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8000000012

第12章 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2)

二、“拟男”之后的价值缺失

一如鲁迅先生追问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当我们追问起这些“沉埋闺阁”的才女们实现了“拟男”梦之后又要如何时,我们遗憾地发现,女性剧作家的“拟男”描写只是着重于“易性”事件本身。也就是说,她们抒发的是对“变身为男”的热切希望,至于“变性”之后的价值归宿问题,却不在她们文本的考虑范围之内。

(一)不同的性别体验和创作意图造成相异的价值取向

女性易装建功立业的戏剧当首推徐渭的《雌木兰替父从军》和《女状元辞凰得凤》黄崇嘏女扮男装事最初见于戏剧的是金院本《春桃记》,但《春桃记》远没有《女状元》影响广远。清代杨恩寿在《诗余丛话》中说:“俗传黄崇嘏为女状元,因徐文长《四声猿》始也。”。按照《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闺媛典》记载,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见于《凤阳府志》中;黄崇嘏是五代时奇女子,事见《玉溪编事》。另外,在史书典籍中也记载着一些女子以男性的身份加入社会,或离奇或壮烈的真实故事。如《南史·崔慧景传附传》记载,浙江东阳女子娄逞,识文解字,善下围棋,女扮男装与官员交游,官至扬州议曹从事;《明史》中有“贞女韩氏,保宁人。元末明玉珍据蜀,贞女虑见掠,伪为男子服混迹民间。既而被驱入伍,转伐七年,人莫知其处女也……”这些零散的记载传至明清通俗文学盛行的时期,就演变成大量女扮男装题材的故事。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清代永恩所撰的《双兔记》传奇、张孝贤的《北魏奇史闺孝烈传》、吟梅山人的《兰花梦》等等,都塑造出情态各异、遭际不同的易装女性形象。

女扮男装的故事之所以流传,首先在于它的传奇性。以“三从四德”为标准的女性假扮成男子且做出一番事业,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津津乐道并大加渲染;其次是暗合了封建文化以男女喻君臣的文学传统。齐彦槐在吴藻戏曲《乔影》的题词中明确提出“文士”与“美人”之间的心灵共通之处:“词客愁深托美人,美人翻恨女儿身。”许多文人借宣扬女性才华来隐喻自身的怀才不遇。对于他们来说,有才华的女性幽闭于深闺恰如有才能之士不能见容于庙堂。他们的创作目的是“借彼异迹,吐我奇气”。但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又要维护男性的绝对权利,不能使女性理直气壮地“越位”于男性之上,所以让女性以男装的身份出现,在肯定女性才华的同时也确定了“只有男性才能建功立业”的社会规则。

在男性作家笔下,女性易装都有不得不为的理由:木兰易装是为了替父从军;黄崇嘏是因为家计艰难;祝英台要外出读书……而一旦易装之后,这些女性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甚至高于男性的才能:花木兰英勇御敌、荣立战功(徐渭《雌木兰替父从军》);黄崇嘏断明三件疑案(徐渭《女状元辞凰得凤》);谢小娥杀贼复仇(王夫之《龙舟会》);荀灌娘搬兵解围营救父亲(杨潮观《荀灌娘围城救父》)……而在女性剧作家的作品中,“拟男”行为大都是主动而且热切的,没有任何具体的理由。她们有的是一上场已经是男装(叶小纨《鸳鸯梦》、吴藻《乔影》、何佩珠《梨花梦》);有的是因为强烈意愿得到神仙点化为男(王筠《繁华梦》)。至于易装之后的女性如何在男权社会中安身立命,将要面对何种责任和义务,我们从女性剧作家那里却得到了空白的答卷。

