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从节目参加者来看,参加对话的台上嘉宾都是各界成功人士:从跨国企业老板到经济学家,从互联网新锐到石油巨子……身份的光环使他们成为不可避视的焦点——这正是注意力经济的“卖点”所在;现场观众也都是细心挑选出来的,他们来自与对话场域相关的行业或产业,在他们身上映现着所属领域的集体特征——这使他们成为场外广大观众的代理人,通过这种媒介“替身”行为间接实现了大众参与的规模性;在观众席上还会安排一些与嘉宾同样重量级的人物,他们具有与台上嘉宾平等交流的身份基础——这既是“注意力卖点”,又使得大众文化崇尚的“冲突框架”得以构成。显然,这里的观众不只是作为发出掌声的背景,而是成为节目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强烈的参与意识和与成功人士交流的愿望是对话场成功营造的基础。
其次,从话题上看,一般是从台上嘉宾的近期媒介事件中抽出最受瞩目或最有争议的部分开展讨论——这事关大众的最大关注度;与话题有职业关联性的场上观众带着颇具代表性的问题求答,内容多涉及职业发展的瓶颈——话语有普遍关联度,迎合了大众求证经验、参照捷径的心态;嘉宾的回答是第一信源——体现“内幕消息”的价值,满足大众“猎奇”的欲望;主持人在台上台下的双向话语流动中,不断组织对话关系,尽量实现最多层面的意见碰撞,同时还要积极能动地过滤信息,提炼和延展出具有“注意力卖点”的问题,使进一步的对话不至于陷入落差沉默。当然,这要求主持人知识丰富、思维敏捷、见解独到、处变不惊,在其较高水准的斡旋中,实现的是大众与精英的平等对话,实际上也是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理想对话。
第二节 多元文化的生态需求
——全国电视新闻媒介格局演变
转型期的电视新闻语态和格局变迁明显,这源自文化需求的生态变迁,而文化需求的变迁又可以从社会结构的变迁——其核心表现就是社会分层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上来解释。改革开放以来,固有的社会身份制度走向解体:劳动就业中人才大量流动,多种经济类型单位出现,档案制度对于城镇就业者的束缚已大大松解;农民开始突破户籍身份限制,大批进城务工经商;用工制度的灵活催生新的职业群体,如外企、私企、民营、个体商户等等。取代传统的出生地、户口类别等先天身份指标,人们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文凭、学历、技术证书等成为改变社会地位、获得社会资源的指标。占有不同社会资源的人分属不同阶层,他们之间存在着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交往范围等诸方面的差异,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而环境的差别造就了精神状态、文化审美和信息需求的差别。同时,中国现时的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非常突出,不同地缘环境的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也都大有区别。
于是,相应于地域、贫富、地位、知识等诸方面的差距,不同阶层和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电视提供的信息各有其专门需求。
约翰·菲斯克把多义性和多元化看成是电视机构的必然要求。
他认为,电视节目要流行,就必然要迎合大多数观众的要求,就必须制作适应不同大众口味的多义性的电视文本。一个电视节目的成功与否往往在于它的文本能否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能否为观众提供不同的解读空间。顺应转型期观众文化需求多元化的生态趋势,分属不同传播级别和地域的电视台应当面向多层受众,形成分层格局。但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经过一个过程。
从“四级办电视”开始,中国就不缺电视台,缺的是节目。在过去,各地电视台习惯于“唯马首是瞻”,一味模仿中央台的做法:上个世纪80~90年代初,电视新闻传播从中央台到省市台基本上都是“新闻联播式”。但当时的电视节目总量少,各级电视台在各自传播范围内基本上不存在竞争对手,所以虽然传播理念落后,却也能够“千台一面”地维持了十几年,全国电视格局形成以央视为内核的一个圈层结构。
