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9900000021

第21章 中国电视制作与播出关系初探(1)

■曾祥敏

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初步发展,从90年代初开始,中国电视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这时期,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之间的关系开始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加上国外电视节目制作体制的影响,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关系不仅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探索与发展,而且在中国电视理论界也成为争论的焦点。1999年“制播分离”被正式提出。这一命题的探讨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传媒意义,并将对中国电视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关系的历史沿革

80年代以后,中国的电视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电视台作为事业单位,经费全部依靠政府财政的事业拨款,电视节目作为一种产品而不是一种商品来制作,采取的是自产自用的封闭式生产经营模式。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业界人士已经开始探讨电视产业经营的问题。

纵观中国电视发展的历史脉络,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关系虽然在1999年进入了最热点的探讨,但实际上从80年代初期开始,这个问题就已经被触及。这种关系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一步步探索而逐渐清晰的。这期间,中国电视经历了电视节目市场的逐步建立,社会节目制作公司产生发展,电视台内部体制和节目经营体制改革的一系列转变。

(一)电视节目交流——电视台拓展节目源的初始阶段

1.电视节目对内交流和交换

自80年代初我国电视事业大发展以来,电视台增多,节目播出量也大大增加,各台均感到节目源不足。而由于电视节目都由电视台自制自播,没有出现节目的经营市场,为了弥补电视节目的不足,许多电视台开始把自己制作的优秀节目同其他电视台进行无偿交流,进而出现了电视台之间不以货币计价的“物物交换”。

1983年,全国省级电视台节目交流会成立。1988年7月的统计数字表明,每年的节目交换活跃,从1987年6月30日-1988年7月1日各省级电视台交流节目协作体成员台提供各类节目共18788小时,实际播用9783小时。1985年7月1日,城市电视台节目交流中心在南京成立,全国城市电视台依靠此中心进行节目交换,存在10多年,数百个城市电视台参加。交换量最多的1992年,仅电视剧就达170部(集),复制量达2万多小时,被发行到150多个台。这个时期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电视台的名牌栏目和纪录片等成为交流和交换的重要节目样式,如广东电视台的《体坛内外》、《体育集锦》在全国各地方电视台播出。1986年该台制作的足球专辑13集系列节目《进军墨西哥》发行20几个省市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的《体坛巡礼》、上海电视台的《体育大看台》等体育名牌栏目也都在全国各省市电视台播出。

80年代以后,许多电视台希望自己的节目能够扩大影响,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有许多栏目每年都接受各地方电视台无偿提供的优秀电视节目,数量逐年增多。1986年起各地电视台开始向中央电视台选送春节节目。1989年中央电视台开辟《地方台50分钟》栏目,专门播出各地方电视台提供的长度约50分钟的优秀专题节目,一些地方电视台的节目如《土地忧思录》、《西藏的诱惑》、《沙与海》等都在该栏目播出,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台的节目交流是一种无偿合作的关系。

2.电视节目对外交流和交换

这一阶段出现了三种形式的节目交流和交换状况,一种是节目互相交换,一种是节目带广告的形式,一种是用外汇购买节目。

第一种是节目互相交换的形式。中央电视台从1979年开始从香港收录卫星新闻,采用合众独立电视新闻社的国际新闻素材,1980年通过卫星直接收录维斯新闻社(VlSNEWS)和合众独立新闻社(UPITN)的国际新闻,其后收录选用了更多家包括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内的国际广播电视机构的电视新闻。作为交换,中央电视台也陆续向国外传送中国电视新闻。1982年中央电视台分别参加了亚太广播联盟B区和A区的新闻交换,增加了对第三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报道。1987年10月,中央电视台与东欧广联(OIRT)进行交换新闻试验,增加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这些交换有非商业性的,也有商业性的。

第二种是节目带广告的形式。1979年在电影部门不再提供新的电影拷贝,剧场的舞台演出也怕影响上座率而不愿意让电视台去录像的情况下,中央电视台为了丰富电视节目,满足广大电视观众对新影片和电视剧的要求,决定从国外及香港地区购进一些影视剧。这一阶段,由于经费的不足,中央电视台通过节目带广告的形式引进了国外的电视节目。1985年至1992年中央电视台连续8年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合作,以节目带广告的形式由该公司提供节目,中央电视台译制播出。1987年至1992年,中央电视台连续5年同澳大利亚新闻集团合作,以节目带广告的形式由该公司提供美国20世纪福克斯影片公司摄制的故事片。电视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血疑》,动画片《铁臂阿童木》等节目都是通过给国外电视机构以带广告时段而引进的电视节目。

