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从投资的作用看。冷战后,随着日本对中国投资急剧增加,十分显著地有利于缓解中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并且对于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改善产品结构具有积极意义。近年来日本加大对中国金融保险、服务等业的投资,对于提升这些行业的现代化水平、改善服务理念具有积极意义。最重要的是,日本多年在中国开办企业或者合资举办企业,带来了日本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做法。这些理念和做法随着时间的流逝日益浸润到中国企业中,对中国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乃至提高效率都有积极影响。
日本对中国投资的增加,对于日本经济自身的益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利用中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有利于日本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日本的技术和产品性能与中国低成本的结合,有利于产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
二是将劳动密集型、中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工环节转移到中国生产,使日本腾出了人力和空间,加快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了日本产业“小而精”的转变;
三是在中国的日资或中日合资工厂的产品,都会标上“Made in Chian”的标记,虽然核心技术和不少零部件仍然是日本生产的,但却以中国产品行销世界,这有助于减少日本与其它国家的贸易摩擦;
四是有助于减少日本企业的开发研制费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快,这就需要加大研发投入,避免企业走下坡路。但是,这往往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资金。
开辟中国市场后,许多在日本市场上已经退潮的产品在中国往往还有市场,这就延长了产品的市场寿命,技术资源和先期投入的研发资金得到了充分利用。
三、中日经贸要加强理解面向未来
冷战以后中日两国关系走过了一段起伏不平的道路。2007年以来,中日两国领导人实现互访,从破冰到融冰,再从迎春到暖春,中日关系出现可喜的变化。但是,中日之间仍然存在不少误会,阻碍着中日经济协作的继续提升。因此,有必要正视这些误区,并且予以澄清,为未来中日经济协作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1.关于“中国威胁论”。冷战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在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空前提高的情况下,日本开始流行“中国威胁论”,认为中日两国产品在广泛领域的竞争对日本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通过上面对两国贸易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威胁论”完全是一种错觉。我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追求民族幸福和民族发展的权力,都希望实现民族的福祉。日本民族在最近一百多年来也经历了这样的历程。远溯到19世纪中叶日本开关,近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民都为了民族的复兴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并实现了民族经济的起飞。哪一个日本人谈起这样的事会不自豪、不高兴呢?为什么中国人民就不能有这样的发展?就不能实现民族的振兴?中国人民喜欢说“双赢”,也就是双方都在发展中受益。在考虑中日经贸关系时也应当从这样的角度出发,如此则视野中出现的就不会是“中国的威胁”,而是发现中国的发展不仅对中国人民是福音,对日本经济也是机会,是为中日两国人民都提供了发展的机遇。
中国的发展,中国经济的繁荣,是自19世纪中叶以来多少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理想,中国人民只想有一份还算殷实的生活,中国人民只想在一片宁静中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奢望。中华民族历来酷爱和平,中国发展从来不带有对外扩张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中国距离真正实现民族的福祉还差的很远,中国的发展并未对日本造成威胁。
2.关于“空心化”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有一部分人对于在华投资是否会导致日本产业空心化的担心非常强烈。其实,无论从产业结构还是市场的角度看,这种担心都是空穴来风。
从产业结构看,2004年中国从日本进口货物中最大宗的是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和录音机、放声机、电视图像等,为500.25亿美元,其次是钢铁等普通金属及其制品,为99.62亿美元,再次是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和钟表、乐器及其零件和附件,为81.11亿美元,三者合计占中国从日本进口额的72.2%,2005年和2006年仍然保持这样的态势,均占71.5%。这些日本进口到中国的最大宗的产品都是制造品,且为中国不能生产的产品或仅能生产低端技术的产品。显然,日本的产业并未空心化,相反,产业生产繁荣,生产的都是高端产品,核心技术都紧紧掌握在日本手中。日本是将制造部门转移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国内只保留核心技术的设计部门和最小限度的管理部门,以及最具技术含量的制造和生产,实现了产业的高度精致化,并且保证了经济发展的安全。
从市场看,中国无疑是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年内世界最大的市场,日本要发展,不能无视中国这个市场。上世纪90年代初,曾有少数日本人预言“中国经济崩溃”和“国家的分裂”,告诫日本企业“千万不要对华投资”。此后,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中国经济受到影响,经济减速,各项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即使如此,中国经济也并没有崩溃。新世纪初,中国经济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空前提高。于是,日本又开始流行“中国威胁论”。在上述过程中,日本政府有关部门曾一再提醒日本企业要注意对华投资的风险。从实际情况看,一些日本企业也确实听信了这些的宣传,没有来华投资。然而,世界知名跨国公司500强却在此期间普遍进入中国,并积极抢占中国市场。日本企业因此丧失了抢占中国市场的最好机会。这从丰田、日产等日本汽车厂商与中国的发展关系来看尤为明显。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丰田热衷于扩大对华出口的战略,认为对华投资“为时尚早”。
但是在此期间,德国大众捷足先登,率先占领了中国轿车市场。1990年代后,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汽车厂商也先后开始了对华投资。至90年代后期,在中国汽车工业的战略布局中,日本企业已被排除在外。日本汽车工业为自己对华投资的错误估计付出了惨重代价。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面对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丰田、日产等汲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在中国汽车工业出现投资过热的2003年,以及盛传产能过剩的2004年,毅然继续扩大投资。这时进入中国的汽车工业市场当然会有很大风险,但是,不投资比扩大投资的风险更大。换言之,不投资就占领不了中国市场,甚至会被挤出中国市场,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从这个例证可以看出,如果日本过分忧虑并不存在的“空心化”,就将丧失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市场。
3.关于贸易摩擦。中日间贸易摩擦的凸显是在本世纪初年,近年来贸易摩擦案件呈增长的趋势。但是,这并不是中日贸易的主流,作为相互贸易额高达2300多亿美元的两国,在贸易过程中发生一些小的龃龉并不奇怪,关键是两国都应当面向未来,着眼于长远。
从冷战后中日经贸往来的快速发展看,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已经十分显著。中国有一份十分著名的报纸叫做《南方周末》,2008年5月8日,这份报纸发表了两篇文章,一篇由中国学者撰写,题为《假如中国失去日本》,另一篇由日本学者撰写,题为《假如日本失去中国》。这两篇文章都对中日的经贸关系的未来得出了耸人听闻的结论。中国学者发出质疑,中国如果失去日本难道不是一种遗憾吗?他的结论是“中国经济‘失去日本’是无法想象的。”日本学者也发出疑问,如果失去中国“日本会死亡吧”,“日本如果无法与中国构成经济共同体,未来的发展是相当令人担心的”,为此他得出结论“日本离不开中国”。从实际情况看,这些结论并不是杞人忧天,今后中日经贸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还将持续并扩大。有中国学者预计,中日两国贸易快速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到2010年,中日间的贸易额将突破3000亿美元大关。既然两国的经济关系如此密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又不会改变,那么求大同存小异就非常重要。从中国的角度来说,要注意日本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切,加强对出口食品的监管。还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打击假冒伪劣。从日本的角度来说,则应转换思维方式,抛弃虚无飘渺的“中国威胁论”等不实说法,以新的视角看待中日间的经贸往来,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彼此的分歧,致力于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发展两国的友好合作。
展望未来,中日的经贸合作的规模会越来越大,“中日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进一步发展的新机遇,双方应共同努力开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全面发展新局面”。今后只要中日经贸双方本着放长眼光、互惠互利、惠及两国人民的原则行事,中日的经贸协作必将克服障碍,越来越好。
(作者简介:李志英,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