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5400000012

第12章 影视配音与导演艺术(3)

二、动作的贴合

比口型的贴合更进一步的要求是配音时要注意语言与画面人物说话时常伴有的形体动作的配合。如人物为加强语势而加的手势,说话时伴随的格斗、奔跑、起坐、躺卧、搬物等形体动作。这些动作导致语音的变化都应在配音中加以体现。称职的配音演员在完成上述情境中的任务时,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画面人物的相关动作,以期达到语言形象的真实感,即语言和视觉形象的贴合。有时为了适应手势,还不得不改变剧本中念白的强音位置。在为《超级女特工》配音时,其中一个场面,画面人物的嘴被纳粹分子用东西堵上了,说话的声音不清楚。在为该镜头配音时,配音演员就在嘴边夹一支铅笔或塞一根手指来传达人物此时的说话效果,也是为着满足动作贴合的要求。还有当画面人物在奔跑、说话时,为着满足动作贴合的要求,也是为着满足说话气息的贴合要求,配音演员就一边原地跑步,一边说话来传达人物的说话效果。例如,在为电影《寻找狗托邦》配音时的很多奔跑镜头,演员都是一边在原地跑步,一边在配音,以达到和画面的动作从声音到气息的完全贴合。如果这些方面没有注意的话,译配片就显得非常的不自然。

三、表意重点的贴合

如果说口型与动作的贴合还仅仅停留在技术要求层面的话,那么真实地传达出原片人物话语意义的要求则是更高层次的要求。任何话语都是有感而发、有为而言的。准确地配音讲究所谓“点送”,是指要传达出原片人物此时此景的语言目的。一般来说,翻译首先在翻译台本时,把这些语句的重音用黑体字标识出来,作为导演和配音演员配音时的提示。因为语意逻辑重音错位的配音往往使人不知所云,观众不知道人物要表达什么意思,不明白说话的目的是什么。配音表意重点的失准,必然使画面人物语言动作模糊费解。正面的例子可以举邱岳峰饰配罗切斯特失明后独坐花园里发现简·爱重返身边的一场戏,对白很简单:“是你?……是你。”两句话先后出自罗切斯特之口,前句强调“你”字,传达出罗对简·爱返回的意外和疑惑;后句强调“是”字,传达出罗切斯特摸到简·爱的手确认她返回后的欣喜和激动。这种表意重点上的变化是与画面人物语言动作的变化完全吻合。

此外有必要指出有些配音表意重点失准的错误源于对外国民族语言及文化的了解浅薄。如将英语姓名中的名而非姓冠于称谓之前,应当说“邦德先生”,却说成“詹姆斯先生”,这属于对西方文化的一知半解所造成的失误。

另外,还要注意语言的民族风格,在配音时,语言不能太本土化。在译配片中听到一连串出自高鼻子老外之口的中国成语、歇后语以及方言俚语,会令中国观众捧腹大笑,觉得太滑稽荒唐。尤其是汉语中独有的或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表达方式,例如一些外国片中一个男人在表示惊讶时说:“我的亲娘啊!”或者“我的老天爷啊”之类的话语时,一下子就破坏了受众沉浸于外国影片中的观赏情境,感到受了愚弄。

四、情绪的贴合

这点比较容易理解,重要的是把握分寸。值得探讨的是配音演员的情感投入与舞台剧、影视演员的情感投入的区别。后者在表演时受限制的程度相对于前者要少,发挥的自由度要大,因此情感投入的程度要深。配音演员既有口型的限制,又有原片人物表演的制约,不可能如同舞台剧、影视演员般,较为充分地体验并宣泄情感,甚至达到不能自已的程度,从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出色效果。例如在为《根》中某黑奴配一段痛苦万分的激情戏时,配音演员曾因过分投入而哽咽难语,反而影响了创作;某女演员在为《血的锁链》中山口百惠饰演的女主角配一段哭戏时,手中尚捏着削了一半的水果,戏却不受影响。正反二例说明配音创作在表现情感时成败与否并不在于自身情感的投入程度,而在于与视觉形象情感变化的贴合程度。相反,配音演员的情感应保持在半“出”半“入”之间,且保持“出”、“入”自如,始终以冷静的理性监测并把握着激动情绪的变化,控制着其与画面形象的同步消长。所以,往往有时在排戏和初对时演员会觉得剧情唤起了自己真诚的激动,在实配时由于口型的制约反而冷静下来了。

