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8200000014

第14章 科教报道纵横谈

在《光明日报》当了半辈子记者之后,从1987年春天起,我当起了编辑。工作的侧重点的确发生了一些变化,好在不管是当记者还是当编辑,我都没有离开过科教界,因此要谈编辑体会,也就离不开科教报道。既然是谈体会,又不想有个限定范围的题目,只好叫“纵横谈”了。

当科教编辑和当其他方面的编辑一样,都需要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政策水平。也就是说,当编辑的一定要模范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新闻工作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对此,不少同志已有专门文章论述过了,这里就不赘述了。我只想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来谈谈科教报道的创新和开拓的问题。

一、只有具备老鹰扑食的速度、掘地三尺的奋斗精神,才能做到创新和开拓

俗话说,衣食足,教育兴;教育兴,则科技发达。新中国成立41年来,我们这个有着11亿人口的大国,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因此,教育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国人所目睹,也令海外人士惊羡不已。作为科教编辑,每天必然要接触到好多来稿,有信息,有经验,有体会,也有收获。面对这些素材,你必须用老鹰扑食的速度及时捕捉,同时要有掘地三尺的精神,把主题升华出来,就像真正把埋在地里的金子挖出来一样,呈现到读者面前。至此,科教报道的创新才成为可能。去年10月中旬,恰逢中国少先队建队40周年纪念日。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推出英雄少年赖宁这个典型,江泽民同志也写信称赞赖宁的事迹。全国各大报纸踊跃争先,纷纷利用自己的优势,不惜篇幅地宣传赖宁,形成了相当大的声势。自然,《光明日报》也不甘落后。我们议论着,思考着:我们不同于《少年报》,我们有自己的读者对象,该怎么办呢?我们认为,对于一个典型,首先要形成舆论宣传的声势,但光有声势还难以深入地发展,还得想法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于是,我们与全国少工委、中宣部、教育局联合,举办了“赖宁成长道路研讨会”,邀请各界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对赖宁的成长进行深刻的多角度的分析。接着,在报上开辟“赖宁成长道路谈”专栏,接连发表文章,以引导学习活动向前发展。这个专栏开办以后,收到全国各地的来信数百件。许多同志认为,这种宣传方法别具一格,既避免了大轰大嗡之嫌,又可给人以启迪,不能不说是典型人物宣传技法上的一个创造。

综上所述,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科教编辑的创新=鹰的眼光(敏捷)+扑食的速度(疾速)+深入的挖掘(深度)。作为一名科教编辑如果平时不重学习,眼光不够敏锐,捕捉典型的速度又慢,还不肯下气力去挖掘,却去奢谈什么创新,谈何容易啊!

二、把耳朵贴在大地上,使自己的心与人民群众的脉搏一起跳动,只有这样,浓郁多彩的生活才能为科教编辑的创造性劳动提供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营养

生活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在科教界的活动,是科教编辑须臾不可离开的。一名科教编辑如果对人民群众在科教界的活动漠然置之,或者视而不见,或者充耳不闻,他将一事无成。1988年底,我的前辈汪波清同志从中央党校学习归来,与我谈起表扬先进的事。我说准备开辟一个专栏,叫做“共产党员在改革大潮中”,为模范共产党员歌功颂德。当时他是主管群工工作的编委委员,他马上表示赞成。这个专栏在报上刊登几次以后,立即引起各界的重视,来信纷纷扬扬,都说在当时那个环境下能开辟这个专栏,的确是做了一件好事。

1989年底,我已调任教育部主任半年了,天天都接触一些教育界的朋友,脑海里又产生了一些设想。一个下午,我的一位中学同学来访,我们谈起了当年的老师、当年的校长,自然也谈到了今天校园里的现状。这位同学说,现在当教师难,当校长更难了,不仅要抓分数,还得抓钞票,管教师的吃喝拉撒睡。这一次聊天,使我对学校现状产生了探讨的强烈愿望。我和同志们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认识到:路线决定之后,干部是个决定的因素。校长作为一校之长,不仅是学生的师表,也是老师的楷模,应该用时代的大笔来为他们大书特书。于是,我们派出记者与北京市教育局和西城区教育学会联系,决定联合举办《好校长》通讯征文。这一历时半年的征文,从原先并不广为人知,到逐渐赢得注意;从原先来稿稀稀拉拉到后来来稿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高,数量达两千余篇,质量也一篇比一篇高。在临近结束之际,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还来函表示称赞,希望保留这个栏目,同时他十分愉快地接受了为《好校长》一书(希望出版社出版)写序的任务。试想,我们这些编辑要是没有接近生活,没有热情地去把握生活的魄力,又怎么能有“共产党员在改革大潮中”和“《好校长》通讯征文”这两个在科教界颇有影响的专栏!

