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2000000057

第57章 参考文献(1)

中文论著

一、论文

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6/26/content_8442547.htm,2008年6月。

2.李长春:《努力构建国际传播体系提高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光明日报》2008年12月23日。

3.赵启正:《中国面临怎样的国际舆论环境?》,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4451999.html,2006年6月。

4.王庚年:《让中国的声音传播得更广更远》,《求是》2008年第9期。

5.毕一鸣:《现代媒介环境下的广播电视节目形态》,《新闻界》2002年第6期。

6.卜卫:《受众的媒介观念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2期。

7.曹文卓、卢洁萍:《网络广告的受众特征解析》,《声屏世界》2000年第9期。

8.曹妤:《虚拟社区中群体的建构——基于天涯社区一路同行中女同性恋群体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9.曹越:《试论21世纪我国受众研究的创新》,《现代传播》2004年第3期。

10.陈崇山:《新闻广播电视受众调查研究十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年第6期。

11.陈崇山:《中国受众研究20年》,载《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陈崇山:《受众调查研究10年》,《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年第3期。

13.陈新民、马瀚:《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志电视观众研究》,《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

14.陈苗苗:《青少年新媒介“使用—满足”动机与新媒介素养观》,《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6期。

15.程曼丽:《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国际传播》,《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

16.单波:《评西方受众理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笫1期。

17.杜俊飞:《中国中产阶级的传播学特征——基于五大城市社会调查的跨学科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3期。

18.郭可:《试论我国对外传播中国际受众心理研究》,《新闻传播与评论》2002年。

19.郭可:《中国英语电视媒体国际影响力分析——以央视英语频道(CCTV-9)为个案》,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411

20.郭可、吴瑛:《我国城市青少年的媒介消费与全球观》,《新闻大学》2009年第3期。

21.高金萍、孙利军:《伯明翰学派电视研究的关键概念》,《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2.胡耀亭:《国际广播听众工作发展概述》,《国外听众》2009年第8期。

23.胡翼青:《试论21世纪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4期。

24.胡钰:《网络时代的受众观念》,《中国电子出版》2000年第4期。

25.纪莉:《论媒介融合的文化形态与文化权利》,《中国传媒学评论(第四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6.金初高:《美苏研究者对电视观众类型的分类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1年第4期。

27.江秀珍:《10年来我国受众调查方法的演进》,《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年第3期。

28.姜秀珍:《受众调查中的问卷设计》,《新闻知识》1993年第1期。

29.姜秀珍:《我国新闻传播受众调查10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年第3期。

30.柯惠新:《受众调查研究中的常见问题之一:抽样误差不超过3%就够精确了吗?》,《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年第4期。

31.柯惠新、徐振江、肖明:《受众调查研究中常见问题之二:样本量越大调查就越有价值吗?》,《新闻与传播研究》1993年第1期。

32.柯惠新:《互联网调查研究方法综述(上)》,《现代传播》2001年第4期;《互联网调查研究方法综述(下)》,《现代传播》2001年第5期。

33.匡文波:《2006新媒体发展回顾》,《中国记者》2007年第1期。

34.李代祥:《健全反馈机制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新华网反馈机制及对新闻报道的影响》,《对外传播》2009年第12期。

35.李思屈、王珂:《交互传播模式下的受众偏好——关于交互电视收视方式与节目类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

36.李迅:《跨语境的电视:媒介批评与观众研究》,《当代电影》1997年第2期。

37.林如鹏、曹崟:《对外广播:全面优化构建现代国际广播体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1期。

38.廖圣清:《西方受众研究新进展的实证研究》,《新闻大学》2009年第4期。

39.廖圣清、丁国生:《请看传媒如何改变“上帝”——从培养理论的视角看美国电视剧对受众的影响》,《新闻大学》1996年第3期。

40.刘海龙:《从受众研究看“传播学本土化”话语》,《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7期。

41.迎苏:《伯明翰的受众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8期。

42.刘锐:《互联网对城市“蚁族”的增权作用:以“京蚁”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7期。

43.林晓光:《日本受众社会心理构造成因的切片分析——兼论德弗勒“媒介效果研究”操作模式的缺陷》,《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1期。

44.刘军:《电影“奇幻”消费:〈指环王3〉的跨文化观众接受效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45.刘燕南、商建辉:《反馈的变奏:“数字受众”vs.“意见受众”——中国电视观众反馈现状调查报告》,《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46.刘燕南:《受众研究:作品评析、学术梳理与未来探讨》,《中国电视观众研究》2009年第3期。