第三种是直接购买的形式,如1980年5月,中央电视台在英国驻华使馆的支持帮助下,购买了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60集英语教学节目《跟我学》五年的播放权。

著名的《动物世界》栏目也是通过购买外国的野生动物录像带进行编译、配音、录制播出。

3.历史评价

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逐步复苏和发展,这个时期节目的供求矛盾已经开始出现。

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节目市场,同时受当时的环境影响,商品意识并不存在。各电视台自制自播节目居多,只有少部分节目用于交流,扩大影响。这个时期节目交换带有原始性质的“物物交换”和一定程度的不等价交换的特点。电视节目只计数量,不计质量,更没有价值,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和市场评估,电视节目没有作为商品的交换形式。而除去少量的交换节目外,电视台自己制作的大部分节目只供本台播出,播出一次就放入库存,没有发挥更多的效用,从而导致节目的投入和产出不一,节目制作费用大,成本收不回。而受节目供求矛盾的影响,这时期已经有专业人士呼吁建立专门的节目生产基地。1985年7月2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时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金照的文章《电视艺术的时代使命》,文中提到对当前电视艺术节目供求矛盾的解决“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改革生产的组织形式,建立专业的电视艺术生产基地……我们希望近期内全国能够建成几个按照节目生产全过程布置的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的电视艺术节目制作基地。”如果说这还主要是从节目的需求角度考虑节目的专业生产的话,那么1988年10月的广播电影电视部全国广播电视系统厅局长会议则更多是从经济上考虑节目的经营以及投入和产出的问题。1988年是中国经济发展遇到阻碍的时期,当时的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和抢购风,而广播电视系统也不例外,按照当时的文件精神“广播电视系统普遍存在经费拮据,入不敷出的困难,物价和电费不断上涨,节目制作成本和事业建设支出不断增加加剧这种紧张情况。”1988年的广播电视系统厅局长会议提出“采取有效方式把部分广播电视节目投入市场,收回成本,提高再生产能力,广播电台、电视台要同音像出版单位密切合作,增加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同国外交流广播电视节目逐步向商业方式转变,可以由广播电影电视部牵头,组成各地自愿参加的对内对外节目联营网”。于是,电视节目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的问题得到解决。

(二)电视节目的经营

1.电视节目交易市场的成熟

电视节目作为特殊的文化产品进入音像市场,它的商品属性和价值形态也日益明显。1986年12月,上海电视台主办了“上海国际友好城市电视节”,1988年改为“上海国际电视节”,每两年举办一次。1988年的上海国际电视节有来自33个国家、2个地区、1个组织,共92个电视制作公司参加,其中的国际电视节目交易会成交1000多个小时的节目,约100万美元。1990年节目交易达到了1673小时。上海国际电视节被称为亚洲最大的电视节目市场。1989年北京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国际电视周,以后每年一次。1991年,四川电视台第一次主办了“四川国际电视节”。每年一次的电视节开始成为电视节目交易的重要场所。1992年上海有线电视台节目交流会成立。

1996年广电总局举办了首届全国国产电视节目交易会,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开始逐渐成熟。

2.电视节目制作的市场化

90年代初期对节目和播出的关系影响更大的是,随着有线电视、卫星频道的出现,频道数目大量增加,节目的需求急剧增加。大量的频道容量需要大量的节目源,而电视台自己的制作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由于频道扩张而所需的节目量,电视节目的商品化、市场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从电视台内部运作机制来说,电视台开始考虑把节目部分推向市场,依靠社会力量来办节目。成立于1988年的广州电视台,从90年代初期受香港电视的冲击逐渐成为弱势媒体以后,开始把节目部分推向市场,充分调动节目部门制作节目和经营创收的积极性。除了台里重点扶持的个别栏目和电视剧由台里来投资之外,其他台里负责节目部门的事业和企业编制人员的基本工资、办公费用、节目制作人员的奖金以及临时工人员的工资、奖金都是由部门向市场、向社会寻找,各个部门有自己的广告经营时段。一些电视台将一些较差时段的节目让位于社会力量制作,以减轻节目生产人员和资金的负担,降低节目成本,还可收取播出费用或共享广告收益。中央电视台把二套的部分经济节目如《供求热线》、《商桥》、《农村经济》等设置为“二类广告”,向社会征集公司代制,由社会上的制作公司寻找企业,商谈价码,拍摄播出,制作公司按照与电视台合同商定的比例将企业付款交给电视台,其余由公司所有。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从1993年开始,一些社会节目制作公司和制作人开始出现。这些公司在发展之初多是广告公司,为电视台进行节目包装,或者部分承包电视台节目,随后一些专业的节目制作公司才开始出现。

