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500000010

第10章 周贻白与中国戏曲学科体系的建构(1)

刘丽文

中国传统学术按照经、史、子、集进行分类,戏曲没有地位。元代至清代出现了一些与戏曲有关的论著,也多属于旧“曲学”范畴,戏曲并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从观念上将戏曲从整体上纳入研究视野并试图建立一个学科体系的是20世纪初的王国维。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中国戏曲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戏曲文学、音乐、导演、表演、舞台美术、观众等各个层面的独立的艺术学科。王国维、周贻白以及张庚为首的“前海学派”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分别代表了中国戏曲学科体系从建立、发展到形成的三个阶段。笔者拟从这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的戏曲研究实践入手,回顾并勾勒中国戏曲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限于篇幅,本文仅论及周贻白与中国戏曲研究体系建构的关系。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说,周贻白是“继王国维之后,对中国戏曲发展作通史性研究”的戏剧理论家,“他在中国戏曲史上,最先提出中国的戏剧可以分作三大源流即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的见解”;他“能密切联系舞台演出实践,重视实地调查,改变了过去研究方法上只重考据、重文辞的偏颇”。由此可见,周贻白是把戏曲作为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来创立中国戏曲史架构的第一人。下面分三方面对此加以阐述。

一、将舞蹈杂技、声腔、剧场、剧本等都纳入研究视野中国古代戏曲虽自宋元以来风行社会,但在多数文人士大夫眼里,非是正统,故而不受重视。“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而为此学者,大率不学之徒,即有一二学子,以余力及此,亦未能观其会通,窥其奥窔者。”明清文人虽有一些有关记载,但有的“论剧者审音斠律、辨章析句,所论几皆为曲而非剧”,其他记录,如清代焦循之《剧说》等,也大都缺少系统,多为资料抄撮性质,故只能作为资料看待。总之,对戏剧这一重要艺术样式,缺少应有的研究。1916年,王国维《宋元戏曲史》问世,标志着中国戏剧史研究的新学科方始建立。该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学科价值。继王国维之后,日人青木正儿又撰《中国近世戏曲史》,填补了宋元之后的空白。但限于种种条件,这两部著作及他们的有关戏剧的其他论著,虽偶亦联系舞台事物,但总体上说都偏重于戏剧作家和剧本文学方面。用今天的眼光看,其所研究对象,亦非是中国戏剧之整体。

周贻白对王国维、青木正儿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扩展,他视戏曲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把舞蹈、杂技、舞台美术、戏曲声腔、音乐等等,都纳入了研究范围。奠定了现今中国戏曲研究体系的框架。

周贻白认为:“戏剧不是捧着读的,也不是闭眼听的,而是演来看的”,“戏剧本为上演而设,非奏之场上不为工。不比其他文体,仅供案头欣赏而已足。是则场上重于案头,不言而喻。”戏剧“兼具诗歌、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六项艺术”,“其所谓综合,是指其能够融合众长,形成一项不同于其他艺术的独立形式”。因此,他反复强调:“戏剧这一艺术部门,决不是单论文章,或考订故事,就可以包举其全体的。专论文章,可以成为剧本文学史的研究,却不等于戏剧史的研究。同时,要谈剧本文学,最好是联系舞台表演来谈,才不致成为谈文而非谈剧。”“设徒根据剧本以辨源流,终属偏颇……”故而,他在肯定王国维、青木正儿对戏剧研究的贡献的同时,指出他们“谈中国戏剧而不管舞台扮演,不仅是脱离实际,而且也不容易明白其剧本体制的构成”,因为“内容虽然决定形式,但形式亦可影响内容。中国戏剧的特点,是载歌载舞,如果离开舞台扮演来谈中国戏剧,就不免偏于一面了”。为补王国维、青木正儿之不足,周贻白把案头的剧本和舞台实践结合起来,对中国戏曲作了全方位的研究。1934年到1935年,他在编《中国戏剧史略》的同时,就将舞台扮演写成了《中国剧场史》。《中国戏剧史略》一书,已勾画出了中国戏剧通史的全貌,《剧场》一书,更被赵景深誉为“前无古人的开山之作”,在中国戏剧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之后,他感到“两书虽能并行,然已离案头场上为二,昧厥初心,不无耿耿。”于是又动手另撰书稿,重新编写《中国戏剧史》。十年斟酌,三易其稿,完成了长达40余万字的、被赵景深称为“自周贻白《中国戏剧史》始”的、中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中国戏剧全史”。

