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800000019

第19章 美国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7)

第三节 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

新闻集团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综合性传媒集团之一,其起源和发展可以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基斯·默多克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创办的《新闻报》。

1953年9月,22岁的罗伯特·默多克(Rupert Murdoch,以下简称默多克)从英国回到澳大利亚接手父亲的遗产《新闻报》,并由此开始了他征服世界的征程。今天,新闻集团已由最初的一张澳大利亚地方小报发展成为全媒体跨国传媒集团,业务涉及南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亚洲的数十个国家,在英、美等世界重要的传媒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新闻集团国际传播战略的演变历程

(一)澳大利亚宏观环境变迁及报业的早期发展

澳大利亚的报刊史始于1803年《悉尼公报》的印刷出版。《悉尼公报》带有明显的官方性质,在其创办和运作过程中,总督们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澳大利亚逐渐由一个军队统治下的刑罚制裁殖民地,转变为一个自由移民日益增多的社会。19世纪20年代,在英国争取新闻自由斗争的鼓舞下,澳大利亚报业经历了反对政党直接控制报业自由的斗争阶段,期间涌现出了以《澳洲人》、《监视者》为代表的独立报纸。

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澳大利亚进入了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报纸的数量、种类、发行量都飞速增长,市场竞争不断加剧,报纸间的兼并收购活动从未间断。政治开明,人口不断增长,自由移民的比例继续增大,交通与通讯的迅速发展对报业的繁荣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50年代开始,澳洲的3大家族报系开始形成,其中包括:悉尼的约翰·费尔费斯家族、墨尔本的塞米兄弟家族、荷巴特的约翰·戴维斯家族。

20世纪20年代,报业集团开始出现,澳大利亚单一报纸竞争的局面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默多克家族在此时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从20年代开始,时任《先驱和时代周刊》(HWT)主编的基斯·默多克在墨尔本《先驱报》的基础上,不断收购维多利亚和其他州的一些主要报纸,例如墨尔本的《太阳晚报》、《太阳报新闻画报》和《早邮报》,阿德莱德的《记录者》的股份和《广告人报》,布里斯班的《信使报》和《每日邮政电讯报》。基斯·默多克主要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对报纸的控制,一是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控制,二是经营管理控制。

(二)新闻集团的起步与澳大利亚市场业务体系的建构

1952年,罗伯特·默多克接管了其父基斯·默多克在南澳的报纸阿德莱德《新闻报》。接手之初,默多克首先面对的是来自阿德莱德当地的《广告人报》的竞争。1953年10月,《广告人报》推出《星期日广告报》与《新闻报》的周末刊《邮报》进行正面竞争。1955年,两份周末报合并,两家各占50%的股份,但默多克获得了有利可图的印刷合同。随后,默多克开始加快步伐,将目光投向阿德莱德以外的广阔市场,先后买下了墨尔本《新思维》周刊和珀斯西部出版社的《星期日时报》,并进行全面改版。1957年,默多克成功地将阿德莱德和珀斯的报刊组建成集团。随后,新闻集团的发展战略包括两个核心内容:

一是扩大在澳大利亚的报业实力。20世纪60年代,悉尼逐渐进入繁荣时代,成为英语世界重要的大都市之一。此时,悉尼的新闻业竞争也更加激烈,其中尤以报业竞争最为突出。悉尼自然也成为新闻集团在澳大利亚继续发展的必争之地。1960年,默多克以400万美元收购悉尼的《每日镜报》,并使其成为悉尼最畅销的午后报纸。1964年7月14日,默多克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创办了《澳大利亚人报》。这是澳大利亚首家全国性报纸,它的诞生和发展对澳大利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因此使默多克赢得了澳大利亚人民,特别是记者的喜爱。

二是涉足澳大利亚广播电视业。默多克先后于1957年买下阿德莱德5DN电台少量股份,1958年收购阿德莱德TV-9电视台,1962年买下电视WIN第4频道股权。澳大利亚电视业的发展比美国要晚,默多克多次前往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1957年,为配合电视业务的发展,默多克效仿美国经验创办了《电视指南杂志》。进入澳大利亚广播电视市场可视为新闻集团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初步尝试。