叶小纨和何佩珠皆是用“拟男”的方式表达对姐妹的怀念,属于神仙度脱剧,虽然也有“鸾冈有偶,工画翠眉;雁塔无名,终惭红粉”的牢骚,但很难看出作者对性别与社会关系的态度。吴藻的《乔影》是独幕剧,剧中主人公不满自己的女性身份,换上男装,饮酒读离骚,并对平生意气进行了摹想。但是,她的理想指向并不是男性这个性别本身,而是男性中那些才华横溢、潇洒放旷的“名士”。她的着眼点并不是性别,而是生活态度。

完整地演绎女性“拟男”之后生活经历的是王筠的《繁华梦》和《全福记》。《繁华梦》中王梦麟被神仙化身为男子之后,首先是游历江湖、遍访美女,然后考取功名,累官至吏部侍郎。然而,对于取得功名的过程、官场事务的处理、“累官”高升的原因,作者却并未提及,似乎这位吏部侍郎的所有生活就是娶妾和宴乐遨游。《全福记》中沈蕙兰女扮男装并取得功名,但她既没有为朝廷出力献策,也没有凭借才华扬名显姓,只是利用男性身份与自己所倾慕的男子文彦同殿称臣,最后嫁给文彦。然而这却并不能单纯归咎于作者囿于深闺、视野狭窄。在王筠的诗集《西园瓣香集·中卷》中,有作者评论“岳母刺字”、“昭君出塞”、“临川四梦”、“红拂记”等戏曲或小说的诗作,其中不乏颇有见地之语。可见,戏曲作品中的才女表现平庸、毫无建树,只能说明作者无法摆脱对男权话语的屈从和依附,达到对自身价值进行思考的高度。

通过女扮男装的叙事方式来肯定女性才华的启蒙者是男性。当女性剧作家接受了这一启蒙并尝试进行自我书写时,她们却并没有让笔下的女主人公站在同男性一样的起点上参与社会生活。如果说女性意识包括以女性的目光观察自身性别的差异和对自身价值得以实现进行努力两个方面的话,那么,明清女性剧作家的作品只达到了第一个层面,即主动思索男女地位的不同;至于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在她们的文本中是缺失的。

(二)弹词与戏曲——体裁的不同造成创作心态的差异

值得关注的是,在同时期的女性弹词中,却出现了许多光彩照人的女扮男装形象:《笔生花》中的姜德华、《十粒金丹》中的高梦鸾、《凤双飞》中的何淡烟和张飞香、《安邦志》中的冯仙珠……最著名的是陈端生《再生缘》中的孟丽君。孟丽君“七岁吟诗如锦绣,九岁开笔做诗文,篇篇珠玉高兄长,字字琳琅似父亲”。在为了逃避皇帝的赐婚女扮男装逃跑之后,她开始了自己的“男性”生涯:连中三元;治疗太后恶疾,被封为兵部尚书;在朝鲜入侵、山东告急之时,她主持出榜招贤,平定战乱……全文二十几万字一直描写孟丽君在“拟男”之后的种种际遇。尤其是,作者时时关注孟丽君的性别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大量的心理自述,表现孟丽君开始穿男装只是为了“守节重身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后来官至宰相,她心中产生了“安心且做几年官”,“至于自己婚姻事,我倒也不愿偕来不愿成。为什么弃却金貂和玉带?为什么换得罗髻与红裙?别人识破无可奈,自己如何反说明?”孟丽君对性别、权力与自身价值的思考和抉择一直贯穿于整部书中。这种抉择与思考在其他女性弹词作品之中也随处可见。当然,因为不同作者的观念意识和写作动机不同,塑造的易装女主人公的性格、想法也就不同,她们对自己男装身份的认同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正如盛志梅在《清代女性弹词中女扮男装现象解析》中指出的:

在小说、戏曲中,女扮男装的情节往往出现在生活常态被打破、无奈之际,女主人公只好改装为男,闯入另一个异性世界,故事也就因此有了转机,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情节演绎的程式。清代弹词女作家们也承袭了这样一个构思模式。但她们的作品更注重表现主人公改装后的生活,特别是因性别角色的反串而产生的各种尴尬和矛盾。

