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3000000005

第5章 导论(4)

4.新的发展方向

作为对于当代生活的反思和建构,那些促成迷文化研究第三次浪潮形成的大部分经验性和概念性主题将同样作为有用的课题,用来进一步探索我们的当代社会和文化秩序。这些主题被不同地描述为后现代主义(Harvey 1990)、晚期现代主义(Giddens 1991)或者超现代主义(Auge 1995)。《迷群:在一个协商世界中的身份认同和社区》一书在总结迷文化研究的前三次浪潮的基础上,又将这个领域的研究引向了新发展的六个方向:第一,强调作为当代协商世界标记的符号和代表;第二,模糊不同文本和文化形式之间的边界,从而侵蚀了流行文化和高雅文化这两个对立面之间的界线;第三,在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发生在这两个空间中的社会交互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在逐渐去领土化的世界中不断变化;第四,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和地方两者相互影响;第五,就社会和技术变革而言,新的身份认同和实践活动来源于生产和消费的变迁;第六,冲突、差异和歧视在一个协商的语境中形成。以上六个方向主题的探究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迷群和他们所身处的协商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二、国内“迷研究”综述

与其说国内关于这个领域的研究称为“迷研究”,倒不如称之为“粉丝研究”,因为几乎所有的相关研究都是围绕由2005、2006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引发的诸如“玉米”、“凉粉”、“笔迷”等的“粉丝”热潮展开的。本研究者在查阅了国内各大期刊的相关文章后,发现国内“粉丝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概念阐释、“粉丝现象”的呈现特征、“粉丝文化”的解读与思考和网络时代的“粉丝文化”四个方面。

1.“粉丝”的概念阐释

大部分研究者都对“粉丝”这个新名词做了概念阐释,有的从语言学翻译角度来下定义,“粉丝”是英语中“fans”的音译。“fan”的中文释义是:“(运动、电影等的)迷,热心的爱好者、支持者”,作为其复数形式的“fans”,所代表的意义不言而喻;赵秀文,“‘粉丝’文化及其现象解读”,《最新美国俚语大全》(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9年版)解释说,英语fan一词源于fancy或fanatic,是19世纪晚期以来的俚俗用语,意为“狂热的爱好者”,尤指对体育活动,如:a tennis fan。此后fan一词才有了“拥趸”之意,即死心塌地的崇拜者。徐福坤,“浅仪‘粉丝’”,有些则从广义和狭义之分来定义,从广义上来看,“粉丝”是指一部分对特定话题有较大兴趣的人;从狭义上来看,“粉丝”就是不仅仅对这些话题有很浓厚的兴趣,而且对其有较为深入了解的人。黄海靓,罗安元,“网络‘粉丝’文化社区传播机制初探”,有的研究则站在了前人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粉丝”做定义上的阐释,杉德卫斯于2005年出版的《迷研究》一书,综合了前人对迷的研究,他认为迷是“固定地、有规律地、情绪性地投入一个流行故事或文本”。

台湾学者简妙如认为,成为迷的要素是“过度性”,若没有某种程度的“过度性”,我们并不一定会成为这些事物的迷,因此“过度”是成为迷的重点。还有研究者从青年亚文化研究的立场出发来看待“粉丝”,“粉丝”作为英语Fans的谐音,是追星族的另类说法,这种对娱乐偶像的崇拜,被称作迷狂一族,一直是文化研究中青年亚文化研究的主题。它经常呈现在青年成长的心理断乳期,信仰的暂时缺失、理性的相对缺乏,使得偶像常常成为青少年对自己的想象性设计,并通过“移情”与象征性的“替代”,用崇拜这一方式表达,而达到一种身份认同。文化研究学者杰森认为:“关于迷一族的研究成果已产生了两种‘病理学的迷’的模式。第一种是所谓‘着迷的孤独者’,这类人(在媒介的影响下)已经进入了一种与一个名人紧张的幻想的关系之中,这些个体因其跟踪、威胁或杀害名人而在公众中臭名昭著。第二种是‘一个群体中的狂乱的或歇斯底里的成员’,他们会对一个摇滚歌星大喊大叫或在观看比赛时行为失常。”

