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8100000040

第40章 多因素合力下的思想生成理路(9)

作为《新潮》的首脑人物,傅斯年撰写了《万恶之源》、《人生问题之发端》等颇有震撼力的文章。他还积极响应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中的主张,并且自身甚有创见,这对“文学革命”不无推波助澜之功。譬如:在《新潮》第1卷第1号上发表《怎样做白话文》,具体探讨白话文的写作方法:一是“留心说话”;二是“直用西洋文法”。在第1卷第5号上发表《白话文学与心理改革》,指出只有改革文学“内心的思想”,才是文学革命最重要的任务。正因如此,1952年12月20日,在纪念其逝世两周年的演讲中,胡适才会指出:学生时代,傅斯年就是“最能了解当时新思潮新文化运动的人”。

其二,他是《独立评论》的发起人及主要撰稿人。“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难当头之际,在北京大学召开的时势讨论会上,傅斯年首先提出“书生何以报国”的问题,成为众人思考的中心。之后,他与胡适、蒋廷黻、丁文江等创办《独立评论》;并在该刊发表文章40篇,在23位主要撰稿人中名列第八。此外,据蒋廷黻回忆,“《独立评论》的同寅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傅斯年。他也和其他人一样,为《独立评论》花了许多时间撰稿。他有丰富的历史知识,一旦他撰写一篇稿子,就好像是集合了四千年的历史经验似的。他把文章重要内容摘出来登在前面,此举成为出版界的创举。令许多朋友吃惊的是,他的文章不仅能引起读者知识上的共鸣,而且也能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能够引发最深的情感,也能使某些人感到最大的嫌恶。”

傅斯年是一位民族感强烈的学者,他在《独立评论》上相继发表了《日寇与热河平津》、《“不懂得日本的情形”》、《“九一八”一年了》、《“中日亲善”》、《“中日亲善”(续)》、《北方人民与国难》、《中华民族是整个的》、《北局危害》等文。其中,《溥逆窃号与外部态度》一文,针对当时国民政府外交部就“满洲国”问题发的一个宣言而写,由于言辞激越,导致第91号《独立评论》被南京邮电检查员“扣留了一百三十九包”。在对日问题上,傅斯年的态度坚决、独立,不惜因观点分歧而向素来敬重的胡适抗议。

1933年6月4日,胡适在《独立评论》上发表《保全华北的重要》一文,指出其时形势不容乐观——“整个中日的问题此时无法解决”、“华北的危机目前必须应付”;基于“为国家减轻损失”、“平津与华北是不可抛弃的”、“避免战事的扩大而不可收拾”等理由,他主张“暂时谋局部的华北停战”。此文引发傅、胡之间的一场风波。6月13日,胡适曾在日记中详细记载——“孟真为我最近的文字(保全华北),大生气,写了一封信来,说他要脱离《独立评论》。但他希望主张的不同不至于影响到私交。其实他当时不曾见我的原文,只见了日本新联社发出的‘摘要’,其中有一段是原文没有的,又是最容易使人生气的!(说‘中日亲善不至于被冯玉祥破坏了的’!!)今天孟真说,他见了我的原文,他的气平多了。”

是日经过一番长谈,傅斯年的误会才“全消了”。虽然误会消除,但是此后整整八个月,傅斯年都未为《独立评论》撰文,有论者将之视为傅斯年的“抗议”,指出:作为亲信弟子和朋友,傅斯年力主抗战的姿态,“无疑会对胡适的思想产生很多的震动”。

《新潮》和《独立评论》之外,傅斯年还参与创办《自由中国》。

胡适曾推荐他拟定该刊宗旨,提醒雷震“请不要忘了傅孟真是作文章的大好手”。在创刊号上,他撰有影响甚大的《自由与平等》一文。

傅斯年不仅在实践中积极追随、支持胡适,而且敢当诤友、勇于直言,在理念上影响胡适。胡适坚守议政而不从政的底线,即其所谓“不放弃言论的冲动”却“打定主意不做官”;同时他虽自期能够“讲学复议政”,不过更注重于“讲学”,即其所谓“哲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政治只是我的一种忍不住的新努力”。这一理念的形成及贯彻,不单是胡适个人自觉的结果,很大程度还因受到傅斯年等人的影响。

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首倡文学革命,名噪一时;是年4月,写成《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专为驳章炳麟而作,开始向国学界最高权威挑战;同年9月,开始执教北京大学,时为最年轻的教授;1919年2月,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出版,5月初便印行了第二版。由于对“通俗文化”和“上层文化”两个领域皆有触动与冲击,一个二十六七岁的青年,归国不到两年便一跃为新学术、新思想的领军人物。按照余英时的说法:如此“暴得大名”,在中国近代史上,除梁启超外再无第二人。傅斯年是当时北大国学程度最高而且具有领导力量的学生,本为旧派教授黄侃的高足,他为胡适的新观点与新方法所吸引,转而师事胡适;他的支持,对于稳固胡适在学生中的地位很有裨益。主编《新潮》近一年后,傅斯年前往欧洲留学。旅欧期间,他第一封致胡适的信中,就直言规劝胡适“名成之下”要预防“社会止住自己的进化”。

