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900000049

第49章 从媒体报道看国际传播(5)

“Please save my baby!”Jeudy Francia,a woman in her 20s,shrieked outside the St.Esprit Hospital in the city.Her child,a girl about 4 years old,writhed in pain in the hospital’s chaotic courtyard,near where a handful of corpses lay under white blankets.“There is no one,nothing,no medicines,and no explanations for why my daughter is going to die.”(Haiti Lies in Ruins,January 13,2010)

译文:“救救我的孩子!”一个20多岁的名叫朱迪·弗朗西娅的女人,在圣特·艾斯伯里特医院外尖叫起来。她的孩子是一个4岁左右的女孩,因为疼痛正在混乱的医院中打滚,而旁边就是躺满尸体的白色毛毯。“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没有药,也没人能解释为什么我的女儿要活活等死。”(《废墟中的海地》,2010年1月13日)

海地地震发生时,《纽约时报》网站把目光投向灾难中的人们,从个体的角度出发向受众展示灾难的真实面貌,对地震中灾民状况的关注体现了西方媒体的人文关怀。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媒体对人的生存状态及人的精神需求的关注,人文关怀是一种态度,传达着媒体对人的尊重。

海地地震造成该国约30万人丧生,约300万人面临饥荒等问题,地震造成的破坏性后果让更多人产生了对灾难的恐惧和对人类生存的拷问。而新闻报道中对灾民的关注却能够使新闻更具“人情味”,使受众产生心理上的接近性,引起受众的共鸣。媒体对灾民的关注体现了其价值观中对人的尊重及对生命的珍视。而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报道也更易吸引受众,传播效果更好。

3.报道形式

新闻的报道形式即新闻体裁,是指媒体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叙事谋篇、报道事实。根据对样本的分类,《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报道有三大类报道形式,即消息、特稿和评论。在特稿中出现了“特写”、“新闻故事”和“读者来信”三种体裁,在评论中出现了“社论”和“专栏评论”两种体裁。

在《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的报道中,消息和特稿所占比例最大,叙事性报道所占比例远远超过评论性报道。其中,共有消息81篇,占样本总量的42.9%;特稿83篇,占样本总量的44%;评论25篇,占样本总量的13%。叙事性报道共164篇,占样本总量的87%,评论性报道共25篇,占样本总量的13%。由此可以看出,《纽约时报》网站对此次地震的报道更注重以事实为基础的信息传递。不过值得注意的,网站的叙事性报道也多为长篇报道,其中也不乏表达了鲜明观点的报道。

根据数据分析所得结果,在《纽约时报》网站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中,消息和特稿的数量基本持平。这说明对于此次灾难事件的报道,《纽约时报》网站在注重灾难信息及时传递的同时,也不忘以具有人情味、可读性强的特稿增加人们对灾难事件的关注。消息与特稿并重使《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的报道丰富而生动。

除消息以外,特写的数量最多,为48篇,占样本总量的25.4%;其次是新闻故事,为26篇,占样本总量的13.8%;排在第三位的是专栏评论,为22篇,占样本总量的11.6%。读者来信共有9篇,占样本总量的13.8%。社论最少,共3篇,占样本总量的1.6%。在81篇消息中,主要是关于灾情、灾民现状,救援行动进展等方面的报道。《纽约时报》网站的报道充分体现了网络新闻即时性的特点,消息发布及时,且信息量较大。

在这次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中,《纽约时报》网站共登载了26篇新闻故事。

这些新闻故事均从个体的角度入手,向广大受众呈现了灾难发生后人们的生存状态。报道中夹杂着丰富的感情色彩,通过对人类个体现状的描绘拉近报道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引起读者心灵的共鸣。同时,也以小见大地展现出灾难的破坏性及其对人类和世界的影响。