(三)世界传媒业的发展与新闻集团国际传播历程

1.世界传媒业的发展与变化

(1)传媒技术的快速创新

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第一条电报电缆铺设成功,随后磁带录像机、宽银幕电影陆续诞生,21个欧洲国家同意共用超高频,日本索尼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袖珍式晶体管收音机。在这一时期,电视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一方面,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线电视发展迅速。传输质量和内容都得到了大幅提高。到70年代,有线电视已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另一方面,卫星电视技术出现并走向成熟。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随后美国、英国、法国等传媒科技领先的国家迅速开始了基于卫星传播技术的研发与实践。到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举行时,电视信号已经能够越过半个地球成功覆盖北美与欧洲的广大地区,标志着卫星电视信号传输技术的初步成熟。197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开放卫星电视、电话、新闻、资料业务市场。随着这一系列技术创新,全球传媒业步入了一个以电视、电影为主导的电子媒介时代,巨大的潜在市场也随之成型。

(2)传媒制度的重大变革

20世纪7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进入“高通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的滞胀期,在新自由主义思潮和商业利益集团压力的共同作用下,以各国政府为主导的,以“自由化、私有化、商业化、放松规制”为核心的媒介市场化改革随之席卷了整个欧洲。随后,“放松管制”成为欧洲传媒体制改革的共同主题。到20世纪90年代末,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开始不断放宽跨媒介所有权。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提出并快速推进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即信息高速公路)计划。1996年,新的美国《电信法》(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出台,“激励竞争,放松管制”是新法的最大特征,它取消了通信、传媒等多产业间的界限,放宽了对区域市场和企业规模的限制,放松了对广播电视业所有权多元化的限制,允许多种市场间的相互渗透,鼓励跨业兼并、强强联合,缩减其公共受托人义务。在新政的刺激下,美国和欧洲传媒业掀起了兼并收购的浪潮,媒介资源重新配置、媒介市场形态发生转变,媒介所有权由分散走向集中。

2.新闻集团国际传播战略的初步尝试

(1)新闻集团在英国、美国市场的扩张与发展

因为对英国的熟悉,默多克将这里作为新闻集团走向世界的第一步。1968年、1969年,默多克先后收购了《世界新闻报》、《太阳报》。经过改革和创新,到20世纪80年代,《太阳报》成为全球每日销量最大的英文报纸。1969年,默多克收购伦敦周末电视台部分股份并成为董事会成员,开始涉足英国电视业。1981年,默多克又收购了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报纸《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并获得路透社5%的股权。同年还购得了威廉·柯林斯出版公司41.7%有表决权的股票,开始进入英国的图书出版行业。

新闻集团的卫星电视业务也是在英国起步的,但并非一帆风顺。1983年,默多克买下PLC卫星电视公司的大多数股权,并将其重新命名为天空台。此次尝试最终以2000万美元亏损而告终。1989年,默多克再次进军英国卫星电视市场,建立新的4频道卫星服务电视网——天空电视频道。起初,天空电视频道平均每周亏损200万英镑,这成为新闻集团1990年危机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几乎使新闻集团濒临破产。1990年11月,默多克的天空台与其竞争对手英国卫星广播公司合并,成立新的天空广播公司,新闻集团掌握50%的股份和公司运营权。到1993年末,天空广播公司开始赢利。

20世纪50年代,战后的美国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默多克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个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度,并将其视为新闻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市场。1973年,默多克一举购得快报出版公司,获得其旗下的早报《快报》、晚报《圣安东尼奥新闻报》和《星期日报》。随后,默多克连续收购了《纽约邮报》、《纽约》周刊、《乡村之声报》、《波士顿先驱报》、《芝加哥太阳时报》,新闻集团的经营重心开始向美国转移。

默多克认为,“在50年代,你必须进入电视”,进入电视必须打入美国市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娱乐业已成为继航空业之后美国第二大出口行业。1983年,新闻集团购入好莱坞WCI公司6.7%的股份。1985年,默多克又购买了20世纪福克斯公司一半的股份,并从都市传媒公司获得6家电视台,组建福克斯电视公司。由于当时的美国通信法明确规定:任何一家公司,如果高级职员或董事中有外国人,或者其资本金有1/5以上被外国人掌握,或者受到由外国人管理、拥有或控制的公司直接或间接地控制,将不会得到广播许可证,同时还禁止上述公司在一个地区同时拥有电视台和报纸。为了完全拥有福克斯公司,组建全国广播网,默多克卖掉了《纽约邮报》等报纸业务,并于1985年加入了美国国籍。1986年,默多克在美国购买了6座电视台,联合105家独立电视台,形成了全国性广播网——福克斯广播公司。