在这部《中国戏剧史》及周贻白的其他各部戏剧史著作中,舞蹈、杂技、舞台美术、戏曲声腔、音乐等等,与戏剧的文学要素一样受到重视;他的学术论文,也系统地体现了这一追求,如《中国戏剧与舞蹈》、《中国戏剧与杂技》,是对中国古代戏剧表演要素中动作特点“做”、“打”的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的三大源流》、《赣剧的弋阳腔与徽剧的青阳腔》、《梆子腔命名质疑》、《同州梆子给我的喜悦》等是对中国古代戏剧表演要素中“唱”的音乐特点的研究;《中国戏剧的舞台美术》、《中国戏剧的上下场》是对中国古代戏剧舞台装置、人物装扮、演员虚拟动作、场次安排的研究;《中国戏曲的喜剧》、《中国戏曲本事取题之沿袭》、《三十六种剧情的检讨》,是对中国古代戏剧的题材、内容要素的研究;《皮黄剧的变质换形》、《湘剧漫谈》、《谈汉剧》、《谈楚剧》、《闽剧》、《湖南的祁阳剧与花鼓戏》等,是对某些地方戏的综合研究。

张庚为首的“前海学派”,正是沿着周贻白开辟的思路和搭下的框架,集中人力,以一种颇有规模的阵容,更进一步对戏曲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的。

二、探讨中国戏曲发展规律

一个成熟的、完整的学科体系,不仅仅要勾画历史、描述现象,更要探讨规律。周贻白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写的系列论文及某些戏剧史著作中,就已开始了对中国戏剧规律的探讨。

戏剧研究可分为微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三大层次;每一层次中,又可分为若干不同小层次和若干板块。概言之,微观研究为基础,如具体作家作品研究、版本考证、某一剧曲声韵特点或表演成败等,均属之。中观研究则视野稍大,如某一剧种角色变迁,某一题材作品的研究,某一朝代的一个历史时期戏剧发展情况等,均属之。宏观研究是在对戏剧史全貌的鸟瞰性把握基础上,对戏剧整个发展状况或过程所进行的研究,如中国古代戏剧文学的整体研究,中国古代戏剧表演的整体研究,中国古代剧曲发展源流研究,乃至于中国古代戏剧全史的研究等,均属之。从逻辑上看,宏观研究必须借助微观研究乃至中观研究的成果。所有研究的目的,就中国古代戏曲说,就是正确了解过去,发掘优秀遗产,更好服务今天。而寻找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规律,则是所有研究的最高境界,标志着该学科研究的深化。它需要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整体、构成这一整体的所有要素及其内在联系的全面透彻把握,还需要具备其他相关学科的渊博学识,及融会贯通地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的能力。正因为此,规律的探索往往需要通才,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共同完成。

同类推荐
  • 与生俱来的依恋:走进艺术设计

    与生俱来的依恋:走进艺术设计

    本书上篇主要讲述了艺术设计的来历、特点、本质、内涵,以及在现代生活的作用、地位;下篇则选取艺术设计中最具代表的衣、住、用、看几个环节做样板,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加上自己动手训练这两种方式。
  • 王军武剧作选

    王军武剧作选

    秦天行 经过大家的努力,集结戏剧创作和戏剧评论优秀之作的《长安戏剧文集》终于出版闼……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包豪斯理想