相比之下,女性戏曲作品就完全忽略了这种尴尬和矛盾,在女性剧作家那里,似乎只要改装成功,就和女性生活一刀两断了。她们更多的是享受主流话语权利给自己带来的“便利”,却有意无意地忽视置身于男权社会将要面临的义务、压力以及如何应对“性别越位”带来的困扰和波折。尤其是在“拟男”的主人公如何收场的问题上,女性剧作家们更是表现出对男性话语的肯定和模仿。在“实现”了“拟男”的理想之后,《繁华梦》选择的是以梦醒的形式让主人公回复女性身份;张令仪的《乾坤圈》虽已佚失,但从作者的自题中可以看出,她不满意让黄崇嘏“未竟其业,卒返初服”,所以让女主人公成仙得道;《全福记》是沈蕙兰自己拟旨请罪,在皇帝敕令下改换女装,嫁给文彦,和文彦的妻子贾玉翘共事一夫,形成“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可见,在女性剧作家心目中,“拟男”后的女性不是“悲伤地”梦醒,就是“欢喜地”嫁人,否则,就只能寄托在虚无的神仙度脱之上,没有真实的落足点。

而女性弹词中却有了更多不同的结局,以孟丽君为首的不愿回归闺阁、希望“莽玉威风过一生”的“拟男”角色大有人在:《子虚记》中赵湘仙身份暴露后拒不改换女装,三日之内,抑郁而亡,并在临死之前上书奏明皇帝,与未婚夫解除婚约;《金鱼缘》中竺云屏坚决不改女装,和玉娥以假夫妻的身份终其一生……也就是说,在“拟男”主人公的归属问题上,女性弹词作家已经在嫁人、成仙之外有了另一种选择,即将错就错、绝不妥协。这种结局投射的是女作家不向社会现实和当时的伦理观念妥协的心态。

明清时代的女性戏曲作家与女性弹词作家大都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相对自由的文化教育与熏陶,除去各自的人生经历不同,她们的知识结构和创作水平甚至开始文学创作的年龄都大同小异。叶小纨创作《鸳鸯梦》时21岁;王筠19岁创作《繁华梦》,20岁完成《全福记》;陈端生创作《再生缘》始于18岁,大部分章节在21岁之前完成。但是这些处于相似背景、相近年龄的才女们所书写的侧重点却如此不同,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当然,这不排除由于女性戏曲作品的大量佚失,使我们在材料的掌握中有以偏概全的可能,我们只能运用现有的资料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试图整理出女性创作的心理脉络。

笔者认为,是弹词和戏曲的不同体裁使女性作家在创作时产生心理差异,叙事的方式和技巧也就随之不同。相比起戏曲来,弹词更受到闺阁女性的喜爱和接受,郑振铎就指出:

弹词为妇女们所喜爱的东西,故一般长日无事的妇女们,便每以读弹词或听唱弹词为消遣永昼或长夜的方法。一部弹词的讲唱,往往需要一月半年的,这正投合了这个被幽闭在闺门里的中产阶级以上的妇女们的需要。她们是需要这种冗长的读物的。

弹词《天雨花》的作者陶贞怀在《自叙》中也说:

盖礼之不足防而感于乐,乐之不足感而演为院本,广院本所不及而弹词兴。夫独弦之歌,易于八音,密座之听,易于广筵。亭榭之流连,不如闺闱之劝谕。又使茶熟香温,风微月小,良朋宴座,促膝支颐,其为感发惩创多矣。

陶贞怀从女性接受的角度比较了戏曲与弹词的不同,认为弹词这种题材更适合于闺阁间的流传。基于这样的原因,女弹词作家所设定的读者、听众便主要是同性知己。由闺阁人写、闺阁人读或听,这种窃窃私语、促膝谈心似的文学形式给予创作者很大的书写空间,在人物情节的塑造过程中就没有太多的避讳,使她们敢于随意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并对女性价值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另外,弹词作品几十万字的涵盖量使作者可以肆意地铺排、极致地刻画,并可设置多条不同线索,从不同角度推进情节的发展。