2.“粉丝现象”呈现特征

在对这个新文化现象带来的新名词的解释的基础上,国内的“粉丝”研究者们也对目前国内的“粉丝文化”呈现出来的特征做了一些探讨:(1)对象范围扩大化。粉丝的对象已不仅限于影视、歌坛和体坛,也开始向文坛进军了。《百家讲坛》热播以来,一些“新学术明星”火爆全国,成为大众文化中的明星人物,而且也迎来了自己的粉丝。如易中天的粉丝自称“乙醚”,于丹的粉丝自称“鱼丸”,阎崇年的粉丝自称“年糕”,纪连海的粉丝自称“海飞丝”;(2)群体年龄多样化。粉丝们最明显的外部特征就是年龄上有了很大的差距,不只限于某个年龄段了。这一点从易中天的粉丝中便可窥见一斑。其中有六七十岁的老者,也有十三四岁的中学生。粉丝的年龄段分化不明显是多样化的表现,也是大众文化对大众进行征服的表征,大众文化开始进入了真正大众的时期;(3)表现方式科技化。粉丝们已不再像以前那样,要追逐某个歌星,无非就是买来其全部唱片,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听,学着唱;崇拜某个影星,就看其演过的所有电影,模仿其中的造型,包括服饰、发行和动作。如今,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粉丝们除了在外观、行为上的模仿以示对明星的崇拜之外,还会不失时机地利用互联网、电信等媒介,为他们喜爱的明星投上宝贵的一票,以增加其人气指数;(4)追星非理智化。粉丝的精力和经济投入越来越多。我们从“超粉”、“易迷”们的表现来看,现在大部分的粉丝在追星投入上越来越多,不管是发短信的费用、上网的费用,还是追星所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购买书籍、光盘、纪念品等费用,都已经大大超过了以前;(5)消费产业化。粉丝的效益已经超越了精神领域。各种媒介,包括传统媒体、互联网、电信等都是粉丝所制造的消费产业的受益者,而就像电视观众为电视台增加了广告收入,却还要被收费一样,粉丝不仅成就了偶像,也成就了媒介。而由粉丝行为生成的偶像产品的消费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块大饼,偶像用过的东西可以拍卖,偶像风格的衣服、装饰、发型、仿制玩偶等都是粉丝消费的对象,这些消费都远远超出了精神领域。

3.“粉丝文化”的解读与思考

除了对“粉丝”的定义和其呈现出的特征趋势进行研究之外,国内一些研究者还对“粉丝文化”作了一定的解读和探究。有研究认为,粉丝人群经常以接近偏执的热爱为其偶像的表演提供支持,其间激情往往多过理智。粉丝的狂热不仅是宣泄而且是表现,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和传播个人的态度,并通过现场其他粉丝的共鸣及与明星的互动来形成认同感。在这种认同感的号召下,粉丝们甚至觉得自身与偶像已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共同的“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这种行为被称为狂欢表演、荧屏上的符号幻象;而同时,对于进入社会、身处视像时代的粉丝来说,颇具传播权威性与符号感染力的电视便成了他们认识“自我”的那面镜子,他们通过看电视来实现对自我的确认和定位,这样,粉丝“追星”、“崇拜偶像”的举动显然可视为他们塑造“镜中自我”的一种表现。

有研究从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视角来解读“粉丝文化”,认为对公众人物具有强烈的认同,构成了粉丝的社会心理基础,粉丝团体的崛起凸显出中国民间的自组织行为的勃兴。粉丝群体的团队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象征,其组织行为是为了追求文化和兴趣认同,但它本身不具备社会团体所有的基本属性,它的交流意义主要体现在媒介化的互动和个人的兴趣互动,而非社会运动;庞大的粉丝人群自然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能量。2006年11月6日,全球首个以粉丝为主题的节庆正式创立推出,主办者明确宣称“粉丝节”的目的,“就是为了孕育粉丝健康文化,撬动一个潜力巨大的‘粉丝产业’,形成一种新兴的‘粉丝经济’。”

有些学者试以社会学与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围绕功能论、冲突论及符号互动论来剖析“粉丝文化”。首先,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个体间通过交流互动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从而确定伙伴关系,集结成各式各样的粉丝社群。在所属的粉丝社群中,他们获得了全新的身份认同,得以暂时忘却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困境、孤独和焦虑。在“追逐偶像”的大旗下狂呼呐喊,粉丝们的生活也变得鲜亮而有意义起来;其次,在同一社群内部,粉丝同胞们互助友爱,团结一致,然而一旦群体遭遇“外侵”,粉丝军团便会立即展开行动,一呼百应,群起而攻之。由此可见,“冲突”是粉丝团体的又一种生存状态;另外,就粉丝群体而言,不论是团体内的身份认同,还是团体外的冲突对抗,都需建立在粉丝与明星、粉丝与粉丝互动的基础上,而这种互动是经由符号来完成的。比如,我们经常能看到镜头前高举海报的粉丝团,他们用统一的标识和口号为偶像助阵,而这些标识、口号就是粉丝与明星之间进行互动的符号基础。

还有研究从亚文化和消费主义的角度切入对“粉丝文化”进行解读和思索,认为粉丝现象发轫于青少年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追求,并基于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青少年亚文化。而随着大众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粉丝在媒介景观中的纵情表演,粉丝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然而,在商业资本主宰的语境中,粉丝文化被迅速卷入了文化与经济合谋的陷阱,成了消费主义狂欢的一种噱头。值得思索的是,当消费主义的魔杖把粉丝们点化为追逐时尚符号的消费者时,偶像的神话会不会显得暗淡无光?