(2)新闻集团在东欧、亚洲市场的扩张与发展

在新闻集团全球业务网络的建构过程中,东欧和亚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默多克是最早在东欧寻求投资机会的传媒巨头之一。1990年1月,默多克率团考察华沙、布拉格、布达佩斯等地,购买了匈牙利《改革周报》和Maina两份报纸。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亚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相继崛起,印度逐步进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期,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大幕开启,亚洲成为全球资本扩张最快的地区。默多克毫不犹豫地进军亚洲市场:1963年至1993年,先后购买了香港《亚洲》杂志、《华南早报》、《华侨日报》、香港卫星电视台的部分或全部股份;1993年,购买了印度今日亚洲公司14.9%的股份;1996年,与日本软银公司联手建立拥有150个频道的数字电视企业——日本天空广播公司,购买了日本朝日电视台21.4%的股份,成为其最大的股东;1998年,购买新加坡电信4%的股权,并与新加坡电信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外资进入媒介领域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默多克一直尝试迂回曲折的扩张途径,等待着中国市场大门的开启:从1985年开始,新闻集团陆续将20世纪福克斯的电影赠送给中央电视台。1995和1999年,集团旗下的伦敦《泰晤士报》先后两次赞助在大英博物馆举行的中国文物展。

(四)新闻集团国际传播战略的形成与发展

1.关注政治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在新闻集团的发展与国际传播战略中,默多克始终保持着对政策的高度敏感,他总是主动地接近政府,介入政治,尝试影响政策的制定。这使得新闻集团不仅能够及时地把握政策机遇,还以此为自己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借鉴英国的电视模式建立了自己的电视管理机制。当时的政府认为,电视的强大力量将对社会、文化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政府垄断了电视的经营权。1953年,门森斯政府决定采用“双重”或“混合”电视体制。这种电视体制将美国(商业化为主)和英国(公共电视体制)两种电视体制的优点兼收并蓄,促进了澳大利亚电视体制向商业化方向的转变。体制的松动使默多克获得了进入广播电视领域的可能,他随即进行了一系列的股权收购,如购买阿德莱德TV-9电视台、电视WIN第4频道的股权。

在英国,默多克在连续三届的选举中都支持保守党的撒切尔夫人,并与其保持着良好的私交。在与英国工会正面斗争的瓦平之战中,默多克最后的胜利就与撒切尔政府的暗中支持密切相关。瓦平战役期间,撒切尔夫人改革了《劳工法》,为其解雇罢工工人提供了政治和法律支持,同时还让其借助警察的力量维持新工厂的正常运转。瓦平战役的胜利使默多克在英国的所有报业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新技术给新闻集团带来了滚滚财源,为集团在美国的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当默多克决定在美国开辟他的传媒事业时便开始努力培养与白宫的关系。80年代初,默多克第一次与里根总统共进午餐。默多克用他的《纽约邮报》全心全意地支持里根参加1980年的总统选举。作为回报,1982年里根接受了《纽约邮报》的独家专访,这是当届政府唯一一次接受专访。

同类推荐
  • 那些“穿越”的孩子

    那些“穿越”的孩子

    农民工子女从不发达的乡村到繁华的大都市,从乡音、乡情到很不熟悉的语言与人文环境,从离别后的重逢到重逢后的离别,这些一次一次“穿越”的孩子值得关注。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离不开他们的子女,这些“穿越”的孩子也要有他们的精神家园,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每一个具体的生命面前显示其温情,是本书提出的一个问题。
  •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政府记者招待会:历史、功能与问答策略

    记者招待会是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或个人邀请记者参加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开特殊会议,是宣传与新闻结合的较好样式。记者招待会为举办方提供了在同一场合面对众多媒体发布信息、宣传自己的机会,也为记者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较权威、全面信息的便捷途径。政府记者招待会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和新闻价值最大的记者招待会形式,它所传递的信息相对直接、权威和丰富,是新闻媒体重要的新闻来源。
  •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迷与迷群: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