47.刘燕南:《中国大陆电视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讨》,《二十一世纪两岸广播电视发展趋势研讨会论文集》,台北,1999年10月。

48.刘燕南:《〈受众分析〉:解读与思考》,《现代传播》2006年3期。

49.刘燕南:《新旧媒体受众测量特征之比较》,《新闻战线》2010年第9期。

50.骆正林:《对外宣传要尊重海外受众的接受心理》,人民网,http://media.people.com.cn/GB/40628/11234850.html

51.木雨:《让受众走向权利主体——谈谈传媒消费领域中的公民权利》,《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年第3期。

52.聂理纲:《卫星传播对国家主权概念的影响》,《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4期。

53.沈校亮:《维基任务中知识贡献的个人意愿和集体意愿》,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54.宋小卫、郭镇之:《受众权益论纲》,《现代传播》1991年第4期。

55.宋小卫:《谈谈我国受众媒介接触与使用中的性别差异》,《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第2期。

56.宋小卫:《受众权益研究导论》,《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年第1期。

57.唐诗玉:《贴近听众优化编排——听众最喜爱的普什图语专题节目调查结果浅析》,《国外听众》2009年第4期。

58.王旭:《台湾受众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载陈力丹、白贵主编《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全国第三届受众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王嵩:《海外受众心理探析(上)》,《对外大传播》1995年第5期;《海外受众心理探析(下)》,《对外大传播》1995年第7期。

60.王琰:《民族志方法在电视国际传播受众研究中的运用》,《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61.温济聪:《CNN中国制造广告的国际传播策略》,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189065/12631995.html

62.温飚:《BBC世界电台的新改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5期。

63.王燕星:《手机短信对大学生心理影响》,《当代传播》2007年第2期。

64.易立辉:《中国电视女性受众的收视习惯分析》,《当代传播》2007年第3期。

65.张晗:《超越“西学东渐”——中国受众研究的本土化模式》,2006年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

66.赵靳秋、李昕:《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线音频节目使用模式调查》,《现代传播》2010年第3期。

67.祝建华:《不同渠道、不同选择的竞争机制:新媒体权衡需求理论》,(中国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4年第2期。

68.张嫱:《迷研究理论初探》,《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

69.郑维东、佟菁菁:《复合媒介环境下的受众行为洞察》,载《中国传媒学评论(第四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0.郑欣:《媒介使用动机与文化消费——以江苏省三地城乡居民为对象的考察》,《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二、著作

1.陈敏毅、温飙:《当代国际传播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

2.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段鹏等:《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传播策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丁迈:《典型报道的受众心理实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方雪琴:《新兴媒体受众消费行为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9.甘险峰:《中国对外新闻传播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郭可:《国际传播学》,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版。

11.郭可:《国际传播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关世杰:《国际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侯迎忠等:《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胡耀亭:《世界广播电视》,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16.胡兴荣:《新闻哲学》,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7.胡正荣、段鹏、张磊:《传播学总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8.胡正荣:《21世纪初我国大众传媒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19.林少文:《新媒体时代对俄罗斯东欧传播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0.柯惠新:《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21.李宇:《中国电视国际化与对外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2.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李智:《国际政治传播:控制与效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4.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25.刘燕南:《电视收视率解析——调查、分析与应用》(第二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刘燕南:《电视传播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同类推荐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性与社会

    性与社会

    性是人类两大生产方式的核心要素之一。应该说,没有性就没有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没有性也就没有人类历史,更不会继往开来。
  •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三教九流智慧谋略全书

    巴里翁医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妻子贤惠,孩于可爱,可他家的女仆奥尔茄不明不白地死了。他为了搀除自身的嫌疑,凭着高明的医术,很快弄清了奥尔茄的死因:她的肠子里有一种像针一样的细芒刺,是肠穿孔而死的。巴里翁向前来破案的梅格雷警长说明了这个问题。梅格雷见多识广,他想到这种细芒刺是产在马来西亚的赫布里底群岛的,当地的土人,常常用它来报复那些奴役他们的殖民者的。他问:“你参加过殖民军吗?”“没有,我家庭中没有一个人到过殖民地。”“那你们家中可曾食用外来的食品?”“我妻子是个烹任能手,一切饮食都可自己制作,从不购买现成食品。”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字里禅心:汉字的另类阐释