傅斯年在信中诚恳地指出:“先生现在在中国知识界的地位已高,因此事件必多,分神的地方不免。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可免而又可凭以施行所期的现象,但从将来的大成上看,不免反为魔障……为个人计,古来成学业的,都是期于白首,而不隐于才华;为社会计,此时北大正应有讲学之风气,而不宜止于批评之风气……先生自提倡白话文以来,事业之成就,自别人看之实在可惊,然若自己觉得可惊则人之天性,本来是以成就而自喜,以自喜而忽于未来之大业。所以兴致高与思想深每每为敌。人性最宜于因迫而进,而惯怠于实至名归之时。”他明确表示对胡适学术上的期望很高,强调:“愿先生终成老师,造一种学术上之大风气,不盼望先生现在就于中国偶像界中备一席。”

傅斯年的这一态度,无疑影响了胡适介入政治的限度。《每周评论》被禁之时,虽然他的政论才做到“导言”,但是此后两年零八个月,胡适都处于观望状态中。直到丁文江的热情与行动力促使《努力周报》问世,他方才谈政治。期间,他还老实承认“精神不能贯注在政治上”,表示:“我家中政治的书比其余的书,只成一与五千的比例;我七天之中,至多只能费一天在《努力周报》上;我做一段二百字的短评,远不如做一万字‘李觏学说’的便利愉快。”因此,“我最希望国内爱谈政治又能谈政治的学者来霸占这个周报。

以后我七天之中,分出一天来替他们编辑整理,其余六天仍旧去研究我的哲学与文学,那就是我的幸福了。”

傅斯年在政治方面的价值取向是参政而不从政。譬如:他能为《自由中国》撰写富有锋芒的政论,却拒绝领导“自由中国运动”。因此,除了力劝胡适出任战时驻美国大使以外,他亦反对胡适从政,认为:学人保持独立,议政方有力量,才可监督政府。

1946年7月5日,胡适回到已阔别9年的中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是年11月,胡适出席了为中共和民盟所抵制的“制宪国大”。

虽然他对外表示绝不组党,不过蒋介石仍想借重——拟请他担任国府委员兼考试院院长。主要由于傅斯年的“打岔”,蒋氏最终“图谋”未成。

1947年1月15日,蒋介石约见傅斯年,要他代为说项,劝说胡适就任。他当即反复力陈此举不宜,不过蒋氏并不放松,他只得答应将写信通知胡适。2月3日,时任外交部部长的王世杰去探望傅斯年,询问此事进展,希望他“受人之托,不要从中打岔”。

2月4日,他才致信胡适提及此事。信中,傅斯年虽表示“自由主义者各自决定其办法与命运”,但仍直接道出6点意见,其中明言“政府今日尚无真正开明、改变作风的象征,一切恐为美国压力,装饰一下子”;强调“我们是要奋斗的,惟其如此,应永久在野,盖一入政府,无法奋斗也”;主张“与其入政府,不如组党;与其组党,不如办报”;并且认为“办报亦须三思,有实力而后可”。2月6日,胡适复信表示不愿加入政府,因为这样做“结果是毁了我三十年养成的独立地位,而完全不能有所作为。结果是连我们说公平话的地位也取消了。——用一句通行的话,‘成了政府的尾巴’!”

胡适拒绝之后,蒋介石并未放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动员胡适出任国府委员。3月22日,收到蒋介石于3月5日写的亲笔信后,胡适的立场有所动摇。傅斯年对此异常不快,先去一短电责备;3月28日又写长信,表示“忽接二十三日书,万分惊愕,不料先生竟如此想也”。他犀利地指出蒋氏信中所言是“欺人之说”,“借重先生,全为大粪堆上插一朵花”;同时细加剖析:“此公表面之诚恳,与内心之上海派决不相同。我八九年经历,知之深矣。此公只了解压力,不懂任何其他。今之表面,美国之压力也。

我们若欲于政治有所贡献,必须也用压力,即把我们的意见consolidated,articulated[加强并明确表示出来],而成一种压力。一入政府,没人再听我们的一句话,先生是经验主义者,偏无此八年经验,故把我们政府看得太好,这不是玩的。”傅斯年很不满于胡适的摇摆不定,言辞颇为激烈:“此事全在先生一颗不动摇之心,我代辞多少次了,是无用的,尤其是先生那样客气之下。我们又不是一个政党,谁也替谁保不了,只在自己而已。”傅斯年的反对,坚定了胡适拒绝的立场。他几度去电申述不能受命,兼之王世杰、朱家骅等的大力斡旋,蒋介石终于让步,4月19日致电表示“此次尊重兄意,不克延致,殊为耿耿”。