90年代以后,现代电视传播理念的确立引发了电视新闻节目从样式到语态的革新,央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舆论监督节目以平等视角满足大众信息需求;《新闻30分》关注社会民生、偏重服务信息;《现在播报》融“说”入“播”,营造双向交流感……这一时期,地方电视台仍然群起效仿央视,央视画一只“虎”,地方台能马上照着画出几百个“猫”来,“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用事实说话”、以舆论监督为己任的新闻栏目遍及全国,形成新的同质化圈层格局。进入21世纪,情况变得严峻了:各地新闻栏目数量越积越多,省级卫视相继在全国落地,境外卫视也挤进来分一杯羹,加上央视又专门辟出了一个24小时的新闻频道,于是在全国范围内,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从纵向到横向都骤然升温——卫视台之间、有实力的卫视和央视之间、省级电视台和省会电视台之间、境外卫视和央视/地方卫视之间……厮杀拼斗错综复杂。在日益开放的节目市场上,原来积累的那些内容、形式、风格仿近的电视新闻产品不得不正面交锋,竞争恶化、市场混乱,电视新闻的格局失衡问题这才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央视到地方电视台和境外电视台,都结合自身资源特点,从各自的传播区域、对象阶层的信息需求和文化属性出发来策划新闻节目。“传播与信息交易的频道增值能力要求未来的生产过程应是制造特定的以及为顾客量身定做的媒介商品,以便迎合越来越细化的受众市场。”经过重新洗牌,目前国内媒介群落已大致形成一种国家电视台、地方电视台、境外电视台的多层差异化竞争格局。
一、国家电视台(央视):泛化传播兼分众传播
国家电视台的泛化传播,是由国家电视台在整个媒介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决定的。作为国家级媒体,必须面对所有省市地区的传播对象,而各个地区文化特点、发展状况迥异,这决定了媒介生态定位宜采用泛化生态位(Generalization Niche),即生态位要比较宽泛、广阔、模糊,具有普适性和包容性——这些集中体现在央视一套的综合定位上。这一点也使央视一套能获得较多的资源取向和较广的发展时空。
分众传播则指的是频道专业化、品牌化,即“基于受众市场细分理论和准确定位理论形成以频道为单元,对频道内的栏目设置和节目日常管理、人力资源使用、报酬分配等实施管理的现代电视媒体管理模式。”频道管理的典型特征为:每个频道各有清晰定位,专业化特色强。因为没有哪一个电视频道能满足所有观众的广泛需求。通过多频道的专业化分工,可以分别覆盖不同目标受众,便于市场化管理和经营。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借鉴国外分众传播经验,央视率先在国内开始了频道制的探索。到2010年,不包括数字电视频道在内,中央电视台所设开路频道已有20个,分别是:CCTV-1(综合频道),CCTV-2(财经频道),CCTV-3(综艺频道),CCTV-4(中文国际频道,包括亚洲版、欧洲版和美洲版),CCTV-5(体育频道),CCTV-6(电影频道),CCTV-7(军事·农业频道),CCTV-8(电视剧频道),CCTV-9(英语国际频道),CCTV-10(科学·教育频道),CCTV-11(戏曲频道),CCTV-12(社会与法频道),CCTV-新闻频道,CCTV-
少儿频道,CCTV-音乐频道,CCTV-高清综合频道,CCTV-E(西班牙语国际频道),CCTV-F(法语国际频道),CCTV-阿拉伯语国际频道和CCTV-俄语国际频道。从以上的频道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到央视对国外电视台频道划分的参照,以及它根据自身特色及传播取向而做出的设计。比如,CCTV-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既有《新闻联播》这样的时政要闻节目,也有《东方时空》这样的电视新闻杂志和《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这样的深度报道,还有《新闻会客厅》这样的新闻谈话类节目……堪为全方位信息总汇;每一个细分的频道也都有自己的新闻节目系统:财经频道《经济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等倚重经济财经新闻播报;体育频道居身体育新闻报道的制高点;为普及科学专设科教频道;军事·农业频道《金土地》、《军事新闻》为服务“三农”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电视剧频道有《影视同期声》;社会与法频道有《中国法制报道》……为扩大对外传播范围,在英语频道之外又增设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频道,等等。在台内各频道间,新闻资源可共享。
