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真爱自己
真爱自己是指一个人有着某种程度的“积极的自我概念”,或者说的“高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是对自我的概括性评价。一个人自尊的高低程度对其思维、情绪和行为都有强烈的影响。与有着较高自尊的人相比,低自尊的人自我感准确度较差,他们的行为表现也常给人以“对自己了解不多”的感觉。因此,低自尊的人常缺乏自知之明,固然也容易导致他难以准确预测自己能否经过努力而取得成功。
真爱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真正的内心需要、情感思想、兴趣爱好、外形特点、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在这个基础上接受一个原始的、本真的、优缺点一样突出的自己,一个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生命个体的存在。当原原本本地接受了自己之后,开始时时想着、关注着和帮助着自己,处处提醒自己改变缺点,不断鼓励自己超越自己。
真爱自己才能停止自我责备等内心的自我交战,为自己省出精力与时间,来尽可能地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在社会的变化中赢得更大的竞争力。
真爱自己会培养起对自己和他人更高层次的宽容。宽恕自己,让自己享受思想和行动的充分自由,自自然然轻轻松松;宽恕他人,也令自己得到心灵与情感的解放,坦坦然然自自在在。应该讲,正是不完美形成了每一个独特的“我”,由此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真爱自己会培养责任意识。正是责任意识不断地增加着人的精力和活力,使人不断产生更多的自信和追求,更有力量提升自己生命的质量。
3.深度放松
平时工作和学习的紧张、信息的超载使人们过着抑制感觉和情感的生活,如果长此下去,人的感觉便会逐渐迟钝、情感会逐渐麻木,久而久之连注意力都会受到影响。人只有在平静单纯时才容易感到喜悦,才能获得应付所有活动的巨大精力。深度放松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让自己掌管紧张和兴奋的交感神经受到抑制,让掌管松弛和镇静的副交感神经开始工作,以实现紧张与松弛的平衡调节。
凝神静坐,反复默念一个单词,类似于佛教的“参禅”,或道家的“静观”,使头脑空空,身体和精神完全放松。僧侣们为了放松自己,排除心灵的杂念,使心灵干净得如同镜子,坚持每天数小时打坐。一般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则可以利用余暇片刻静坐凝神,体会“空”的感觉。也可以全神贯注地从事某一件事情,专心致志地寻求其中的奥妙,这种方法也一样有效。
用慢吸慢呼的呼吸方法,将意识集中于平稳缓慢的呼吸上,借以排除杂念,腾空头脑,增强思维能力,提高反应速度。还可以坐在椅子上,双拳紧握,双腿并拢,屏住呼吸,全身用力缩成一团。坚持数秒钟后放开,调整呼吸,大面积吸气,让气息深至丹田,停片刻后发“嘶”声慢慢出气放松以恢复常态。
4.假想不幸
人们都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适度的精神紧张有助于心理健康。大哲学家尼采有这样一句充满智慧的名言:“参透‘为何’,才能迎接‘任何’。”而这种对于生命的“参透”,不是一帆风顺的人能够做到的。恰恰相反,那些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不幸并成功地走出来的人,才真正能够谈得上“参透”二字。一位从纳粹的集中营里侥幸活下来的奥地利医生——弗兰克,在分析了自己和其他大难不死且心理依然健康的幸存者后,得出宝贵的生存经验就是:“这世界上并没有什么能帮助人在最坏的情况下还能活下去,除非人体认到他的生命有意义。”一个人活着却不知道为什么而活,也就是说没有意义感,这在心理卫生上讲是最为危险的状态。既使是物质条件非常丰厚、生活道路非常平顺的人,也会被这种空虚无聊的状态所击倒。然而不幸的是,正如一些哲人指出的那样,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弥漫着无意义感的时代。技术的进步为每个人节省下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许多人却不懂得用它们来干些什么,分不清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什么样的事情是值得做的,这就很可能跟随追求感官刺激和世俗娱乐的潮流走,最终成为可悲的牺牲品。假想不幸就是让人们认清这一点而有所警惕,它的具体做法是:在心里假想自己遭遇或下岗失业、或家庭破裂等人生不幸之事,找到那种真实的感觉,让自己被生命追问,向生命作出回答。