除消息之外,数量排在第三位的是专栏评论。这些评论主要集中于对灾后状况和问题以及救援行动的评价和思考。在西方媒体中,专栏评论主要代表专栏作家个人的观点。《纽约时报》网站在对海地地震的报道中共登载专栏评论22篇,远远超过代表媒体本身观点的社论,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纽约时报》网站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4.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中所涉及的事实和观点的出处,它表明了提供新闻报道的渠道。通过对《纽约时报》网站海地地震报道的数据统计,归纳出五种主要的新闻来源,包括《纽约时报》署名记者、《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纽约时报》社论作者、来信作者及其他。

在五种新闻来源中,来自《纽约时报》署名记者的报道最多,为150篇,远远超过其他新闻来源所占比例,占样本总量的比例高达79.4%。这一数据结果表明,《纽约时报》网站主要依靠记者的自采新闻。这与其背后实力雄厚的母体公司是密不可分的。凭借《纽约时报》百年大报的声誉和实力,其新闻网站nytimes.com于1996年1月正式上线。网站在成立之初便走上了独立运营之路,虽然依靠母公司提供的新闻线索,但同时也拥有自己独立的采编队伍。2005年8月,《纽约时报》网站新闻部与平面版新闻部合组后,又实现了资源和人才的共享,也保证了网站新闻报道的高质量。尤其在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抢发新闻是西方媒体的首要任务。《纽约时报》网站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采编队伍,以大量自采新闻掌握着主动权,这是在西方主流媒体新闻争夺战中的必备武器。

5.图片的使用及内容分布

新闻图片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更加直观地表明新闻的内容和主题。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新闻图片的作用尤为明显,不同内容的图片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新闻报道背后媒体对事实所构建的报道框架。

在《纽约时报》网站的189篇报道中,使用图片的有82篇,占样本总量的43%,没有使用图片的有107篇,占样本总量的57%。总体来说,在这次有关海地地震的报道中,《纽约时报》网站较好地利用了新闻图片的传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配有图片的报道中,图片的数量均为一张(《纽约时报》网站设有专门登载新闻图片的频道)。笔者认为,这样设置使网络新闻在版面设计上更为规整和美观。

将《纽约时报》网站在海地地震报道中新闻图片内容分为七大类,分别为:灾区场景、灾民、灾民亲属、社会各界人士、救援行动、普知图片及其他内容。在这七大类别中,有关灾民的图片数量最多,为41张,占样本总量的50%,其次为有关救援行动的图片,数量为18张,占样本总量的22%。数量位列第三的是有关灾区场景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图片,均为9篇,均占样本总量的11%。

由此可见,《纽约时报》网站在报道中更关注灾民的状况,注重从受灾者的角度出发表现灾难。同时,以“灾民”作为图片内容的主体,将灾难的破坏性,灾难带来的创伤、造成的恐慌以及难以磨灭的阴影真实地呈现在受众眼前,对受众进行直观的视觉刺激,有利于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在有关灾民的新闻图片中,灾民群体的图片数量为12张,占样本总量的14.6%,灾民特写的图片数量为29张,占样本总量的35.4%。在表现灾民群体时,《纽约时报》网站的图片主要以表现灾后海地灾民恶劣的生存状态为主,表现出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和无助,以及这次地震对海地人民的巨大影响。

在表现灾民现状的同时,西方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非常注意对细节的捕捉,新闻记者所拍摄的图片也不例外,往往是借助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传达深远的意义。《纽约时报》网站关于海地地震的报道中出现了29张灾民特写图片,其中大部分均带有较为明显的感情色彩。将灾民特写图片按照画面所呈现的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出“画面人物状态、情绪消极,引发悲痛感或同情感”、“画面人物状态、情绪积极,引发被激励感或振奋感”及“无明显感情色彩”这三类。

在有关灾民的特写中,画面人物状态、情绪消极,引发悲痛感或同情感的图片共18张,占样本总量的22%,画面人物状态、情绪积极,引发被激励感或振奋感的图片共4张,占样本总量的4.9%,无明显感情色彩的图片共7张,占样本总量的8.5%。