二、省级卫视:硬新闻立台或个性化频道改造
硬新闻立台意味着和央视叫板。央视作为唯一的国家级媒体一向占据主流新闻的垄断地位,要跟央视比拼,不仅需要足够的财力、人力资源和覆盖范围来支撑媒介运作,作为文化生产,电视新闻还需要强大的文化背景作为生态支撑。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长江以南的经济、文化中心,海派文化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可谓相当深远。据此文化生态环境,上海的媒体具备吸引南方观众的相对地缘优势。东方卫视基本上就是地方台中唯一能以自己的话语方式跟央视在新闻的“大”、“广”、“全”方面进行比拼的电视新闻媒体。
2003年10月23日晚6点,原上海卫视得到批准,改变呼号为“上海东方卫视”全新开播。东方卫视每天有17档新闻,总计7个小时新闻播出量。早上七点开始是长达两小时的晨间资讯节目《看东方》,每逢整点推出《东方快报》和气象、生活、资讯节目《东方新气象》,傍晚到深夜时段依次为娱乐资讯节目《娱乐星天地》、各地城市新闻联播节目《城际连线》、国际新闻节目《环球新闻站》、上海新闻节目《直播上海》以及梳理全天新闻的《东方夜新闻》。东方卫视立足上海,服务全国,新闻资讯种类较全,分量较重。如此密集的新闻节目编排在省级卫视中尚属首创,与其他卫视频道形成错位竞争。东方卫视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竞争集中体现在大事发生时力求“在场”上,对一些重大国际新闻积极做连线直播报道甚至自派记者抢夺前沿,使它很快声名鹊起。
中国首次载人飞船升空,东方卫视连续六次直播,总时长约五小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美,东方卫视全程跟踪报道,推出多次现场直播,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形式多样,是一次国际新闻报道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有力展示;与新华社结成战略合作关系后,东方卫视与武警电视宣传中心商谈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对重大事件进行联合报道;胡锦涛主席访法,东方卫视派出记者赴法采访,整个特别报道既全面翔实,又有独家内容,充分显示了东方卫视“新闻立台”的理念和新闻制作实力。2004年下半年的“美国大选”、“巴基斯坦人质事件”、“阿拉法特病危”等全球热点新闻中,东方卫视充分发挥它与新华社合作的强大资源优势,与央视、凤凰卫视在重大国际事件直播报道上渐呈三足鼎立之势。
而那些先天资源不足或势力较弱的省级卫视,也有全国覆盖的优势,但在频道设置上,与央视20个频道的“高”、“大”、“全”无法比拟,索性打造个性文化品牌,在行业生态里寻求差异化生存的突破点,形成割据态势。具体到电视新闻信息的传播布局,我们已经看到:湖南卫视以“快乐中国”的理念大搞娱乐,部分普通新闻也有意做娱乐化处理;海南卫视移师北京变身旅游卫视,成为旅游信息的权威发布平台;福建东南卫视以拥有大量一手台海新闻自重,等等。总之,都在综合考虑节目内容、形式和受众类型的基础上,力求找到自己的文化生态位,最大限度地满足分众市场的文化需要。
三、省级非卫视台和城市台:本地化民生新闻
央视作为国家级电视媒体,在新闻采集报道上具有遍布全国乃至全球的记者网络,同时拥有中央政府的喉舌身份。惯例上,国家政策和权威消息首选央视发布,这使它独享诸多重大新闻事件的第一信源。但央视对地区新闻的关注多建立在全国共性的视角上,地方的“点”是为全国的“面”服务的,传播对象比较综合和抽象。相比之下,地方台不管在政策资源、传播资源还是资金资源上都不占优势。但在文化生态场域的接近性上,优势远超央视。
地方台对于本地新闻,不仅拥有信源、空间上的快捷性与便利性,而且在报道角度和报道手法等方面更贴近本地观众的文化口味。而且,央视作为精英集权时代的意识形态重镇,对当今渐呈多元色彩的社会的影响力正明显递减。所以从本地地缘文化特点和民生需求出发传播电视新闻才是地方台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