3.历史评价

80年代末解决了节目的市场问题。90年代初,节目的专业制作机构也开始逐步发展。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问题中两个重要的环节得到解决,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政策的趋向和电视台内部机制的改革,而这些改革都是在电视系统面临巨大压力的痛苦蜕变中和媒介产业化的背景下逐步酝酿的。

(三)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提出和尝试

1.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提出

1999年7月8日至10日,国家广电总局在上海召开了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内部管理改革座谈会。会议明确提出“积极推进除新闻类节目外的其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与制作的分离,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作用”。在此次会议之前,传媒界和理论界都已经在积极探讨“制播分离”。

2.电视节目“制播分离”的背景

(1)产业化背景电视媒介由事业型向企业型转换,自负盈亏。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长期被人们界定为上层建筑的电视事业也逐渐经历着转轨发展。1985年,国家在统计分类上,第一次把广播电视列入第三产业。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明确把广播电视列入需要加快发展的第三产业行列。规定“现有的事业型第三产业单位逐步向经营型转变,实行企业化管理”。1996年,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明确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既要宣传,又要经营。”而电视事业的投资主体也逐渐从单一的政府拨款向多元化发展,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电视台与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财政部门的财务关系,已经由全额预算管理(全预算包干,超支不补,节余留用)向差额预算管理(核定收支,以收抵支,定额补助,减收超支不补,增收节支留用)转变,1998年,九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国家今后对包括电视台在内的大多数事业单位,将逐年减少拨款的1/3,3年后这些单位实行“核定收支,以收抵支,定额上交,减收超支不补,增收节支留用”,这是电视事业的经营发生根本转变的标志。电视台将自负盈亏,节目制作的投入产出,节目的经营都将成为电视台自负盈亏的重要方面。

媒体间竞争的加剧。一方面,过去“四级办电视”造成的诸台林立以及电视卫星频道的增多,境外电视的冲击造成电视市场内部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报刊实力的增强加快了大众传播媒体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对广播影视业造成了新的竞争压力,互联网这一新媒体的崛起使受众分流,广告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电视台要扩大自身的规模和影响,必须搞好产业经营。

同类推荐
  •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作为全国10家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工作单位之一,本书系统总结浙江大学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认识、做法、成效和经验,集中整理各院系在思想引领工作中形成的经典案例,全面反映浙江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时间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
  •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本书分人物春秋、流金岁月、沧桑纪事、炼化史踪、史海存真、他山之石、史林漫步、七个篇章,书稿中记载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热情的激情岁月。真情记录了一些优秀的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克服万难、积极探索、认真钻研的难忘岁月。本书对研究新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宣威奥运

    宣威奥运

    本书介绍了中国运动员奋战第二十五届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有关情况,内容包括:备战奥运、进军奥运、奋战奥运。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热门推荐
  • 超时空隐者

    超时空隐者

    如果你可以隐身,你最想做什么?偷窥女神裙底风光?肆无忌惮抢劫银行?窃取同行的商业秘密?但是,如果你不仅仅拥有隐形的功能,再给你一把可以斩断时间的流光之刃,一副任意变换自己面貌和形状的无敌盔甲,一台随意自由穿越的时光机器,你又会做什么呢?历史,穿越,总裁,超能力,科幻,玄幻无所不有,无所不包!(你能想到的和你想不到的都在这里!!!!)
  • 再世:毒医修罗

