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你的高贵》节选(游宇明)
三百多年前,建筑设计师莱伊恩受命设计了英国温泽市政府大厅。他运用工程力学的知识,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巧妙地设计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撑的大厅天花板。一年以后,市政府权威人士进行工程验收时,却说只用一根柱子支撑天花板太危险,要求莱伊恩再多加几根柱子。
莱伊恩自信只要一根坚固的柱子足以保证大厅安全,他的“固执”惹恼了市政官员,险些被送上法庭。他非常苦恼,坚持自己原先的主张吧,市政官员肯定会另找人修改设计;不坚持吧,又有悖自己为人的准则。矛盾了很长一段时间,莱伊恩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他在大厅里增加了四根柱子,不过这些柱子并未与天花板接触,只不过是装装样子。
三百多年过去了,这个秘密始终没有被人发现。直到前两年,市政府准备修缮大厅的天花板,才发现莱伊恩当年“弄虚作假”。消息传出后,世界各国的建筑专家和游客云集,当地政府也不加掩饰,在新世纪到来之际,特意将大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对外开放,旨在引导人们崇尚和相信科学。
作为一名建筑师,莱伊恩并不是最出色的。但作为一个人,他无疑非常伟大,这种伟大表现在他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原则,给高贵的心灵一个美丽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办法抵达胜利。
四、朗读古诗
《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装。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五、朗读故事
《平凡的世界》第一章片段(路遥)
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了,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在这样雨雪交加的日子里,如果没有什么紧要事,人们宁愿一整天足不出户。因此,县城的大街小巷倒也比平时少了许多嘈杂。街巷背阴的地方,冬天残留的积雪和冰溜子正在雨点的敲击下溶化,石板街上到处都漫流着肮脏的污水。风依然是寒冷的。空荡荡的街道上,有时会偶尔走过来一个乡下人,破毡帽护着脑门,胳膊上挽一筐子土豆或萝卜,有气无力地呼唤着买主。唉,城市在这样的日子里完全丧失了生气,变得没有一点可爱之处了。
只有在半山腰县立高中的大院坝里,此刻却自有一番热闹景象。午饭铃声刚刚响过,从一排排高低错落的石窟洞里,就跑出来了一群一伙的男男女女。他们把碗筷敲得震天价响,踏泥带水、叫叫嚷嚷地跑过院坝,向南面总务处那一排窑洞的墙根下蜂拥而去。偌大一个院子,霎时就被这纷乱的人群踩踏成了一片烂泥滩。与此同时,那些家在本城的走读生们,也正三三两两涌出东面学校的大门。他们撑着雨伞,一路说说笑笑,通过一段早年间用横石片插起的长长的下坡路,不多时便纷纷消失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
在校园内的南墙根下,现在已经按班级排起了十几路纵队。各班的值日生正在忙碌地给众人分饭菜。每个人的饭菜都是昨天登记好并付了饭票的,因此程序并不复杂,现在值日生只是按饭表付给每人预订的一份。菜分甲乙丙三等。甲菜以土豆、白菜、粉条为主,里面有些叫人嘴馋的大肉片,每份三毛钱;乙菜其他内容和甲菜一样,只是没有肉,每份一毛五分钱。丙菜可就差远了,清水煮白萝卜——似乎只是为了掩饰这过分的清爽,才在里面象征性地漂了几点辣子油花。不过,这菜价倒也便宜,每份五分钱。
各班的甲菜只是在小脸盆里盛一点,看来吃得起肉菜的学生没有几个。丙菜也用小脸盆盛一点,说明吃这种下等伙食的人也没有多少。只有乙等各班都用烧磁大脚盆盛着,海海漫漫的,显然大部分人都吃这种既不奢侈也不寒酸的菜。主食也分三等:白面馍,玉米面馍,高粱面馍;白、黄、黑,颜色就表明了一种差别;学生们戏称欧洲、亚洲、非洲。
