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3000000035

第35章 迷群“多重边界”的群体认同建构(11)

除了子女教育,婚姻观念的问题也是中国美剧迷群在家庭层面所关注的,中美在两性之间的问题方面历来具有很大差异,在中国人眼里,美国人对婚姻和性的态度太过随便。婚姻是每个国家都有的一个概念,但对于这个概念的内涵,不同的文化却有不同的诠释,而美剧迷群通过美剧似乎看到了一种与印象中不一样的美国文化。《来说一下美国人的婚姻态度》:通过看DH,让我对外国人,特别是美国人的婚姻态度有了新的认识。以前,不记得受哪些影视剧的影响,总认为外国人对婚姻很随便的,美国人也一样。可是看了DH,特别是看到了几个核心家庭中发生的故事,我觉得她(他)们对婚姻还是很重视也很在乎的。

跟帖1:我个人是比较反对把一类人用一句话概括掉的。美国人的婚姻观其实大部分还是很传统的,希望找个人安定下来。只是在性方面更开放一些。但也主要局限于结婚前或离婚后单身的约会阶段;

跟帖2:其实美国人大概是对感情很认真吧,觉得没感情了就没必要在一起了,所以才分分合合的;

跟帖3:拜托,人性是相通的好不好,在我还在中国的时候,我也是觉得西方人对于婚姻很随便。其实他们一样很看重婚姻的,只是中国人不喜欢离婚,再怎么有外遇就是不离,这难道是应该被看作很重视婚姻吗?还是在作践婚姻?

跟帖4:别的不说,包二奶貌似(在)美国少见。

美剧《绝望主妇》讲述的是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它与其他涉案、科幻等美剧不同,更多观照的是社会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因此子女教育、夫妻情感、朋友友谊等话题充满了整个故事。很多美剧迷喜欢这部剧集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富有生活哲理性以及所呈现的美国文化价值观,上面一条帖子讨论的正是有关美国人对于婚姻的态度问题。发帖子的“conniecool”通过《绝望主妇》修正了自己(也是传统观念)一直以来对美国人婚姻态度的误解,而其他一些美剧迷们则通过跟帖讨论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传统”、“认真”和“负责”是他们对美国人婚姻态度的正面评价,而提及中国人的婚姻态度时,他们却采用了反问的方式如“应该被看作很重视婚姻吗?还是在作践婚姻?”强调对其负面的评价,甚至还利用“中国特色”的“二奶”问题将中美双方做文化上的比较。因此,无论子女教育问题还是婚姻态度问题,中国美剧迷群都表现出了对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欣赏,而面对相对应的中国文化价值观时,他们或“齐声叹气”或“愤愤不满”,随着这样的情绪,内群体的文化认同再次受到消极建构。

3.人际交往:隐私和平等

中美在文化价值观层面的差异在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首先表现在对于“隐私”的界定及不同的态度,美国人通常很尊重别人的隐私,视隐私为神圣的屏障,他们认为隐私与自我、个人独立性与自由等密切相关。在交谈中问及诸如年龄、体重、收入、出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心理偏好、财产等涉及隐私的问题是很忌讳的,因此普通交谈中经常以讨论天气作为谈话的开端。笔者在与美剧迷们进行深度访谈时发现,不少美剧迷都觉得尊重他人隐私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在这点上中国远远没有美国做得好:我觉得美国社会在尊重他人隐私方面做得非常好,这个在所有美剧中都能被感受到,父母与孩子之间如此,不像中国的家庭父母觉得查看孩子所有东西是理所应当的;夫妻之间也是如此,而中国一直崇尚“夫妻之间不该有秘密,互相要坦诚”,尽管所有夫妻都知道这是骗人的;此外,朋友之间也是如此,而中国所谓“割头换颈”的情谊应该是无话不谈,但这都是为了探听他人隐私这种心理而打的幌子。

