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60100000021

第21章 重塑中国电视的尊严(3)

高: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下属企业,但跟中央电视台各个中心比,我们是相对落后的,甚至和地方电视台比也是落后的,因为我们没有开放的播出阵地,就是说我们不在一个共同的、平等的起跑线上。但是,数字电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遇。现在,数字电视刚起步,我们做证券资讯频道,就是要在这个新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因为以前别人没有做过证券资讯频道,我们做了就可以和大家很平等地去探讨数字收费电视的发展问题了。当然,新影的这些措施也都在探索中,但是对于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明天向何处去?

·概念大于平台,平台大于内容,内容大于需求,这是新媒体目前的现状

·办电视应该以播出为主,而不是以制作节目为主。可以从内部先实现制播分离,整合内部资源

胡:对中国电视的未来,你是乐观还是悲观?

高:我不悲观,但是也不乐观,因为现在我们不仅有其他传媒对我们的冲击,而且不得不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胡:近年来,很多人认为新媒体将取代传统的电视,我并这样认为。新媒体的发展前景是好的,但是现实的局限性同样存在,用三句话总结就是:概念大于平台,平台大于内容,内容大于需求,这是新媒体目前的现状。以数字电视为例,概念大家都在说,但是平台比概念少,专门为之生产的内容就更少了,很多内容都是对传统电视节目的集成,就是把传统电视做的节目搜罗、整合一下。

高: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传媒机构相比,央视都是有优势的,比如说我们尚未详细规划体育赛事的经营,包括大型演出,也是可以经营起来的。如果这些都经营起来,这些产业就很大了,我们就会发现,不必再完全受制于收视率。我觉得应该确立这样一个指标,就是什么时候广告收入只占央视整个收入的1/3以下,剩下2/3以上是其他收入,包括对经济频道和科教频道的经营等等,那时良性的产业链就形成了。

胡:近年来,好多人在呼吁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视行业,但是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目前还没有放开。另外,中国电视缺乏退出机制,没有说经营不下去了就退出的。对于低端频道,行政干预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自生自灭,政府不再给它更多的支持。那么,如何做大整个电视行业,探寻一条建设性的道路,从而加强电视在国家文化战略里的地位,这是我们要考虑的。

高:首先,国家应该压缩电视频道的总量。现在许多地级市都有3、4个频道,省里有7、8个甚至10个频道。从总量上予以控制,先压缩1/3的频道,然后再压缩1/3,应该会有一个明显改观。实际的广告投放量大体固定,不会因为频道压缩了投放就减少,但压缩频道数量,整个电视行业的运营成本就减少,把更多的资金用到更少的频道上,节目质量也可以得到提高。

其次,要呼吁国家的政策扶持。前几年大力推广数字电视,我认为是正确的,但是数字电视之所以没走下来,原因之一就是政策扶持的力度还不够。如果制定政策,把许多传统电视的频道平移到数字电视里,非数字电视主要传播主流文化,剩下的娱乐化或者其他一些节目全都放到数字电视里,我估计各省就会积极推进数字电视。在这几年当中,数字电视要大规模地继续推进,最主要的是要对地面频道有所控制,如果能够控制到卫星频道,就会出现一个良性竞争的局面。目前地面频道还是那么多,收费电视处境就很尴尬。顺便说一句,目前电视频道尽管多,但个性化服务却很差。

胡:减少总量,向数字电视平移,通过专业化和特色化使电视的内容和盈利模式实现多样化,而不单纯依靠广告,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创见的观点。也就是说,当下中国电视迫切需要加大改革力度。现在,无论是广电总局发出的一项通知、禁令,还是央视的一个动作,包括播什么电视剧,换什么主持人,小小变动都会吸引社会关注。社会如此关注,你认为电视改革的难点在哪里?

高:现在电视改革主要还是一个机构调整的问题,这是制约电视发展的一个非常大的障碍。每一家电视台,实行的都是一种大而全或者小而全的结构方式,在人事管理已经到了困难重重、山穷水尽的时候仍然没有改变这种方式。

央视几百个栏目,每个栏目用人都特别难,因为既不能随便用人,人员也不能随便流动,资金发放也不像以前那么方便。这样的结构状态,制约了电视的发展,我们的机制应该更加灵活起来,只有更加灵活才能做大。目前央视有15,000余人,人员管理比较复杂,现在正在向频道化管理过渡,毕竟频道管理是一种趋势,如果真正做到制作和播出分开,可能会使电视真正走到经营的轨道上。

