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900000018

第18章 金融危机、文化安全与媒介安全(3)

第四节重大社会影响的犯罪行为与媒介安全

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刑事犯罪行为容易引起社会的恐慌,使非传统安全所关注的“人的安全”受到威胁和挑战,大众传媒应对此类恐慌发挥稳定人心的积极作用。2010年,针对连续发生的多起针对儿童的袭击事件,温家宝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但要加强治安措施,还要解决造成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而发现并解决深层次原因的有效工具之一就是媒介安全。

第一,媒体(特别是电视)是否会因为报道犯罪事实,而引起更多的人效仿,或者引起青少年及成年人的暴力犯罪。

这个问题几乎贯穿了传播学诞生之后的整个传播学史。值得注意的是,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巴莱尔·根特(Barrier Gunter)教授于2008年4月在《美国行为科学家》杂志发表了长篇论文《媒介暴力:是一起偶然事件吗?》,洋洋洒洒62页超长论文,对有史以来大众传媒与暴力犯罪之间关系的学术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可以说所有的相关研究几乎都包括了进去,从1935年戴尔(Dale)对早期电影的研究,到1948年拉扎斯费尔德的媒介效果理论,60年代克莱伯的有限效果论,以及格伯纳(Gerbner)70年代对媒介暴力的经典研究,再到21世纪安德森的媒介暴力效果研究,都作了综合评述。

研究的重点在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媒介中的暴力行为能否引起现实中的暴力行为的研究的综述与分析,而且还综合了不同时期心理学、社会行为学、法学等研究成果,时间跨度之长,文献资料之齐全,使人难以对其研究产生方法上的质疑。但令人意外的是,根特对整个媒介暴力的效果研究提出了巨大的批评,特别是对经验主义用量化研究得出的结论,几乎持否定的态度。针对媒体与暴力的“刺激-反应”模式研究,根特的研究表明,媒介中的暴力有造成现实暴力的迹象,但没有一个确凿的、令人信服的案例可以证明这种效果的必然。这些研究缺乏的是测量媒介事件的报道内容对行为和感知的影响,以及触发犯罪的动机或行为反应。虽然媒体中的暴力内容增加了,而社会的犯罪也增加了,但并没有研究能证实媒介内容对犯罪的触发式效果,也不能确定犯罪行为与接受的媒介暴力内容及其程度有条件关系。

巴莱尔·根特认为:

在对各种运用在媒介暴力研究的方法学的考察之后,发现这些方法在研究媒介暴力主题上,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和弱点。虽然不能认为经验主义的量化研究是完全无价值的,但是对媒介暴力的有害效果研究,应该先保留空白的结论,而不应先入为主地确定假设目标。部分的媒介消费者的确比另一部分更容易受到媒介效果的影响,媒介描述暴力可能带来风险,会在媒介消费者中导致潜在的不快或伤害性的反应。(Barrie Gunter,2008)

第二,大众传媒是否在报道重大社会影响的犯罪行为中,制造了不必要的恐慌。

大众传媒被普遍认为增强了公众对犯罪行为的焦虑与恐慌,并使犯罪成为公众关注的头号议题。虽然,大众传媒通常被假定对美国犯罪政策的态度和信念产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些观点都没有被大规模的实验所验证,除了媒介对犯罪恐慌的影响(Valerie J.Callanan,2005)。其中最显著的例子是,系列研究表明(Carlson,1985;Chermak,1995;Estep and Macdonald,1984;Pritchard and Hughes,1997),相对有色人种,美国白人受害者的人数比例在大众传媒中被夸大了,在事实中远没有这么高的比例。而另一系列的研究表明(Chermak,1995;Entman,1992;Gilliam,Iyengar,2000),黑人男性总是在媒体中更多地被塑造成挑衅者、冒犯者的恶意形象,更少地被塑造成受害人形象。而事实却恰恰相反,黑人男性作为犯罪受害人的比例是最高的。大众传媒经常曲解犯罪事实,并且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司法系统首尾两端的狭隘焦点,即警察与法庭(Valerie J.Callana,2005)。

《欧洲犯罪学期刊》上一项德国的调查也得出了媒介制造了不必要恐慌的结论。德国警署的犯罪记录表明,从1995年以来10年间德国的犯罪行为一直在减少。但一项对公众的调查却表明,公众相信,犯罪行为增加了。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看电视的方式与相信犯罪行为增加有相关关系,电视广播传播的包括虚构的或是事实的犯罪内容,激发了受众对真实世界感知的偏向(Christian Pfeiffer,Michael Windzio,Matthias Kleimann,2005)。对于这类由大众传媒引起的犯罪恐慌,媒介应该尽量避免,对于这类恐慌的控制和减少,也是媒介发挥安全功能的一个方面。

