融理论与实践详细解析重点、难点部分,有助于配合考生第二阶段的复习。除此之外,本书还配有10套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严格按照2010年金融联考大纲样卷的题型结构与知识点分布进行编写,可以让考生抢先品味联考真题的“滋味”。对每一道题,我们均给出了详细的解析,非常适合考生复习巩固知识要点。
  • 大学生考证指南

    大学生考证指南

    针对大学生学习及就业的需要,汇编国家有关考试法规,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记者从业资格证,导游资格证考试,管理类证书,艺术类证书及其他类证书的相关规定。
热门推荐
  • 冷少的甜蜜妻

    冷少的甜蜜妻

    她忘不他,他痴念着她。却分隔在大洋彼岸远远望着对方。阔别五年,她重磅回归身边还带着一位小奶娃。他为了弥补对她,宠她入骨。突然一天对她说‘老婆,我们给忆尘生个妹妹玩玩呗’从此洛茜每天身心俱累!
  • 唐人月波

    唐人月波

    以古人的道德,品读现实的都市生活,在这个纷乱负责的社会中,唐人月波如何以自己的奇遇生存,如何以自己的智慧赢取爱情,新生
  • 雪倾天下

    雪倾天下

    可笑,我龙景雪自认不笨,居然栽在被暗算上面。。。。。。。。。本文讲述一个强者之魂进入一个弱者之躯,一个是一方霸主,时而冷漠又有点二,当她成为为了吸引亲人注意,把装酷当饭吃,不惜以极端的方式吸引他们目光的一个孤僻女孩时又会发生什么事?
  • 超级学生纵横都市

    超级学生纵横都市

    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意外获得了一枚空间戒子,从此开始了他的牛逼人生。
  • 命运转转盘:我是公主我怕谁

    命运转转盘:我是公主我怕谁

    一次献血,使平凡少女成为了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公主。却无辜卷入了一场暗无天日的家族斗争中,当她清醒过来时却发现早已丢了心……
  • 雨落手牵手

    雨落手牵手

    或许我没有最好的良好家世,但是能够将最美的她追到手。我也值了,不是吗?“小乖,快点过来,小小乖在这里呢!”白如画在向我招收,我微微一笑:“如画,我知道了!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就过去”“小乖,你快点给老娘起床!不然小心老娘掀你被子”我揉了揉眼睛看向房门处,叹了口气”唉!又只是一个梦
  • tfboys的幸福之纯白

    tfboys的幸福之纯白

    无法磨灭又无法完成的爱恋,在这一个绚丽的轮回恋中,即将去到另一个轮回一世,完成这永远都不能完成的爱,一切只是为了与你有一个人短暂的爱恋,一个在心里永远抹去不的记忆。王俊凯:方雨萱,对不起,我还是把那个梦里的话信以为真,即使不是这样,我们也无法有一个永久的爱。方雨萱:王俊凯,我只要你记住,无论在哪一世,我都会护你周全,你死,我不独活,我死,你不必吊唁。王源:方雨玲,即使我会死,我也要把我的心完好无整的给你。方雨玲:王源,我不许你留我一个人在这世上,我可以抛弃我那自以为一无是处的命,我只要你。易烊千玺:若瑄,感谢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韩若瑄:爱你,我不后悔,因为年少有你,青春有爱。
  • 三生缘:君颜莫忘

    三生缘:君颜莫忘

    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红尘之外,她的容颜。繁华落尽,终为等待。守护她三生三世,却逃不过命运。一剑挥过,花舞流年。许是伤的太重她,丢了心。
  • 爆萌痞妃:逆天神技戏古代

    爆萌痞妃:逆天神技戏古代

    〖宠文1v1〗女主在惨招男友背叛后,被拉入一个莫名的神仙红包群,从此神器在手美男我有!“恭喜你,抢到阎王爷的时空穿梭符,使用后便可自由的穿梭在任意时空!”随后女主领取了并选择了古代,尔后女主便手持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古代放肆撩起了美男!
  • 呆萌女仆:校草大人请留步

    呆萌女仆:校草大人请留步

    第一次,他问她:“你会背叛人类吗?”她咬牙切齿地回答:“我宁愿不背叛世界!也要背叛你!”“你最近是不是欠调教,嗯?”“唔!”第二次,他问她:“你会背叛人类吗?”“不会!”她简洁有力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三次,他问她:“你会背叛人类吗?”“我宁愿背叛全世界,也不要背叛你!”她穿着一身婚纱,自信地迈着脚步来到一身西装的他面前,脸上幸福的笑容很是明显。【这是一个腹黑大灰狼将呆萌小甜心一步步吃掉的爆萌故事】【本书读者Q群:495570652,群名青柠唤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