办电视应该以播出为主,而不是以制作节目为主,这一点是我办老故事频道时认识到的。老故事频道一年10来个人就办下来了,因为没有必要用更多的人,大多数节目都是买来或者交换来的。我们办的证券资讯频道因为有现场直播,所以有七八十人,这是频道的特殊属性所决定的。现在,如果我们要办动漫频道,也不会用太多的人,估计10来个人就能把频道经营好。

现在电视台的一个误区在于把制作电视节目作为主业,把播放电视节目作为副业,兴奋点大都放在制作上,我觉得如果把着力点放到播放和播放的效益上,人事结构就能够变活了。我把握好频道这一播出平台,节目制作商就会找上门来,我只做集成商。这是一种赚钱的方式,各个电视台似乎没有悟到这一点,他们把制作过程当作电视台的主要任务,而不是看播放产生的效益。虽然经济效益相同,但是省略了制作环节,成本就降低,就能有更好的经济效益。央视去年广告收入105亿,如果换一个方式去经营,能够降低制作成本,岂不更好?

胡:制播分离现在面临着两个难题,一个是从业者的惯性观念,他原来依托央视的平台,在央视做节目,不能忍受从制作人变成一个经营者,这在观念上需要一个变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业者的成就感和尊严感,原先在电视台,他感觉自己是做节目的,他觉得有尊严,现在让这么多的从业者从电视台的员工变成习惯于干活的各种“八级工”、“瓦匠”、“工头”,难免不适应。身份转变之后成就感从哪儿来?做“工头”成就感从哪儿来?他怎么获得尊严,这也是一个问题。长期在一线从事节目生产,突然有一天让他不跟节目打交道,改做采购节目、播出节目和销售节目的工作,这个转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认同的,这是一个问题。

高:我觉得可以先从内部尝试制播分离,整合内部资源。比如,对新闻资源的整合,一条新闻可以多种样式,供不同的栏目使用。原先大家为同一条新闻打架,而且还是自己和自己打。能不能建立一个内部的制作和播出机制,这就是频道化改革。

就电视台的制作环节来说,如果按照内容分布力量,将会无限度地扩大,如果按照节目形态来分,品种就那么几个:新闻节目、专题节目(包括纪录片)、文艺节目以及电视剧。我觉得电视台还是应该针对节目品种设立节目中心为好,也就是新闻类、专题类、文艺类以及电视剧类的,再由这几类的节目制作机构向若干频道输送节目。内部的制播分离,优点是方便管理,避免重复劳动,人员也会减少很多,运行经费随之下降。中国电视的总体结构应该有所变化,如果在结构上没有变化,电视的发展就会比较缓慢。

胡:但是,现在央视基本上每一个中心都有自己掌控的频道,中心和频道是混杂的。观念的转变很重要,电视机构内部应该围绕播出的需要设计一套制度来调整结构,把生产节目的观念转化为播出节目的观念,把宣传观念转化为传播观念,在保持电视影响力的同时将精力更多地转向媒体的经营。电视媒体不能只靠本身的产品,关键还是要完成经营的多元化。传统的电视运营方式只是停留在节目制作播出和兜售时段获得广告收益上,这是目前电视最主要的盈利模式,现在应该尽快完成向多元化、立体化的盈利模式转换。

高:现在技术的发展是一年一个变化,我们没有把握住电视最根本的东西,就是从思想层面上树立媒体的尊严,不遗余力地宣传好主流文化,我觉得必须把握这一点。随着高清时代的到来,有一天电视也许会变成一个非常精致的媒体,16∶9的画幅和高清画面对我们的拍摄理念将产生强大的冲击。若干年以后,我们进入高清时代,不仅仅是图像清晰,人们对电视的看法和要求也会不一样,不仅要求你有清晰的画面,有立体的声音,而且也会要求电视对思想有一定的提炼。在很多年以后,电视也许会成为一个贵族化的艺术,走向有尊严、很高贵的状态。

结语:获得尊严要靠自身努力

五十而知天命,中国电视走过了50年的风风雨雨。追问“尊严”,彰显的是中国电视面临困境之时强烈的危机感与突围意识。电视重塑尊严,归根结底就是要体现国家利益与观众诉求,让电视传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和观众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既不傲慢,也不过分地迁就。电视真正做大做强,需要人才和资金的保障。以除旧革新的勇气改革机制弊病,才能激发行业从业者的活力,吸纳优秀人才的加盟,而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电视发展壮大的资金问题。