正如“树根”所言,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隐私”的概念,对诸如薪水、婚姻状况、子女问题、工作情况等的询问似乎表达了中国人对于交谈对方的关切,因此,中国人在交谈中会用“你是干什么的”、“你多大了”、“你结婚了吗”这样的话题来表达所谓关切之情,而对于美国人来说这些都属于禁忌话题。虽然一直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忽视了“隐私”问题,也似乎被民众所接受了,大家都是按照这样的文化价值观来行事的,但这并不代表大众对其的认可,当他们面对另外一种极其尊重他人隐私的文化价值观时,他们原来的文化认同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冲击。除了隐私,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也是很多美剧迷在看过美剧后感想颇多的:可能是由于受原先封建社会帝王将相等级制度影响的缘故,中国整个文化中的平等观念还是比较淡漠和缺乏的,你看美剧中父母与孩子是平等,公司老板和职员是平等,政府官员和老百姓是平等;而中国在这方面我觉得实在让人感到压抑,父母操控着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情感,职员对老板是绝对服从,“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样的说法更是由来已久,我觉得美国崇尚的“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这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的确,美国文化提倡平等,不太重视社会等级,在人际交往中这种平等体现在各个方面,即使在长辈与晚辈、上司与下属、教师与学生之间,美国人在日常的社交中都比较不拘礼,即使双方在年纪上或地位上有很大分别也不例外。中国美剧迷群的年龄基本集中于青年一代,属于等级关系的下方,因此对平等问题特别在意。他们欣赏美国文化中的平等,抨击中国文化中的不平等,都是从自身位置出发,因为他们基本属于“子女”、“平民百姓”、“下属”、“学生”等行列,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彰显,他们在面对美国文化价值观的时候表现出了亲美国疏本国的态度,但无论目的何在、行为如何,这都是他们在经过文化比较后所呈现出的消极的内群体文化认同建构。

三、想象的共同体:美剧迷群积极的文化认同建构

虽然面对美剧中美国文化价值观的冲击时,中国美剧迷群内群体的文化认同建构有时是消极的,但并不能由此证明他们对内群体的文化认同程度就很低。因为笔者在考察中发现,当中国美剧迷群在接受美剧这个跨文化传播过程中遇到与“中国形象”有关的问题时,他们自觉形成了一个非常团结的群体,并且积极建构这个群体的文化认同,而这个群体就是“中华民族”。

1.美剧迷群积极建构文化认同的动力:民族主义

在面对普通的美国文化价值观如社会多元性、家庭观念、人际交往等问题时,中国的美剧迷群会呈现出偏向美国文化的情绪从而使得内群体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因为他们认为事实上我们自身确实有很多不足,美国文化中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然而,当涉及到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民族”形象问题时,之前所有的谦虚、自省和对美国文化的推崇统统消失殆尽,一股神圣的“国家民族意识”油然而生,从而表现出积极的文化认同建构,在这过程中起到根本作用的原动力便是“民族主义”。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这一界定高度概括了构成“民族”的地域、种族、语言、宗教、历史、文化等种种要素,而且突出了民族作为政治共同体的现代意义。在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他将民族界定为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这个“想象的共同体”不是虚构的共同体,不是政客操纵人民的幻影,而是一种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根植于人类深层意识的心理的建构。

“中华民族”正是所有中国美剧迷群成员心目中那个想象的共同体,是几千年来传统历史文化变迁过程中逐渐被建构出来的一个共同体,这个概念超越了“国家”,因为“民族”最初是作为一种理念、政治想象或意识形态出现的,带有明显的价值意味,因此“民族”是人民群体,而“国家”是这个人民群体自我实现的目标和工具。中国人也许对国家不满、对政府不满,但没有对拥有悠悠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不满,有的只是无限的热爱和希望。但笔者在考察美剧迷群中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美剧迷们在论坛和访谈中经常使用的是“中国”这个概念,而不是“中华民族”,但这并不表明他们想表达的就都是国家这个意思,而没有民族意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是因为任何一个国家为了强化国人对祖国的“国家认同”,一直以来都将“国家”这个概念套用在了“民族”的概念之上,使得大部分民众将两者混为一谈,但在真正做出评价和批判时,他们心里都是以“民族”这个清晰的概念作为出发点的。

同类推荐
  •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独山子文史(第九辑)

    本书见证了石油人在石油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在重重困难面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顽强精神。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对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起了萌芽、先驱、基础、基地和摇篮的作用。这些在书稿中真诚、详细、专业、实事求是地一一记载。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

    《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收录了作者十余年来论及传播与社会问题的大量倾心之作。这些论文不仅展现了跨文化传播政治经济研究的广阔知识视野,更提供了一种将文化传播放在“外部”社会权力关系中考察的理论路径。通过讨论“帝国时代”世界传播的新自由主义逻辑和中国媒介商业转型的历史困境,作者不仅在传播研究中清晰地确立了“权力”与“社会”这两个富有解释力的柱心范畴而且用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覆盖了全球化、主权、民主平等、公共性、多样性等现代政治中最重娶的议题。
  • 阳光的轨迹