    再世:毒医修罗

    她以生命为代价,使用禁术真言令,报仇之后魂归西天。她的前世有着极佳的天赋,却因为某些特殊原因,生命夭折。小小的婴儿,再睁开眼,有了一份别样的生气。一次回头,她望见他。一时心软,她救了他,与他结下不解之缘。一份情谊,她以兄弟的身份伴他身边。她恋上他,却碍于身份,“兄弟不可以在一起的。”他恋上她,浅笑淡定,“无妨,你是女子对不对?”然后……结果不得而知。
  • 诸天为凡

    诸天为凡

    诸天之上,只剩一片苍茫,只有淡淡梵音在无尽的泯灭之风中断续,不知随风是要飘向哪里?再向哪里的人诉说属于自己或忧伤、或喜悦、或悲怆、或疯狂的故事。如果这世间千千万万年始终如一,你不会乏味么?终于天道混淆。他想到极西的天地里追寻自己灵魂深处的执着,却要坠入众生之中。众生界里看众生挣扎,有人想修得无上大道,一入神源一睹苍天之浩瀚,有人欲掀翻诸天神佛看看真正的苍天到底是什么颜色。他不知道自己会是哪一个,或许他早就知道了。斩断自己的翅膀,烧掉自己的羽毛。
  • 统治异界

    统治异界

    被世界抛弃之人在临死前发出最后一声怒吼。
  • 小偷,把本王的心还来

    小偷,把本王的心还来

    刚开始,面对某人的讨好,某狐不屑一顾:后来,面对某狐的献殷勤,某人直接无视。直到某狐离家出走,某人才大喊:“小偷,把本王的心还来!”
  • 司灵记

    司灵记

    落魄棋士穿越异界,别人有随身老爷爷给功法、指导下副本,他只有随时被吞噬灵魂的风险。别人杀人夺宝灭恶少。他作为地主家的傻儿子只能每天战战兢兢,期待不被那些天骄看上。别人惊才绝艳师门器重,他资质平庸毫无存在感。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危机重重,稍不注意,小命就没有了。看着那些惊才绝艳,随身带着老爷爷,屠人全家只求自己念头通达的同行们。司北就日了狗了,同样是穿越者,为毛差别这么大?他只好提着三尺青锋,加入人、魔、仙、妖这一大棋局中。黑白不辨我自断阴阳!
  • 无上皇尊

    无上皇尊

    宁凡因妹妹病重,深入密林采药,偶得温玉一块,此后得传承,逆天提升,战强者,打小人,历练人生,笑傲天下,成就无上皇尊!
  • 最强教练

    最强教练

    超级强者归隐都市,本想安心的成为一名驾校教练,没事逗逗妹纸子御姐啥的,但生活中突然闯进了美女总裁,令他大失方寸!什么?非得强拉着我假装你未婚夫,凭啥啊!你看看我教过的学徒,这萌腻校花,这飒爽警花,这柔情小护士,这长腿女主播,哪个不比你强啊?行了,不能再多了,我倒贴131块4毛当你未婚夫算了!
  • 爆宠辣妃:至尊地主婆

    爆宠辣妃:至尊地主婆

    玉苏想:一大家子的黄毛丫头无男丁,爷爷奶奶掌大权又不喜她们五姐妹,她想可不可以把家给分了。玉苏想:有这好厨艺好医术,怎么也不能饿着自己吧,只是当朝王爷要自己为贴身厨娘,要自己给他调养中风后遗症的身子,可最后居然要让自己当他的王妃,看着那露出腹黑本貌的男人,还要自己履行夫妻义务男人,她想世上有没有后悔药吃。玉苏想:她有高贵的身份跟富裕的身家,极品亲戚找上门,她悠闲的喝着杯中茶。她想可不可以关门放狗。他以为她只是一只温柔的小猫咪,看着渐渐露出锋利爪子的狐狸,他想他可不可以退货,只是某只小狐狸挺着圆滚滚的肚子,挥舞了手中的一枚绣花针笑道“晚了。”
  • 天行侠夜

    天行侠夜

    【2016年创世中文网,历史武侠与玄幻结合的最新力作!】十年前,白玉堂惨死冲霄楼后,白氏一族被一伙神秘人屠灭了满门,但他唯一的儿子,白灵云,却幸运的活了下来.......十年后,一心想行侠仗义,闯荡江湖的白灵云,背弃婚约,逃下了暮云山,行走在暗流汹涌的武林之中......只是,在他下山的那一刻,他的命运,中原武林的命运,天下苍生的命运,悄然的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