由此可见,《纽约时报》网站更注重以带有悲情色彩的图片表现海地地震中受难的灾民。灾难新闻一直是西方媒体报道的重点,西方的媒体记者注重对事实细致地描摹,以表现灾难对人性的摧残。而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图片的选择与使用则充分体现了媒体风格及其新闻传播理念,更直观地展示出媒体的采编实力、新闻报道倾向、审美情趣及人文关怀深度等。

《纽约时报》网站中的灾民特写倾向于展现死亡、痛苦、无助等悲情因素,引发受众的悲痛感和同情感。这样的图片一方面旨在表现灾难的巨大破坏性及其对人类生存的挑战,另一方面则直接刺激受众的感官,直击受众心底的怜悯之情,以获得积极的传播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纽约时报》网站关于海地地震报道的图片中,几乎没有出现血腥的表现“身体恐怖”的图片。笔者认为,这与其母体公司《纽约时报》严肃、拒绝低俗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同时,削弱对血腥暴力场面的呈现也是其人文关怀深度的体现,展示了报道对灾民的尊重及媒体本身较高的新闻伦理素质。

三、《纽约时报》网站海地地震报道的文本分析

1.叙事手法的运用

新闻报道中的叙事手法是新闻报道者对新近发生的事实重塑的产物,它不是对客观事实简要的陈述,而是报道者通过叙事性的话语对事件带有主观色彩的解读。新闻报道中的叙事手法一方面要求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件的始末,另一方面则力求在报道中传达一定的价值观。

西方新闻媒体中常见叙事性的新闻报道,虽然这种手法与文学密切相关,但其始终基于真实、客观的原则。叙事性的新闻报道其结构往往是简单明了的,叙事的逻辑往往是单一的,叙事的语言相比于文学作品也往往是冷静的。

然而,新闻报道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佳传播效果,需要采用叙事手法,使报道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戏剧性,赋予新闻报道一定的社会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叙事手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增强新闻报道的生命力,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基于灾难事件的特点,在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对灾情的简要陈述或平铺直叙无法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叙事手法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使用使灾难更具“人情味”,与读者的接近性更强,易于引起读者的共鸣。

在《纽约时报》网站对海地地震的报道中,使用叙事手法的报道屡见不鲜,尤其体现在特写与新闻故事体裁中。如下面这段报道:

Dieunette babbles a constant stream of baby talk and flashes big expressive eyes,but she has trouble sleeping and is fussy from fighting a tapeworm.Bettania is a quiet explorer,spending her days walking from room to room,running her hands over the grand piano,flicking light switches on and off,and staring at the billiards table and fireplace,all the while silent but clearly in fascination.(GirlsRescue from Haiti Expands Family by Two,January 25,2010)

译文:迪内特闪烁着她硕大的表情丰富的眼睛喋喋不休,她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入睡。贝特尼娅真像个探险家,一整天都在房间与房间之间穿梭。她的手在钢琴键上划过,快速地、断断续续地按着电灯开关。她盯着台球桌、壁炉,显然在感受它们寂静的魅力。(《获救海地女孩开始新生活》,2010年1月25日)

同类推荐
  •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广播电视名家访谈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优秀教师课堂掌控的艺术

    本书围绕教师如何掌控课堂这一技能核心,着重介绍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掌控的策略和方法。例如,打造高效课堂,如何营造妙趣课堂,如何创新新型的课堂,如何塑造有序的课堂,如何锻造和谐课堂以及如何缔造成功课堂等掌控课堂的有效方法。
  • 加拿大概况

