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300000051

第51章 论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3)

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实践活动中,在主体与客体、人与环境、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得以形成、积累、传递、发展的活动过程,其最终成果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不同族群、不同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结的重要中介。文化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存在于多维度的时空之中,并在单向度、历时性的文化时间中行进着,表现出不同文化间的共通性和差异性。这种共通性和差异性只能在创造文化的实践活动中去寻找。而文化的民族或地域的差异,实质在于各民族实践活动的不同。

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各民族的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就文化存在的空间来说,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中,虽在同一片蓝天下,但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却存在着很大差异。按气候有热带、温带、寒带及其亚带之分,按地形有高山、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之分,按资源分布有丰富与贫瘠之分,按集聚地状貌亦有内陆、海洋、草原、沙漠之分,这些自然环境的差异对各民族活动方式,特别是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人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社会尚不发达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强。依据各自所处的地理地貌,早期人类过着采摘、狩猎、捕捞、游牧等自然半自然状态的生活,后来由采集发展到种植、由渔猎发展到养殖,人类才开始从单纯的自然依赖走向创造自己命运的生命自觉,即使是现代工业社会,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度有所降低,但生存空间对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仍然不容低估。由生存环境带来的社会生产和社交生活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心理结构、语言系统和情感表达方式,进而导致了各民族间文化的物化成果的差异。

形成人类文化多样性特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源于早期民族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因于各民族在生活中形成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以及长期的文化积淀。“高山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说明地理环境不同会孕育出不同性质的文化。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理环境对希腊各城邦的政治体制产生影响。丹纳在《艺术哲学》中特别考察了地理气候等对民族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影响。长期的生活环境以及相关的生活方式形成族群特有的风俗习惯和心理结构,且又不断在民族的生活中得以延续与传承,并最终积淀成表征这个民族精神的一种特有文化。斯宾格勒认为:“每一种文化,有它自己独特的‘自然’,没有第二种文化,能具有与它完全相同的‘自然’的形式。而更深刻的事实是:每一个文化,包括此文化中的个人(文化中,个人的差别很小),都具有它的特殊而独有的历史。”

他认为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灵魂和形式,有自己的深层心灵和表层象征。人们在观察一个社会时所看到的东西,如民族、语言和时代,战争和观念,国家和神祇,艺术和工艺品,科学、法律类型和世界观,伟大化合物和伟大的事件等,都是一个文化的形式方面。它们之间,不论看来有多大的差异,实际上都是这一文化的深层核心的表现形式,它们之间都有一种统一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只有用比较形态学的方法才能被发现和描述出来。这种联系体现着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代表着某种文化的象征。古希腊——罗马文化基本象征是“有形的个体”,阿拉伯文化基本象征是“洞穴”感,埃及文化基本象征是“路途”,中国文化基本象征是不可名状的“道”,西方文化基本象征是“无穷的空间”。每一种象征都来源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古典文化产生于地中海,那里晴朗,事物轮廓分明,这就决定了它的基本象征是具体有形的事物。阿拉伯人生活在广阔的沙漠和草原上,生活在天穹之下,便把世界想象成一个大的洞穴。黄河流域高低起伏的风景,可比拟尼罗河谷,所以中国的园艺建筑中千回百折的曲径,恰与埃及那岩石封绕的庙宇走道相对应。中国人“徜徉于生命之中,而遵循着生命的途径——‘道’。”斯宾格勒把文化看作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这对欧洲中心论是个巨大冲击,是文化历史研究的一个进步,但他否认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影响,这显然是错误的。

特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导致文化内容与表达方式的不同,而最深刻最本质的不同还在于族群不同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最典型的例子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来自思维方式的不同。东方人的文化建立在儒学和道教的传统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西方文化建立在古希腊和伊特鲁里亚文明之上,思维方式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或者是分析思维为特征。中国人思维中讲究变化、讲究对立统一、讲究中和,中庸之道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甚至内化为自己的性格特征。西方人讲究思维的同一性、讲究事物的对立和矛盾的排他性,分析问题时不像中国人那么折衷,对错分明,不存在中间性的可能,喜欢从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并直达本质。尼斯比特曾从古希腊和古中国人入手,系统阐述过东西方思维产生的渊源和特征。这里既有早期的生态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原因,也有长期形成的认知传统因素。中国文化基于农业社会。复杂的社会组织需要等级制度,需要强调个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生活中不得不把注意力用来关注外部世界,所以形成了中国人的自我结构的依赖性。西方文明不完全依赖农业,狩猎和捕捞对个人技术要求更高,强调个性和自由,社会关系较为简单,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体和自身的目标之上。这就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中国人认知以情境为中心,西方人则以个人为中心;中国人以被动的态度看待世界,西方人以主动的态度征服世界。尼斯比特关于思维差异的理论为文化多元化提供了最好的理论支持。

陈独秀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中,认为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家族为本位;西洋民族以法治为本位、以实力为本位,东洋民族以感情为本位、以虚文为本位。梁漱溟先生在研究《中国文化要义》时,专门引述了李大钊和张东荪先生关于中西文化异同的观点。李大钊认为东西文明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进步的;一为直觉的,一为理智的;一为空想的,一为体验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一为灵的,一为肉的;一为向天的,一为立地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