    包豪斯理想

    本书中著名设计师、插画师威廉·斯莫克阐述了包豪斯的设计主义如何对当代艺术,不论在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方面,还是在工业设计、现代美术方面所造成的影响。
  • 表演兴趣观摩

    表演兴趣观摩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表演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舞台表演、舞蹈表演、曲艺表演、军事故事演唱表演、乐器表演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全能狂医

    全能狂医

    下山之后,秦川竟然成了两个大小姐的保镖。身怀医术的他,居然还要为美女治病!巨大的别墅中,秦川上演着一幕幕热血剧情。从小随身携带的戒指,里面竟然隐藏着惊天秘密。
  • 灯爱

    灯爱

    皇室公主微服私访,来到贵族学院,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
  • 功德成圣

    功德成圣

    不能修炼内气的风起,误食黑珠,走上功德成圣之路。消耗数量不等的功德,就能提升功法,突破境界,感悟剑意,补满法力,淬炼身体,瞬愈重伤,再生断肢,强化灵根,壮大魂魄……诸天万界为棋盘,亿万生灵为卒,千万修士为炮,十万真人为车,八千天人为象,五百散仙为士,九位法祖为将,造化之主对弈大千世界上天,只求功德圆满!……一元幻杀剑阵,阴阳两步剑阵,妖狐三尾剑阵,冥雷四象剑阵,五行聚灵剑阵,昼夜六时剑阵,北斗七星剑阵,八方禅唱剑阵,龙生九子剑阵,十殿阎罗剑阵……诸天万界,无尽剑阵,纵横不败,所向无敌!长生不老,永生不死,古往今来,第一剑仙!
  • 墨魂叠

    墨魂叠

    夕墨爱上了她的王,几经周转,她发现她不是故事里的主角,从始至终,被蒙在鼓里的只有她。
  • 都市狂少

    都市狂少

    超级兵王高海峰回到都市后,原本想平平淡淡地生活下去,却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这个纷繁的世界扰乱心境。既然热血已点燃,那就靠着拳头和智慧去打出一片天地吧。
  • 无限梦剑

    无限梦剑

    从未做过梦的白夜第一次做梦了,他的梦中有一方奇特古怪的剑台。上面插满了万界之中有名的宝剑,有代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的剑,有代表剑气纵横、夺命十三的剑,有代表武林神话、万剑归宗的剑,………………………………………………当他终有一日踏上剑王之境时……
  • 时代大女人

    时代大女人

    其实人并没有多少分类,戏里有男人、女人;生活里却只有能干的和不能干的人;或许古代还在追寻时代宽恕女人,追求男女平等时,我们却已经生活在一个女人比男人强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女王、野蛮女友出现了。或许这个时代里你欠缺了点男子气概,让那么多帅气的女人出来撑起半边天;或许你不想坚强的如男人一样活着,但是生活却迫你如此强悍。当你在烦恼时,下面或许就是欢乐,当你在思考怎样让欢乐持久时?不知不觉间你对生活看淡了许多,你的坚强随之而生,走着走着体验着那些百态,突然发现你或许可以淡看世界,于宁静中追求喜悦,你就生活在女人时代。女人时代里你身边走着的是平凡的男子,你希望一个坚强的臂膀,一个终结女人时代的男人。
  • 别样的离别

    别样的离别

    人真的可以被另一个人所拯救吗?还是一切都只是场傻子的狂想。
  • 大剑之不朽纹章

    大剑之不朽纹章

    模糊的记忆,虚幻的身份,当一切重新回到起点,命运是否可以重新作出选择?轮回千载的,那遗失的荣耀,我要重新将它握在手中。————————Ps:这是某拜金女的穿越故事。
  • 重生之蔷薇不悔

    重生之蔷薇不悔

    黄昏下,病床上,年迈的老人,含着泪呢喃自语着,如果有如果,再重来一次我绝不会再这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