    加拿大概况

    北冰洋、极地地区、高原、西北海岸、东北林地和巨大而众多的湖泊都是加拿大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西北的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稳定,很快就形成了等级社会,根据财富和门第就划分出来了首领、贵族和平民。这种等级社会在北方的印第安少数民族里,如特领吉族和海达族中尤其明显。在上述的三个阶层之外的就是奴隶,一般是战俘;还有的是那些失去了财产的人,例如因为债务而倾家荡产的人。不管情形怎样,这些人毫无权利可言。南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撒利希人不是太关注财富与阶层;不过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部落的差别也很大。然而总起来说,在加拿大的原居住民族中,礼仪最精细最繁琐的民族多生活在西海岸,而且他们的艺术特征明显。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驱邪扶正

    驱邪扶正

    佛道儒巫混杂合流的宗教文化现象,成为贵州民间信仰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主旋律和贵州本土文化的显著特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但它们构成贵州本土文化……
热门推荐
  •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石羊河,我家乡的河

    这是一本散文集,主要记录了家乡石羊河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石羊河的赞美。
  • 夫君,求下嫁

    夫君,求下嫁

    在他的世界里,她就是唯一。可是女孩子不是应该矜持吗,可是为什么在她这里就不知道矜持是何物啊~~~还要求他下嫁。妈呀需要赶紧收了这只,免得去祸害他人。总之这是一篇宠文希望喜欢!!!放心入了
  • 暂住总裁家:做你的挂牌女人

    暂住总裁家:做你的挂牌女人

    【完结】她瞪大双眼,强势看他,“喂,总裁先生,我只是暂住在你家而已,没有想过做女主人好不好?我没有兴趣在你的配偶栏上签字,更加没有兴致在无名指上套个光环,就算你耍腹黑耍流氓我也表示坚定地摇头。”他淡定微笑,“我爱你。”“……好吧。”
  • 学会节约每一滴水(星球保卫战)

    学会节约每一滴水(星球保卫战)

    关爱自然,热爱地球,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爱她的鸟语花香……我们要真正学会保护地球,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一道绿色的环保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关注生态文明责无旁贷。
  • 画中仙

    画中仙

    萦儿是传说中的以梦境为食的异兽梦貘,一次遇到了一个名叫玄澜的道士,两人一起进入到梦境之中,前尘往事纷至沓来。被困在画卷中的人要如何出来?曾经的爱恋如何面对?画中仙,一段传奇,缓缓说来。
  • 平行使者的恶作剧

    平行使者的恶作剧

    因为平行世界使者的恶作剧,导致虞凌雪莫名其妙的变成女生,对此虞凌雪只能从A:自杀,B:坚强的活下去!里面做出选择..虞凌雪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他..不对是她..选择了B,坚强的活下去...............
  • 独家穿梭:男神大人万万岁

    独家穿梭:男神大人万万岁

    一朝沦陷,梓桐从此踏上漫漫穿越之途.....好吧,其实就是一个爱看小说的妹子,在机缘巧合之下,被系统坑蒙拐弯到快穿路上。梓桐:不是说只要完成三个任务就放我回家吗,现在都几个了?!某系统:我只是说完成到三个任务后获得1万积分而已,你有吗→_→梓桐:(咬牙中)那我的积分呢?!某系统:仰头看天中……
  • 帝策

    帝策

    怀帝命,得天佑,是大道之因果。镇诸天,慑百族,乃帝王之神威。若顺应天命,创万载辉煌,虽负千古盛誉,却得百世孤清,又何欢?行逆天之举,扰生死轮回,纵背永世恶名,但享天伦之乐,亦何惧!苏政,顺天而生,逆天而行!
  • 青丘央夙

    青丘央夙

    世间事物,渐渐有了转变。只有人的世界中出现了其他,六界众生,绝地而起,狐族妖王,平定妖界,在六界中,有了一席之地。妖界众生窥视着妖王之位。妖王后代出现人狐留下的公主,实力雄厚,妖王在与狼族大战中,牺牲……这位公主继承王位,带领狐族,再次走向复兴……
  • 网王之零兮

    网王之零兮

    那年樱花雨,浪漫了谁的心,惊艳了谁的梦,爱你我从不曾后悔过,但是如果能再来一次,我不要再爱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