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3500000059

第59章 网络地理:自由的赛博空间(1)

在人类传播史上,每一次传播革命都为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们正在经历着第五次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它不仅彻底改变了传播形态学的面貌,而且全面更新了媒介地理学的版图,地理以重要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中。

同时,地理环境对网络的发展并非束手无策,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网络中发现地理的影子。随着传统媒介纷纷上网和网民队伍的日益扩大,网络不仅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媒介高速公路”,成为人类社会生命进化的加速器,而且正在将人的生存竞争演变为一种全新的数字竞争、传播竞争和网络生存,并催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网络化生活”和“地球村文化”。

第一节 网络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加速器

电脑和网络传播的出现,就像其他传统媒介的诞生一样,会再一次成为人类传播史上轰轰烈烈的一场革命,成为人类社会生命和精神世界进化的助推器和加速器,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和传播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电脑和网络传播第一次建构了超越地域限制和意识形态束缚的全球传播网和“传播的世界化”,世界各地的人们无拘无束、无所顾忌、无远弗届地上网交流和沟通,传统的国家垄断走向终结,固有的地理边界逐渐模糊,常见的地域媒介的渐渐消亡,一种没有地理标识的最大空间尺度的全球媒介却迅速崛起,“传播世界整合运动的图式扩大到参与者以及非国家的、跨国的和跨政府的互动。传播网络位于这种重新表述的突出位置,剩下的就是指定新的参与者。”导致媒介传播重心发生历史性迁移的导火索也许可以追溯到1969年9月2日。这一天,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群研究生用一根4.6米长的导线成功地将两台电脑对接,目的只是为了能像电话那样传递信息。同年,出于应对战争的需要,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它是由美国国内四所大学计算机的主机连接而成,这个阿帕网就是互联网最早的雏形。进入70年代,一些类似于ARPANET的区域网络开始在世界各地零星出现。但不同的网络之间使用的通信协议是不一样的。1974年,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

随后,美国国防部决定向全世界无条件地免费提供TCP/IP,这为互联网的诞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人温顿·瑟夫(Vinton Cerf)提出一个想法:在每个网络内部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讯协议,在和其他网络通信时使用TCP/IP协议。这个设想最终导致了互联网的诞生。在这之后的十几年,各种各样的网络应运而生,又先后相继并入互联网而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互联网成为全世界各种网络的总汇。互联网在80年代的扩张不仅带来量的改变,同时亦带来某些质的变化。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互联网的使用不再限于纯计算机专业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新的使用者发觉计算机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于是,他们逐步把互联网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

网络传播因其具有交互性、快捷性、隐蔽性、多媒体、多界面、视屏化、人性化等特点,的确能与传统媒介有所区别。但是,网络传播革命既是上一轮传播革命的终点站,又是下一轮传播革命的新起点;既是对人类传播史上的全部媒介进行的一次全面整合和展示,使以往的媒介形式几乎通通可以放在网络上,又是未来人类传播活动中各种新型传播媒介、传播形态的试验平台。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曾将网络比喻为“信息高速公路”,这是非常贴切和形象的。

他本来想说的是,由于有了网络,信息在传输上犹如驶上高速公路,速度极快,时效极强,信息量非常大。但是,随着传统媒介纷纷上网,网络不仅成了真正意义上“信息高速公路”,而且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媒介高速公路”,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介和一些人际传播媒介则成了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使的各种装满货物的车辆。

因此,从网络的整合性、展示性、容纳性的特点来看,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功能齐全的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媒介综合平台或媒介演出舞台,网上的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介和电话、电函、传真、BBS等人际媒介都不过是“演员”。当下,网络的这种模糊性和难以预测的特点,使它正处于变革创新的转折点,对其形象和特点的瞬间定格分析,既不能准确地反映现在,更无法展示其未来。因为,跨出这一步,它不是变得焕然一新,就是变得面目全非。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人可以在共时状态和同一平台相互交流和沟通,时间和空间被极大地压缩了,人们仿佛生活在“地球村”。网络传播打破了人类习以为常的媒介地理学的基本概念,过去以地方命名的媒介或以地方为传播对象的媒介将面临困境甚至消亡,一种基于更大对象范围或更小对象范围的传播媒介将迅速崛起,传统的媒介市场将重新划分边界。

