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1200000038

第38章 文化建设:语境、路径与方向(17)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势”与“权”其实是密切相连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支持和相互转化的。“势”是“权”的力量范围,是由“权”决定的,“势”被用在“权”之后,合成“权势”,它(“势”)就总是意味着一个人一旦获得“权”之后所能够得到的待遇,如他/她出席某场合时随从人员的规模,他出行的交通工具的配置,他/她能过上什么级别的生活(包括家庭生活和外出住宿)、能够管多少农田和官员,此外,他/她的权力只有限制在他/她的办公室里,还是在其他的地方也同样具有影响力乃至影响到全国等等。另外,“势”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转化为“权”,类似上述提到的太监的例子,此不赘述。

按照这样的逻辑来看传统媒体。“权”与“势”之间的密切关系与中国政府和传统媒体的内在逻辑关系暗合:政府有“权”(力量),而媒体虽然有“第四等级”或“第四权力”之称,却并不是天生就有权(尤其是新闻机构去行政化的趋势)。这“权”大部分建基于当局政府或者法律的框架下,也就是说,国家“巧妙地利用第四等级的力量来达到某些政治和经济目标”。虽然媒体没有实质性的“权”,但媒体天然有“势”。整个新闻机构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将为整个报道构建一个宏大的架势并对报道目标产生最终影响。记者对一个报道并没有直接、最终的决定权,但通过第一手信息的搜求,第一现场真实感的积累,对信息传播机制和内容积累的信任感形成一种对新闻记者乃至新闻业的无形资产。久而久之,整个新闻机构给予报道宏大架势的这种行为就逐渐形成媒介独特的言语、语言和话语,对于消息或者事件通过媒介的言语报道出来,就构成媒介话语的实践,这样的实践进一步构成媒介自身造“势”的体现和积累。

传媒机构累积的“势”,包括报道的选题、时机、影响力直接地转化成传媒机构的“权”,在法律机制不太健全的阶段,甚至这样的“势”会直接作用于传统意义上的官方的司法权,影响司法和审判。虽然大部分时间里,媒体获得“权”的过程就如同雕沙一样,但是它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聚集大量的沙;即便这样,城堡依然是建在沙滩上,甚至连城堡本身是由沙雕成的。如果这个沙滩上的城堡甚至不能承受一口唾沫,那就更不要说跟海浪对抗了。

传统媒体时代中国的媒体机构形如衙门,是现实版的“第四等级”或者第四权力,可谓有权有势。大多数情况下,政府有“权”。如果政府还能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那么政府将既有“权”(力量)又有“势”(影响),就是说有了“权势”。对于大众媒介来说,主要是因为他们手上没有“权”,任何一个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有关的部门都不在大众媒介的管辖之下,大众媒介唯一有的“权”就是发现最新事件并将其传达给大众。但这种“权”并不是固若金汤的,而是暂时性的。但大众媒介有“势”。通过对新闻的选择和连续报道,他们虽然可能很难决定大众“如何思考”,但他们能够通过议程设置,决定大众“思考什么”。因此,从长远来看,传媒获得的“权”要么是由政府赋予的,要么是通过造“势”获得的。

但是,随着互联网在中国不断普及,互联网用户如雨后春笋般增加,传统意义上处于“弱势”的中国网民无论从人数规模、涉足社会管理的广度、影响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深度等层面,都带来其自身的“势”也大大增长了。比如政治层面的“网络问政”、社会层面的“人肉搜索”、微博打拐、学术和经济层面的打假行动,文化层面的“山寨春晚”,都在不断宣示着一股草根的社会力量——借助带有摄像头的手机拍摄现场,通过手机上网功能将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和自己的评论上传到自己的博客、BBS论坛、微博客上,然后通过微博上的互相关注机制将消息推送到“粉丝”的信息终端进行二次传播,借助网络上的舆论领袖进行强化传播,借助网络的互动功能将事件传播推动到问题讨论,乃至引起传统媒体关注和报道,进而影响政治和决策,从而实现从虚拟空间走向现实,从草根走向决策,从无势、弱势获得一定的势。部分事件又借助“脸谱”(Facebook)、Youtube、Twitter等国外网站的病毒式传播功能传播到更广大的世界范围,从而使得原本发生在某个角落的个案性的事件演变成媒介事件、社会群体性事件、政治事件、国际关系事件乃至历史性的文化事件——而这一切都源于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媒介的诞生,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media is message)——内容是肉,引开看门狗的注意力,新媒介带来信息的重新界定并自身蕴含着巨大的新影响力;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很好地理解了作为跨文化传播研究奠基人的爱德华·T.霍尔所说的“传播即文化”(communication is culture)。