三、科教编辑的创造性劳动,还有赖于写作技巧的帮助。对于科教编辑来说,写作技巧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可以使轮子转动起来,鸟儿飞翔起来。因此,科教编辑的创新还有赖于写作技巧的创新

前不久,我到国家教委参加一个座谈会,休息间,一位同志悄悄对我说:你以前写的有关职称的文章,我每篇都要看,写得真不错。我会心地笑了。真是工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思绪又回到了1987年底至1988年初的那些不眠之夜。

1987年底,经过大家的多方研究,我们想在“读者来信”栏中开辟一个新栏目,叫“知识界热门话题”。恰巧,那个时候不少知识界朋友掀起了“迪斯科热”。我们想,这个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因为它同知识分子的生活靠得近。于是我们在“读者来信”中刊登了一组“我为什么喜欢老年迪斯科”的文章,并加了编者按,把“知识界热门话题”推到前台来。稿子刊登以后反映不错,我们有信心了。怎么把这个专栏办得更好呢?我们想到了评聘职称。当时我们已经在调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问题,我们想,这是一个更大的话题,应该写好它。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反应各不相同,有支持的,也有不以为然的。后一种的说法就多了:有的说“上面不是说,职称问题要多做少说吗”;还有的说,“抓这个问题太敏感了”。我们经过分析,认为“多做少说”并不等于“不说”;至于“敏感”,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握分寸。任何事情都要从两方面来看,一味说好——不对,一味说不好——也不对。对于评聘职称,一定要辩证地、全面地看,舆论不是要引导嘛,这个盘子端好了,就不会出乱子。后来写成了《职称议》一文,果然反响强烈,共收到1500多封来信。在当年本报读者月评选好新闻活动中,读者投票共2.6万多张,《职称议》获票2.49万张,我们曾从来信中编了一组《读者争说“职称议”》的稿件。更有趣的是,《职称议》发表以后,原国家经委职称改革办公室的同志来电话,要求我们再做些“锦上添花”的工作,议一议企业里的职称改革。我们答应了。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采访,我们写出了三篇通讯。见报后,企业界的朋友多方翻印、传阅,反响不亚于《职称议》。为什么这几组稿件在时隔数年之后,至今仍叫人难以忘怀呢?除了选准主题以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写作技巧上的创新。

第一组《职称议》共连载三天。头四个小标题是按照逻辑顺序纵向扩展的,反映知识分子在职称评定中的诸多心态,请看:

议论之一:如何评价职称的改革?大部分知识分子认为,职称改革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增添了活力,也带来实惠。

议论之二: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为什么出现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情况?大多数知识分子说,这是多年积压、一朝放开造成的,难怪在竞争的屏幕上总是显示两个字:“拥挤”。

议论之三:在这次职务评聘中,能不能引进竞争机制?知识界朋友的答复大都是肯定的。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他们有说不完的烦恼,诉不尽的委屈……但是,不管是持哪一种意见的人,都在呼唤:公平地竞争!

议论之四:为什么在实施职务聘任制中,有这么多投诉信?知识界朋友说,关键在于还没有开展对话,以至于出现“你有你的委屈,他有他的苦衷”,难免要互相抱怨,甚至“剑拔弩张”。知识界也要提倡“理解万岁!”

第五个小标题叫“议论仍在继续,续篇留给读者”。

这是运用横向的写作办法,把各行各业知识分子的要求一一摆了出来,使人们读过之后感到亲切、可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量。

我把第一组的《职称议》的写作方法,概括为纵横交叉法。

第二组有关职称的议论,是来自摘编,总题目叫《读者争说“职称议”》。既选登领导的来信,也有一般同志的呼声,各行各业能照顾到的都照顾到了,进一步拓展了议论职称改革的知识分子的层次,克服了过去只选一家之言的片面性,出现了有话大家都可以说的生动活泼局面。我把这种办法叫做上下交错法。

第三组有关职称的通讯,是《企业里的职称改革》,共三篇。每篇都贯穿纵横交叉和上下交错这两种办法,使各个层次的知识分子的意见在每一篇文章中都有所反映。我认为,作为一名科教编辑,如果不钻研和学习写作技法,他必然要像鸟之折双翼,车之缺双轮,既飞不起来,也难以运转。常言道,当编辑是为他人作嫁衣裳。殊不知,只要自己努力,时时想着创新,也别有一番滋味,其乐融融,其乐无穷!

(写于1990年12月)

同类推荐
  • 享受思维的盛宴

    享受思维的盛宴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伯明翰学派的受众理论研究

    本书选取受众研究的视角,从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受角度出发,将伯明翰学派各个时期的受众理论归结为被动性解读、倾向性解读、多样性解读和抵抗性解读四种模式,探讨了不同时期受众理论的特征。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一个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可借由联络簿或写信给学生,聊聊班上的学习近况及教师的期望。班级活动或班级比赛,是凝聚班级师生向心力、和谐融洽班级气氛的绝佳机会。教师一定要主动参加,以表达对班级和学生的关心。
  •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研究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中、美、英、德、法、俄、日等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轨迹,指明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使命,明确了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提出当代新闻传播教育应弘扬人文主义精神,以高等教育为主体,以复式专才教育为途径,以社会责任为专业理念,以国际化为发展目标,以高素质的师资和雄厚的资金投入为保障。本书的读者对象是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新闻传播从业者、新闻传播史论的研究者和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学生。
热门推荐
  • 山海经图卷之玄珠