第二节 网络地理的颠覆与重建

网络传播带来的第五次传播革命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类传播活动,而且还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影响。人们常常不无调侃地说,没有哪个时代像我们今天这样,有越来越多的凡夫俗子正在参与并创造着当下的社会史;也没有哪个时代像我们今天这样,有越来越多的平民百姓正在摧毁我们自己乐在其中的生活、文化和历史。网络提供了身处不同空间中的人们互动的可能性,人们可以与世界自由交流而无需中介。一些人预言,网络的出现意味着地理的消亡,地区在网络中消失了。

但事实上,地理是以重要的崭新方式重新出现在网络中。网络为人们开辟了新的职业、活动场所与社会关系,这些都在现实地理环境中一一体现,网络与物质地理之间的依存与交织形成了新型景观。

网络对地理的颠覆和重建是全方位的:第一,网络传播中信息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第二,网络传播兴起后出现了许多全新的地理概念,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空间”的概念;第三,网络颠覆了地理空间之间的界线,并且重新划分出新的边界;第四,网络中也建立了一些虚拟地点,地理以新的面貌出现在网络中;第五,网络削弱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取而代之的是虚拟空间中的交流。下面我们将从这五方面一一论述。

一、网络时代的“地球村”

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快速传播,迅速压缩了时间和空间,相比20世纪的电子传播时代,在网络传播时代我们真正生活在了“地球村”。网络传播的重要特点是高度的开放性和全球性。所谓开放性,指网络是一个信息交流的开放平台,而非封闭的。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中,各种网络技术、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都能并存于同一个网络系统中;而不同的网络之间通过一定的网络协议可以相互传输数据、交流信息。国际互联网是网络开放性的一个重要表现,互联网将各种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一个庞大的国际计算机网络。

这样,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共同分享信息、交流情感、体验娱乐。

网络传播的全球性,则意味着信息可以跨越国界自由流通。互联网毫无疑问是一种全球化的传播媒介,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轻易地跨越国界,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自由交流,传递信息。网络的开放性和全球性总是相伴而生的,它使人类社会“重新部落化”,全球已经超出原来的信息格局,成为一个信息共传、共享的大村落。

互联网自诞生起就标榜着“开放、共享、无国界”的口号,但是“开放、共享、无国界”不意味着同质同步,相反,在网络时代信息的流动非常不均衡。这个“地球村”里,网络的发展和信息的传播仍然是有所偏斜的,各国互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环境、发展水平、科技力量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从而导致信息传播的不平等。

国与国之间传播的不平衡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全球文化多元化遭到破坏。人类社会是一个由多元文化组成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网络传播中存在的文化霸权主义却严重损害了文化的多元化。

以语言为例。世界上有2万多种语言,但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软件中只使用了其中的64种,这造成使用其他语种的人们无法享受到微软公司开发的软件和几乎一切的网络应用软件,也就意味着这种语言丧失了网络传播中的话语权。同时,英语在网络传播中占据了霸主地位。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最早出现在英语国家,而目前英语国家在计算机和网络科技领域也占有主导地位,全世界使用的计算机从出生起就与英文绑在一起,各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网络传输协议、产品开发设计等使用的都是英文,所有的编码和编程也都是用英文书写和开发,英语几乎成为全球计算机通用语言。英语还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流传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互联网的发展意味着英语取得语言霸权的同时,侵蚀了更多的语种。在互联网传播的信息中,英语占到了绝大部分。只要打开互联网,映入眼帘的几乎全是英语。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文化创造有着密切联系,它既是文化重要的载体,又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一个民族失去它的语言也就意味着失去本民族的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失去语言似乎成为很多民族将要面临的困境。而英语在互联网传播中的霸权则意味着英语文化在世界的强势地位。