中国的网民在成长和壮大,他们也开始逐渐用网络提供的便利积累势能,影响政治和社会。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08年“3.14西藏事件”等一系列重要的媒介事件中我们看到,网民自发地组织起来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在奥运会期间充当志愿者,在一系列的国际性政治事件中通过网络发声,以至于在上述这些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中国政府政策的诸多转变。特别是2008年6月2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人民网”和中国网民对话,这是中国政府最高领导人首次通过网络同中国网民聊天,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中国网民的存在并正式确认了其对文化的作用,我将其称为中国网民的“成人礼”(姜飞,2009)。中国的学术研究已经正式承认自2004年以来互联网和移动电话在大众传播所起的巨大作用(闵大洪,2004)。

传统意义上受气的“受众”,首次在新媒体的协助下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权势的生成机制和平衡状态,摆脱无权无势的弱势群体,开始了新一轮的、新媒体条件下的、带有中国特色的权与势的博弈。传统媒体在“网民”传播这一汪洋中重新找寻方向。有的干脆放弃传统的传播形式,完全转型进入网络传播,比如前文提到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率先放弃纸质版。更多的还是兼跨传统和新媒体两种传播方式,但重点在不断地向新媒体传播转移。尤其是在诸如手机报纸、平板电脑等新型传播终端出现后,传统媒体面临着一个从传播理念到字型模版的全面转型,抢占最新传播终端,就是吸引未来的读者。传统政治体制开始从基层发生变革,甚至有的县官因为不了解新媒体所带来的这种权势的变迁,抱怨自己由以前的强势变成了“弱势群体”(刘健,林嵬,&周立权,2011)——由此带来的中国政治生态的改变,还有待时间的考验。但至少从目前显露出的通过新媒体激发的公民意识的觉醒、政治改革的开始、经济发展领域的新气象、人文意识的复苏等等,都将为中国整体意义上的文化自觉开辟道路,其积极意义是毋庸讳言和不容置疑的。

(6)基于新媒体的社区媒介弥合了传播的空白,并提供了新文化生产的新空间。社区媒介的涌现将有效弥合处于传统媒体的大众传播与处于新媒体时代的人际传播之间的灰色地带,为大众传播的内容和目标有效触达个体、为沉浸于网络虚拟空间的个体有效接驳社会提供了缓冲地带

从传统大众媒体的大众传播时代,向现代基于新媒介的分众、小众传播的转型,从传播效果的视角来看,出现了一个中间地带——是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效果从“大众”(mass)向个体(individual)延伸过程中弱化乃至消失的地带,也是新媒体时代传播效果从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向大众传播(mass media,mass communication)拓展过程中弱势的地带。

这个地带既是客观的相对弱势群体的物理性居住区——不通电视、不通网络;也可能是信息传播的盲区——虽然看电视知晓国际国内大事,但对自我生存周边三公里范围,甚至是本居住社区的事情一无所知;还有可能是对于基于网络虚拟空间发生的事情无所不知,基于网络社会媒体的虚拟社会交往活动非常频繁,仅仅通过网络上的信息来决定他们对于现实社会发展阶段的定位和事件的判断,仅仅沉迷于网络上的虚拟社交而远离现实中的人群。这在一定意义上或者是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进程的“飞地”,或者是文化生成、人文养成的“盲区”。

传统媒体时代,这个“飞地”或者“盲区”从传播成本考虑就被淡化甚至放弃了,但新媒体却为传播的创新提供了便捷和便宜的解决方案。比如社区论坛的开辟,使得居住在该小区的业主可以不出门知道自己微观生存环境的细节;比如QQ或者其他社交媒体,可以便于管理者与群众之间瞬时信息的交流,不管是从小区日常事务管理,到天气灾情的通报,乃至交通拥堵情况的提醒等等诸多琐事,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有效触达目标个体;而基于新媒体的社区电台、社区报纸、社区电视台,将可以有效地粘合因为大众媒体、大众传播“面”上的信息提供,互联网等新媒体“点”上的信息提供二者之间的空白,从而满足从“大众”中分离出来的小众、分众的要求,和小众、分众摆脱“孤岛”,回归社会和社区的要求。社区媒体将有效地扮演这样的一个岛链的角色,并将大众传播的目标落实到个体,将个体的信息和需求反馈到大众媒体,形成新文化的生长点。

