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652500000028

第28章 秩序、冲突、表演:新闻发布会的实战演练(4)

下面举一个例子,2009年9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新中国60年来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成就新闻发布会”,以下是发布会现场国家民族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吴仕民与一位美联社记者的问答交锋:

[美联社记者]:您好,我是来自美联社的记者。一些维族群众和藏族群众有一些担心——随着汉族的涌入、随着政府对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宗教信仰自由的管制,以及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受到影响,他们的文化可能会快速消失,我想问一下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打消他们的疑虑,以此来帮助他们很好地发展?

[吴仕民]: 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指人口迁徙的问题,首先我要说明的是,不存在汉族向西藏地区以及其他民族地区涌入的问题。在中国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迁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有人说西藏将进入多少汉族,会稀释藏族人口,这种情况并不存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口的流动,无论以民族为单元,还是以地区为单元,它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比如说有大量东部人进入到西部,也有大量西部人(包括少数民族)进入东部,这是一个很正常和自然的现象。大概全世界所有地区都存在着人口的相互流动和迁徙的现象。

第二个是关于宗教信仰的问题,你使用了“管制”这个词,我很遗憾地告诉你,我不赞成“管制”这个词。中国有对宗教事务的依法管理,并且有相关的法律。在中国,宗教信仰自由已经载入法律。我相信如果你去过西藏和新疆,就会感觉到那里宗教信仰自由的环境。比如说西藏有一千七百多个藏传佛教的寺庙;在新疆,清真寺超过两万多座,所以在中国宗教信仰的自由是得到保障的。

关于第三个问题,我还想遗憾地告诉你,我不完全赞同你的意见,比如你说到由于社会原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正在消失。关于世界上的语言,它的规律和趋势会越变越少,全世界有六七千种语言,有专家说每年消失的语言在60到70种之多。毫无疑问,中国少数民族的语言,由于社会的发展、交流的增多,会存在一些发展的困难。我们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尽可能保障少数民族使用语言文字的自由,通过出版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读物、通过进行双语教学、通过设置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文化设施,等等措施,来保障少数民族的这一权利。

关于中国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以及关于整个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政策,我们的白皮书上有专门的论述,我建议你阅读。谢谢。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美联社记者的提问存在三个“危险的预设”——“涌入”、“控制”和“消失”,均被吴仕民一一“识破”并在回答中明确地予以否定,可以想见,如果发言人没有能够做到这一点,美国记者的报道将是什么内容。

(2)直接挑衅类

对于这一类型的提问,发言人往往不需要费力就可以识别出来,那么,为什么这种情况仍然可能是一种陷阱呢?这主要是因为记者的“追问”可能被一些发言人解读为“刁难”,或者有些素质有限的记者在提问中言辞过于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发言人可能就会被激怒而与记者发生争论,并在不冷静的情况下对问题做出回答,甚至将矛头指向记者所代表的媒体。

(3)“私下交流”类

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发言人与记者已经有过几次交往之后。发言人和记者彼此都不陌生,这时候记者可能要求发言人以私下聊天的形式“透露”一些内幕。还有一种情况,记者在发布会的现场要求发言人“就您个人来看”或“您认为”等方式提问时,发言人如果不能将“公私”话语区隔开来,同样会步入陷阱。前一种情况的可能后果是,记者将发言人透露的内容与发言人的名字一起见诸媒体,也可能以隐藏消息源的方式只报道“内幕”,但是后果是一样的,发言人不希望被报道的事情已经公之于众。后一种情况的可能后果是,记者在撰写报道时,会加上诸如“某某新闻发言人表示”的字样,而在公众看来,这和政府表态没有任何区别。

2.在回答中化冲突为机会

发言人要想识别上述三类陷阱,并有效做出回应以化解冲突,甚至将回答转化为输出观点的机会,除了在第四章中发言人需要掌握的修辞要点之外,以下还有三点建议可供发言人思考:

(1)心里始终记着目标受众

哈尔·哈特认为,记者应该一直被视为一种渠道,发言人通过记者接触自己的目标受众。因为,在回答提问时,发言人应该面向受众,而非记者讲话。在回答问题时,发言人要想象受众就在自己面前,其中一个记者提问,而发言人在做出回答时面对的是所有人。因此,发言人的回答不能只顾着取悦记者。哈尔·哈特指出的这一方法对于发言人避免上述三类陷阱是大有益处的。发言人只有将记者看成受众的代言人,才会从内心里对记者表示尊重,即便是遇到个别素质不佳的记者,发言人也能平心静气地去面对。

此外,将记者视为代表着所有受众而进行提问,还可以避免发言人与记者陷入一对一的对话困境。在发言人与记者就一个问题发生争论时,真正的目标受众则可能有被抛弃的感觉。“心里始终记着目标受众”意味着发言人必须假定记者都怀有良好的意愿——即他们代表公众提问。那么,发言人如何看待公众,就应该如何看待记者;对记者说的话,也同样是对公众说的话。如此,便很难发生发言人去指责某一位记者、某一个媒体的情况了。

