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008年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部分发言为例
许蕾
语言表述中的淡化又叫“弱化、软化、矮化、低调”。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淡化现象,如“云雾皑皑”、“细雨绵绵”的朦胧美。又如电视片中经常出现的人物面部打上“马赛克”,或者人物处于“阴暗处”等。在语言学领域,语言表述的淡化现象也比比皆是,如语调上的轻声、语音上的含糊,词语上的避讳、谦词等。又如修辞上的映衬、婉曲,以及体态语上微微摇头、微笑等均是语言表述的淡化现象。这种语言淡化现象的运用,对于在特定情境下,语言的表述和取得的交际效果都起到了特定的作用。
本文随机抽取了2008年外交部三位新闻发言人姜瑜、秦刚、刘建超的12次新闻发布会,每次新闻发布会平均就三至四个问题进行发布,其中内容涉及“六方会谈”(7次)、“奥运会”(4次)、“习近平副主席访朝”(3次)、“朝鲜半岛核问题”(3次)、“伊朗核问题”(3次)、“中日东海问题磋商”(2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2次)、“津巴布韦局势”(2次),其他诸如“欧洲议会通过涉华决议”、“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交2007年度军事开支报告”、“南奥塞梯问题”、“胡锦涛主席将出席八国集团同有关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中央有关部门与达赖私人代表接触”、“尼泊尔制宪会议选举”、“中俄启动副总理级能源谈判机制”、“拉萨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和部分西方媒体歪曲虚假报道”、“抗震救灾涉外工作”、“韩国总统李明博访华”、“德国外长访华”、“中国与南太岛国关系”等均为1次,共计38项发布内容。
以上述为例,探析其新闻发言中的词语淡化现象,及其在新闻发布中所产生的效果。
“新闻发言人”是公共关系学里的概念。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中的相关定义为“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虽然政府新闻发言人没有“内容决定权”,每一次发言都设定了具体内容,每一次表态的口径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但是,每一位发言人对政治政策都极为敏感,对事态事件有很深入的理解,尤其对发言后所产生的影响要有预见性。因此,发言人在话筒或荧屏前都拥有“驾驭现场”的语言控制权,既有所限制,又有所驾驭。成功的新闻发言人能够掌控发布会现场,努力回答记者们的提问,并顺乎自然、因势利导。但由于对某些问题了解的程度不同,以及对于一些不便主动触及的问题,发言人就会采用淡化的方式,较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控制语气分寸、表情体态,进而驾驭现场的瞬息变化。故此,本文将运用AntConc软件对所抽取的语料进行字词频统计和N元统计,描写其中的词语淡化现象,并予以解释。
一、从高频词看新闻发言人语言中的淡化词语由于新闻发布会的类型和发布的内容不同,高频词会依此呈现出千差万别的形式。但无论什么形式的发布会,发言人在陈述事件和回答问题的时候,人称代词,表达某种态度的动词,表示程度、肯定或否定、情态或方式的副词等都是常用到的。因此,本文抛开由具体发布内容而产生的高频词,仅针对上述一类词语做统计分析。
经过N(1-1)元统计,本文所抽取语料中type为2235,token为16703,词频其中,像“我们”这样表示类属的词,“有关”、“一些”、“多”等表示虚指的词,“希望”、“相信”、“想”、“应该”等表示能愿的词占据所有token中的4.46%,这一类词(斜体)在陈述中大都表达出一定淡化的效果。而像“我”、“这”等表示特指的词,“没有”、“能够”、“要”、“反对”、“提出”、“认为”、“主张”、“一定”、“不可”、“必须”等表示坚定态度或行为的词占所有token中的3.34%,这类词都非常明确地表达出发言人及其所代表的政府的态度。但词的真正含义还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现,所以下文即针对这些词语所出现的上下文,对其前后搭配所形成的话语的具体含义加以分析解释。
二、从高频词搭配的角度解读新闻发言人语言中的淡化现象笔者对“我们”一词做了左搭配为0,右搭配为1的统计。依上表可见,“我们”与“希望”的组合高达38次,与“相信”、“愿意”、“期待”的搭配分别也达到了8次、4次和2次,共计52次。“我们”与这一类词(斜体)的组合都表现出了极强的委婉色彩,并没有强硬地指出对方或己方必须做什么或持有什么态度。相反地,“我们”与“认为”、“要求”、“奉劝”、“反对”、“主张”的搭配分别是7次、6次、2次、2次和2次,共计19次,足见这类表示明确态度和行为的话语(下划线标注)要远远少于具有淡化色彩的话语。
“有关”是一个虚指意味很浓的词,笔者对其做了左搭配为1,右搭配为1的统计。如上表,“有关”右搭配(斜体)的词语形成的短语均是不明确的表述,“有关部门”、“有关各方”、“有关国家”、“有关方面”等体现出了强烈的淡化色彩。而在“有关”左侧的“希望”、“解决”、“要求”、“处理”等形成左搭配(下划线标注)的短语,同样体现出了淡化的意味。“希望”本身就是一个表示愿望,非指定性色彩的词语,即使具有确定行为态度的“解决”、“要求”、“处理”,一旦与“有关”进行搭配,也表达出了不确定的含义。如:
例1:
问:本周末欧盟将会举行外长会,法国的外长库什内说可能会在会上提出西藏问题,中方是否在会前与欧盟有关官员进行了沟通?