张东荪认为,从思想态度上看,西洋恒发问“是什么”,可谓是何在先态度;中国恒先问“将怎样”,可谓如何在先态度。科学的对象是物,历史的对象是事。西洋人极有物的观念,且或化事为物;中国人极有事的观念,且或化物为事。西洋哲学直问一物背后,像是直穿入的;中国哲学则只讲一“象”与他“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像是横牵连的。在逻辑上,西洋以同一律为根本;中国不重同一律,却有一个相关律。在哲学上,西洋以本体论为开始;中国人却从究问本体。西洋人以宇宙观为人生观前奏,不能合并为一;中国则宇宙人生合一炉而冶,或且宇宙论吸收于人生论中。中国简直说只有实践哲学,而没有纯粹哲学。当时的知识分子无论是保守派还是激进派,都普遍采取笼统的归纳方法,对东西文化特点进行机械罗列,缺乏一种深入研究基础上的理论抽象。同时也存在着把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对立的态度,两者之间互相排斥,难以共存,或者保守主义式的复兴国粹,或者激进主义式的全盘西化。黑格尔在论述《易经》时深刻地指出:“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具有最深邃、最普遍的东西与极其外在的、完全偶然的东西的对比,最外在、最偶然的东西往往能与最内在的东西结合。”这个诊断深刻把握了中国人的思维特色,显示出这位世界级的大哲学高超的理论抽象能力。中国人在综合思考时,善于把各种直接与间接、偶然与必然、深层与表层、主观与客观因素同时考察,展示出包容万象、神妙莫测之感。

有一个笑话较为典型地表达了不同民族独特的性格特征。说一艘客船在海里触礁,大副在甲板上大声叫喊:请船上的男士都跳下海去,否则整个船就要沉了。船长看到大家无动于衷的样子,就制止了大副,然后分别悄悄在每个男性乘客耳边嘀咕了几句,果然这些男士纷纷跳了下去。大副不解地问船长,船长老谋深算地笑答:我对英国人说:“现在是表现你绅士风度的时候了!”对法国人说:“还有比这更浪漫的吗?”对瑞士人说:“这种体育运动比滑雪还要刺激!”对德国人说:“要服从命令!”对美国人说:“我们已经给每位乘客买了人寿保险!”这个笑话说明,不仅东西方民族个性不同,即使同属西方,欧洲人性格也各不相同。欧洲人也有南北之别。总的看,操日耳曼语和斯拉夫语的北方人大都像冬天一样冷峻,而操罗曼语的南方人则像夏天一样火热。比如,法国人的浪漫、英国人的古板、德国人的严谨、瑞士人的精细、意大利人的灵动、西班牙人的散漫、俄罗斯人的粗犷等都是众所公认的。意大利人在交谈中常用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的友好,而英国人最不喜欢别人动不动就拍他的肩膀,德国人把遵守时间看成是重要美德,法国人则认为除了巴黎圣母院的钟声之外没什么是必须准时准点的。因而,你不能不说德国人更有效率,法国人更有情趣,这是民族性格使然。

瑞士洛桑曾举行过一次“最完美女性”的专题研讨会。会上经过激烈论争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最完美的女性应该具备:意大利人的头发,埃及人的眼睛,希腊人的鼻子,美国人的牙齿,泰国人的颈项,澳大利亚人的胸脯,瑞士人的手,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大腿,中国人的脚,奥地利人的声音,日本人的笑容,英国人的皮肤,法国人的曲线,西班牙人的步态,再加上德国人的管家本领,美国人的时髦装束,法国人的精湛厨艺和中国人的醉人温柔……可见,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尊重特点且互相学习其优点,才能让人类完美起来。这种极具夸张的表述尽管不是严格的逻辑论证,但也可从一个特定侧面向世人幽默地提示着不同民族的性格差异,且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形象生动的。

人类最古老的文化大都发源于人类最早聚集的地区,而且都带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点,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由于参与文化创造的个人和族群复杂的生活形态和独特的个性特征,整体风格相近的文化同样具有非常丰富具体的表现形态。人类最早的文化发源地,除了东亚的黄河、长江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欧洲希腊、罗马地区外,还有美洲的墨西哥盆地和玛雅文明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即使在这些文化源头发生的地区,文化也呈现出复杂多元的特征。仅就欧洲文化而言,也是同源异流,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蕴含着同一性中的多样性和多样性中的同一性两种取向。

同一性导向欧洲主义,多样性产生民族主义。欧洲文化演进过程就是民族观念和欧洲观念相辅相成、此消彼长的过程。世界各民族、国家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有文化,并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着世界文坛。就像古中国的儒学及四大发明、古埃及人在建筑和文字方面的成就、两河流域的法律和天文学创造、古希腊与罗马人的哲学及法学、印度人创立的佛教、古希伯来人的《圣经》和中世纪阿拉伯人创立的伊斯兰教及文化成就等,都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可以说,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类共同性、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与地域性的有机统一。