(2)坚持正面提供核心信息

这一技巧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发言人必须在回答中始终坚持在发布会之前便已经拟定的核心信息;二是发言人必须能够将负面的提问转换成正面表达的语句来回答。

有时,两个技巧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发言人能够首先将问题进行转换。克莱曼(Clayman,1993)用“重塑问题”(reformulating the question)来概括发言人转换负面提问时使用的技巧。即在回答记者提问之前,发言人往往先将记者的提问转换为自己的方式来重新描述,然后再来回答这一被重塑的问题。“重塑”可以使发言人放大自己愿意回答的部分,而回避不想回答或难于回答的部分。总体而言,“重塑问题”具有两个作用:一是把握回应轨道(managing a response trajectory);二是转至头条议程(shifting the topical agenda)。

这里举一个例子:

美国前副总统丹·奎尔(Dan Quayle)曾做客周日早间的《今天与大卫·伯林克利同行》(Today with David Brinkley)节目。作为参与者之一,山姆·唐纳德森(Sam Donaldson)让丹·奎尔谈谈他对于堕胎的看法。奎尔回答是,他赞赏宾夕法尼亚州的做法,并对此进行了简单的解释。唐纳德森感到不满意,三次打断他,询问他个人的而非官方的意见。奎尔对每一个措辞不同的问题的回答都是如此,唐纳德森说道,“好了,你只会这样”。

在这个案例中,奎尔面对各种不同的问法,都采用了统一的回答方式和措辞,这说明他非常清楚面对这类问题他唯一正确的回答是什么,因此他必须坚守这一表达才不会掉进陷阱。

在把负面的提问或者不友好的、充满挑战意味的问法转化为正面的回答同样需要发言人坚守自己的观点,只不过发言人必须从正面的角度来陈述自己的观点。记者的负面提问可能包括:这样做是有害的吧?政府是否遇到了困难?你难道不认为这样做是有害的吗?这样做负面的效果是什么?为什么没有能够纠正这些做法?

面对这些陷阱,发言人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要重复记者的提问,也不可直接回答记者的问题。否则一方面可能犯了“危险预设”中的错误;另一方面可能促使记者在报道中承认甚至放大这种负面性。

首先不要重复记者提出的负面问题。例如:

记者问道:“政府出台这样的政策终究会使公众的利益受到损害,难道不是吗?”

发言人不可以这样回答:“我不认为政府出台这样的政策会使公众利益受到损害。”

记者可能由此继续追问:“那你认为只会使一部分公众利益受到损害,还是所有公众利益都不会受到损害?”

显然,在上述这个假设的例子中,发言人已经掉进了陷阱。如果注意观察外国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现,就经常会发现与此类似的提问。

正确的回答应该是发言人以正面的方式表达核心信息,比如:

“政府出台这样的政策将有利于……”

如何将负面的提问转化为正面的回答,而不显得过于生硬,发言人需要借助一些过渡语句来巧妙地将重点拉回自己想要强调的核心信息上。苏丽文提出的一些过渡语句值得发言人参考:

“实际上事件是这样的……”

“我补充一下……”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

“特别不容忽视的是……”

“更重要的是……”

“最值得记录的重点是……”

“关于这类问题,我经常被问及的另一个问题是……”

“这与一件更大的事件相连……”

“在所有事实还未完全清楚的时候,谈论这个问题有点为时过早。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

“我可以肯定的是……”

“让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

“这让我想起……”

“让我强调一下这点……”

(3)换一个说法表达“无可奉告”

并不是所有问题发言人都可以回答,有的问题发言人知道但是不可以说,比如涉及国家机密的问题;有的问题发言人还没有得到授权就不可以说;有的问题的确超出了发言人的知识范畴等。

面对这些问题,发言人应该怎么办?在发言人工作守则中,有两条看似互相矛盾的“戒律”:“永远别透露任何不希望被媒体报道的信息”和“永远不要说无可奉告”。现实是,如果发言人的确遇到了“无可奉告”的问题怎么办?此时,应该换一个说法表达“无可奉告”,而不要盲目表态。

布尔和梅耶(Bull and Mayer,1993)分析了8个电视政治采访节目,并将政府发言人经常采用的“不回答”(non.reply)策略划分为以下几类:

·忽略问题(ignores the question);

·承认问题但不予回答(acknowledges the question without answering it);

·质疑提问(questions the question);

·指责采访者(attacks the interviewer);

·谢绝回答(declines to answer);

·着重指出一项政治观点(makes a political point);

·不完全地回答(answers incompletely);

·重复先前的回答(repeats the answer to the previous question);

·表示或暗示这一问题已经回答过了(states or implies that the question has already been answered);

·表达歉意(apologizes)。

对于如何说“无可奉告”,邹建华列举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美国白宫和国务院经常使用的一些方法,可供参考: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经常使用的一些说法:

·这个问题我只能说这些;

·我没有什么新的东西要说;

·我没有什么东西要补充;

·这不是外交部发言人要回答的问题,请你向有关方面询问;

·这个问题不属于我回答的范围,但我愿意了解后通过发言人办公室向你做出回答;

·对这个问题,我们正在研究(或调查)中;

·对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研究;

·我也是刚从报纸上得知此事,还需核实;

