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并从金融领域迅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造成世界性经济衰退,市场低迷,消费疲软。美国传媒业出现萧条迹象,《时代》周刊、《财富》杂志等传媒巨头宣布裁员,《纽约时报》资金链出现了断裂,面临资不抵债的困局,甚至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论坛报业集团也申请破产保护。外部经济形势的变化给我国书业的发展增加了不确定因素,金融危机对中国书业的影响成为业界谈论的焦点。
金融危机对经济基本面的严重影响,必定会波及到中国书业,但其影响到底有多大?却需要历史、辩证、客观、理性地去分析和认识。2009年春节,我作为嘉宾出席了北京书市的高层论坛,对金融危机给中国书业带来的影响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它既是危机,也是商机;危机中蕴含商机,商机中隐藏危机。
从危机角度看,它给中国书业带来的风险主要有四个方面:(1)在当前我国书业大改革、大发展的转折时期,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巨大影响,造成了经济基本面的低迷,为书业发展增添了不确定性;(2)金融危机和资本市场的萧条,对产业融资的负面影响较大,可能使上市企业的资产不同程度地贬值;(3)世界经济的动荡,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书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以中国书业企业现有实力,很难有“抄底”的机会;(4)对产业的不同环节、所处的不同区域、出版的不同类别等,影响会有差异,比如印制环节、沿海开放地区、经管等类图书受的影响会大一些。
从总体上判断,金融危机对我国书业的影响主要是间接性的、牵连性的,力度不会太大。依据有四点:(1)我国书业不是“资本型”的行业,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金融业的联动性不强;(2)我国书业不是“外贸型”行业,与世界大市场的关联度不强;(3)我国书业不是“完全市场型”的行业,赢利模式仍然以教材教辅为主,教育图书的需求是刚性的,主要受政策影响;(4)我国的消费文化不是“寅吃卯粮型”,普通消费者的资金链基本不受影响。从北京开卷、商报东方两家的调查数据看,2008年10月起,图书销售连续3个月出现负增长,呈现总量增、增量减、增幅缓的特点;但从春节期间的销售统计看,全国各大书城均实现同比增长,北京图书大厦销售突破1 300万元,同比增长20.8%,创历史新高。这一矛盾性数据说明,我国书业发展放缓,更多的是由于自身产业结构、增长方式的不科学所致。
从商机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发现:(1)危机的出现,会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反作用力”,逼迫和推动我们通过加快业态创新、结构调整和运营效率的优化,加快产业升级步伐;(2)党和国家对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支持推动力度空前加大,这是非常大的政策性利好(2009年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是8月中旬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议,对改制提出了更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第二个是9月底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我国书业必将掀起新一轮大改革、大发展的热潮);(3)经济的不景气,让人们更加渴望精神的慰藉,工作节奏的降低,也让人们有更多时间通过读书去反思、学习和充实,这就是所谓的“口红效应”;(4)纸张、油料等原材料价格下降,有利于行业运营成本的降低。
历史经验也表明,金融危机的出现,往往会给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比如,1929年美国在全球性经济危机后,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使美国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世界第一文化强国。美国的GDP增长靠的是“两大”:一是“大兵”,即军工产业;二是“大片”,即文化产业,好莱坞平均每天制作两部大片。现在美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已达到28 000多亿美元,相当于我国的GDP总量。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和韩国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规模调整,积极实施“文化立国”战略,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日本的动漫产业已超过其汽车产业,韩国文化则在我国掀起了“韩流”,从影视、服饰到饮食等无处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2009年4月份在山东省举办的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总成交额达46.6亿元,拉动内需消费30亿元,得到了业内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由山东新华书店集团承办的馆配会也获得了空前成功,订货码洋达7 100多万元,多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文化产业完全能够“逆势飞扬”。
面对金融危机,当务之急是做好两方面的应对:一是坚定信心,提振士气,从容面对;二是上下同心,推进改革,加快产业升级。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温家宝总理在青岛视察时曾说,信心要比黄金贵。历史教训表明,恐慌情绪比危机本身更可怕。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两只手”的操控:一只是市场的手,一只是政府的手。特殊时期,政府更应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好,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更多切实的措施;产业上下游要增进理解,扩大合作,“抱团取暖”;各市场主体要加快改革,加快业态创新,加快发展。我相信,在书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书业必将顺时应变,化“危”为“机”,迎来新的春天。
〔刘强:山东新华书店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