不管怎样,重塑电视尊严最终必须落实到内容生产上。新媒体当前,电视内容生产的突破点在哪儿?归结起来至少有以下几点:第一,电视要更主流,在权威性下工夫。强化主流感和权威感,就是要求电视不仅提供信息,更提供观点,让观众信服和认同;第二,直播日常化,进一步提高传播的时效性和辐射能力;第三,高端化、大制作,让节目在声像、文化、思想层面拉开与其他媒体的距离。唯有如此,中国电视方能乘“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获得新的活力与生机。

同类推荐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

    为了指导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我们特地编辑了这套“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图书,分为《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手册》、《教师职业道德与素质手册》、《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教师快乐工作手册》、《教师工作减压手册》、《教师文化娱乐手册》、《教师饮食保健手册》、《教师身体健康手册》、《教师医疗预防手册》、《教师心理健康手册》10册。本图书除了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给予一定指导外,同时还对教师的身心健康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研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非常适合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在校专业大学生和有关人员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收藏的最佳版本。
  • 解码电视湘军

    解码电视湘军

    书是透过魏文彬的视角来解码电视湘军的,但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读者不仅仅可以基本完整地看见魏文彬从出身贫寒的农家少年到叱咤风云的传媒领袖的传奇人生,也可以见到电视湘军的一系列“大佬”,书中有大量电视湘军中高层重量级人物的深度访谈和近距离拍摄的图片以及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他们的话语、表情和眼神里捕捉到“芒果台”的某些气质。从书的后记可以知道,作者与湖南广电渊源甚深,对电视湘军“大佬”们的历史背景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因而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且做出相当准确的描述以及恰当的评价。
  •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亨利·亚当斯的教育(精典教育)

    本书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亨利·亚当斯以第三人称写成的自传,是他对自己一生的得失作出的反思和总结。
热门推荐
  • 易烊千玺之灿若干烊

    易烊千玺之灿若干烊

    他和她很早相遇但他和她却又很早分离缘起于你
  • exo之恶毒女配

    exo之恶毒女配

    就因为不小心摔进河里,就穿越到另一个世界!!算了,既来之则安之,看我沫紫曦如何征服十二男主!!!
  • 简·爱

    简·爱

    《简·爱》是英国著名女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出生贫寒的简·爱自幼失去父母,寄人篱下饱受欺凌,寄宿学校的艰苦生活,让她变得倔强而又坚强。当她在桑菲尔德任家庭教师时,爱上了脾气古怪的男主人罗切斯特。而就在他们举行婚礼的时候,她发现罗切斯特还有一个患有遗传精神病的妻子,一直被关在阁楼里。绝望的简·爱离开了桑菲尔德,而当她重新正视自己的内心,回到桑菲尔德时,却发现这里已是一片废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灵力少女

    灵力少女

    一个普通的女孩瑶棂经过一夜之间的奇形怪事成为了一位灵力少女,第二天就有一位来自英国的男孩转校来到了她们的学校,并且和瑶棂一个班,偶然一次,他们因为捕捉灵兽而相互了解了对方,此后.................
  •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

    《儿童常见病百问百答》以问答的形式介绍儿科常见病的相关知识,包括新生儿刚出生时的问题、孩子感冒、发烧、腹胀、呕吐、多汗、厌食、尿床等问题。
  • 重生之逆天凰女

    重生之逆天凰女

    顺命来到未知大陆,祖传玉佩,到底有着什么秘密?天命如此,她偏偏不从,逆天而行也要改命!
  • 青风行

    青风行

    修真世界,只有生存下去才有选择的权利。在实力为尊的修真世界选择生存是杨青的第一选择,然后才有第二,第三的选择。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杨青徐徐踏上修真路...
  • 萌宠来袭魔君请自重

    萌宠来袭魔君请自重

    她重生以后就呆在他身边,一直都给他闯祸。他对任何人都冷漠对待,只对她温柔,每天各种调戏。“诺儿,为夫为你暖床怎么样?”“滚出去!谁叫你暖床”他一步步向她逼近“有话好好说你别过来”他一把将她搂入怀中“你,唔……”
  • 异界纨绔剑神

    异界纨绔剑神

    【完结】谢谢大家阅读~~~~~一袭青衫,三尺青锋,给人的印象恰似一把出窍的神剑,锋芒毕露。背后的宝剑透着一抹令人毛骨悚然的寒光。显然,这不是观赏用的家伙。这个男人叫叶寒,生于中国一个古老的世家,是当代中国有数的高手,因其习武以来一心痴迷剑道,嫉恶如仇,击败了十余位声名显赫的武术大师,得名剑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