综上,新媒体还有其他成就中国的文化功能,比如新媒体拓展传播半径,有效地跨越地理边界,使得广袤空间范围内的有效传播成为现实,中华多民族跨文化深度接触提供可能,促进多元文化融合和多民族和谐;比如新媒体拓展服务触角,延伸服务半径,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提升社会福利,拉近社会距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姜飞,胡虎,&丰家卫,2011)。比如新媒体使得奠基于传统媒体时代的西方支配性传播文化模式终结,新媒体新传播技术奠基中国新文化的起点等等,都推动着“新媒体成就中国”从理论假设走向现实。

同类推荐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 黄土躬耕录

    黄土躬耕录

    本书分“理论篇”、“思辨篇”、“方略篇”、“实践篇”、“人生篇”、“访谈篇”六部分。收录了《构建诚信社会要从建设诚信政府做起》、《在改革发展中增加农民收入》等73篇文章。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本书在全面分析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省级强势地面电视媒体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在电视新闻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
热门推荐
  • 美女上司的杀手保镖

    美女上司的杀手保镖

    神秘人物从深山走出,一直游荡于国外风情人物,因神秘任务回到国都,一路职场风云。上司?我的!秘书?我的!萝莉?我的!美女通通都是我的!
  • 徇仙传

    徇仙传

    只是一不小心,心就在那抹身影中沦陷。那身影的主人是仙,莫依便下定决心要成仙,寻找那身金缕衣。但莫依是妖,神仙最忌讳的便是妖,又怎会让莫依成仙。即便她伤痕累累,也踏不上天庭半步。那身金缕衣,她怕是再也无法遇见。她寻了那孟婆,求来一碗汤,从此,那个想要成仙的傻妖精不复存在。可未曾想过,造化弄人。她本已忘却,却在再次相遇中沉沦。那抹金缕衣怕是不能再忘却。一次天劫,他坠入凡间。她上前,小心呵护,唯恐惊扰了他。为了护他,她甘愿成魔。为了伴她,他堕落成妖。在轮回之中,奏响一曲哀乐。
  • 凰错:倾尽此生

    凰错:倾尽此生

    她倾世容貌,众生倾倒。也是现世才女,意外的离世揭露惊天身份。倾尽一生只为九界安宁,换来的却是爱她的为她而死,她爱的最想她死。九界归一,九天宫殿谁与她并肩看尽天下繁华?
  • 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

    快乐心灵的思维故事

    故事是青少年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当青少年朋友们面对失败、遭受挫折和感到失望时,本书会给他们力量;当青少年朋友们迷茫和失落之际,本书会给他们慰藉。一个个短小平凡的故事,简单的语言,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一个智慧的人必然是一个善于从平凡的事情中、从简单的语言中领悟大道理、发现大智慧的人。
  • 夜胧月

    夜胧月

    苍茫大地,浩渺星空,夜魅独舞,神鸾横空。天地巨人追云逐月,深渊荒兽音贯古今。几点迷离星,一弯朦胧月,见证着无尽海域,一小岛少年的逐梦之旅...。
  • 言行法则

    言行法则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罪判

    罪判

    这世上所有的不利状况都是由于当事人的无能造成的。难道你还要继续做被人伤害的一方吗?“若是无谓的善良与虚伪的正义无法给予我力量……那我愿意跻身黑暗,审判真正的罪恶,哪怕…那是错误的选择。“
  • 地府传奇之孟婆

    地府传奇之孟婆

    我本是转世的人类少女,却入地府,执忆笔,成为孟婆。一次意外,放出上古魔神蚩尤,被打入了十九层地狱……一场奇遇由此开始。
  • 腹黑女神医

    腹黑女神医

    意外重生现代的姬瑄儿,化身成为一代女神医,在她手中就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愿治的人,凭着超强的医术与不凡的眼力,强势挤身到名流行列......
  • 决惊天下

    决惊天下

    林海奇异遇见一个老者,然后展开了一系列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