假想不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防患于未然,以免事到临头不知所措,或因不能洞察时机而忽略了潜藏的危机,以至于遇事一蹶不振。相反,有危机感的人会更加珍惜时间,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做好每一份工作。其实,生与死这样的问题没有必要避而不谈。对于这一点,演说家丹诺十分坦然,他说:“人生好比是一场冒险,没有人能够预言在何时何处,人生之幕会骤然降落。他可能死于舒适的床上,也可能死于意外的事故,也可能英年早逝。人生无常,谁又能够毫无颠簸地驾驶自己这条生命之舟呢?”他又说:“没有人希望预知自己的死期,因为会有一种被判死刑的感觉,谁也不愿意带着惊恐的心情去细数那剩余的日子。其实,我们的一生,早已被判了死刑,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死刑到底会在什么时候发生。正是这种朦胧与达观,激发了我们的生命力,同时,人们也就敢于冒险,以拼搏来证实生命的蓬勃和价值。”所以人不必惧怕谈论死亡,对死的透彻认识能促使人们更加珍惜生命。
5.当众出丑
害怕出丑是口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它只有在口语训练实践中才能迅速消除。当众出丑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据报载,在距离日本东京不远的富士宫市有一所经理学校,该校以对学生进行严格而系统的训练著称于世。他们采用的一项训练计划就是,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不怕当众出丑,做几件看起来十分尴尬的事。如让学生西装革履地肃立在火车站前放声高唱校歌,歌声按照规定要使几十米以外的教师听到。当众出丑其实就是自己主动向自卑心理开战,这对成人学习新语言时突破心理障碍特别有效。
6.亲近自然
人与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交往,人与山水之间有着能量的互补和交换。一个人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要主动与大自然亲近,不时走进大自然,去审美式地体验和感悟大自然中所有生命的律动。无论是聆听、嗅闻,还是抚摩、观赏、感受都行。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大自然充满一种使人心平气和的美和力。每当自己需要心灵充电的时候,需要心理抚慰的时候,需要来自大自然的启迪和灵感的时候,不妨到小河边去,到树林里去……。
演讲要征服听众,必以自我征服为前提。要想征服自我,就得审视自己。人只有在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有了开发自我的觉悟后,才会有意识上的自我肯定,以及完成责任与使命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断定的那样,最大的胜利就是自己战胜自己的胜利。
演讲练习
一、对下面的每一个题目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寻找三个以上的支撑理由;然后展开小组讨论,集思广益,修改完善以形成自己的演讲提纲,进行预讲练习;最后参加全班演讲比赛。1.成功带来什么?
2.如何面对失败转身180°?
3.我们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班风?
4.为什么说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5.一个人该怎样以终为始?
6.错误有何潜在价值?
7.为什么说快速地失败就能快速地成功?
8.我们该怎样创造自己喜欢的校园文化?
9.人通过什么有效的方法能够创造理想的自我?
二、读自己喜欢的五本新书,从中产生一个新思想,与其他同学交流,听取评价意见,再思考改进,使这个新思想丰满起来,成熟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成熟的演讲稿,争取发表。
三、根据自己的需要,拟定十个有分量的演讲题目,参加全班的出题比赛,班委为排在前20题的作者颁奖。
四、展开以宿舍为单位的演讲会,一学期四次。讲题由大家讨论确定。每次演讲情况都要向全班汇报。
五、什么样的自我概念能够对你自己的前途负责?
六、为自己办理一个优点存折,第一次可以存入以往能够想起的所有优点,以后每天存取一次。缺点为取,优点为存,一个月清理一次,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富有。
七、下面的话主要说明了什么?假设让你来说,将会说成什么样的,能说得比这段话还要清楚吗?不能的话,想一下该怎样改进自己,学会像那样明明白白地说话。