同类推荐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本书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全书分为五编:生活的写意、幸福的价值、快乐的期待、简单的完美、心境的需要。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学院:孟子的仁政思想

    本书以孟子的观点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了孟子学说和现代人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有着优美的文笔,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
  • 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知者不言——不显耀聪明才是真聪明、祸福相依——遇福不骄、遇祸不馁、美行可以加人——高尚的品行能赢来高超的地位、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能成就大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立大志无畏起点低等。
  • 哲学、科学与信仰

    哲学、科学与信仰

    本书是一部翻译著作,作者为黎巴嫩著名伊斯兰学者纳迪姆·艾勒·基斯尔。本书深入浅出地对古希腊哲学进行了解析,廓清了阿拉伯哲学的渊源,并把穆斯林哲学家与现代西方哲学家进行了饶有兴趣的比较。
热门推荐
  • 兽无疆

    兽无疆

    人太有才遭天妒!生于兽魂世界,却偏偏又出生在弱小的九州大陆,天才因此蒙尘。十年间,李东林四次夺魂接连失败,又遭飞来横祸。但那又能如何?我若未死,何惧苍天!七年后,李东林笑了笑:“我是废物,但也是天才。”当天上掉下一条龙,而且是一条大金龙,从此,我要做盖世英雄!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猎天囚魔

    猎天囚魔

    天欲亡我,我必逆天。魔欲吞我,我誓屠魔。命运不过是弱者的枷锁,必有一日我带血的羽翼再上苍穹,屠魔焚天!
  • 鹰眼之下

    鹰眼之下

    卡俄斯之土是一片不可思议的大陆,它存在这个次元里的文明已经有超过一亿年了,在这一亿年里这里汇聚了不该交汇在一起的文明与生命而形成了一个糅合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这里的各国存在着科技的同时又信奉着神明,拥有这魔法却又敬畏着自然的法则,有许多的未知在这片广阔之地让各国列强感觉到自身的渺小,虽然敬畏着那些未知但是各国之间却经常产生碰撞....
  • 奉旨宠妻:霸爱小蛮妃

    奉旨宠妻:霸爱小蛮妃

    穿越之后,身为女警的顾薪影表示压力很大,前有渣父算计,后有皇子追杀,幸好学了一身医术毒术防防身,还抱上了专心研究宅斗算计人的娘亲大腿。某年某月,某小女子一根银针干倒某王爷,站在边上擦擦冷汗,这都什么事儿,她过她的小日子过得好好地,突然冒出这么多王爷皇子要扯着她步入阴谋圈。“再敢算计我信不信我回去告诉我娘,要你好好体会一下什么才是算计人的最高境界?”她踩着凳子瞪着面前的冷峻男人,狂霸酷拽地说着要回去“告状”。“本王需要算计你吗?”某男嘴角一撇,很淡定的从衣袖里掏出一卷明黄,“这是圣旨,快随为夫回去拜堂吧。”他从来都是来直接的,谁跟你绕圈子呢。
  • 巫域

    巫域

    考察团深入群山寻找曼西族聚集地巫域,频遇险境,千年瞳子会,至高人头祭,盲蛇蛊,活人蛊……
  • 修真裁决殿

    修真裁决殿

    暂时没有,暂时没有,暂时没有,暂时没有!
  • 沙滩背后

    沙滩背后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说的话不可当真,他们能把任何事都当成己任。他们对生活毫不担忧,因为他们有着别人想要的一切。他们有的大方,有的小气,有的直率,有的爱翻白眼。他们对任何事物都不闻不问,他们对问题总是抓不住重点,他们能不自觉的避过所有能让他们产生仁慈的事物,包括死人。他们都共享着一个座右铭,那句简短又精明的五个字,那句让他们自己看了都恨得牙痒痒的五个字,那就是——吾须在意兮?
  • 那年我们的17岁

    那年我们的17岁

    “你是?”“我是你啊,我是未来的你啊!”有一个巨大而短暂、斑驳的未来,正在前面等待着茫然无知的我。就像是谁轻轻地抬起手中的旗帜挥舞几下,远方的轨道上的那个人,就扳起改变了铁轨。可我还不曾找到本心...“欧莹莹,你看看你这是一张试卷吗?”“欧莹莹啊,你看看你的数学成绩和语文成绩成比对吗?”“欧莹莹,请你上课专心听课!”“欧莹莹,你知道这一次你为什么又来办公室吗?”“欧莹莹......”“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沙漠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沙漠

    本书介绍了沙漠的基本概念、成因、分类、沙漠化的由来及治理等同时,将世界各大沙漠的景观及特色也呈现于眼前。
  • 草泽狂歌

    草泽狂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