从互联网传播的内容来看,也存在着国与国之间的不均衡。198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发布的《多种世界,一个声音》的报告充分揭示了国与国之间信息传播的不平衡性。报告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面临着传播技术、传播媒介、传播内容的巨大失衡。世界80%以上的媒介在发达国家,传播媒介技术更是被发达国家垄断。而传播内容上,发达国家习惯对发展中国家采取猎奇的态度,报道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灾害、抗议事件、动乱、战争,而对发展中国家的进步视而不见。在网络传播时代,这样的传播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网络时代造就了“地球村”,但这个“地球村”仍然是不平衡的,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

二、网络空间:媒介地理学新概念

网络空间,又称赛博空间(Cyberspace),是哲学和计算机领域中的一个抽象概念。赛博空间一词由居住加拿大的科幻小说作家威廉·吉布森在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融化的铬合金》(Burning Chrome)中首次创造出来,并在后来的小说《神经漫游者》中被普及。《神经漫游者》描写了反叛者兼网络独行侠凯斯被派往全球电脑网络构成的空间里,去执行一项极具冒险性的任务。进入这个巨大的空间,凯斯并不需要乘坐飞船或火箭,只需在大脑神经中植入插座,然后接通电极,电脑网络便被他感知。在这个广袤的空间里,看不到高山荒野,也看不到城镇乡村,只有庞大的三维信息库和各种信息在高速流动。吉布森把这个空间取名为“赛博空间”,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网络空间。美国的科技哲学家迈克尔·海姆认为,“赛博空间暗示着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维度,在这里我们把信息移来移去,我们围绕数据寻找出路。赛博空间表示一种再现的或人工的世界,一个由我们的系统所产生的信息和我们反馈到系统中的信息所构成的世界。”

网络空间并非地理学意义上的三维空间,而是一种新的空间形式或主观性空间,亦即一种新的媒介地理学空间。它存在于网络系统、虚拟现实、电脑软件之中,它“显然不是由现实世界中一种同质性的空间(homogeneous space)组成的,而是指无数个迅速膨胀或迅速萎缩的和个性差异极大的空间。每一种空间都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数字相互作用和数字通信形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的网络空间被创造出来。它的出现往往取决于人们的需要和知识,而且会随着观念的变化而变化,随着观念的成熟而扩展和延伸。在网络空间中,不存在物理约束力来指令那些被描绘的虚拟空间的动力学或时间和空间的性质;也不存在地球引力或摩擦力。它不限于三维空间,因为任何二维的平面或者点都可以显示另一个多维的空间环境。因此网络空间可以是非连续的、多维度的和自我映射的;现实空间中的所有原理都可能违反网络空间。总而言之,网络空间完全是一个人造的空间。

同类推荐
  •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大学生必读的100本书

    本书是对世界的历史,人类文明成果的一次回顾和检阅。世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人类文明将会开出更加灿烂多彩的思想之花,结出更加丰富的文化科学硕果。如果您阅读此书,实际上是对文化的一种选择,是一次对人类文明的礼拜,更是一次撷取知识信息的大好良机。
  •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

    《体育新闻学》阐述了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类型与特点、功能与作用,分析了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不同媒体开展体育报道的模式与特征,并总结了奥运会、世界杯、田径世锦赛、F1、NBA、四大网球公开赛、环法自行车赛等国际大型比赛报道的规律,从而使《体育新闻学》成为一本全面系统介绍体育新闻理论、指导体育新闻实践的专业必备教科书。
  •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中国文学大作(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

    本文主要从中国古代文学精品和中国现代文学精品两大分类阐述中国文学大作。
  •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校园灾害危险预防管理与教育