    山海经图卷之玄珠

    人心难测,神亦然。人情难解,神亦然。相思桥边,多少情劫难度。冰心壶中,几片真心为侬……中国的神话故事有很多,可是现阶段所有的神话题材小说都被一些写手人弄成了魔幻玄幻类型,通篇已经看不清中国传统元素的影子;还有,现阶段的读者已经被无聊的快餐小说惯出了不好的习气,真正有诚意的小说起承转合语法结构都是有一定讲究的,可惜一些所谓的“小说鉴定者”对待一部作品通常只看开头然后就妄下定论。本书无意矫正谁的读书习惯与风气,只是想诚心诚意为大家讲一个你们没有听过的我自己心中的山海经世界。
  • 永馨皇后

    永馨皇后

    心性清高透澈的都市女子昭暮,机缘所至,重生于九盛国巨贾非离家独女水清浅身上。重生后的水清浅坐拥清雅离尘美貌,及来自现代的无比通透心性。可惜,家有美貌花魁二娘——花妩,想要安生度日恐怕是不能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草包攻略:暴君的神医宠妃

    草包攻略:暴君的神医宠妃

    【1V1,爆笑玄幻文】某爷出门游玩,捡回来一个乡巴佬野丫头,干瘪,貌丑,粗俗,经脉闭塞无法修炼。废物?笑话!谁人知道草包的身体中,隐藏着杀手至尊的强魂!!一年后,她惊艳蜕变,姿容绝色,炼丹降兽,驾驭元素,感悟法则,一针定生死。***面对络绎不绝求亲说媒的人,某爷黑脸:“滚!”入夜——“王爷,你上错床了吧?”“一年前,你压死了我的魔兽,现在你要以身抵债!”“那你还烧了我的房子呢……”“……本王房债肉偿……”
  • 先秦玮书

    先秦玮书

    你是否遗憾于焚书坑儒以及之后的战火导致先秦的历史大部分湮灭。如果是这样的话,请收藏本书。作者采用详细收集相关史料,并采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对有限的史料进行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采用类似百家讲坛的方式展示给你最清晰的历史脉络。
  • 女朋友?男朋友?(七海学生会之水芋篇)

    女朋友?男朋友?(七海学生会之水芋篇)

    [花雨授权]虽然她长得有点中性,虽然她有“喜欢看美女”的毛病,她还是对男人有兴趣的。可“她”美得倾国倾城、柔弱堪怜,总让她有将“她”拥入怀中的冲动,看到“她”的泪她会有心痛的感觉,妈呀!为什么我不是男生……
  • 老尸

    老尸

    忆林正英老前辈作品,本书有很多都是实用的,想了解玄学的可以仔细看本作品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道德经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道德经

    本书包含了道德经的原文、译文、哲理阐释、智慧应用等,揭示了其所蕴涵的思想。
  • 幼夜立志伝

    幼夜立志伝

    红白衫、今何年,踏尽天涯路断弦。沙无浪、夕照斜,茕睨烟雨心摧折。月见草相约、寒绯樱下舞,黄粱梦历三千尘、沧海可怜人不在。荒外野店雪风冷,谁再为我添两件?我当寻你千百度,一瓢江湖我沉浮。我当寻你千百度,一岁荣枯我亦如。我当寻你千百度,你却不在灯火阑珊处……「阿妈!你到底去了哪里?夜夜、夜夜再也不会调皮了……」这只是个关于一位可怜孩子千万里寻找亲人的很长、很长的故事……
  • 镜中少女

    镜中少女

    小狼一直以为自己作为魔法学院普通的学生,这平静的日常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某一天一位蓝发的神秘少女出现在他面前,自称是900年前最强大的骑士团首席骑士傲慢之罪梅莉……不,蕾莉亚,于是属于魔法少年和卡片精灵少女的有爱冒险故事就这样开始~~剧情充满了各种正能量!讲述魔法少年一边向帝国复仇一边收集寄宿着魔神少女们的卡片的故事。
  • 人鱼公主嫁到,跪拜吧

    人鱼公主嫁到,跪拜吧

    她乃人鱼一族最美的六公主,身后有着无数帅气的追求者,有宠爱自己的三个哥哥,父王母后也如此,更有爱恋自己的八弟弟。可公主骄傲,不肯接受,对于海底之外的人类世界颇为好奇。寻寻觅觅寻寻觅觅,经过一系列事件,碰到自己心仪的人类,“嘿,臭小子,你娶不娶我!”人鱼公主高傲的抬头看着目前这个俊美的男子。“当然娶,就看公主你嫁不嫁”俊美男子单膝下跪,“人鱼公主嫁到,跪拜吧!”男子挚起公主的手,放到唇边落下轻轻的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