相比起来,戏曲的创作者却有许多顾虑。从形式上来说,一部戏曲需要按戏曲行当设置人物的言语动作,还要“立主脑”、“减头绪”、“密针线”。尽管女性剧作家的作品大多是案头之作,但是戏曲体裁自身的规则会发挥作用,对它的创作者进行约束,使她们努力遵从其特定的表现方式。从接受者的层面来说,戏曲的期待受众是观众,即使是案头之作,在具体的角色设计和曲词选用上,作者依然要考虑现场和观众的问题。从现存的资料可以看出,一部女性戏曲作品的完成,从撰写到刊印,都离不了男性的欣赏与支持。当女性作者明确知道第一读者将是自己的父亲、师长或者丈夫时,她们的写作便由自我宣泄转到自我隐匿,努力使自己的创作合乎当时的伦理规范。那么,关于性别与社会、身份与价值这样容易引起批评的话题,女性作家自然是主动地退避三舍。

综上所述,弹词的“女性文体”特点使作家的女性意识显露出比戏曲更强劲的趋势。而戏曲作为由男性主导的艺术形式,女性的创作只是在模仿中呈现蹒跚学步的状态,无论从创作技巧上还是创作心理上,她们都不能得心应手地把握创作对象,而只能是努力向男性话语靠拢。

事实证明,这种为了迎合男性中心话语所做出的趋同努力是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的。作为女性,当她刻意地摒弃与生俱来的性别体验和生活经验,试图用一种完全陌生的、只从有限的书本或唱词中得来的知识去建构自身价值时,理所当然地呈现“失语症”。“向男性看齐”的屈从心理造成的结果就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男性并肩争雄,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师,文学博士)

同类推荐
  • 打开艺术学之门

    打开艺术学之门

    艺术与生活息息相关,但艺术到底是什么,和流行有没有关系等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让我们打开艺术学之门,由绘画、音乐、影视等领域生动有趣的事例,形象理解艺术的含义,深刻认识艺术的功用,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做懂生活,有品味的人。
  •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

    《南红玛瑙投资购买指南》是韩龙先生继《南红玛瑙收藏与鉴赏》之后推出的最新作品。新书以基础知识为依托,针对购买者、收藏者关注的市场热点进行解读,提出了中肯的见解和指导,并对专业术语做了详尽的定义、解析。全书更加偏重于实用性和指导性,力求能够让更多人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懂得如何分辨南红玛瑙的优劣,懂得如何鉴别南红玛瑙的真伪,懂得如何购买或是收藏南红玛瑙的原石、成品,以便于更好地享受南红玛瑙带给我们的乐趣。
  • 与生俱来的依恋:走进艺术设计

    与生俱来的依恋:走进艺术设计

    本书上篇主要讲述了艺术设计的来历、特点、本质、内涵,以及在现代生活的作用、地位;下篇则选取艺术设计中最具代表的衣、住、用、看几个环节做样板,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加上自己动手训练这两种方式。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 世界戏剧学

    世界戏剧学

    本书为余秋雨戏剧著作《戏剧理论史稿》的首次修订版,作为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即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曾经被很多大学作为教材使用,其中包括台湾、香港、新加坡的一些大学。在使用十年之后,1992年又获得国家文化部颁的“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
热门推荐
  • 狩猎小女人

    狩猎小女人

    她和妹妹从小就被父母亲扔给视财如命的舅舅和舅妈,18岁那年被迫缀学。23岁那年,一向待她如珍宝的未婚夫却另娶她人....她伤心,绝望,从此带上面具生活。经过她5年的努力,终于在HS国际集团坐上了副总经理的位置。冰山美人,冷漠优雅...忽然被爱情之神丘比特的神箭射中.....
  • 冰山魔法师