    城市的孩子物质条件优越,忧患意识淡薄,安全话题、危机意识、自救常识对于他们就显得格外陌生。利用2008年“汶川地震”这一契机开展主题活动,使学生增长自然灾害方方面面的知识。通过亲历亲为,他们的忧患意识得到增强,关爱他人、互帮互助的优秀道德品质得到了完善;面对危机,镇定、勇敢的良好心理素质已经形成。
  •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研究

    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制度创新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产权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价制度创新、西北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与水资源保护非正式制度创新等。
热门推荐
  • 我们不曾疼痛过

    我们不曾疼痛过

    我的心灵和我的一切我都愿你拿去,只求你给我留下一双眼睛,让我能看到你。在我的身上没有不曾被你征服的东西。你夺去了它的生命,也就将它的死亡携去,如果我还须失掉什么,但愿你将我带去,只求你给我留下一双眼睛,让我能看到你。
  • 土豪生活录

    土豪生活录

    你说金钱买不来时间?网管,加两块钱。你说金钱买不来知识?老师,这是我的学费。你说金钱买不来爱情?丈母娘,这是我的礼金。你说金钱买不来健康?医生,这是我的红包。【小酒浅酌书友①群55832567】
  • 异世结缘

    异世结缘

    卫烁、一个普通的高中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他变成了H市、甚至整个商务界中叹声色变的一个猛人?、
  • 大天传

    大天传

    三千大道,万千小道,十万神通,百万术法,古之真仙,一瞬之间,可达天地之极,一吸之气,可吞日月星辰。
  • 头七

    头七

    头七,简称回魂夜。我出生在爷爷头七的那一天,却变成了鬼差转世灵体。阎王派人捉我回地府,可爷爷替我在地府任职十五年,十五年后,我却做了阴阳行者。阴阳行者,代替阴间在阳间行阴阳之事。
  • 重构文学场

    重构文学场

    该书运用传播学、社会学、文化与文艺学等学科的前沿理论,结合当代文学情境和文化实践,探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并对媒介变迁与文学转型、电子媒介时代文艺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旧爱新婚:Boss情劫小萌妻
  • 不做不行

    不做不行

    我是学工科的,文笔相当一般,但我会用心去写,抱着要写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态度去写。愿你我在书中遇见更好的彼此
  • 卿本佳人之毒后在上

    卿本佳人之毒后在上

    穿越重生的剧情难道不应该是,貌美如花,美男如云,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怎么到了她这里就成了一个苦哈哈的为质皇子?皇子!拜托!她是个如假包换的小女子好么?好不容易混出个凤凰郡主的身份,原以为生活可以回到正轨……除奸臣,斩妖妃,华丽丽的宫斗又开场了。草芥出身的新科状元,少年英姿的暗卫将军,胸怀江山的异国皇子,一个个都围在她身边做什么。喂喂喂,搞搞清楚之前她的身份是刚刚登基的少年帝王,现在她的头衔是刚刚新寡的皇后,怎么做真的合适么?她好好的一个清丽佳人怎么就成了人人胆寒的毒凤凰?午夜梦回,男子冷冽的声音响起:“洵儿,你既是我的命数,我认命便是了……”大片妖冶的血花在眼前绽开,惊醒!还是这纤纤素手,只是她还是不是她?
  • 第二界位

    第二界位

    第二界位这个位面,三十万年来经历过三次不同修仙文明的碰撞,最终谁也没覆灭,而是走上了融合互补的道路。这次又到了十万年这个期限,整个世界都准备着第四个修仙文明的碰撞,却没想到这次等来的异兆,史上记载是万古大劫的征兆,世界进入末法时代。第四个文明依期而来,却不知道第二界位将要发生的事情努力的侵占这个世界,在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第二界位的人急的直跳脚的时候,第一界位却浮现了出来……·林因为一个自称神的家伙而来到异界,降临在一个诡异的丛林中,迷离的异界之路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