从排队的这一片黑鸦鸦的人群看来,他们大部分都来自农村,脸上和身上或多或少都留有体力劳动的痕迹。除去个把人的衣装和他们的农民家长一样土气外,这些已被自己的父辈看作是“先生”的人,穿戴都还算体面。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当然,这队伍里看来也有个把光景好的农家子弟,那穿戴已经和城里干部们的子弟没什么差别,而且胳膊腕上往往还撑一块明晃晃的手表。有些这样的“洋人”就站在大众之间,如同鹤立鸡群,毫不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他们排在非凡的甲菜盆后面,虽然人数寥寥无几,但却特别惹眼。
在整个荒凉而贫瘠的黄土高原,一个县的县立高中,就算是本县的最高学府吧,也无论如何不可能给学生们盖一座餐厅。天好天坏,大家都是露天就餐。好在这些青年都来自山乡圪崂,谁没在野山野地里吃过饭呢?因此大家也并不在乎这种事。通常天气好的时候,大家都各自和要好的同学蹲成一圈,说着笑着就把饭吃完了。
今天可不行。所有打了饭菜的人,都用草帽或胳膊肘护着碗,趔趔趄趄穿过烂泥塘般的院坝,跑回自己的宿舍去了。不大一会功夫,饭场上就稀稀落落的没有几个人了。大部分班级的值日生也都先后走了。
现在,只有高一(1)班的值日生一个人留在空无人迹的饭场上。这是一位矮矮胖胖的女生,大概是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一类的病,留下了痼疾,因此行走有点瘸跛。她面前的三个菜盆里已经没有了菜,馍筐里也只剩了四个焦黑的高粱面馍。看来这几个黑家伙不是值日生本人的,因为她自己手里拿着一个白面馍和一个玉米面馍,碗里也像是乙菜。这说明跛女子算得上中等人家。她端着自己的饭菜,满脸不高兴地立在房檐下,显然是等待最后一个姗姗来迟者——我们可以想来这必定是一个穷小子,他不仅吃这最差的主食,而且连五分钱的丙菜也买不起一份啊!
雨中的雪花陡然间增多了,远远近近愈加变得模模糊糊。城市寂静无声。隐约地听见很远地方传来一声公鸡的啼鸣,给这灰蒙蒙的天地间平添了一丝睡梦般的阴郁。
就在这时候,在空旷的院坝的北头,走过来一个瘦高个的青年人。他胳膊窝里夹着一只碗,缩着脖子在泥地里蹒跚而行。小伙子脸色黄瘦,而且两颊有点塌陷,显得鼻子像希腊人一样又高又直。脸上看来才刚刚褪掉少年的稚气——显然由于营养不良,还没有焕发出他这种年龄所特有的那种青春光彩。
他撩开两条瘦长的腿,扑踏扑踏地踩着泥水走着。这也许就是那几个黑面馍的主人?看他那一身可怜的穿戴想必也只能吃这种伙食。瞧吧,他那身衣服尽管式样裁剪得勉强还算是学生装,但分明是自家织出的那种老土粗布,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脚上的一双旧黄胶鞋已经没有了鞋带,凑合着系两根白线绳;一只鞋帮上甚至还缀补着一块蓝布补丁。裤子显然是前两年缝的,人长布缩,现在已经短窄得吊在了半腿把上;幸亏袜腰高,否则就要露肉了。
他径直向饭场走过来了。现在可以断定,他就是来拿这几个黑面馍的。跛女子在他未到馍筐之前,就早已经迫不及待地端着自己的饭碗一瘸一跛地离开了。
他独个儿来到馍筐前,先怔了一下,然后便弯腰拾了两个高粱面馍。筐里还剩两个,不知他为什么没有拿。
他直起身子来,眼睛不由地朝三只空荡荡的菜盆里瞥了一眼。他瞧见乙菜盆的底子上还有一点残汤剩水。房上的檐水滴答下来,盆底上的菜汤四处飞溅。他扭头瞧了瞧:雨雪迷蒙的大院坝里空无一人。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像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血涌上了他黄瘦的脸。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了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
他站起来,用手抹了一把脸,端着半碗剩菜汤,来到西南拐角处的开水房前,在水房后墙上伸出来的管子上给菜汤里掺了一些开水,然后把高粱面馍掰碎泡进去,就蹲在房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他突然停止了咀嚼,然后看着一位女生来到馍筐前,把剩下的那两个黑面馍拿走了。是的,她也来了。他望着她离去的、穿破衣裳的背影,怔了好一会。
这几乎成了一个惯例:自从开学以来,每次吃饭的时候,班上总是他两个最后来,默默地各自拿走自己的两个黑高粱面馍。这并不是约定的,他们实际上还并不熟悉,甚至连一句话也没说过。他们都是刚刚从各公社中学毕业后,被推荐来县城上高中的。开学没有多少天,班上大部分同学相互之间除了和同村同校来的同学熟悉外,生人之间还没有什么交往。
他蹲在房檐下,一边往嘴里扒拉饭,一边在心里猜测:她之所以也常常最后来取饭,原因大概和他一样。是的,正是因为贫穷,因为吃不起好饭,因为年轻而敏感的自尊心,才使他们躲避公众的目光来悄然地取走自己那两个不体面的黑家伙,以免遭受许多无言的耻笑!