五、身份的贴合

原片人物的教养、职业、地位、文化程度等综合社会因素构成其特定身份,要求在语言形象中得以体现。所谓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翻译要做到语言使用上要与人物身份、教育程度、性格、社会地位等相符合。另外配音演员也要用不同的语气来处理不同社会地位、身份、性格的人物。正如不能用乡下人的语气去配贵妇、国王一样,不分人物都用温文尔雅的语调来处理社会地位低下的人,也是不合适的。语气上一定要做到语言形象与视觉形象的贴合。这方面首先要求翻译和导演应把握文本中配音对白语言风格与原片人物身份的吻合;其次也要求配音演员的创作中的相应处理。例如,在美国电影《纽约时刻》中,奥尔森姐妹饰演的双胞胎性格迥异。姐姐是优等生,性格循规蹈矩,说话办事有教养,是乖乖女形象;而妹妹却是整天逃课的朋克族,学习不好,整天嘻嘻哈哈。因此,她在一次为逃课找理由时说:“The pet is dead.”翻译时就根据她的性格特点译成“宠物挂了”。才符合她的性格说话口吻。还有,为《泰坦尼克号》中杰克配音的姜广涛,无论是年龄、俊朗的外形还是声音,都和剧中人物形象非常贴合。语气中把那个年轻、英俊、什么都不在乎,同时又有为了爱甘愿牺牲自己的年轻人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译制片《海底总动员》的配音过程中,导演张云明选择配音演员时,就按照原片中的角色来选择合适的配音演员。原片中的孩子,就让年龄小的孩子演员来配;原片中爸爸的角色就让已经做爸爸的张国立来配。这部译制片因为配音演员的年龄和性格都贴合原片,取得了很好的配音效果。当年在《根》的译配中,面对一群惯配俊男靓女、嗓音华丽的演员,导演竟为如何处理原片中那些肮脏愚昧的黑奴们的声音而犯愁。最终导演起用了一批声音纯朴的业余演员。因此,纯正标准的发音和语调反映出人的文化水准,配音演员凭借此语言优势,再加上良好的艺术功底,能成功地译配出身份很高贵的人。反之,如果用王子般华美的嗓音去为下层苦力配音那就是没有做到身份的贴合。

六、语调的贴合

人物的语调是人物说话时根据不同语境和不同心态表现的音高、音强、音色等方面的特点和变化,从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语言风格。语调是人物内在性格在语言上的体现。行话说的“定调子”,就是在配音前先要通过分析人物,找到最适当的语调作为该人物语言的说话基调,当然首先要根据画面人物形象来寻找。面对一个油腔滑调、说话手舞足蹈、挤眉弄眼的荧幕形象和一个正襟危坐、举止严谨的荧幕形象,配音演员对二者的语调处理当然是截然不同的。美国电影《纽约时刻》中,给姐姐——那个循规蹈矩,说话办事一本正经的乖乖女配音时,就是用很乖巧的语调来配音;而妹妹——那个整天逃课的朋克族,整天嘻嘻哈哈,配音演员则是用一种油里油气的语调来配音。找到特定人物的特定语调,配音基本就成功了一半。在定调时,演员甚至不得不改变自身说话发音的位置去适应人物。张欢在《姿三四郎》中同时为骄纵任性的高子和温顺怯懦的早乙美两个女主角配音。对前者她采用较高较前的发音位置,将语调处理成节奏较快、起伏较大的风格,体现其高傲刻薄的性格;对后者多用偏低的胸音以及较虚的气音,节奏偏缓、起伏较小,以体现其善良柔弱的性格。同一名演员在为不同的角色配音时,应根据不同角色的特点,用不同的语调说话。例如在为《浮华世家》中世故而阴险的扎克配音时,要有意识地采用稍带鼻音的沙哑的发声法,语调也注意富于抑扬起伏,吐字经常带拖腔,与原片形象达到了吻合。在为亨特警官配音时,给人物的语言基调是:“懒洋洋、漫不经心中蕴伏着警觉与干练,以从容不迫的外表反衬内在的自信,揶揄挖苦中透露出善意。”所以基本以较明亮的中高声区靠前发音,获得结实清晰的音色,节奏中速为主,但随时可能爆发为富于弹性的快速,张弛转换迅速,形成内紧外松的态势,犹如一张半拉的弓。

这里值得讨论的是原片演员的语调对配音语调的影响问题。应该说,有参考比照作用,但大可不必拘泥于彼,更不应去模仿。这是因为,第一,语种不同,语调自然会不同;第二,个人嗓音条件不相同;第三,经过翻译之后,汉语配音语句中的意群关系已与原文相去甚远,不可能照搬原文的语调。

所以,语调的贴合不是指与原片中演员的语调贴合,而是指与视觉形象耦合。这里就涉及一个普遍存在的配音误区,即汉语配音中的洋腔洋调、拿腔拿调之泛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脱离了视觉形象这一本原,错误地去模仿外语原声的语调的缘故。