·我目前还没有什么细节可提供;

·如果有这方面的消息,我们会及时提供;

·我没有听说这种安排;

·我们会在适当时间发布;

·我还没有被授权公布有关方面的消息。

同类推荐
  • 悲惨世界(名师1+1导读方案)

    悲惨世界(名师1+1导读方案)

    《名师1+1导读方案:悲惨世界》以著名作家肖复兴为代表的作家编委会+以中语会理事长陈金明为代表的语文教育专家编委会组成强大的名师1+1团队,紧扣新课标精神,精心制定名著阅读方案,教你轻松阅读名著,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 逻辑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逻辑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十五少年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十五少年漂流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捐款

    捐款

    本书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故事58篇,在惊心动魄的情节讲述中,注重语言的优美自然,感情的细腻摹写,层次分明,使读者在受到心灵震荡的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精神的升华。
  •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一本通

    未成年人自我保护一本通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不断健全和完善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处在一定法律关系中,因此,法律知识是我们每个公民特别是青年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生存知识之一。
热门推荐
  • 全职猎人之不息的火焰

    全职猎人之不息的火焰

    一个古老的家族,几乎灭绝的族群,剧情外的人物,带着众多秘密的少女逐步走入了库洛洛的世界。
  • 魂殇之灵碎随风

    魂殇之灵碎随风

    魂谷,魂莺花。情缘梦随,碎情未果。......天坠星雨,阴月城落。月羽已逝,清风重生。星灵师封,重启星魂。你若清风,我自盛开。天定星灵,命定重生。逆天而行,我便是天。片段一:她淡淡一笑:我要去找你,你在哪里等我?他温润一笑:黄泉。片段二:“收起你鄙视的眼神,不是偷听!”片段三:“喂,我可是星星的后裔,你别惹我,小心我把你设为星星的黑名单!”简介无能,开头小虐,内容大宠,欢迎跳坑,绝不弃坑!更新稳定,如若未更,必会加更,敬请期待,废话完毕!......魂莺花,双生花。缘到离,天之翼。
  • 一念成痴万年寻

    一念成痴万年寻

    灵魂破碎,轮回万世,学尽世间所有职业技术,千万年时间,灵魂齐聚,破空来到异世,从此踏上修炼之路,一路跌跌撞撞,契约兽无数,时间最强的神魔?轻轻挥手,跪下磕头!“事到如今,你还想瞒着我吗?你对我好,不过是想让我帮你报仇罢了!现在我帮你报了仇,从今往后你我之间,再无瓜葛!”雪千绫淡淡地说着,眼底没有一丝波澜。可她吐出来的一字一句,却仿佛重重地砸在欧阳丰的心头,鲜血从嘴角滑落,而她却再没看他一眼,转身离开。“离我远点!”雪千绫横了一眼欧阳展,心中悲呛,天呐!不是说欧阳皇族的人都很高冷吗!怎么一个个都来烦她?
  • 恐怖山庄

    恐怖山庄

    在一次单位聚会上,有点文学气质的老愤青——蓝剑借酒发疯,与上司当场闹翻,第二天被迫辞职;赋闲在家几个月之后,蓝剑被一家远离都市的山顶休闲山庄聘用,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他也工作轻松,但是不久怪事频发,多年以前发生在此的死亡事件阴魂未散,鬼魅逐渐控制了蓝剑的心智,恐怖再次降临在这座孤寂的山庄……
  • 薄荷绿之夏

    薄荷绿之夏

    这本书表达出了对青春的感悟和经历。有悲有喜,有甜有苦,多彩多姿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幻想的现实

    幻想的现实

    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着人类未知的东西?谁也说不清楚。是否现实就是梦,梦就是另一个现实呢?一天胡伟来到莫名其妙的怪梦里,从此他的人生就已经在慢慢转变,而且自己也竟然有了召唤紫气的能力,以后也总是被莫名其妙的梦所干扰,为寻找这未知的答案,也认识到了许多异能者,充满惊险充满传奇色彩。只是为了寻找出那一个答案......幻想的现实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带你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神说:“梦就是现实,现实就是梦。”
  • 古元传说

    古元传说

    古元大陆,以武为尊。武道极致,一念山河移,一年星辰坠。少年云天,为亲人,为朋友,为爱人,为寻身世。励志登临武道极致。元炁,武魂,武者之路,夺造化,倒阴阳。逆天而为,我名云天,我便凌天。
  • 浪迹续谈

    浪迹续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世浪漫龙绮谈

    乱世浪漫龙绮谈

    当《说岳》遇上《三国志》,当陆文龙穿越千年,遇上吕绮玲;两个时代的人物,两个时代的故事,如果到最后你只是我的一场梦,那么醒来之后,我将会停留在何处?我宁愿当初不曾遇见你。这是一部关于游戏激发灵感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一段武侠、一段历史的梦;希望大家喜欢。
  • 武破神峰

    武破神峰

    大千世界,无上巅峰。为了那无尽的荣誉和无尽的财富,高手亦云,谁与争锋?踏破山穹,一代神话。在这无穷无尽世界,上演着无数令人神往的传奇......