    冰山魔法师

    我,艾仙娃。他,冷鹏翔。慢慢的接受他的爱,走向了魔法师的道路,谁曾想到,在途中却发现了惊天的秘密......
  • 最好的勋鹿

    最好的勋鹿

    EXO,12盛世,随着三人退团,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因为weareone,等到那一天。“鹿哥,原来我已经爱你爱的这么深了”“鹿哥,世勋好想你啊,想到连梦里都是你,想到无论做什么都能想到你,想到想到你时会痛”,“世勋呐,我不知道,你说别人喜欢我我会生气,看到你不开心了我会心疼,看到你开心了,我会想和你一起笑,这算不算喜欢呢”,“鹿哥,只要不曾忘记,就永远不会失去”
  • 青春还在

    青春还在

    还记得当年我们的青春吗?和那一群疯子吗?如今我们长大了!好怀念当时的青春!叛逆,无忧无虑,无法无天!!!和那帮子朋友混在一起,打打闹闹,有人倾诉,有人安慰,有人陪你一起同甘共苦!如今我们的那叛逆的青春还会的来吗???我们早已不是当年的我们了!!!青春一去不复返!
  • 向下扎根,向上结果

    向下扎根,向上结果

    人生是一本书,用心去读,用心去品,才能明白道理,才能品出滋味。人生是一条路,方向正确,脚步扎实,才不至于绕弯子、摔跟头。人生是一面镜,认清自我,端正自我,才能成功地塑造形象,创造不平凡的业绩。这本书收集了当代作家林玉椿先生创作的哲理短文,形式不拘,取材多元,内涵丰富,道理深刻,浅显的小故事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感悟的火花,蕴涵着深邃的道理。一篇篇哲理短文,如同一盏盏明灯,教人认识自我和提高自我,教人看清社会万象和判断是非,教人做人处世和珍爱生活,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智慧为人的正能量。
  • 长发客:舞者笑看

    长发客:舞者笑看

    那年的一回眸杀了全家,她不明原因。却唯独带走了他。林间偶遇,与父断绝,和他远走高飞。转眼却已不再身边,为了找他,不惜放下刀,拾起不敢触碰的舞。长发渐渐变短,但那年的他却以不认她.他为了她可以离开,不见。她为了他可以放下,起舞。再相遇,他却独宠她,爱她入骨
  • 下一个雨季重逢

    下一个雨季重逢

    如果上天再给我们一次相遇的机会,你会选择继续爱下去还是放弃?季允天从来没有想过遇到冷夜雨的那一刻所有的事情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每个人的平静生活也因为她的到来而打破了。
  • 我爱你,大雪纷飞

    我爱你,大雪纷飞

    北漂成神,西漂(西安)成人。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惹得无数男女尽疯狂。程望雪一颗心也开始躁动,她不愿再做家里的乖乖女,留下一封信。她背起行囊,装上心情,伴着歌声,趁着年轻去独自旅行。她爱雪,爱大雪纷飞的自由。他爱她,爱她天真烂漫的单纯。但没有说出口的爱情,是否还叫爱情。当时间走过一个轮回,转了一个圈,从你身前走到身后。当你回头看见那些曾经的人和事,那不是身后的风景和过客,而是一种叫做成长的记忆。
  • 维黎塔的花园

    维黎塔的花园

    文章虽然是科幻的故事背景,但是应该会是比较治愈的类型...虽然提到许多宗教的话题(虽然只是在架空的世界中虚构的宗教),但其实只是关于人性的探讨,并不打算给出一些明确的准则叫人遵守...但愿这会是一个美好的故事...
  • 最强木匠

    最强木匠

    木匠,一个古老的职业,鲁班,他被尊为木匠的祖师,传说很多木匠的工具都是由他发明的,难道那些木匠工具真的都是鲁班一个人凭空想象出来的吗?肖广醒来,出现在他眼前的是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还有一名美女正含着他的嘴唇……故事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