答:我在这里要指出的是,西藏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容外国干涉,我们希望欧盟能够明辨是非,谴责肇事的暴力犯罪分子,因为是他们破坏了法律,破坏了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危害人民群众的生活。
欧盟国家也不乏违法犯罪事件,包括暴力事件,这些国家的政府,这些国家的警察是怎么处理这些事件的?他们自己可以想一想。在这个问题上不要采取双重标准,不要向达赖集团发出任何错误的信号。
例2:
问: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示,他将视中国中央政府与达赖方面的接触情况决定是否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你对此有何评论?另外,胡锦涛主席参加八国集团有关对话会议时,在人民币升值、气候变化以及西藏等问题上将阐述哪些主张?
答:西藏事务是中国的内政。中国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同达赖喇嘛私人代表的接触是中国的内部事务。我们反对有关国家领导人以任何方式会见达赖,反对将涉藏问题与北京奥运会挂钩,反对将奥运政治化。
上面例1所示,发言人已经严正声明“西藏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容外国干涉”,但接下来还是以“我们希望”这样弱化的语气来表明态度,而不是用“我们认为、我们要求”等态度坚决的词语。同时,发言人又从问题方“欧盟”入手,列举其社会也存在暴力事件,并以问句的形式提出,让对方自己思考给出答案。可见,发言人无论从词语的运用、句式的选择,还是话语内容的阐述上都以弱化的方式表现,但其所表达出的效果并不是软弱、退让,反而这种委婉的方式更强烈地体现出我方的态度立场。
例2中,记者在提问时指出“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示,他将视中国中央政府与达赖方面的接触情况决定是否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发言人在回答时强调了“西藏事务是中国的内政”,也明确陈述了观点“我们反对”,但紧接着“反对”的内容是“有关国家领导人”,并没有针对记者提出的具体人物,淡化意味显而易见。
三、通过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分析新闻发言人语言中的淡化现象上述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看出,新闻发言人对语言的淡化处理是较多并较为常见的。通过索引,笔者将部分词语还原到具体语句中,进行更为详尽的解释“认为”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对人或事物确定某种看法,做出某种判断”。如上表,例1中,“双方认为”后面所表现的态度是“有助于加强……”;例3中,“我们认为”的做法是“有关各方应该加强……”;例4中,“我们认为”的是“通过……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例7中,“我们认为”后面的做法是“当务之急是鼓励……”,“只有这样才……”等。可见,虽然“认为”是具有确定看法的词,但其所组成的句子大多表现出一种不明确的态度或表达一种愿望。如上述10个例句中,“我们”与“应该”组合在一起的句子有5个,占41.67%,这种语气是“非确定性”的口吻,没有要求对方或己方必须怎样做或表达明确态度。其他如例4,“我们认为”后的“归根到底还是要靠津巴布韦人民自主解决”则把问题抛还给了对方;例9和例10中,“我们认为”的后面是“希望有关各方能够坚持……”、“有些要求是合理的,但是……”,这些能愿动词、泛指性的词语及转折关联词的使用,表达的含义都体现出了淡化的意味,也是发言人回答问题时有意“淡化”某些内容或某种态度的一种语言使用技巧。
反观“一定”,该词具有强烈的情感和态度倾向,表示规定、确定、必然、坚决、特定等含义。由于2008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我国召开,所以2008年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中有相当数量的发布都是针对北京奥运会的。如前所述,笔者随机抽取了12次新闻发布会,其中涉及奥运会的发布有四次,占所有发布内容的10.53%。“一定”这样具有强烈确定性口吻的词在全部语料中出现了9次,仅占所有token中的0.05%,份额较少。在较少份额的“一定”出现的位置中,有8次(例1~例8)是在关于“奥运会”的发布中,高达88.89%。因为2008年奥运会是全世界瞩目的一次盛会,它的举办彰显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实力,是我国强大综合国力的象征。由于举国上下的精心筹备、各方资源的充分完备,所以政府是极有信心办好这次盛会的。因而在新闻发布时,发言人这种肯定、确凿无疑,甚至带有一份骄傲的语气是很正常的。而仅有1次(例8)是出现在关于“六方会谈和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的发布中,占11.11%。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一次在非“奥运会”发布中出现的“一定”,通过上下文搭配也显示出了极强的淡化色彩。“一定”修饰“程度”,表达的意思是“相当的”、“适当的”,本身传达了不确定性。其后所接的内容———“中方对有关各方的建设性努力表示赞赏”中,“有关各方”、“建设性努力”更是表达模糊、淡化的语意。
综上所述,在我国当前的新闻发布中,发言人运用语言技巧,淡化语言、折中处理问题、缓和紧张形势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一般新闻发言人使用的语言多是实用、周密、准确有余、中性的,发言人既要用词准确、简洁、有力,体现出无可辩驳的权威性与内在的逻辑力量,也要兼顾事件事态、现场气氛等多方面情况机智地组织语言、表达思想。适时地淡化某些用语,采用特殊句式或委婉的语气,或辅以某些体态的表现都能帮助新闻发言人巧妙避开敏感问题,同时展现其灵活的现场应变能力及专业素养。
新闻发言人通过一定的话语方式表达利益,进行社会乃至世界的认同。如果说语言是人的第二形象,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和国家的代表,他们的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政府和国家的形象。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正是现代政府协调对内、对外关系,与公众进行沟通,塑造良好政府形象,创建和谐发展环境的重要途径。作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通过其有效的协调沟通,使本国政府的重大决策及行为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相关效用,产生相关影响。政府也希望通过规范的新闻发布向世界展示本国的实力,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与支持,并取得一定的话语权,从而塑造本国的良好形象,创造友好合作、和谐发展的良好空间。
但是,我国目前新闻发言人的用语还是较为公文化、模式化、以外交辞令居多的,希望通过未来逐步发展、健全成熟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的用语能够更多地体现其独特的语言个性魅力和风格。
(作者许蕾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