第九讲朗诵
朗诵就是朗声吟诵。朗诵是以声音表演为主的艺术,一向以诗歌为最爱,常有诗歌藉朗诵成为绝唱的。今天,人们常在屏幕上欣赏到优秀的朗诵和朗诵家的精彩表演。如果说演讲意欲征服人心的话,朗诵则力求动人心弦。诗人艾青就曾被朗诵感动过,他说:“每当我听到别人朗诵我的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特别是瞿弦和同志朗诵这首诗时,我都激动得哭出声来。我写作此诗时倒没这么感动……”朗诵能使名篇添彩、习作增辉。那么,朗诵艺术是否高不可攀呢?经验证明:人们只要真心热爱朗诵,不懈努力后都能学会朗诵。朗诵家不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吗?
朗诵训练有自娱自乐性,会令人于轻松娱乐之中收获甚丰:陶冶情操、丰富生活、愉悦心灵、增广文化、提高能力等。可见,朗诵训练最合于孔子之言:“玩索而有得”。
一、朗诵的本质
(一)朗诵与朗读
与朗读一字之差的朗诵,相形之下,其主要特点集中于四个方面:难度上音声变化超常;要求上情感表现非凡;目的上追求审美效果;语境上多于舞台展现。这样简约地概括朗诵的特点无疑有助于快速记忆,但为方便操作,最好了解得再细致一些。具体说来,朗诵与朗读异同如下:
其异一,朗读是相对单纯的口语艺术,边看边读不需体态语,读音只要质朴自然,如拟声词不须刻意仿真,人物对话也只稍加区分;朗诵可不是单纯的声音艺术,带有适度的表演成分,需以体态语为辅助手段,在给人听感的同时予人以观感。因此朗诵者要像演员那样进入角色,但又不能像戏剧演员那样做戏,表演需要适度,以免体态语“喧宾夺主”取代口语主体地位。
其异二,朗诵需要很强的声音造型能力,因而对嗓音质量要求很高,为此需要系统训练;朗读一般不要求,只要有文化就行。
其异三,朗诵的材料多选自文学作品,如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等;朗读的材料则要广泛得多,除文学作品外,新闻、通知、广告、学术论文等都行。
其异四,朗读与朗诵适用的人群有所不同。演员以及艺术院校学员的训练以朗诵为重点;一般院校学生的语言训练、教师的范读课文以及播音员的播音等都以朗读为重点。
其同一,朗读与朗诵都以日常口语为基础,切忌虚情假意、拿腔捏调、矫揉造作、(无道理的)大喊大叫。
其同二,朗读与朗诵都要将书面语转化为口语,都有既要忠于原作,又要创新的基本要求。
其同三,朗读与朗诵都看好语言基本功,如准确规范的普通话、富有活力的语声、清楚流利的口齿、响亮悦耳的音色、吐字念词的本领等。
(二)朗诵与演讲
朗诵与演讲都有感染观众、引发共鸣的艺术追求;台上表现时都离不开体态语、副语言、实物语等辅助手段。都要有整洁大方合乎主题的衣着,都追求高雅从容的气质形象等。然而,朗诵与演讲之异远大于同,主要有如下五点:
1.朗诵是艺术性活动,主要是为了欣赏艺术;演讲是现实性活动,属于实用艺术。
2.演讲是讲自己的见解,抒自己的感情;朗诵多是选用他人作品,以适合作品的角色来抒情表意。
3.演讲注重沟通,心里和眼里都要时时装着受众,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并根据受众的反应及时调整演讲策略等;朗诵重在抒情,需要全身心投入,暂时“忘乎所以”,甚至受众与自身,集中精力赢取朗诵的成功。所以,台上表演的朗诵者一般不与受众直接交流,更不可盯视人群。
4.演讲稿多是演讲人自己写的、适合自己口语习惯的应用型文稿,有平等交流和以理服人的话语风格,不能夸张,更不能扮演,要以朴实声音展现以理服人的魅力;朗诵的文本多选自他人,抒情可以夸张,声音虚实结合以充分展示抒情艺术的魅力。
5.从布景上看,演讲几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单纯、大方、朴实为好;朗诵则比较讲究色彩和声音的多样化,常常借助配乐、灯光等辅助手段营造适合的意境,为朗诵专门配制的音乐很容易把受众带进特定的情绪中,并与朗诵声音形成高低错落的变化。所以,所配曲目与作品要意境相近、风格吻合,讲究自然、和谐、完整,以保持基调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