    阳光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44篇文章,记录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点点滴滴,包括《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成长》、《汗水洒绿了校园》、《六位中学校长搭建起来的数学系》、《赛仓教授与合作民族师专》等。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数字眩晕

    数字眩晕

    本书作者对互联网弊端进行了反思,并以发生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为线索,思索大暴露、大展览时代,现代人应该如何美好地生活。在本书中,作者并不反对科技进步,而是指出误用科技将会对人类的价值观、经济与创造力造成严重伤害,互联网如何异化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企业如何贩卖我们的隐私用以赚钱,而我们却忘记了自己到底是谁,也丧失了自我保持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热门推荐
  • 韩娱GD之一直等你

    韩娱GD之一直等你

    在咖啡厅里一见钟情,就深深记在心里,她的名字也印在了心里。
  • 反叛的塔布礼斯

    反叛的塔布礼斯

    “我可不是为了被出卖才成为卫士的!”光州作战前夕,塔布礼斯·伊斯·拉斐尔在会议上这样说道。“与其作人类的勾心斗角的牺牲品,不如战死在阻敌战斗中!”......“C.C,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会知道我的底细?”“我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至于穿越者什么的我才不知道呢。”“普通你妹!给我认真点回答。”“啰嗦的男人。”“......”
  • 先天经文

    先天经文

    吾不安于天命,吾不安于人事;悠悠岁月百载,坟头青草七尺。登临武道巅峰,奈何岁月无情;欲求长生永世,哪怕万劫不复。九星九斗星斗出,改天换地演新生;武林纷争由此起,万世浩劫从此现。天生圣体便是罪,亲情爱情更无缘;渴求一生淡若水,修得先天经文时。月牙有心开天路,神道降临统世间;呜呼世人贪念多,轻抚衣裳飘尘隐。qq群:316556202
  • 亲亲小嫂子

    亲亲小嫂子

    曾经被爱所伤的冰块男vs天真无邪的可爱女一场商业界的悬案将他们两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她神经大条,迷迷糊糊,莽莽撞撞,所到之处必然是一串又一串的麻烦。可是,偏偏他竟然爱上了帮她解决麻烦。他怎么从来没有发现自己这么喜欢犯贱?他保持一贯的冷酷,但是总是一次次被他逼得怒火中烧,可是这丫头竟然有胆对他眨眨大眼,一脸纯情无辜相。纵然他爱得无法自拔,却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告诉他,“这个丫头,是他的小嫂子,即使她的未婚夫已经去天堂报道。”他该拿她怎么办啊?各位亲们,喜欢要多多收藏哦~~小的一定多努力,每天争取多次更~~O(∩_∩)O~
  • 孢子先生

    孢子先生

    :“我见过最高尚善良的兽人,也见过最卑劣阴险的人类。我有至命凶残的宿敌,也有真诚可靠的朋友。我曾是渺小轻微的存在,也将是伟大至高的圣人。我踏上从未停止的轮回之旅,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将踏碎这命运的长河!”——孢子先生
  • TF情深意暖

    TF情深意暖

    由一次荒缪的摔倒而认识了我的爱豆TFBOYS,我以为我就此和王源展开一段美好的恋情,却不知道王俊凯在角落里伤心,王俊凯,你爱我却不告诉我,为什么?
  • 医经国小

    医经国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死恐列车

    死恐列车

    "尊敬的各位乘客,本次列车提供硬座、软座、硬卧以及软卧与豪华包厢服务,不看人只看钱!"想要活,必须靠自己的劳动去购买车票,而打工路上的厉鬼正时刻觊觎着你的肉体!ps: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你自己!!!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夜雨惊鸿

    夜雨惊鸿

    初见,他认错了她,她神情似笑非笑,揶揄道:“公子一路对奴家又是牵又是摸的,坏了奴家清白,当作何打算?”再次见到,她夺了他的长剑,架在他的脖子上,问:“你也要与我为敌?”从她挟持了他逃出重围的那刻起,他们的一生注定纠缠。她渐渐找回失去的勇气:“没关系的,这世间的千千万万的药,总会有一种可以救你的,哪怕倾尽所有,我也会找到它。这些逼迫你的人,伤害你的人……”她靠在他怀里,虚弱不堪,看向五派的眉梢眼角全是恨意,嘴角有鲜红血渍,衬得那倾城的面容更加妖娆,却给人一种森森的寒意。“我一个也不会放过。我夜雨薇以性命作赌,此仇必报,不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