七、性格的贴合

准确而传神地表达出原片人物在特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鲜明性格特征,是译配艺术的最高境界。上海电影译制厂译配的《虎口脱险》这部影片,其艺术成就突出体现在创造出了一组性格化的声音群像,各具特色,生动传神。我国译配界公认的配音大师邱岳峰生前曾创造了许多令人过耳不忘的声音形象,无论是乖戾孤僻的罗切斯特、阴险奸诈的店主(《悲惨世界》),还是骄横疯狂的希特勒(《大独裁者》)、调皮顽劣的美猴王(《大闹天宫》),无一不与原片中人们可见的人物形象水乳交融。很多经典的译制片片段,以前常常被录成录音带,像《叶塞尼娅》、《巴黎圣母院》等,大家不用看电影,只听录音,一个个人物鲜明的形象就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

这里要指出的一个配音误区是配音演员用类型化取代性格化。有些配音演员由于自身条件的某种鲜明特点,特别适合配某种性格类型的角色,而且曾在此类角色的创造中获得过公认的成功。而导演为了整部片子不同音色的搭配以及出于对该演员把握某类角色能力的信任,往往重复地选派其担任类似角色的配音工作。更加上观众出于对心目中熟悉的配音演员风格的偏爱,也会助长演员对自己类型化风格的执著。结果就出现了在不同作品的不同角色(尽管有时较为相近)的语言风格雷同。译配成品成了不断重复展示某一演员个性化声音的化装舞会。类型是可以不断重复的,而人物的性格却应该是独一无二的,这条艺术基本原理在译配领域里应该被配音演员深刻地意识到。

在译制片的制作过程中,配音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因为,不管是翻译、导演还是录音师,可以说所有人工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最后配音出来的效果。因此,配音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制片的艺术感染力。其实,即使是很多国产片,也有一部分会采取后期配音的方式制作,而正是这些出色的配音弥补了影视片前期画面制作、演员表演方面的不足。上述无不展现着配音的艺术魅力。

配音应依循原片,尽量贴近原声,将原片的声音特征原封不动地再现于观众面前。然而要完全地贴近原影片来还原声音,有时候是无法做到的。

细心的观众会有疑问,怎么原片中演员的声音往往和配音片中配音演员的声音不一样。并且通常配音片中演员的声音要比原片中演员的声音好听。

这是因为东西方人在生理条件、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声音音质就是其中之一,西方人声带较厚、较宽,声音普遍深厚、低沉。而东方人声带较窄、较薄,声音高而细。原版影片演员的声音通常含糊,略带沙哑。而配音之后声音圆润、洪亮、字正腔圆,音色与音质都近乎完美。

首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东西方审美意识和传统的不同。西方影视艺术一方面直接继承了西方传统美学的核心模仿论,以及古典戏剧的叙事技巧;另一方面又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与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完全不同的技术美学观。中国自古以来讲究艺术的“中和”之美,如:“中国的戏曲等传统艺术中的女主角,无论是青衣、花旦,发音都要字正腔圆,嗓音都要明亮动听,带有‘中和’式的唯美倾向。”

其次,我国从事配音工作的演员大部分都经过专业训练,许多人具备深厚的舞台语言功底。长期的艺术实践使他们形成了自己固定的风格和模式,他们从事配音时,首先意识到的是在进行“艺术创作”,因而配音时总带有难以抹去的舞台味。

同类推荐
  •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真正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总是一方面保持着它与自身历史和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保持着它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本质。只要在这一脉络中继续努力,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一个“文化艺术哲学”王国的出现。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朋友提高艺术修养,特别是为了帮助广大文艺爱好者报考各类艺术院校,或者参与各类电视选秀活动(包括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主持人大奖赛等),我们组织全国部分艺术院校、媒体及文艺团体的相关专家、学者和教授共同编写了这本《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 影视导演基础

    影视导演基础

    本书介绍了电影的历史轨迹、电视的崛起、导演与剧作、导演与演员、空间设计、场面调度等内容。
  •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故事结构解析

    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首先要把电视连续剧的艺术形态作为本书的前提加以研究。电视连续剧的开场戏与电影、话剧相比既有共性也有特殊性。就三者的共性而言,作为艺术品,它们的艺术形态必须是完整的;就其特殊性而言,电视连续剧的形态与电影、话剧的形态有着质的区别。什么是电视剧的形态?“形态”一词,《辞海》解释为:“形状神态。也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的形状或表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解释为:“事物的表现形式”。
  •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中国古代伪币研究

    货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商品交换中自发出现,从最初的天然海贝、布帛等实物货币逐渐发展到金属铸币,成为完整意义上的货币。货币既然是商品交换的自然产物,那么最初的货币便应是私人制造的。可是它一旦产生后,制造权就逐渐收归于中央政府,政府控制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权。这种由政府直接控制发行的货币就是“法币”,即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形制、成色、重量的标准本位货币。在金属货币时代早期,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它所代表的价值基本一致,铸币者得不到额外的差价收入。
  •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