    本文从民间传说与现代生化的角度,对部分字、词、成语进行个性化的解释,对汉字的来源与本义提出了现代人的一些看法。
热门推荐
  • 掌上明珠1:爱别离

    掌上明珠1:爱别离

    她六岁死了爹娘,七岁跟着哥哥逃命,半路却被 推下马车。本以为在劫难逃,又被一群神秘高人捡到 ,教导、训练,以十岁椎龄,被招募进秘密的情报组 织,为密谋篡位的燕王效力。她是沈明珠,传奇富商沈万三的后人,也是*厉 害的“清理者”。当她遇上他,一切算计却失了策。是对抗,也是 追逐;是毁灭,还是救赎? 拿得起,一生再放不下。
  • 绯红之鬼

    绯红之鬼

    有一天我和被关了3650天的鬼监狱说了再见,出了鬼监狱我的生活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 微风再起,我好喜欢你

    微风再起,我好喜欢你

    她离开了六年,回来后和他在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本以为要终成眷属,她却永远倒在那场永远的婚礼中……
  • 九天之境

    九天之境

    武道法则曰:一念入魔化修罗,一念入天化九天吾身化太一,命转轮回,人说天定我命,我说命不由天天因我乱,魔拜我为皇。问鼎天地,执掌三界。卷起道道红尘缘,只因难逃桃花劫。多少红颜思断肠,并非我要后宫团。现在才知道,女人数量与钱包薄厚成正比,所以我都没富过。笑看我三界第一人生淫家。
  • 逆命之蝶变

    逆命之蝶变

    出生即被视为妖孽,爹爹不喜。从小身缠邪毒之物,性命堪忧。生辰之日母亲被害,独自拜师。十年学成,为报母仇,却不想偶遇祸胎,搅动乱世天下局。千里神秘追杀,引出成迷身世。神秘血统,铸造天才也毁灭天才。是摒弃还是接受?尊贵身世却是金丝囚笼,是顺从荣华还是反抗不公?命局已定,宿命难违,且看她如何如何冲破命局,主宰人生!斩龙首,破千军,翻国势,覆命局。赴红尘,断恩仇,逆生死,主吾命!======蝶依:“这世上没有什么人什么事能够控制我。能控制我的,只有我的心。心之所向,无敌无畏。””命运么?我最不屑的就是这个!我的命,只能我自己主宰,谁想插手,我必灭他。“”人活着不能决断自己的事,那活着和死了有什么区别?“”我要你活着,你就必须活着!“羽颐:”命局谁都无法更改。蝶依,你生在羽族,这是你不可逃避的宿命。不管你多么厉害!“蝶依:”我是一个娘死爹弃的孩子,何来生在羽族之说?我不信宿命,只信我自己。“九方炎:”这一生无论有多少艰难困苦,吾皆愿与汝共渡。蝶依,神挡你,我杀神;魔阻你,我灭魔。“洛离:”蝶依,我一直在你身后,只要你回首,就能看到我。“
  • 仙舟

    仙舟

    山村小子扶苏,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获得太古传承。踏上修行之路。一个平凡的小人物,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平凡的仙途。拥有最强悍的功法,成就最逆天的修仙者,铸造最完美的修仙神话。且看扶苏如何,手拿日月摘星辰,登上传说中的彼岸。
  • 星武劫

    星武劫

    2050年星际航海时代来临,人类靠着星石打破了人类极限,星武劫来临,人类陷入危机……神秘少年辰枫寻找记忆,重拾实力,融合科技与古代力量,打破宇宙极限……
  • 练习生升值记

    练习生升值记

    我是韩国SM公司门下的一个练习生,EXO的同门师兄弟。我和EXO成员一起进入SM公司,每天累死累活地练习,在贫穷痛苦的日子里,我们师兄弟之间也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我也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可惜,由于一场大病我没有能够加入EXO病好后我重新回到SM,从练习生开始做起,最后,我终于成为了韩国首屈一指的大明星,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与原EXO的师兄弟们再见,我们都感慨万千。4年前,我是一个小小的练习生,3年前,我躺在病床上绝望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现在,我是受万千少女宠爱崇拜的大明星,世事变迁,我最终懂得了,要学会珍惜眼前人,看淡名利。我是周浙洋,你爱我吗
  • 天神修

    天神修

    这是一个鬼怪作乱,妖魔横行,群雄并起的时代。新的纪元大幕已经拉开,诸神觉醒,天魔降世,新灵诞生。且看在这个暗流涌动,强者为尊,弱肉强食的世界里,秋易如何一步一步手摘日月星辰,站在世界的顶端,俯瞰天地!
  • 林卓林

    林卓林

    直到看见你后来恋爱的样子,才知道我没被你真正喜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