大清早你不情愿起床的时候,要这么想:“我起来是要去做人应做的工作。我来到世上就是要工作的,有什么不情愿的呢?难道我生下来就是为了躺在暖烘烘的被子里睡大觉吗?”——是啊,躺在被子里的确舒服。——那你生来到底是为了享乐、好吃贪睡还是尽职守的呢?你看那些小花小草、小鸟、蚂蚁、蜘蛛和蜜蜂,不都在辛勤劳作,尽它们在宇宙中的一份职责吗?而你呢,却不愿做一个人的工作,不赶快去履行合乎本性的职责吗?——我知道啊,但人总得休息嘛。——休息是必要的,但也要有限度,就像吃喝不能过多过饱一样,可你已经超出限度,超过足够的量了。等到要干活的时候,你又希望越少越好,多做一点也不愿意。可见你不爱你自己,否则你也会爱你的本性以及符合本性的意旨。看看别人,那些热爱自己这份技艺的人都在辛勤工作,累得骨瘦如柴,连洗澡、吃饭也顾不上;而你却不尊重自己的本性,甚至不如金银匠重视自己的手艺、舞蹈家尊重自己的舞技、守财奴珍惜他的钱财,或者虚荣的人看重他微薄的一点名声。因为在乎这些事情,他们宁愿不吃不睡也要做好,而在你眼里,难道有益于社会的工作毫无价值、不值得你尽心去做吗?(马可·奥勒留著,李娟、杨志译:《沉思录》,第44页,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八、用明白简短的话语解释自我概念的可塑性和支配性。
九、练习书中介绍的六种心理训练方法,改进它们以适合于自己。
第十一讲说话
好口才历来受人欢迎,“一言九鼎”、“一言兴邦”等皆在褒奖它。西方人则把口才与金钱和原子弹并重,称为推动地球转动的“三大杠杆”。羡慕好口才,想要口才好,人人如此。但是否都知道口才与思维的特殊关系,那深刻、宽广、灵活、独创的思维恰是漂亮口才的基础;好口才之于语境的巧妙对接、转换、补充、暗示凭借的正是优质思维。若打个比方,口才就像台上表演的木偶,其幕后操纵者是思维。这样说来,练口才必要练思维,想得好才能说得好,会思考才能会表达。在新书《中国30年》中就有令人称道的表达,这是本美国人谈中国改革之事的书。
如就中国人的根本特征问题作者发表看法说:“……这是我在中国的一个惨痛教训:不要让外界的批评愚弄了你,不要让内心的偏见遮蔽了你的视线,更不要天真地以为对政府的批评、指责就意味着爱国之心的失去。中国人民的自豪,为祖国而自豪、为传统而自豪、为历史而自豪、为经济实力而自豪、为个人和社会自由而自豪、为国际地位持续提升而自豪、为国防力量不断增强而自豪,这就是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你会一次又一次地遇到。”作者真会说呀!精辟又透彻!我们自己怎没这么到位呢?为了看清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作者专程考察了我国40余座城市,走访了百余位省部级官员、企业领袖和专家学者等,可见谈吐不凡源自思维的非凡。
口才反映说话的水平。好口才使人于交流信息的同时饱享丰意、深情、趣味等;中等口才大约能让人于话语中接收到比较完整的语言意义,此外没有更多的东西;口才不佳的或许只能让人从话语中听到东一词西一句等散碎的意义,得到支离破碎的残破感或云里雾里的空落感……那么,期望自己的口才处在哪一层面,事实上正处在哪个层面呢?如果是一致的就不必阅读此讲,若离理想状态尚有距离,不妨读一读本讲。
一、口才问题
善于谈吐是口才颇佳的一个表现,而善谈往往是在健谈中逐步练就的。想要健谈则先要有开放的自我和开朗的性格,直率坦诚,精力充沛,悠闲自如,神情爽朗,态度和蔼,话语轻松等都是开放和开朗的极佳表现。除此之外,一个人还需要兴趣广泛,好奇心重,洞悉事物,善于回应,勤于用心,阅历丰富等,这些也是健谈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人们一般不会为私下交谈而紧张,却可能为当众发言而发愁:为什么我不会说话?要想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查找症结。一般说来,症结可能有如下几种:
1.没有受过正规的说话训练。
2.对说话心存戒备,常告诫自己:少说为佳。
3.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对外界的事因没兴趣而视而不见。
4.对说话苛求完美而难以企及。
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大多数人内向的性格,文革等特殊时代的磨砺,更使得“谨言慎行”的戒律像大山一样压抑了人们说话的欲望和热情,制约了人的能力发展和积极习惯的养成,使不少的中国人习惯于“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无意地用传统观念恐吓自己,使口才在需要时得不到锻炼,“自我”压制得不到张扬表现而无法健康发展,这种莫名恐惧是损害口才的根本原因。只有消除恐惧才有望快速改善说话。
我们每个人就算一天只说半小时话,一年大约要说出350万个音节,这相当于朗读了400字的作品1万篇。既有这么大的练习量,一般来说,只要方法得当就会见效。关于方法可向先哲索要,比如孔子叫儿子一定学诗,“不学诗,无以言!”学诗而将自己的意思诗化后再说,会使说话高雅、有趣、富有文采。总之,拥有好口才不易,非下苦功夫不可。
二、关系人生
日常生活除睡眠外,人们多在从事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说话则是人们社交时使用的主要工具,是缔造关系、协调关系、维系关系的主要手段。关系便成了说话的着力点、内容及结果等。因此,认识关系有助于了解说话、学会说话。认真说起来,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最主要的关系有如下几种:
1.血缘上有夫妻、父子、母女、兄弟、姐妹关系等;
2.业缘上有同事、师生、上下级关系等;
3.地缘上有邻里、同乡关系等;
4.情感上有朋友、恋人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