    本书通过以“伊甸园美剧论坛”为例的个案研究,运用以深度访谈和观察法为主的质化研究方法,从“社会文化性”受众研究的取径切入,对中国的“美剧网上迷群”做了一次全面和深入的观照。研究发现,中国的“美剧迷群”以网络社区的形式在美剧论坛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这些能动的“迷”积极主动地使用媒介,形成了跨媒介、多元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并在这媒介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身份认同的建构,同时本书的研究结果也为受众研究中探讨媒介使用与受众身份认同建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 国际传播策划

    国际传播策划

    新世纪以来,国际传播政策、责令及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提高国际传播效果、优化国际传播策略重要途径的国际传播策划日益受到关注。由张艳秋和刘素云主编的《国际传播策划》由学界和业界专家联手打造,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国际传播策划的综合性研究著作,采用了理论梳理及案例分析相呼应的编写方式,以求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国际传播策划》既可以作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训教材,亦可作为媒体从业及研究人员开展国际传播策划与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热门推荐
  • 七界成神

    七界成神

    身怀家传《八荒破天决》不仅融合武修、炼丹、煅器、凝阵为一体的无上功法,竟然还能够吸收其他功法!是本来拥有的能力,还是从未开发过的新功能?无意中闯进另一个七域世界又将面临什么挑战?身处以武为尊的异界,身怀神功,体兼异能,七个神域犹如另外七个空间,其中蕴含着什么秘密,而他的到来会引起怎样的风暴?!
  • 三国之我乃公孙续

    三国之我乃公孙续

    东汉末年汉室崩塌逐鹿天下必定有我公孙续一份。
  • 首席的追妻之路

    首席的追妻之路

    顾思成,是权势滔天,财力雄厚,也是Z国两大集团之一――GS集团的总裁,他的青梅竹马沈诺――西帝国领导者。八年前,顾思成对沈诺说:“我要走了,等你20岁再来找我,我们一起过幸福的生活!”七年前,沈家遭到灭门,唯一活着的人是沈诺。邂逅八年后重逢,沈诺成了人前杀法果断,心狠手辣,唯独在他面前撒娇卖萌,他爱她,宠她,不让她受委屈,怕她离开!丝“思成哥哥,我要睡觉,你给我讲故事!”“好!”“思成哥哥,你带我去外面吃好不好?”“好!”……他满足她的任何要求,除了让她离开!
  • 唇唇欲动:腹黑总裁爱太凶

    唇唇欲动:腹黑总裁爱太凶

    你是总裁怎么了,你盛世美颜怎么了!姐姐我是犯花痴,但是就不甩你!苏墨想查自己的身世,无意惹上高冷君大少爷,少爷原想报复找回面子。谁知一不小心就看上了这个死女人,人生第一次追妻,简直粗鲁得不要不要的……少爷,一次见面捏脸,两次见面接吻,那第三次是不是该上哪去加深了解啊!苏墨本想教育一下君以烈,大少爷追女孩子不是这样粗暴的,光是霸道会被嫌弃的!君大少爷却自己忽然顿悟,玩起了腹黑!没事,你睡吧,我会陪着你,免得你想不开,不用谢我。
  • 鸟样大学

    鸟样大学

    “两岸文学PK大赛”没有上大学之前,叶岩听着过来人的侃侃而谈,以为上了大学就像站在树枝上无忧无虑欢唱的小鸟,可等到自己真正体验之后,才发现并不仅仅如此。
  • 王者荣耀之王之战争

    王者荣耀之王之战争

    S市,SH高中,一个男生寝室里,三个男生正在玩着如今已经风靡全球的手机游戏:王者荣耀!“凌冷,上啊!上!我去,你一个坦克吕布不顶,后退干吗!人家一个刺客能一套秒了你不成?”说话的人是一名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子,他正在对着一名长着国字脸,看起来十分狡猾的男子滔滔不绝地训斥着。另外一名长着大饼脸的胖男子正在旁边偷笑。突然,他后背冷汗直冒。呵呵魔会在周六日更新2到3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女帝谣

    女帝谣

    这里宫闱深处龙榻之上没有好人也没有所谓的坏人一代女帝的故事必定血染寂寞孤独一世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无间西游

    无间西游

    西游的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神仙版的无间道,《无间西游》将为你讲述一个别样的神话传奇,这也是我心中的西游。
  • 愿有蔷薇可采撷

    愿有蔷薇可采撷

    早开的花并非不能结果,早熟的果并非不能香甜。中式校园被压抑的情愫,也会在未来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