同类推荐
  • 王国维讲国学

    王国维讲国学

    本书选取王国维国学思维的经典解读,对历史、美学、哲学、文学、戏曲、古史地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以大师的角度关照华夏文化,文中处处显现学术之光,详尽展现国学之深厚底蕴。本书是一部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和谐家庭建设,古往今来积累了丰厚的和谐家庭建设的宝贵经验。本书有目的、有计划、有章程地介绍和谐家庭建设,并总结出系统经验。全书分前言及家规、家风、家长、家教、家庭关系、家务管理六章,全面规范了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热门推荐
  • 末世外挂系统

    末世外挂系统

    如果说这个末世是一场游戏。那么本系统就是让运营商深恶痛绝,除之不尽的外挂。本系统存在的意义就是破坏这个世界的平衡。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剑在鞘中

    剑在鞘中

    这是本人十年武侠创作的封笔之作;这是本人告别武侠世界的最后一剑!这是笔者迄今为止武侠写作的最高境界;这是三易其稿、敝帚自珍的心血之作!
  • 弑神焚天怒

    弑神焚天怒

    他,一个人人皆知的一个没有丝毫修炼天赋的废物。被人嘲笑被人排挤,天道命运让他天生不能修炼。但他并不向天道屈服,他要逆天而行。神要阻挡我?那便屠神吧!天要压我?那便灭了天吧!看他如何逆天而行在他神级灵脉面前谁敢称天才?天灭天道杀众神。站在万神殿上俯视苍生,各色美女揽入怀里。天道是什么?我便是天道。
  • 一首歌一个你

    一首歌一个你

    现实世界里没能成真的美梦在这里换一个结局,管他社会精英,还是街头雅痞,总有一个人会那么喜欢你。会疼你,宠你,包容你的坏脾气。
  • 逆天邪凤绝世魔妃逆天下

    逆天邪凤绝世魔妃逆天下

    风烟起,再睁眼,她亦她亦不是她!她是现代金牌杀手,一朝穿越。那些以前,骂她!辱她!恨她!的人不是被劈成烤扇贝,就是被烤成人肉翅!等等,说好的杀手高冷无敌闯天下呢?这个在这里打劫的认识谁?!劳资绝逼不认识!说好的面瘫冷血一个眼神秒杀全场呢?!这个吃了五只烤鸡的饭桶是谁?!渣爹不疼二房不爱?没事,待本宝宝废了渣爹命根,断二房财路。可是,次奥什么时候带了一个腹黑的男人回来?!好吧,身材是好了点,额,长得是帅了点,那个,霸道总裁什么的也很有爱!但是!我们不是那种被表面现象迷惑的人!本文男主女主各种爱,偶尔小虐补补肾。
  • 我用余生来爱你

    我用余生来爱你

    结婚两年,婆婆的羞辱,让她终于鼓足勇气,“邵霆,我们要个孩子吧。”但回答她的却是粗鲁的进出,恶劣的言语。她不止一次的问他,“你,爱我么?”他嘲讽的笑着,她明白了,可她还是执着的问,“为什么不能爱我?”“因为你不配。”她哭了,承受着,终于绝望中把心还给了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神探智破疑案(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小神探智破疑案(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逆世神医:至尊八小姐

    逆世神医:至尊八小姐

    她是天陵绝世鬼才,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囚禁折磨致死。一朝重生,成为下等位面废柴小姐。浴火涅磐,天下之大,任其去留。只是身边为何多了个人?烧杀掳掠样样比她在行!“娘子看上哪家的宝贝了?为夫这就给你抢来。”“宝贝倒是没有,本小姐看上了一个人。”“嗯?是哪家混小子,为夫这就杀了去!”
  • 糖尿病最佳生活方案

    糖尿病最佳生活方案

    “五驾马车降血糖”:丰富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血糖控制和调节能力;做好病情监测:控制血糖稳定,不让血糖高低起伏;饮食治疗:不挑食、不偏食,定量饮食最关键;运动治疗:消耗血中的葡萄糖,减少胰岛素用量;药物治疗:科学用药,减少药物副作用。本书以科学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多方面阐述了糖尿病发病机制与保健方法,旨在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糖尿病,树立战胜糖尿病的必胜信心,从而快乐地享受生活的每一天。本书为糖尿病患者的家庭保健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每一位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战胜疾病,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