    《电视片专题制作(广播电视学)》内容简介:1992年到现在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但我仍然能清楚地记得我研究生毕业后刚刚到电视台工作时的情景。那种好奇和自豪的神态现在想起来都仿佛就在眼前,因为那个时候电视台对于人们都有一种神秘感,走进电视台,满眼都是一些专业设备,是在其它行业看不到的设备,而现在你再到电视台去看的话,除了一个演播室还有点神秘感以外,其他的东西再也不会让你有奇异感了,因为电视台现在到处都是电脑,就是你家里用的电脑。所以,作者在这本教材的扉页写道,“电视片制作——一种普及化了的大众传播工具”。
热门推荐
  • 张学荣

    张学荣

    张学荣是国务院警务处内受过严格训练的中国特种部队成员,身手高强,思维敏捷。由于表现优秀的他被选为保镖,专门负责国家领导人的生命安全。而在接受保护一号首长南巡的任务之前,他被派往香江执行一项任务,就是保护一宗凶杀案的证人杨洛诗……
  • 红尘醉,不再寂寥

    红尘醉,不再寂寥

    说五百年前,紫霞仙子私下凡尘,邂逅妖猴孙悟空,展开了一段凄绝美绝的旷世奇情。不想妖仙之恋为天道所不容,天庭为了维护神仙至高无上的尊严决心荡平魔界,而孙悟空因紫霞仙子之死而疯狂,率领群妖对抗天庭。人类为求自保,自成一伍;一场人、仙、魔的混战就此拉开帷幕,三界战火屠天,秩序不复存在。时至大唐贞观年间,三界大战已平息五百余载。世间歌舞升平,渔村少年郎风小尘踏上了去往大唐官府的道路,他本以为前方是铁与血的战场,却不曾想那是侠与义的江湖。在这里他碰上了最好的朋友,最坏的敌人,还有念念不忘的恋人;人生就这样过下去也是美事,但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
  • 天才娱王

    天才娱王

    李小天,穷蛋一枚,得到未来系统,走上泡妞暧昧打斗道路。
  • 水母恋人

    水母恋人

    当小乌云遇到小太阳不敢开始是因为害怕失去不敢去爱是因为害怕受伤他如何以种种手段层层打开她冰封的心
  • TFBOYS冬季恋歌

    TFBOYS冬季恋歌

    当人气偶像TFBOYS遇到三个懵懵懂懂的女孩,六个人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玄邺鱼肠剑

    玄邺鱼肠剑

    一个乡村贫苦人家的孩子,天赋异禀,经过艰辛修炼,竟能斩妖伏魔。魔界大门遭遇侵损,妖魔纷纷自侵损处溢出,在人间界兴风作浪,太平盛世天灾连连。历经几世几劫,骁勇善战的白狼,忠心陪伴在身边。这是一个永不言败,永不服输的故事......欢迎加入本书兴趣群qq:497710334
  • 创镌华严游心法界记

    创镌华严游心法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不务正业的神大人

    不务正业的神大人

    神大人创造了世界,神大人创造了神仆管理世界,神大人继续创造世界,神大人被神仆吐槽啦,神大人离家出走啦!(╯‵□′)╯︵┴─┴
  • 龙渊之正魔无界

    龙渊之正魔无界

    鹿儿村,本是一个寂静的夜晚,一位妇人的尖叫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刹那间,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第二天清晨,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一缕阳光斜射入夫人的家中,照亮了妇人那惨白的脸…出生的男童叫林飞絮,他有一个十分疼爱自己的哥哥叫林雨祐,他们邻家的女孩荷司睿一起成长,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的平和安详…一位真人带走了林雨祐,不久林飞絮也离开了村庄,两位少年的命运就此被改写,新的梦魇终究拉开了序幕……正魔到底有何分别,什么是绝对的正道,又有什么是绝对的邪?正因我不信命所以我才要改命!一场宿命的对决终将来临,两兄弟持剑相向,胜负已定,一场仙剑的悲剧在此上演……
  • 素风白雪吟

    素风白雪吟

    这是一部非常不具有霹雳剧情的YY文!简洁版文案:萝莉和大叔的养成系爱情是否会开花?结果?正常版文案:某霹雳小白粉穿越到霹雳剧情中,成了风采铃身体的主人,为了找寻回家的道路,和完成一姐心愿,不得不接触一哥,从而开启一段啼笑皆非的被坑黑历史!白凝:我总觉得有一种深深被坑的感觉。穿越神君:那是你的错觉。(其实你真相了)风采铃: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代替我照顾他。白凝:我对白头发的大叔不感冒,而且他已经超越我认知里面的叔字辈了!素还真:·····素续缘:或许,你可以试试看接受白凝/风采铃:绝对不会!/续缘,good!后续还有萧竹盈版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