同类推荐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们的科研成果汇集,还包括该院主持的两次研讨会的部分论文。本思政理论辑刊收录的文章分别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三个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这些文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有思想、有内容、有深度,值得一读。对于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学生,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的作用!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

    《社会变迁与传媒体制重构: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传媒制度研究》对亚洲部分国家传播制度与传媒政策变迁的关注,始自2001年。当时,在完成博士论文《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的过程中,我曾对中外的新闻调控与政策进行比较,特别是在分析日本和韩国的传媒发展和政府规制方面有关资料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新闻传播制度与政策。自2002年起我在学校开设的公选课“中外传媒管理与政策比较”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使我在讲授这门课的同时持续地关注了亚洲主要国家不断发展分化的传媒政策走向。2004年至2005年我在韩国首尔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亦重点研究了这个领域的课题,特别是传媒制度领域的新趋势。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美人款款昔如歌

    美人款款昔如歌

    如果前世没有遇见你,今生便不会相遇;如果前世没有负了你,今生也不会分离;如果前世没有记得你,今生也无需交集;我只道是前世欠了你,今生要来偿还。却不曾想过,不止前世今生,而是生生世世,你中了我的蛊,我入了情的毒,我们都无药可救。
  • 玄门学院

    玄门学院

    这是一个架空的世界,神魔大战,世上灾祸连连,最后四大守护神兽,化作四根石柱驻守四方,最后的血脉融入四个忠仆体内,而这四位忠仆也凭借着体内的血脉之力,分别驻守在大陆四方,保护人类不被哪些枉死的怨灵迫害。后来,人们在大陆上建立了四大国家,四大强者也逐渐演变成了四大家族,分别是南面的黎国方家,东面的夏国郑家,西面的楚国林家,北面的魏国冯家。开始之时,四大家族的族长分别担任了四大国的国师,可是随着朝代的更迭,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类强者涌现出来。四大家族的族长带领着嫡系的族人和追随他们的修士离开了四大国,在大陆中央,建立了一所玄门学院,教育各国天才修习玄门道术,不在涉及朝野。唯有庶出人还在四方驻守。
  • 异界之主神降临

    异界之主神降临

    一个独行佣兵,带着主神空间穿越来到了异界附身于一个被家族遗弃的少年身上。从此他的人生彻底改变!当八稚女撕碎兽人,金刚狼利爪斩断神器,战斗暴龙兽秒杀神兽,散魂铁爪撕碎剑圣,原子弹抹杀军队的时候,又会怎么样呢?
  • 大荒的使命奇幻篇

    大荒的使命奇幻篇

    李北荒以考古学者的身份进入了一个远古遗迹,在研究过程中被一座塔楼吸入其中,出来之后,他发现来到了一个叫查尼大陆的魔法世界,那里有美丽的精灵,好战的兽族,憨厚的矮人,可爱的宠物.......李北荒开始在查尼大陆游历,以解开心中很多的疑惑。这段魔幻旅途也让大荒对人生渐有领悟,生命中总有许多抛不掉,也不想去放下的东西,不光大荒有,你有我有全都有啊......
  • 星的开始

    星的开始

    经历一切星的起源,星的毁灭,星神的试练,现在从星开始。
  • 溺爱绝宠

    溺爱绝宠

    第二天宁染一出伊家就看到自己那辆红色法拉利停在门口,并且已经修好了,而且好像哪里还有什么不太一样。
  • 转世爱恋:紫竹缘

    转世爱恋:紫竹缘

    爱,是什么,如果是在我遇见他(她)之前问我,我并不知道,但,现在,我明白了,爱,是前世今生,不离不弃;爱,也可以是为了你,什么都不管不顾——紫涟(竺煊)两个同样冷淡,不懂爱情,但却都爱上了对方的人,会发生什么事呢?详情请看—《紫竹记》(沫染璃的书友群:596304732,等着你哦)
  • 统阳

    统阳

    天地有序,阳道至理,明诚天下。今我楚琮要以无上运朝孕育满天神佛,以无上圣地收揽天下功德,以无上风水通力两界,横扫天下,建立大统。
  • 梦澜之懵懂

    梦澜之懵懂

    “小悠你怎么了?”坐在萧若悠身后的安吟发现萧若悠眼睛下面的两个黑眼圈说。“没事,就是晚上看了会小说。”她打了个哈气说“我先睡会等老师来的叫我,啊~我先睡了记得叫我哦。”安吟担心的对小悠的同桌林秋月说:“小月,一会记得叫小悠哦,我怕她睡过了,一会早点叫她。”林秋月皱着眉头对安吟说:“小悠也真是的,这么晚睡,一会她醒了,要好好说说她。”“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枯萎,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这时上课铃响了…
  • 魅惑校园:恶魔撒旦惹上身

    魅惑校园:恶魔撒旦惹上身

    自从转入“枫雅”贵族学校,一切就打乱了规律。第一天就和校草吵架,然后是女生们的“无尽追杀”。第二天又从天而降一个帅哥当同桌。第三天又跟恶魔校草同桌……这让人怎么活呀!“且看我安小芝如何把你们一一驯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