第三,大众传媒的报道可以帮助公众避免、远离或防范犯罪行为。

媒介安全在重大犯罪与公共安全事件中的作用,不只是针对重特大犯罪,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给受众带来安全感。公众对犯罪的恐惧有其积极的一面。当大众传媒将一起恶性犯罪事件公之于众的时候,公众可以及时远离、避免遭受到罪犯的袭击与侵害。大众传媒播报的犯罪信息可以使公众调整他们的行为,特别导致公众避免去罪行频发的郊区,但是也可能增加人们的焦虑(Mc Arthur,2002)。而警方也越来越擅长运用大众传媒来达到社会治安改善、公共安全提高的目的。现在,各国警方在大众传播方面都配备了媒体官员、新闻发言人、市场专家、公共关系官员和组织身份专家等职位和人员,目的都是为了“警察形象”建设(Mawby,2002)。这一现象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媒介安全的功能已经得到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以我国首都北京为例,2010年7月13日,一个全新的机构——“公共关系领导小组”在北京市公安局挂牌成立,这是中国省一级公安机关成立的首个公共关系部门,它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被引入了中国首都警察队伍。事实上,中国内地警方真正关注公共关系问题始于2003年。这一年里先是SARS疫情考验了全社会公共事件危机公关的能力,随后是在震惊全国的“孙志刚事件”中,广州警方失语,始终未对此事作出任何表态,最终导致舆论一边倒地指责警方。从此之后,广州、武汉等城市开始在公安机关专设公共关系部门,探索新时期的警民关系建设。2005年,北京市公安局法宣处改组为新闻办公室,北京警方也正式从“宣传时代”进入了“新闻时代”。随着公共关系理论在内地的逐步成熟,公共关系的理念也逐渐渗入中国警务活动的各个方面。从筹备奥运会开始,北京警方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公关实战,从中总结了经验,也尝到了“甜头”。而警方把传播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的目的,也是为了公众的安全,所以,警方的这种公共关系手段,也是媒介安全实施过程中的特点之一。

大众传媒对于预防和打击犯罪的另一种功能还体现在,运用闭路电视监控犯罪嫌疑人或监视罪犯。装置在街头、过道、居民区的闭路监控电视,可以把犯罪行为拍摄下来,通过大众传媒——主要是电视,进行广泛的传播,为警方破案提供线索,同时也告知公众进行必要的防范。正如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中所比喻的,圆形监狱和权力的眼睛,这种摄像头装置本身就是对安全的保障和犯罪的威慑,即使不拍摄、不开启,也会对犯罪分子形成震慑,而通过大众传媒传播这种威慑力,就是在发挥媒介安全的重要作用。

同类推荐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罗以澄自选集:新闻求索录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的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魔鬼成语

    魔鬼成语

    本书分为人性的张扬、世态的感悟、思维的花朵、文化的传承四辑。从生命的价值、做人的真谛、审美的情趣、合作创新精神等方面理解成语蕴含的文化精华。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热门推荐
  • 我是功夫之王

    我是功夫之王

    重生?或者是穿越,也或者……在医院醒来的之后,张矢、胖娃发现置身在一个奇异的世界——HX世界。这里社会秩序发生了颠覆,个人成功的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HX世界的公民赚取财富、收获地位、俘获美女的方式不再是金融、房地产,更不是权势,而是功夫。这是一个拥有功夫便拥有一切的世界!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瞳孔中的暗杀者

    瞳孔中的暗杀者

    由一个偶然案件引出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杀行动,揭露背后的惊天阴谋
  • 麻辣小师日记

    麻辣小师日记

    言小艾的每一次发怒,在那些小鬼头眼里根本就是无病瞎吵吵,顶多就是配合着消停一下表示理解。可当小艾好不容易平复下来的情绪立马又被小鬼头们的各种捣蛋给激到爆表。这根本就是一场不见销烟却血染衣襟的战场!小鬼头们,你们无法无天似泼猴,我就是新世纪的麻辣唐僧!
  • 冷艳尊者:魔君的倾城狂妃

    冷艳尊者:魔君的倾城狂妃

    顶级杀手,被人陷害。一朝穿越,废物附体。斗渣男,除贱女。神器很珍贵?对不起,我家奴婢当菜刀使!丹药很值钱?很抱歉,我把它当糖豆吃!神兽很难得?呵呵呵,我去家兽兽满山跑!金字塔的顶端,永远是她们的——猎凰!
  • 孕产期同步营养全书

    孕产期同步营养全书

    《孕产期同步营养全书》共分四部分,介绍从孕前到产后,孕妈妈该怎么吃,吃什么,吃多少,从而保证身体营养的摄入,同时介绍一些孕产期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并提供解决方法,介绍了20种明星营养素。
  • 从坟墓中爬出的剑圣

    从坟墓中爬出的剑圣

    他是一个剑圣,死去千年,却又从坟墓中爬了出来。
  • 青春是怎样炼成的

    青春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作者是中学校长,从青少年成才自立的角度,讲述青少年必须培养的六个方面的本领,即人生规划力的修炼、积极行动力的修炼、坚韧意志力的修炼、心态调控力的修炼、身心健康力的修炼。
  • 公元纪

    公元纪

    一个物种相对于一个纪元来说是短暂的,当我捧起《山海经》这一类的古代书籍时,我很难想象古人究竟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人类到了今天真的只有短短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吗?还是内中别有隐情?或许,我们眼前的世界绝不是我们眼中这么简单……
  • 前世今生恋

    前世今生恋

    她,一代名将,冷酷,曾多次击败匈奴。可以为被叛徒算计战友战死,而差点丧命,可为了追击叛徒而来到现代。他,学渣一个,却很善良,对电脑游戏有着极大的兴趣和爱好,家境不错,却被人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